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查书):同工酶、酮体、必需脂肪酸、必需氨基酸、氧化磷酸化、底物磷酸化、限速酶、关键酶糖异生作用、LDLHDLVLDLCM二、

单选题:1、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A、1个B、2个C、3个D、4个2、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A、磷酸果糖激酶B、己糖激酶C、葡萄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3、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ATPA、12个或10个B、38个或36个C、15或13个D、20个或18个4、血浆脂蛋白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指()A、CMB、VLDLC、LDLD、HDL5、下列哪种脂蛋白中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高()A、VLDLB、LDLC、IDLD、CM6、体内酮体合成的原料是()A、胆固醇B、甘氨酸C、乳酸D、乙酰CoA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指()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生长素8、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LDLB、HDLC、VLDLD、CM9、氨的贮存与运输形式是()A、谷氨酸B、天冬氨酸C、天冬酰胺D、谷氨酰胺10、血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合成嘌呤D、合成嘧啶11、ADP中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A、1个B、2个C、3个D、4个12、一分子12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可产生()ATPA、96个B、38个C、12个D、130个13、血浆脂蛋白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是指()A、CMB、VLDLC、LDLD、HDL14、下列哪种脂蛋白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酯的()A、VLDLB、LDLC、HDLD、CM答案:BAADBDCBDAAABB

三、

填空题:1、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2、体内碱性最强的氨基酸是精氨酸;3、磷酸戊糖途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了NADPH+H+和磷酸核糖;4、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可产生15ATP;5、乙酰CoA在体内可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等化合物;6、体内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7、八种必需氨基酸是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8、体内胆固醇可转变成为胆汁酸(盐)、类固醇激素、VitD3等化合物;9、体内的主要供氢体是NADPH+H+,高能磷酸键的供体是ATP。10、三羧酸循环中,异柠檬酸脱氢酶的辅酶是NAD+;12、体内20种氨基酸中,酸性最强的氨基酸是天门冬氨酸;13、影响酶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底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14、线粒体中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12分子ATP;15、体内酮体合成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限速酶是HMGCoA合成酶;16、三种营养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17、体内葡萄糖的供体是UDPG,甲基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18、体内UTP可用以糖原的合成;CTP可用以磷脂的合成;GTP可用以蛋白质的合成;四、

问答题:1、说出下列代谢通路的生理意义(查书):a)

糖的无氧酵解(糖酵解)b)

三羧酸循环c)

鸟氨酸循环d)

磷酸戊糖途径e)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2、试述体内葡萄糖如何转变(合成)脂肪的生化机理:答:体内(肝脏)能将葡萄糖经过糖代谢途径合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可以合成脂肪酸,然后活化成脂肪酰辅酶A;同时,葡萄糖经过糖代谢途径也能合成磷酸二羟丙酮,再还原成α-磷酸甘油。然后,1分子α-磷酸甘油和3分子脂肪酰辅酶A可合成一分子脂肪即甘油三酯(三脂酰甘油)。3、试述人体多吃大米会长胖的生化机理:答:人体多吃大米会长胖的生化机理就是体内糖能转变成脂肪。大米主要含淀粉,淀粉经口腔淀粉酶粗消化,再经小肠内的胰淀粉酶消化成单糖-葡萄糖后,吸收入血,在肝脏进入糖代谢途径,进而合成脂肪(后面同第2题),故人多吃米饭也会长胖。4、为什么糖易转变成脂肪,而脂肪难转变成糖?答:因为糖(葡萄糖)在体内容易转变成脂肪酸(脂肪酰辅酶A)和甘油(α-磷酸甘油),然后,进而合成脂肪,且效率很高。脂肪难转变成糖是因为:体内一分子脂肪(甘油三酯)可水解成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只有甘油部分经活化成α-磷酸甘油,再脱氢成磷酸二羟丙酮后,可经糖异生途径转变(合成)葡萄糖或糖原。而脂肪酸(占大部分碳源)经β-氧化成乙酰辅酶A后,乙酰辅酶A不能逆行合成葡萄糖或糖原。故体内糖易转变成脂肪,而脂肪难转变成糖。生物化学试题,有了它,想挂都难.欢迎转载一、选择(20×2=40分)

1.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为()

A500mlB1000mlC1500mlD2000ml

2: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A盐键B疏水键C氢键D二硫键

4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

A分子不带电荷B分子最不稳定,易变C总电荷为零D溶解度最大

5.试选出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

A.LDL、VLDA、CM

B.CM、VLDL、LDL、HDL

C.CM、VLDL、LDL、IDL

D.VLDL、LDL、CM、HDL

6.一碳单位不包括(

A.—CH3

B.—CH2—

C.CO2

D.—CH=NH

7.不出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基酸B.瓜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8.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最主要的化学键是(

A.离子键B.二硫键C.肽键D.氢键

9、关于α—螺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为右手螺旋B.3.6个氨基酸为一螺旋C.主要以氢键维系D.主要二硫键维系

10.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

)

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

C.酶基单独存在D.全酶形式存在E.有激动剂存在

11.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Km是酶的特性常数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

C.Km等于反应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

D.Km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2.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基或辅酶的组成成分()

A.NAD+

B.NADPH

C.磷酸吡哆醛

D.FAD

13、1mol乙酰CoA彻底氧化生成多少molATP()

A.11

B.12

C.13

D.14

14、合成DNA的原料是(

)

A、dATP、dGTP、dCTP、dTTP

B、ATP、dGTP、CTP、TTP

C、ATP、UTP、CTP、TTP

D、dATP、dUTP、dCTP、dTTP

15、合成RNA的原料是(

)

A、ATP、GTP、UTP、CTP

B、dATP、dGTP、dUTP、dCTP

C、ATP、GTP、UTP、TTP

D、dATP、dGTP、dUTP、dTTP

16、嘌呤核苷酸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

A、尿素

B、酮体

C、尿酸

D、乳酸

17、糖的有氧氧化终产物是(

)

A、乳酸

B、尿素

C、二氧化碳和水2O

D、酮体

18、酶原指的是(

)

A、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B、具有催化作用的酶

C、温度高时有活性的酶

D、PH高时有活性的酶

19、肝脏患者出现蜘蛛痣或肝掌是因为(

)

A.胰岛素灭活减弱B.雌性激素灭活减弱C.雄性激素灭活减弱D.雌性激素灭活增强

20、胆红素主要来源于(

)

A.血红蛋白的分解B.肌红蛋白的分解C.球蛋白的分解D.肌蛋白的分解答案:CBCCBCBCDDCDBAACCABA

二.多项选择题(2×5=10分)

1.下列哪些是必需脂肪酸(

)。

A.亚油酸

B.亚麻油酸

C.花生四烯酸

D.硬脂酸

E.软脂酸

2.下列哪些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

)。

A.ATP

B.GTP

C.CTP

D.TTP

E.UTP

3.下列有关糖的无氧氧化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从葡萄糖或糖原开始

B.一分子葡萄糖经过无氧氧化可净得2分子ATP

C.一分子糖原经过无氧氧化可净得3分子ATPD.最终产物是乳酸

E.二氧化碳和水

4.有关核苷酸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是DNA、RNA组成的基本单位

B.ATP是能量直接供给者

C.UTP参加糖原的合成代谢

D.CTP参加磷脂的合成代谢

5.酶蛋白和辅酶之间有下列关系(

)

A.不同的酶蛋白可使用相同辅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B.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二者缺一不可

C.在酶促反应中两者具有相同的任务

D.一种酶蛋白通常只需一种辅酶答案:ABCABCEBDABCDABD

三.名词解释(4*5=20分)

1、蛋白质的盐析:在含有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高浓度中性盐,使蛋白质析出的过程。

2、脂肪动员:贮存的脂肪被组织细胞内的脂肪酶逐步水解,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供给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3、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4、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四.问答(30分)

1、请你写出RNA的种类与其功能?(6分)

第24页

2、长期饥饿时为什么会发生酮症酸中毒?(5分)

第89页

3、按照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基本原理、分类与其功能?(10分

第82页

4、血糖的正常值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9分)

第72,73页

试题二

一、选择(20×2=40分)

1、我国在_______年,首先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A.1965

B.1951C.1953

D.1958

2.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本质是()

A.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B.溶解度增加C.粘度下降D.原有生物活性的丧失

3.患者血清ALT活性明显升高,可协助诊断()

A.肝性脑病

B.心肌梗塞C.急性胰腺炎

D.痛风症

4.磷酸与核苷中戊糖是以哪种键连接的(

)

A.糖苷键B.磷酸酯键C.酸酐键D.3’,5’—磷酸二酯键

17、糖的有氧氧化终产物是(

)A、乳酸

B、尿素

C、二氧化碳和水2O

D、酮体答案:ADAAC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2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22.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23.蛋白质的平均氮含量是(16%),其最大紫外线吸收峰在(280)nm。

24.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是(N)。

25.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_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_。

26.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特异性)性可以分为(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和(立体异构特异性)。

27.葡萄糖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28.脂肪酸的β-氧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它包括_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酰CoA进入线粒体、β-氧化过程、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四个连续反应步骤。

29.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中辨认起始点的亚基是(德尔特亚基)

三.名词解释(5题,共20分)

34、复制:亲代DNA或RNA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与亲代相同的DNA或RNA的过程。

试题三

一、单选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

1.下列对蛋白质的含氮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

B.20%

C.22%

D.16%

3.下列对维生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体内能合成的。

B.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由食物提供。

C.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不需要食物提供的。

D.维持生命不需要的,需要食物提供。

4.下列对酶原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酶原是具有催化活性的

B.酶原可转变成无活性的酶

C.酶原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前体D.温度越高,酶原活性越高

5.下列那种维生素是FAD的组成成分?(

A.VitB6

B.VitD

C.VitK

D.泛酸

E.VitB2

6.下列哪项是血糖的主要去路(

A.合成肝糖原储存

B.合成肌糖原储存C.转变成脂肪储存D.进行氧化供能

7.有关血脂含量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不受饮食的影响

B.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C.男女都一样

D.不受糖尿病、肝病等疾病的影响

8.下列对氮平衡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成年健康的人应是总平衡

B.儿童应是总平衡

C.儿童应是负平衡

D.成年健康的人应是正平衡

9.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本质是()

A.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B.溶解度增加C.粘度下降

D.原有生物活性的丧失

11.胆固醇合成的最基本的原料是()

A.葡萄糖

B.乙酰CoA

C.脂肪酸

D.蛋白质

12.尿嘧啶用下列哪个英文字母表示(

)A.G

B.U

C.T

D.C

13.蛋白质中多肽链形成-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A、疏水键

B、肽键

C、氢键

D、二硫键

14.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

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

D、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5.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指的是其分子中()

A.核苷酸的结构

B.各种核苷酸之间的比例

C.核苷酸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组成

16.人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苏氨酸

C.天冬氨酸

D.蛋氨酸

17.人血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可导致()

A.夜盲症B.痛风症

C.糙皮病D.脚气病

18.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叶酸

B、四氢叶酸

C、生物素

D、焦磷酸硫胺素

19.在呼吸链中把电子直接传递给细胞色素b的是()

A.Cytaa3

B.Cytc

C.FAD

D.CoQ

20.患者血清AST活性明显升高,可协助诊断()

A.肝性脑病

B.心肌梗塞C.急性胰腺炎

D.痛风症

21.NH3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可消除NH3毒性,产生尿素由尿排泄B.是NH3贮存的一种形式

C、是鸟氨酸合成的重要途径

D、是精氨酸合成的主要途径

23.酶具有高效催化能力是由于下列何种效应:(

A、提高反应的温度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

25.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B.氨基酸的数量

C.必需氨基酸的数量D.必需氨基酸的数量,种类与比例

26.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

)

A.ρ因子B.核心酶C.RNA聚合酶的α亚基

D.σ因子

27.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有(

)

A.分子中的3.5磷酸二酯键

B.碱基对之间的氢键C.肽键

D.盐键

28.一分子葡萄糖糖酵解净得的ATP克分子数和有氧氧化所得ATP克分子数之比为(

)

A。l:9

B.1:16

C.1:10

D.1:19

29.能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过程有(

)

A.糖酵解

B.类脂合成C氧化磷酸化

D.脂肪酸合成

30.参加DNA复制的是(

)

A.RNA模板

B.四种核糖核苷酸C.异构酶

D.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31.tRNA分子二级结构的特征是(

)

A3端有多聚A

B.5端有C-C-AC有反密码子环

D.有氨基酸残基

32.基因表达产物是(

)

A.DNAB.RNAC.蛋白质D大部分是蛋白质和RNA

33.内源性固醇主要由血浆中哪种脂蛋白运输(

)

A、HDLB、LDL

C、VLDLD、CM

34.关于胆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铁卟啉化合物的代谢产物B.血红索还原成胆红素C胆红素还原变成胆绿素D胆素原是肝胆红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与乙酰CoA形成的

35.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级结构即具有空间构象

B、各种蛋白一定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C、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

D、α螺旋结构属二级结构形式答案:DBBEDBADBBCDCCBBDBACDDBDADCDBAB

三.填空题(每空0.5分,15分)

4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有(α螺旋),(ρ折叠),(ρ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四种。

43核酸可分为DNA和RNA两大类。

44.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K/四种。

45.血氨主要去路是(在肝中合成尿素)。

46.在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

)链,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

)链。

47.RNA的转录过程分为(起始、延长和终止)三阶段。

48.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使Km(不变),使Vmax(降低)。

49.(肝脏)_是糖异生的最主要器官,(肾脏)也具有糖异生的能力。

50.糖原合成的限速酶是(糖原合成酶)_____;糖原分解的限速酶是__(糖原磷酸化酶)____

51.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__4___次脱氢;__2___次脱羧反应,产生__12___ATP。

52.脂肪酸氧化的β—氧化包括__脱氢____,__加水_____,__再脱氢____,__硫解____。

53.酮体合成的主要器官是__肝脏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54.同工酶:能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都不同的一组酶。

56.酮体: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的特有中间产物。

57.蛋白质的变性: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变,空间结构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五.问答题(4题,共20分)

61.什么是必需氨基酸,主要有哪几种?(4分)

《生物化学》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l.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2.下列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

)

A.纤维蛋白

B.肌红蛋白C.清蛋白

D.乳酸脱氢酶

E.胰岛素

3.催化软脂酸碳链延长的酶存在于(

)

A、胞液B、细胞质膜C、线粒体D、溶酶体

E、高尔基复合体

4.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Km值不变

B.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不相似

C.Vm增高

D.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

E.使Km值降低

6.1、糖原分子中葡萄糖单位之间存在什么类型链?(

)

A、只有β-1、4糖苷键B、有β-1、4糖苷键与β-1、6糖苷键

C、α-1、4糖苷键与α-1、6糖苷键D、有β-1、6糖苷键

E、以上都不是

7.糖原分子中葡萄糖残基酵解时的限速酶有(

)

A糖原合成酶

B磷酸化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a-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磷酸激酶

9.一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

A.生成4分子C02B.生成6分子H20C生成18个ATP

D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H开始的呼吸链生成H20

E.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10.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时,共同需要的物质是()

A、延胡索酸B、甲酸C、天冬酰胺D、谷氨酰胺

E、核糖-1-磷酸

12.能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过程有(

)

A.糖酵解

B.类脂合成C氧化磷酸化

D.脂肪酸合成巳胆固醇合成

E.结合蛋白酶

15.肽链合成后的可能的加工方式包括()

A切除肽链起始的氨基酸

B部分肽段延长C甲基化

D磷酸化

E.乙酰化

17.内源性胆固醇主要由血浆中哪种脂蛋白运输()

A、HDLB、LDLC、VLDLD、CM

18.关于胆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铁卟啉化合物的代谢产物

B.血红索还原成胆红素

C胆红素还原变成胆绿素

D胆素原是肝胆红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与乙酰CoA形成的

E.胆红素与胆色素实际是同一物质,只是环境不同,而有不同命名答案:BBADCBEDCAB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对酶的正确叙述是(

)

A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

B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

C催化的反应只限于细胞内

D其本质是含辅酶或辅基的蛋白质

E.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2.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是HMGCoA的是(

)

A合成脂肪酸

B.合成酮体

C合成胆固醇

D.酮体氧化

E,胆固醇降解

3.酶蛋白和辅酶之间有下列关系(

)

A.两者以共价键相结合

B.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二者缺一不可

C.在酶促反应中两者具有相同的任务

D.一种酶蛋白通常只需一种辅酶

E.不同的酶蛋白可使用相同辅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4.胞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

)

A.5—磷酸核糖

B.谷氨酰胺

C.C02

D.一碳单位

E.天冬氨酸

5.关于RNA分子中“尾”的正确叙述是(

)

A是tRNA的加工过程

B.存在于tRNA的3末端

C是由多聚腺苷酸(polyA)组成

D.仅存在于真核细胞的mRNA上

E.是7甲基鸟嘌呤核苷三磷酸上答案:BEBCBDEABCEC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在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全导链)链,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半导链)。

3.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_(_氨基酸_)_,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核糖体_)__

6.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_(_酶蛋白_)__和_(_辅助因子)_相结合才具有活性。

10.脂肪酸的合成在(肝脏)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

),供氢体是(

),它主要来自(____)。

11.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丙氨酸和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被运输。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酶的活性中心呼吸链从头合成途径

五、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体内氨的来源、去路(8分)。

2.核小体由什么组成,如何形成?(4分)

3.简述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与其维持各级结构的键或力是什么(12分)

4.讨论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

试题二

5.下列那种维生素是NAD+的组成成分?(

A.VitB1B.VitB2

C.VitE

D.VitPPE.VitA

12.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CO2,NADH和FADH2

13.胆固醇合成的最基本的原料是(

A.葡萄糖B.乙酰CoAC.脂肪酸D.蛋白质

14.尿嘧啶用下列哪个英文字母表示(

)

A.G

B.U

C.T

D.C

15.蛋白质中多肽链形成-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A、疏水键

B、肽键

C、氢键

D、二硫键

17.蛋白质经煮沸变性后其生物学活性()

A.丧失

B.升高

C.不变

D.降低

21.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属于下列哪一项?()

A.L-β-氨基酸

B.D-β-氨基酸

C.L-α-氨基酸

D.D-α-氨基酸

E.L-D-α氨基酸

22.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叶酸

B、四氢叶酸

C、生物素

D、焦磷酸硫胺素

25.NH3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可消除NH3毒性,产生尿素由尿排泄B、是NH3贮存的一种形式

C、是鸟氨酸合成的重要途径

D、是精氨酸合成的主要途径答案:DCABCACBA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每项多答或少答,都不给分)

4.下列有关酮体的代谢哪些是正确的(CDE

A.酮体是在肌肉中合成

B.酮体是在肝脏中氧化

C.酮体是在肝中合成

D.酮体合成的原料是乙酰CoA

E.酮体过多可导致酸中毒

一.填空题(每空0.5分,10分)

1.在核酸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主要有(嘌呤和嘧啶)两种。

7.血脂包括有甘油三脂、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游离脂肪酸。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等点电:在某一PH值的水溶液中,加入某种氨基酸,该氨基酸解离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趋势相等,变成兼性离子,次PH值称…

3.腐败:肠道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进行的氧化分解的反应过程,产生一系列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

五.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5.三羧循环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15.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生化考试名词解释1.遗传密码:mRNA分子上从5'→3'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也叫密码子。2.别构酶:又称为变构酶,是一类重要的调节酶。其分子除了与底物结合、催化底物反应的活性中心外,还有与调节物结合、调节反应速度的别构中心。通过别构剂结合于别构中心影响酶分子本身构象变化来改变酶的活性。3.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不完全氧化生成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与丙酮统称为酮体。在饥饿时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4.糖酵解: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或糖原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乳酸,并产生少量ATP的过程。5.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经过一定反应历程被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量ATP和NADH+H+的过程。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6.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经历糖酵解途径、丙酮酸脱氢脱羧和TCA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02和水,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7.氧化磷酸化:生物体通过生物氧化产生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外,大部分通过磷酸化作用转移至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这种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根据生物氧化的方式可将氧化磷酸化分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和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8.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是糖有氧氧化的第三个阶段,由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开始,经历四次氧化与其他中间过程,最终又生成一分子草酰乙酸,如此往复循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乙酰基,生成CO2和水与大量能量。9.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基本上是糖无氧分解的逆过程除了跨越三个能障(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转变为葡萄糖)需用不同的酶与能量之外,其他反应过程完全是糖酵解途径逆过程。10.乳酸循环:指糖无氧条件下在骨骼肌中被利用产生乳酸与乳酸在肝中再生为糖而又可以为肌肉所用的循环过程。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中的糖经无氧分解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可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通过血液循环运至肝脏,经糖异生作用再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血液循环又可被运送到肌肉组织利用。11.血糖:指血液当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是膳食中消化吸收入血的葡萄糖与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另外还有糖异生作用由中间代谢物合成的葡萄糖。12.退火:热变性的DNA分子溶液,在缓慢冷却的情况下,DNA单链又重新配对复性的情况称为退火。13.引发体:DNA的生物合成起始时由DNA模板链、多种蛋白因子和酶(包括引发酶,解旋酶等)所形成的复合体,功能是合成引物和起始DNA的生物合成。14.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不能作为能量物质和结构物质,主要功能是对物质代谢过程起调节作用,在机体的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需从食物中摄取。15.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分子放在一起加热变性,然后慢慢冷却,让其复性。若这些异源DNA之间有互补的序列或部分互补的序列,则复性时会形成杂交分子。这种在退火条件下,不同来源的DNA互补区形成DNA-DNA杂合双链、或DNA单链和RNA的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双链的过程称分子杂交。16.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功能是按照mRNA上的遗传密码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17.基因:是指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DNA分子中最小的功能单位,基因包含于DNA大分子中,存在于染色体上,基因在遗传中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1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多肽链的主链骨架靠氢键在空间盘曲折叠形成的有规则的局部空间结构。主要形式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等。19.比活力:是表示酶制剂纯度的一个指标,指每毫克酶蛋白(或每毫克蛋白氮)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有时也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多少活力单位来表示),即:比活力=活力单位数/酶蛋白(氮)毫克数。20.21.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一组酶。同一种属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不同细胞、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甚至在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都有不同的同工酶分布。22.中间产物学说:中间产物学说是目前公认的用来解释酶降低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原理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在酶促反应中,底物先与酶结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物,然后再分解释放出酶与产物。酶和底物形成过渡态的中间物时,要释放出一部分结合能,从而使得过渡态的中间物处于较低的能与,使整个反应的活化能降低。23.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按对电子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所有组成成分都嵌于线粒体内膜。生物氧化产生的氢和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产生的自由能可以通过与磷酸化作用偶联产生ATP。24.冈崎片段:DNA复制合成时,由于DNA聚合酶的特性,后随链不能连续复制,只能一段一段地复制,然后连接成完整的DNA链。这种不连续复制而合成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25.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主要的脱氨方式。主要有两种反应途径:一是由L-谷氨酸脱氢酶所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和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联合脱去氨基;二是由L-谷氨酸脱氢酶所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作用脱去氨基。26.探针:人工制成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已知核苷酸顺序的DNA小片段,用于检测未知DNA分子中是否有同源性区段。27.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上的与酶活性(催化作用、结合作用)有关的必需基团由于肽链的折叠、盘绕在空间位置上相互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参与酶促反应,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28.磷氧比: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某一代谢过程消耗无机磷酸和氧的比值。29.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由于分子内部能量的重排生成的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其高能键中的能量可转移给ADP或GDP合成ATP和GTP,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30.电子传递磷酸化: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或氢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时可生成很多能量,这一过程可与磷酸化偶联从而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这种ATP的生成机制称为电子传递磷酸化。31.细胞色素:一类以鉄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在呼吸链中,依靠鉄的化合价变化传递电子。36.尿素循环:在肝脏中,由两分子氨一分子二氧化碳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尿素的过程叫尿素循环。37.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嘧啶或嘧啶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过程。此合成途径主要在脑、骨髓中进行生物化学笔记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第一章氨基酸和蛋白质一、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分类

1、非极性氨基酸

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极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其中: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属于亚氨基酸的是:脯氨酸

含硫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蛋氨酸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中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能与酸或碱类物质结合成盐,故它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与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2、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长附近有最大的紫外吸收三、肽

两分子氨基酸可借一分子所含的氨基与另一分子所带的羧基脱去1分子水缩多肽连中的自由氨基末端称为N端,自由羧基末端称为C端,命名从N端指向C端。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

2、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包括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链原子的空间排布N-C-C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主要化学键:疏水键(最主要)、盐键、氢键、范德华力。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五、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四点)六、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的两性电离:蛋白质两端的氨基和羧基与侧链中的某些基团,在一定的溶液PH条件下可解离成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基团。

2、蛋白质的沉淀:在适当条件下,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盐析3、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主要为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与一级结构的改变。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常见的导致变性的因素有: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与生物碱试剂、超声波、紫外线、震荡等。

电泳一、核酸的分子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而核苷酸则由碱基、戊糖和磷酸三种成分连接而成。二、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苷酸在多肽链上的排列顺序为核酸的一级结构磷酸二酯键连接。三、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DNA的二级结构

2、DNA的三级结构

3、功能1、信使RNA(半衰期最短)

2)大多数的真核mRNA在转录后5′末端加上一个帽子结构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尾巴,靴子结构3)功能2、转运RNA(分子量最小)tR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为三环一臂三叶草形,DHU环和Tψ环,反密码环。3)三级结构为倒L型。

4)功能

3、rRNA(含量最多)4、核酶五、核酸的理化性质

1、DNA的变性

2、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其过程为退火,产生减色效应。六、核酸酶(注意与核酶区别)

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在细胞内催化核酸的降解。可分为DNA酶和RNA酶按作用部位分外切酶和内切酶;其中一部分具有严格的序列依赖性,称为限制性内切酶。

第三章酶

一、酶的组成

单纯酶:仅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酶。

结合酶: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

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可以为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可分为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透析或超滤方法除去。

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滤方法除去。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作用。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

转移的基团辅酶或辅基所含维生素

氢原子NAD+﹑NADP+尼克酰胺(维生素PP)

FMN﹑FAD维生素B2

醛基TPP维生素B1

酰基辅酶A﹑硫辛酸泛酸、硫辛酸

烷基钴胺类辅酶类维生素B12

二氧化碳生物素生物素

氨基磷酸吡哆醛吡哆醛(维生素B6)

甲基、等一碳单位四氢叶酸叶酸二、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由酶作用的必需基团组成,这些必需基团在空间位置上接近组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对结合酶来说,辅助因子参与酶活性中心的组成。但有一些必需基团并不参加活性中心的组成。

三、酶反应动力学

酶促反应的速度取决于底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激动剂和抑制剂等。

1、底物浓度

1)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加大底物浓度,反应速度趋缓,底物浓度进一步增高,反应速度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大而加快,达最大反应速度,此时酶的活性中心被底物饱合。

2)米氏方程式

V=Vmax[S]/Km+[S]

a.米氏常数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b.Km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

c.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环如温度、PH、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

d.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

2、酶浓度

在酶促反应系统中,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浓度,使酶被底物饱和时,反速度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3、温度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具有双重影响。升高温度一方面可加快酶促反应速度,同时也增加酶的变性。酶促反应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虽然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但低温一般不使酶破坏。

酶的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有关。

4、PH

酶活性受其反应环境的PH影响,且不同的酶对PH有不同要求,酶活性最大的某一PH值为酶的最适PH值,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8,肝精氨酸酶最适PH为9.8,但多数酶的最适PH接近中性。

最适PH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它受底物浓度、缓冲液的种类与浓度、以与酶的纯度等因素影响。

5、激活剂

使酶由无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大多为金属离子,也有许多有机化合物激活剂。分为必需激活剂和非必需激活剂。

6、抑制剂

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大多与酶的活性中心内、外必需基团相结合,从而抑制酶的催化活性。可分为:

1)不可逆性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使酶失活。此种抑制剂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去除。又可分为:

a.专一性抑制剂:如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化合物能特民地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的羟基结合,使酶失活,解磷定可解除有机磷化合物对羟基酶的抑制作用。

b.非专一性抑制剂:如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如汞离子、银离子可与酶分子的巯基结合,使酶失活,二巯基丙醇可解毒。化学毒气路易士气是一种含砷的化合物,能抑制体内的巯基酶而使人畜中毒。

2)可逆性抑制剂:通常以非共价键与酶和(或)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消失。采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可将抑制剂除去,使酶恢复活性。可分为:

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如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磺胺类药物由于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抑制剂,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许多抗代谢的抗癌药物,如氨甲蝶呤(MTX)、5-氟尿嘧啶(5-FU)、6-巯基嘌呤(6-MP)等,几乎都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分别抑制四氢叶酸、脱氧胸苷酸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Vmax不变,Km值增大

b.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与抑制剂的结合。

Vmax降低,Km值不变c.反竞争性抑制剂:仅与酶和底物形成的中间产物结合,使中间产物的量下降。

Vmax、Km均降低四、酶活性的调节

1、酶原的激活

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酶的前体水解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致使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生理意义是避免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

2、变构酶

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以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一部位可逆地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有变构激活与变构抑制。

3、酶的共价修饰调节

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在共价修饰过程中,酶发生无活性与有活性两种形式的互变。酶的共价修饰包括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乙酰化与脱乙酰化、甲基化与脱甲基化、腺苷化与脱腺苷化等,其中以磷酸化修饰最为常见。五、同工酶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是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或由同一基因转录生成的不同mRNA翻译的不同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翻译后经修饰生成的多分子形式不在同工酶之列。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

如乳酸脱氢酶是四聚体酶。亚基有两型:骨骼肌型(M型)和心肌型(H型)。两型亚基以不同比例组成五种同工酶,如LDH1(HHHH)、LDH2(HHHM)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电泳速度,对同一底物表现不同的Km值。单个亚基无酶的催化活性。心肌、肾以LDH1为主,肝、骨骼肌以LDH5为主。

肌酸激酶是二聚体,亚基有M型(肌型)和B型(脑型)两种。脑中含CK1(BB型);骨骼肌中含CK3(MM型);CK2(MB型)仅见于心肌。

第二篇物质代谢与其调节

第一章糖代谢

一、糖酵解

1、过程:

见图1-1

糖酵解过程中包含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一为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酸甘油酸;二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

2、调节

1)6-磷酸果糖激酶-1

变构抑制剂:ATP、柠檬酸

变构激活剂:AMP、ADP、1,6-双磷酸果糖(产物反馈激,比较少见)和2,6-双磷酸果糖(最强的激活剂)。

2)丙酮酸激酶

变构抑制剂:ATP、肝内的丙氨酸

变构激活剂:1,6-双磷酸果糖

3)葡萄糖激酶

变构抑制剂:长链脂酰辅酶A

注:此项无需死记硬背,理解基础上记忆是很容易的,如知道糖酵解是产生能量的,则有ATP等能量形式存在,则可抑制该反应,以利节能,上述的柠檬酸经三羧酸循环也是可以产生能量的,因此也起抑制作用;产物一般来说是反馈抑制的;但也有特殊,如上述的1,6-双磷酸果糖。特殊的需要记忆,只属少数。以下类同。关于共价修饰的调节,只需记住几个特殊的即可,下面章节提与。3、生理意义

1)迅速提供能量,尤其对肌肉收缩更为重要。若反应按(1)进行,可净生成3分子ATP,若反应按(2)进行,可净生成2分子ATP;另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2个NADH在有氧条件下经电子传递链,发生氧化磷酸化,可生成更多的ATP,但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将消耗NADH,无NADH净生成。

2)成熟红细胞完全依赖糖酵解供能,神经、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3)红细胞内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的2,3-二磷酸甘油酸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力下降,释放氧气。

4)肌肉中产生的乳酸、丙氨酸(由丙酮酸转变)在肝脏中能作为糖异生的原料,生成葡萄糖。

4、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由于肝内糖异生活跃,又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水解6-磷酸葡萄糖,释出葡萄糖。肌肉除糖异生活性低外,又没有葡萄糖-6-磷酸酶。

生理意义:避免损失乳酸以与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二、糖有氧氧化

1、过程

1)、经糖酵解过程生成丙酮酸

2)、丙酮酸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辅酶A

NAD+NADH+H+

限速酶的辅酶有:TPP﹑FAD﹑NAD+﹑CoA与硫辛酸

3)、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中限速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同。三羧酸循环中有一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即琥珀酰COA转变成琥珀酸,生成GTP;加上糖酵解过程中的两个,本书中共三个底物水平磷酸化。

2、调节

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抑制:乙酰辅酶A、NADH、ATP

激活:AMP、钙离子

2)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

NADH、ATP反馈抑制

3、生理意义

1)基本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

2)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

3)三羧酸循环也是三大代谢联系的枢纽。

4、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反应辅酶ATP

第一阶段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1

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1

2*3-磷酸甘油醛2*1,3-二磷酸甘油酸NAD+2*3或2*2(详见)

2*1,3-二磷酸甘油酸2*3-磷酸甘油酸2*1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丙酮酸2*1

第二阶段2*丙酮酸2*乙酰CoANAD+2*3

第三阶段2*异柠檬酸2*α-酮戊二酸NAD+2*3

2*α-酮戊二酸2*琥珀酰CoANAD+2*3

2*琥珀酰CoA2*琥珀酸2*1

2*琥珀酸2*延胡索酸FAD2*2

2*苹果酸2*草酰乙酸NAD+2*3

净生成38或36个ATP

5、巴斯德效应

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

三、磷酸戊糖途径

2、生理意义

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5-磷酸核糖,肌组织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核糖可经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基团转移反应生成。

2)提供NADPH

a.NADPH是供氢体,参加各种生物合成反应,如从乙酰辅酶A合成脂酸、胆固醇;α-酮戊二酸与NADPH与氨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可与其他α-酮酸进行转氨基反应而生成相应的氨基酸。

b.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进而保护巯基酶的活性与维持红细胞膜完整性很重要,并可保持血红蛋白铁于二价。

c.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有些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有关,如从胆固醇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等;有些羟化反应则与生物转化有关。

四、糖原合成与分解注:1)UDPG可看作是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作葡萄糖供体。

2)糖原引物是指原有的细胞内较小的糖原分子,游离葡萄糖不能作为UDPG的葡萄糖基的接受体。

3)葡萄糖基转移给糖原引物的糖链末端,形成α-1,4糖苷键。在糖原合酶作用下,糖链只能延长,不能形成分支。当糖链长度达到12~18个葡萄糖基时,分支酶将约6~7个葡萄糖基转移至邻近的糖链上,以α-1,6糖苷键相接。

调节:糖原合成酶的共价修饰调节。

2、分解注:1)磷酸化酶只能分解α-1,4糖苷键,对α-1,6糖苷键无作用。

2)糖链分解至离分支处约4个葡萄基时,转移酶把3个葡萄基转移至邻近糖链的末端,仍以α-1,4糖苷键相接,剩下1个以α-1,6糖苷键与糖链形成分支的葡萄糖基被α-1,6葡萄糖苷酶水解成游离葡萄糖。转移酶与α-1,6葡萄糖苷酶是同一酶的两种活性,合称脱支酶。

3)最终产物中约85%为1-磷酸葡萄糖,其余为游离葡萄糖。

调节:磷酸化酶受共价修饰调节,葡萄糖起变构抑制作用。五、糖异生途径注意:1)糖异生过程中丙酮酸不能直接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需经过草酰乙酸的中间步骤,由于草酰乙酸羧化酶仅存在于线粒体内,故胞液中的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羧化生成草酰乙酸。但是,草酰乙酸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膜,需借助两种方式将其转运入胞液:一是经苹果酸途径,多数为以丙酮酸或生糖氨基酸为原料异生成糖时;另一种是经天冬氨酸途径,多数为乳酸为原料异生成糖时。2)在糖异生过程中,1,3-二磷酸甘油酸还原成3-磷酸甘油醛时,需NADH,当以乳酸为原料异生成糖时,其脱氢生成丙酮酸时已在胞液中产生了NADH以供利用;而以生糖氨基酸为原料进行糖异生时,NADH则必须由线粒体内提供,可来自脂酸β-氧化或三羧酸循环。

3)甘油异生成糖耗一个ATP,同时也生成一个NADH

2、调节

2,6-双磷酸果糖的水平是肝内调节糖的分解或糖异生反应方向的主要信号,糖酵解加强,则糖异生减弱;反之亦然。

3、生理意义

1)空腹或饥饿时依赖氨基酸、甘油等异生成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2)补充肝糖原,摄入的相当一部分葡萄糖先分解成丙酮酸、乳酸等三碳化合物,后者再异生成糖原。合成糖原的这条途径称三碳途径。

3)调节酸碱平衡,长期饥饿进,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第二章脂类代谢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肝、脂肪组织、小肠,其中肝的合成能力最强。

合成原料:甘油、脂肪酸

1、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2、甘油二酯途径(肝细胞与脂肪细胞)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脂肪的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FFA)与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2、脂肪酸的β-氧化

1)脂肪酸活化(胞液中)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3)脂肪酸β-氧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与硫解等四步连续反应,生成1分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分子乙酰CoA、1分子FADH2和1分子NADH。以上生成的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可再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与硫解反应。如此反复进行,以至彻底。

4)能量生成

以软脂酸为例,共进行7次β-氧化,生成7分子FADH2、7分子NADH与8分子乙酰CoA,即共生成(7*2)+(7*3)+(8*12)-2=129

5)过氧化酶体脂酸氧化主要是使不能进入线粒体的廿碳,廿二碳脂酸先氧化成较短链脂酸,以便进入线粒体内分解氧化,对较短链脂酸无效。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组织特点:肝内生成肝外用。

合成部位: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四、脂酸的合成代谢

1、软脂酸的合成

合成部位:线粒体外胞液中,肝是体体合成脂酸的主要场所。

合成原料:乙酰CoA、ATP﹑NADPH﹑HCO3-﹑Mn++等。

合成过程:

1)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主要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转移至胞液中。

2)乙酰CoA乙酰CoA羧化酶丙二酰CoAATP

3)丙二酰CoA通过酰基转移、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等步骤,碳原子由2增加至4个。经过7次循环,生成16个碳原子的软脂酸。更长碳链的脂酸则是对软脂酸的加工,使其碳链延长。在内质网脂酸碳链延长酶体系的作用下,一般可将脂酸碳链延长至二十四碳,以十八碳的硬脂酸最多;在线粒体脂酸延长酶体系的催化下,一般可延长脂酸碳链至24或26个碳原子,而以硬脂酸最多。

2、不饱和脂酸的合成

人体含有的不饱和脂酸主要有软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与花生四烯酸等,前两种单不饱和脂酸可由人体自身合成,而后三种多不饱和脂酸,必须从食物摄取。五、前列腺素与其衍生物的生成

六、甘油磷脂的合成与代谢

1、合成

除需ATP外,还需CTP参加。CTP在磷脂合成中特别重要,它为合成CDP-乙醇胺、CDP-胆碱与CDP-甘油二酯等活化中间物所必需。

1)甘油二酯途径CDP-乙醇胺CMP磷脂酰乙醇胺葡萄糖3-磷酸甘油磷脂酸甘油二酯转移酶(脑磷脂)磷脂酰胆碱

CDP-胆碱CMP(卵磷脂)脑磷脂与卵磷脂主要通过此途径合成,这两类磷脂在体内含量最多。

2)CDP-甘油二酯途径肌醇磷脂酰肌醇丝氨酸葡萄糖3-磷酸甘油磷脂酸CDP-甘油二酯合成酶磷脂酰丝氨酸

CTPPPi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

此外,磷脂酰胆碱亦可由磷脂酰乙醇胺从S-腺苷甲硫氨酸获得甲基生成;磷脂酰丝氨酸可由磷脂酰乙醇胺羧化生成。

2、降解

生物体内存在能使甘油磷脂水解的多种磷脂酶类,根据其作用的键的特异性不同,分为磷脂酶A1和A2,磷脂酶B,磷脂酶C和磷脂酶D。

磷脂酶A2特异地催化磷酸甘油酯中2位上的酯键水解,生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溶血磷脂。后者在磷脂酶B作用,生成脂肪酸与甘油磷酸胆碱或甘油磷酸乙醇胺,再经甘油酸胆碱水解酶分解为甘油与磷酸胆碱。磷脂酶A1催化磷酸甘油酯1位上的酯键水解,产物是脂肪酸和溶血磷脂。七、胆固醇代谢

1、合成

合成部位:肝是主要场所,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与光面内质网中。

合成原料:乙酰CoA(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由线粒体转移至胞液中)、ATP、NADPH等。

合成过程:

1)甲羟戊酸的合成(胞液中)

2*乙酰CoA乙酰乙酰CoAHMGCoAHMGCoA还原酶甲羟戊酸

NADPH2)鲨烯的合成(胞液中)

3)胆固醇的合成(滑面内质网膜上)

合成调节:

1)饥饿与饱食饥饿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相反,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肝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

2)胆固醇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肝胆固醇的合成。主要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

3)激素胰岛素与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合成。胰高血糖素与皮质醇则能抑制并降低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因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甲状腺素除能促进合成外,又促进胆固醇在肝转变为胆汁酸,且后一作用较强,因而甲亢时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反而下降。

2、转化

1)胆固醇在肝中转化成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基本步骤为:胆酸

胆固醇7α-羟化酶7α-羟胆固醇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

NADPH鹅脱氧胆酸

胆酸肠道细菌7-脱氧胆酸

甘氨酸牛磺酸鹅脱氧胆酸石胆酸

2)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合成与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原料,如睾丸酮、皮质醇、雄激素、雌二醇与孕酮等。

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胆固醇可氧化为7-脱氢胆固醇,后者经紫外光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

3、胆固醇酯的合成

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在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

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在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和溶血卵磷酯。八、血浆脂蛋白

1、分类

1)电泳法:α﹑前β﹑β与乳糜微粒

2)超速离心法:乳糜微粒(含脂最多),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相当于电泳分离的CM﹑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与α-脂蛋白等四类。

2、组成

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与其酯组成。乳糜微粒含甘油三酯最多,蛋白质最少,故密度最小;VLDL含甘油三酯亦多,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CM;LDL含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最多;含蛋白质最多,故密度最高。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称载脂蛋白。H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A,L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B100,VL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B﹑apoC,CM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C。

3、生理功用与代谢

1)CM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主要形式。成熟的CM含有apoCⅡ,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PL),LPL可使CM中的甘油三酯与磷脂逐步水解,产生甘油、脂酸与溶血磷脂等,同时其表面的载脂蛋白连同表面的磷脂与胆固醇离开CM,逐步变小,最后转变成为CM残粒。

2)VLDL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VLDL的甘油三酯在LPL作用下,逐步水解,同时其表面的apoC、磷脂与胆固醇向HDL转移,而HDL的胆固醇酯又转移到VLDL。最后只剩下胆固醇酯,转变为LDL。

3)LDL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肝是降解LDL的主要器官。apoB100水解为氨基酸,其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与脂酸。游离胆固醇在调节细胞胆固醇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①抑制内质网HMGCoA还原酶;②在转录水平上阴抑细胞LDL受体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对LDL的摄取;③激活ACAT的活性,使游离胆固醇酯化成胆固醇酯在胞液中储存。

4)HDL逆向转运胆固醇。HDL表面的apoⅠ是LCAT的激活剂,LCAT可催化HDL生成溶血卵磷脂与胆固醇酯。九、高脂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分型

分型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

ⅠCM↑甘油三酯↑↑↑

ⅡaLDL↑胆固醇↑↑

ⅡbLDL﹑VLDL↑胆固醇↑↑甘油三酯↑↑

ⅢIDL↑胆固醇↑↑甘油三酯↑↑

ⅣVLDL↑甘油三酯↑↑

ⅤVLDL﹑CM↑甘油三酯↑↑↑

注:IDL是中间密度脂蛋白,为VLDL向LDL的过度状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原因是LDL受体缺陷第三章氨基酸代谢一、营养必需氨基酸

简记为:缬、异、亮、苏、蛋、赖、苯、色二、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1、来源

1)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

2)由肠道吸收的氨;即肠内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和肠道尿素经细菌尿素

酶水解产生的氨。

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的氨。

2、转运2)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谷氨酰胺主要从脑、肌肉等组织向肝或肾运氨。氨与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下生成谷氨酰胺,由血液输送到肝或肾,经谷氨酰胺酶水解成谷氨酸和氨。

可以认为,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与运输形式。三、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转氨基作用转氨酶催化某一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α-酮酸。既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也是体内某些氨基酸合成的重要途径。除赖氨酸、脯氨酸与羟脯氨酸外,体内大多数氨基酸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如:

谷氨酸+丙酮酸谷丙转氨酶(ALT)α-酮戊二酸+丙氨酸

谷氨酸+草酰乙酸谷草转氨酶(AST)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

转氨酶的辅酶是维生素B6的磷酸酯,即磷酸吡哆醛。

2、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L-谷氨酸L-谷氨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NH3

NADH

3、联合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α-酮戊二酸NH3+NADH

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

α-酮酸谷氨酸NAD+

4、嘌呤核苷酸循环

上述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肝、肾等组织中进行。骨骼肌和心肌中主要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去氨基。

氨基酸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次黄嘌呤核苷酸NH3

GTP(IMP)腺苷酸代琥珀酸腺嘌呤核苷酸

(AMP)

延胡索酸

α-酮酸L-谷氨酸草酰乙酸

苹果酸

5、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的α-酮酸可以转变成糖与脂类,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能转变成酮体者称为生酮氨基酸;二者兼有者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只要记住生酮氨基酸包括:亮、赖;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包括异亮、苏、色、酪、苯丙;其余为生糖氨基酸。四、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1、L-谷氨酸L-谷氨酸脱羧酶γ-氨基丁酸(GABA)

GABA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2、L-半胱氨酸磺酸丙氨酸磺酸丙氨酸脱羧酶牛磺酸

牛磺酸是结合型胆汁酸的组成成分。

3、L-组氨酸组氨酸脱羧酶组胺

组胺是一种强烈的血管舒张剂,并能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4、色氨酸色氨酸羟化酶5-羟色氨酸5-羟色氨酸脱羧酶5-羟色胺(5-HT)

脑内的5-羟色胺可作为神经递质,具有抑制作用;在外周组织,有收缩血管作用5、L-鸟氨酸鸟氨酸脱羧酶腐胺精脒精胺

脱羧基SAM脱羧基SAM

精脒与精胺是调节细胞生长的重要物质。合称为多胺类物质。五、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来源于组、色、甘、丝,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与亚氨甲基,CO2不属于一碳单位。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

主要生理功用是作为合成嘌呤与嘧啶的原料。如N10-CHO-FH4与N5,H10=CH-FH4分别提供嘌呤合成时C2与C8的来源;N5,N10-CH2-FH4提供胸苷酸合成时甲基的来源。由此可见,一碳单位将氨基酸与核酸代谢密切联系起来。六、芳香族氨基酸(色、酪、苯丙)的代谢

1、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黑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多巴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黑色素

多巴脱羧酶

多巴胺

SAM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

苯酮酸尿症:当苯丙氨酸羟化酶先天性缺乏时,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体内苯丙氨酸蓄积,并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再进一步转变成苯乙酸等衍生物。此时尿中出现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称为苯酮酸尿症。

白化病:人体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2、色氨酸

1)生成5-羟色胺

2)生成一碳单位

3)可分解产生尼克酸,这是体内合成维生素的特例。七、含硫氨基酸(甲硫、半胱、胱)代谢

1、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SAM)

ATPPPi

SAM中的甲基为活性甲基,通过转甲基作用可以生成多种含甲基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SAM是体内最重要的甲基直接供给体。2、甲硫氨酸循环

甲硫氨酸SAM甲基转移酶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RHRCH3

甲硫氨酸合成酶同型半胱氨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