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BCD〕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B.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开展D.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那么和经验总结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C.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开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根底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根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BC〕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开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D.毛泽东思想4.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CD〕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B.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特色C.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D.必须以开展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5.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根底B.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源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D.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6.邓小平理论是〔ABC〕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展的新阶段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邓小平创立的理论7.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科学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提出了〔ABD〕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纲领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8.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BCD)A.马克思主义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9.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从而到达成熟的主要著作是〔ACD〕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十大关系》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1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BCD〕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B.它们的根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11.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ABCD〕A.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B.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C.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D.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开展马列主义1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有(BCD)
A.三民主义B.马克思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3.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ACD〕
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开展要求B.现代市场经济的开展要求
C.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4.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三个规律”是〔ABC〕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C.人类社会开展的规律D.改革开放的规律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C)
A.进一步答复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答复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16.科学开展观要求协调开展。协调开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这“五个统筹”是〔ABCD〕A.统筹城乡、区域开展B.统筹经济社会开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D.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17.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ABC〕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开展D.参加世贸组织18.进入21世纪,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BD〕A.增加党员队伍的数量B.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C.加强党性教育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章1.解放思想就是(CD)A.一切从经验出发B.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C.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D.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D)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D)A.表达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4.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CD〕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ABC)
A.马克思主义精髓B.毛泽东思想精髓
C.邓小平理论精髓D.是党的工作作风6.邓小平批判“两个但凡”,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两个但凡”是指(BC)A.但凡正确的都要坚持B.但凡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要坚持维护C.但凡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D.但凡党中央的决定,都要照办7.“两个但凡”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BC)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B.它否认了历史唯物主义
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产生8.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BD)
A.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9.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C)
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
C.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讲话
D.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0.邓小平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其中有(ABCD)
A.关于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开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11.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ACD)A.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稳固社会主义制度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2.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CD〕A.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姓"社"姓"资"C.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效劳又可为"社"效劳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第三章1.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BD〕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2.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群众”的阶级是〔 ABCD〕A.无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3.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开展的必然,因为(ABCD)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经济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开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4.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CD)A.反对官僚资本主义B.消灭资产阶级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5.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原那么和主要经验是(ABCD)A.无产阶级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B.在统一战线中实现开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C.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实现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D.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根底,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稳固和开展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开展的主观条件有(CD)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开展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7.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根本特点是〔ABCD〕A.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B.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局部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到达社会主义的目标8.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CD〕A.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C.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D.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ABD〕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效劳 D.批评与自我批评1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ABD〕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D.保护民族工商业1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D〕A.群众路线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党的建设第四章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BCD)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BCD〕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B.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C.以方案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CD〕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胜利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4.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那么有〔ABC〕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5.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BCD〕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效劳与红利〕第五章1.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B.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A.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D.最终到达共同富裕3.邓小平同志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那么”,这两条原那么是指(AB)A.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B.共同富裕C.方案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ABCD)A.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B.突出了生产力的根底地位和人民利益目标,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C.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D.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开展生产力,因为(BC)A.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开展的最终决定力量B.开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大力开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D.马、恩等经典作家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生产力问题6.“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BCD)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B.实践标淮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C.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ABD)A.突出生产力目标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B.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倾向C.提出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的唯一途径是革命D.突破了把方案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8.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AD)A.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的社会B.充分表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社会C.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社会主义D.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9.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为此,毛泽东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有(ACD)A.开展工业和开展农业同时并举B.多开展重工业,少开展一些农业、轻工业C.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D.以农业为根底、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10.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BCD〕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C.没有固定的模式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主要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发挥作用〔ABCD〕A.使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良B.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技术水平和劳动复杂程度C.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使各种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D.促进管理科学化,生产要素配置最优化12.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BCD)
A.已经搞清楚B.没有完全搞清楚
C.处于摸索之中D.不是完全清楚13.之所以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开展生产力,是因为(ABCD)A.开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开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稳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开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开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根底14.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ABCD)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开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5.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ABCD)
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平均开展1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表达在(AC)A.前者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后者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
B.前者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后者不解放和开展生产力
C.前者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后者不可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D..前者搞方案经济,后者搞市场经济17.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展有组织、有方案、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统计说明,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至2008年的2200万人。这一实践说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
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达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18.邓小平答复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BC〕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B.进一步丰富和开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六章1.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BCD)A.社会性质B.社会开展水平C.社会开展程度D.社会阶段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根本上说是因为(BCD)A.我国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开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兴旺国家C.农业人口还占很大比重D.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3.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ABCD)A.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开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兴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B.社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D.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纲领是(ABCD)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方面具体表现为(ABCD)A.摆脱不兴旺状态,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B.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效劳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C.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D.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拟富裕的历史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具体表现为(ABCD)A.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拟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B.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拟兴旺的历史阶段C.广阔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根底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其相互关系为(ABCD)A.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根本点都必须效劳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B.四项根本原那么是立国之本,规定了道路、制度,领导和指导思想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那么问题C.改革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强国之路D.四项根本原那么和改革开放两个根本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ABCD〕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兴旺的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9.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即〔ABC〕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小康水平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拟富裕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兴旺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10.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目标是〔ABCD〕A.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B.2010年形成比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开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D.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根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B)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路线中的两个根本点是〔B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13.党的根本路线中的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是指坚持(ABCD)
A.社会主义道路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4.党的根本路线是(ABD)
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D.根本纲领的展开15.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包括〔ABCD〕A.增强开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开展。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证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D.加快开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七章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ABCD〕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矛盾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根底上的矛盾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A.全方位B.多层次C.宽领域D.多渠道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BCD〕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B.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承的D.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4.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那么是〔ABCD〕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正确效益C.防止盲目引进、重复引进D.必须通过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5.开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AB〕A.两个市场B.两种资源C.两套本领D.两种优势6.实行改革开放是〔ABC〕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7.改革、开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BCD〕A.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在改革和开展中要保持稳定C.改革和稳定是为了促进开展D.稳定是改革和开展的必要条件8.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A.也是解放生产力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9.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10.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BD)A.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和允许的B.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绝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C.任何时候首先都要问姓“社”姓“资”D.不能离开这个标准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1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BCD)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B.生产力标准的深化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D.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1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ABC)A.一项长期的根本国策B.对所有国家的开放C.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开放D.仅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1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ABCD)A.生产社会化开展的必然结果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开展的必然结果C.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D.各国加强联系的结果14.我们的改革(ACD)A.是对体制的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开展社会生产力D.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15.我们的改革(ABC)A.对象是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根本制度B.目的是扫除开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C.是推进各项事业的动力D.必须彻底变革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第八章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有〔ABCD〕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B.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局部地区、一局部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2.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达在〔AC〕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制企业的数目和职工人数在各个行业中占优势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开展起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正确引导、管理和监督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济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是〔ABC〕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所有制结构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C.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方案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D.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根底作用C.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D.重视发挥方案的作用7.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展关系(ABCD)A.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率先开展B.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和开发,开展优势产业C.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投资D.开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缩小地区开展差距8.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在于(ABC)A.新的开展阶段不仅要有数量的增长,更要求质量的提高B.实现可持续开展要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制止浪费和破坏C.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必须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固定资金投资,从根本上抑制本钱攀升,有助于减少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ABC)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B.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现实状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开展多种所有制经济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效劳D.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开展,客观上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10.标准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国家应当(ABCD)A.保护合法收入B.调节过高收入C.取缔非法收入D.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城乡、地区、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11.在以下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ABC)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B.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D.国有经济在所有领域都是主体12.根据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和我国改革的经验,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ABCD)A.公有公营B.公有民营C.租赁D.承包经营13.股份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是(AD)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B.资本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性质D.不能笼统的说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主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可以扩大公有经济的控制范围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是(ABD)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还不高,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C.最终到达共同富裕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目标D.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异,还是个人谋生手段,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15.我国现阶段除按劳分配这种主体分配方式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ABCD)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B.经营收入C.资产收入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收入16.在当前,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ABCD)A.是实行按劳分配原那么的必然结果B.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C.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D.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开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17.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作用(ABD)A.在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根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平安制度B.维护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C.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D.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安定18.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ABCD)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需要B.开展农村经济,维护广阔农民利益的需要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D.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开展水平的需要19.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根底性作用,必须抓好下述几个重要环节(ABCD)A.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C.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20.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ABCD)A.价格B.税收C.利率D.汇率21.方案和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ABCD)A.方案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方案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C.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只要对生产力开展有好处,方案和市场都可以利用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框架,包括(ABCD)A.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23.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ABCD)A.财政政策B.税收政策C.货币政策D.利率政策24.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ABCD)A.涉及国家平安的行业B.自然垄断的行业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效劳的行业D.支柱产业25.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BCD)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存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要素2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中,“好”的含义是〔ABC〕A.经济效益好B.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D.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块27.建设创新性国家就是要〔ABCD〕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开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要点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中心环节C.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D.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开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28.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重要方针是〔ABC〕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重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D.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扩大内需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ABCD〕A.生产开展、生活宽裕B.乡风文明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30.新型工业化道路是〔ABCD〕A.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B.注重经济开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C.坚持城乡协调开展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第九章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根本方针是〔ABCD〕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是〔ACD〕A.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B.二者相互矛盾,要民主就不能要法制C.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根底D.法制是民主的表达和保障3.关于我国选举制度的正确表述为〔BCD〕A.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原那么B.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那么C.在我国县及县以下的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县以上的人大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代表组成D.在我国直接选举只限于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县及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会选出4.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关键是看〔ABC〕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开展D.是否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5.依法治国是〔ABCD〕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B.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AC〕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行政机关C.最高立法机关D.最高领导机关7.我国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是〔ABCD〕A.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B.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C.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D.促进生产力开展和社会进步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要求〔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指(ACD)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履行职责10.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ABCD)A性质相同B作用、相同C历史使命相同D职能相同第十章1.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有〔ABCD〕A.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C.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大力开展教育和科学事业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ABCD〕A.坚持以马克思这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效劳、为社会主义效劳的方向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D.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3.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为〔ABCD〕A.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标准C.引导人们树立节约意识、保护环境、科学开展的意识D.注重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4.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是表现为〔AB〕A.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灵魂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根底,思想道德建设是条件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是形式5.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ABCD〕A.符合人类社会开展方向的文化B.表达先进生产力开展要求的文化C.代表最广阔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D.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包括〔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7.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ABCD〕A.是科学开展观的重要组成局部B.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C.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气等方方面面D.表达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第十一章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重要组成局部B.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C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D.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C〕A.生产开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生态平衡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ABC)A.关系到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B.关系到稳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底、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5.目前,我们已进入了改革开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ABCD〕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ABCD)A.最广阔人民的利益B.稳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底,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党的事业兴旺兴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BC)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第十二章1.“一国两制”的根本内容包括〔ABCD〕A.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香港、澳门、台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别离的一局部C.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D.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的是〔AB〕A.国内战争遗留问题B.属于中国内政问题C.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D.中国在该地恢复行使主权问题3.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ABC〕A.能否按照“一国两制”设想实现和平统一,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B.针对外国势力干预中国统一C.针对搞“台湾独立”的图谋D.针对台湾同胞4.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ABC)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C.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保持港澳台行使外交权与国防权5.台湾问题是〔CD〕A.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C.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的内政问题6.“一国两制”设想的根本内容,包括〔ABC〕A.以“一个中国”为根底B.实行“两种制度”C.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D.台、港、澳地区实行完全自治,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和国防权7.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这说明〔ABCD〕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C.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D.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8.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AB〕A.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独立的外交权D.独立的防务权9.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阐述的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根本立场是〔AD〕A.在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的问题上没有讨论的余地B.历史上中英政府签订的关于香港问题的三个条约在1997年后仍然有效C.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但保存英国对香港的治权D.中国收回香港后采取适合于香港的政策,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10.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根本方针,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将保持澳门的几个“不变”,即澳门原有的〔ABC〕A.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生活方式不变C.法律根本不变D.外交事务不变11.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ABCD〕A.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B.“一国两制”设想获得巨大成功C.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D.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开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奉献12.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BCD〕A.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B.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C.我们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D.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13.江泽民在2000年初阐述的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原那么立场是〔ABCD〕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不变B.一个中国的原那么是和平统一的根底和前提C.在一个中国原那么的根底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谈D.充分重视台湾与港澳的不同特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14.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那么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那么立场和政策。其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ABCD〕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结束两岸敌对状态D.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15.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决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根本方针,保持香港的几个不变,即香港原有的(ABC)。A.社会、经济制度不变B.生活方式不变C.法律根本不变D.外交事务和防务不变16.“一国两制”设想的根本点是(ABD)。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C.完全自治D.高度自治17.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本法(ABC)。A.是我国的根本法律B.具有低于宪法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C.属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D.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宪法18.香港回归祖国(ABC)。A.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B.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C.一国两制设想获得巨大成功D.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的终结19.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以下言行(ABCD)。A.一中一台B.两个中国C.一国两府D.台湾独立20在台湾问题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ABC)。A.《告台湾同胞书》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台湾问题的公报第十三章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科学判断的根本思想包括〔AB〕A.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B.和平与开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C.和平与开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表达D.战争与革命仍然是时代主题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根本原那么有〔BCD〕A.促进世界和平与开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B.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那么C.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准那么D.加强同开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立足点3.世界和平与开展的主要障碍有〔A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疫团队先进事迹(7篇)
- 《供配电技术》6.7 教案
- 实习总结范文汇编(32篇)
- 资产年终总结报告三篇
- 金工钳工实习报告10篇
- 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1篇)
- 期限劳动合同
- 2022年新生军训个人小结800字(6篇)
- 2024年粮油加工机械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技师 大型零件的划线教案模板
- RB/T 125-2022种养殖企业(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通则
- 《神奇的科幻画》课件-1
- 2018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和答案完整版
- T-ZAQ 10116-2023 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0576 工作法操作规范
- 棒球比赛记录基础手册
- 地下停车场交安设施施工方案车库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标志标线交通设施
- 跨越门槛童心出发-少先队仪式教育的成长探索之路 论文
- 数字媒体的传播者和受众
- cad及天正快捷键大全
- 零基础形体舞蹈(上)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
- 高中音乐 人音版 音乐鉴赏课(必修)《鼓舞弦动 - 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 第1课时 《中花六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