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课例类别:部分探究学习课目:数学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学习时间: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二、学习资源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2、各种物品的演示。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三、学习实施方案·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物品形状,是怎样分类的?2、探究释疑: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过程:(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a、你是怎样分类的?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3)交流: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4)讨论与小结:a、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3、巩固与拓展: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过程:(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3)搭学具: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4)转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的见到一些组合图形。比如说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圆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这样的例子?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4页.练习二十的第l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4页的两个图画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教师:我们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多边形和圆的周长的含义。然后,教师用教科书上的结语进行概括: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计量周长要用什么计量单位?(要用长度单位。)教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教师用结语进行概括: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请你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中间的图,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左图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一些(它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两斜边就要长一些);右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不相等,但是周长是相等的。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下面的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请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它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然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基础,正方形的有关公式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导出的?(通过实验导出的。)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表示什么?它是哪两个数量的比值?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从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最基础的?(长方形。)教师还可以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整理成下表: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2.做练习三十的第2题。题目中没有给出数据,让学生先判断要求面积需要哪些数据,然后自己想办法量出数据,再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看学生做题有什么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有没有不同的做法。3.做练习三十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道理。必要时,教师可以画图演示。4.做练习三十的第9题。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明白题中所说的事情,然后指名说一说题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学生明白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四、小结(略)五、作业练习三十的第4、5、6、7、8、10题。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小数化成份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化成小数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教学过程;一、复习想一想:小数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改写成0.1、0.01小数分数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二、小数化成分数例1把0.7、0.009、1.25、0.375化成小数。0.7表示十分之七,所以0.7=7/100.009表示百分之九,所以0.009=9/1001.25表示一又百分之二十五,所以2511.25=1=1--10040.375表示千分之三百二十五,所以0.375=375/1000=3/8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再约分。反过来,分数也可以化成小数。15371例2把、、3化成小数。101001000: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要化成小数,可以直接把分数写成小数。三、巩固练习第94页第1题至第4题。四、五、布置作业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4×20xx×1013×3021×3043×20xx×4051×7063×3072×10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32×1342×1121×23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二、巩固练习1、笔算。12×4432×1342×1121×2323×3241×2122×2334×1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2、39×1131×3123×3322×2412×41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列竖式计算。34×2131×1312×1222×1111×25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四、思维训练1、连一连。18×1086031×1260520×4318055×11372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教学教具: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教学例3用学具摆40根小棒。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你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学生齐读。(读作:四十)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教师讲解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教师出示图片。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三、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篇6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二、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2、根据下列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杨树比柳树多120棵杨树比柳树少120棵3、出示线段图:梨树:桃树: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1)齐读。(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哪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5)交流。(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2、教学想一想。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一生板演,其余齐练。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4、小结。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2、只列式不计算。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3、选择正确的解法。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x+3x=56(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x+3x=56(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x+3x=56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五、作业:练习二十一/2—5小学数学教案篇7设计说明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和等差数列的知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十分抽象,结合这一点,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1.复习旧知,激发兴趣。在复习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成果展示,通过展示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有规律的图形的美,明确这是我们自己运用学过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设计出来的,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建立起学习新知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2.扶放结合,认识规律。例题的讲解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根据图形的规律找出数字规律,第二个层次直接抽象出了数字规律,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几组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每一层次的讲解都采取扶放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层次的题意,然后根据题意去发现规律,最后根据发现的规律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喜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或正方形、卡片等学具教学过程⊙展示成果,激励引入1.成果展示,复习旧知。(1)看一看:课件呈现学生课外收集的利用重复规律形成的美丽图片。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规律美吧!(2)想一想:这些图片漂亮吗?图片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3)说一说:这些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规律是都有一组图形或事物重复出现。2.点明课题,提出挑战。师:其实规律有很多种,刚才的规律就是都有一组图形或事物重复出现。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找规律,但今天学习的规律要比上节课的复杂一点,你们对今天的学习有信心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展示一些学生收集的有规律的图片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简单梳理与复习,同时通过教师语言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究数列中的变化规律。1.数形对应,感知规律。课件分步呈现教材87页例3的第(1)小题上面的四组图形。(1)说一说:你们能找到这些图形的规律吗?学生小组内交流,选代表汇报。(2)摆一摆: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出这几组图形吗?或者利用手中的笔将这几组图形画出来吗?(3)想一想:摆图形与画图形时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很麻烦?那你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把这样的规律表示出来呢?引导学生利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将每组图形相对应的正方形的个数用数表示出来。(4)如果按这样的规律再往后摆一组图形,应该摆几个?为什么?如果让你按这样的规律再表示出几组,你是愿意摆图形,还是愿意写数呢?(5)比一比:我们今天找到的规律与上一节课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的排列规律是一组图形或数的重复,而今天学习的这些图形与数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动态演示与教师的引导,利用图形与数的结合,注重图形与数的一一对应,让学生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能初步抽象出等差数列的一般规律。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课件呈现例3第(1)小题下面的四组图形。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发现下面这些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2)比较:这一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与上面的那一组一样吗?(3)小结。相同点:图形与数并不是重复出现的。不同点:上面一组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这一组是依次减少相同的个数。(4)简单介绍等差数列:像这样,后一项是前一项加上或减去一个固定的数得到的,这样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并且通过比较、概括,发现这两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排列规律有了全面的认识。3.独立学习,认知规律。课件出示教材87页例3第(2)小题。(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看看哪个同学先找到规律,并把你的发现与同伴说一说。(2)学生代表汇报,教师配合板书。(3)比较、归纳:这两组等差数列的变化规律:都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4)让学生直接在教材上填数。再进行简单的汇报。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层层过渡与递进,学生已经完全能借助方法的迁移,顺利地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研究过渡到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完整地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4.适时反馈,巩固认知。(1)完成教材87页“做一做”1题。(2)你能自己设计一组这样的数列吗?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目标:理解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重、难点: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明确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加深理解。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基本训练(1)出示:白兔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红花有25朵,黄花比红花少10朵,?足球有12个,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3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2、出示:粮店运来面粉240袋,,运来的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袋?让学生读题,讨论:可以补哪些不同的条件?二、新授:1、出示:(1)大米180袋(2)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60袋(3)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少60袋(4)运来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3倍,2、学生列式口答4、其余3题,学生尝试解答。5、学生质疑问难,集体订正6、讲解第7题学生说一说要求运来的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袋?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要先算什么?(同桌互说)7、提问:240+70=310(袋)求的是什么?240+310呢?8、第(3)(4)题学生两题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9、比较: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巩固练习1、第100页第1题学生列式解答,思考:要求合唱组和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先算什么?2、第100页第2题学生列式解答,同桌互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第101页第1题说出图意,列式解答。四、作业:第101页(2)、(3)。小学数学教案篇9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2、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情趣(抢答式复习)1、60÷10=600÷()=()÷1=0.6÷()说一说:解答这两道题你用的是什么知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表示:a:b=a÷b=a/b)(二)导目标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的`化简。(板书:比的化简)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二、分组自学目标1(出示情景图)淘气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笑笑也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同学们想一想哪杯水更甜?1、导学法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2、小组互相讨论,发表看法。40:3602:183、质疑问难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的,那么你能不能联系比与除法和分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