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十二篇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十二篇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十二篇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十二篇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十二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十二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十二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

是个农业县,青壮年劳力外流量大,留守儿童多,据统计(以父母双双外流为统计对象),全县5——16周岁少年儿童55314名,其中留守儿童约17816名,占这个年龄段总数的32.2%。个别村庄的儿童留守现象尤为严重。例如杨溪乡墩上村第二村小组,5——16周岁的22名儿童中有20名留守,留守率达91%。儿童留守,尤其是农村儿童留守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委托监护——借居在亲友家;无人监护——独立面对生活。从调查的情况看,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比例占到91.6%。这些留守儿童的亲情教养和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憾,在学习、生活和思想品德方面问题日益凸显。

1、学习成绩差强人意

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用心温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理想是留守儿童中较普遍的现象。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占1%,中上的占18%,中下的占81%。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父母期望值过低。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少,因而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一些家长认为读书并不重要,自己不读书,外出经商照样赚大钱,因此不重视子女的学习。二是监护人无力辅导学业。隔代监护的老人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的还要农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给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的帮助和辅导。三是监护人教育意识淡薄。据许多教师反映,有的监护人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归学校管,与自己无关,自己不知道怎么管,也管教不了。

2、心理健康问题众多

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大都采取“只要不犯大错就行”的放任态度,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养成自私任性、孤僻顽劣等极端性格。究其原因,一是价值导向有偏差。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使得孩子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而在学习中又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二是心理疏导不到位。少年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烦恼与冲突,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交流,而监护人又难以察觉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进而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三是教育方式不得当。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和“棍棒教育”型家长的比例高。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知如何管,父母在外又管不着,无形中助长了孩子极端个性的发展。

3、情感干涸呼唤亲情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儿童留守是当前一个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也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是事关下一代青少年成才的一件大事。

1、学校应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学校应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成为留守儿童温馨的家。__县韬奋学校于去年9月开办留守儿童托管班,创建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一三四”育人模式,即,一个重心:以寄宿制管理为中心,从行为习惯、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对留守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三个立足点: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突出要求,优化教育和管理,加强了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定时、及时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和表现;四个建立: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全方位关爱留守学生。可以说,韬奋学校为留守儿童再创了一个温暖的家。

韬奋学校的做法,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的经验值得一些学校借鉴学习。

2、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__县关工委组织“五老报告团”进校开展思想道德、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和邓埠镇倪桂村关工委正在实施的对村里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义务监护等措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

(1)为学校、留守家庭捐赠亲情电话,方便孩子与父母的亲情沟通;

(2)努力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社会各界多关注一些身边的留守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3)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家长要提高教育素养,改进教育方式,帮助孩子逐步自律、自主,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变化。家长应尽可能在本地务工或一方在本地务工,并常回家看看孩子,加强亲情沟通。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2

在城市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壮劳力涌入城市打工,外出务工创业,为家庭带来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远离父母,缺少一个完整的家的温暖,很多孩子承担了本不该那个年龄承担的诸多压力。因此,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不仅牵动着诸多家庭,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近期,市妇联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等方式深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__、__沟小学;渡口、温家园寄宿制小学围绕留守儿童的生存、学习状态、情感体验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尽管我们在留守儿童教育、生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关爱行动,但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行、行为习惯上仍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1、全力构筑留守儿童社会关爱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充满探索性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系统工程,妇联组织应强化与学校、乡镇、村等的配合,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内部职能部门关爱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并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等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主动争取:请记住我站域名社会各方支持,营造全社会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大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2、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家教水平。家庭在儿童成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隔代监护引起了留守儿童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因此,在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上我们必须下深功夫,要在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台账,有针对性地开设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注重在与孩子的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中发挥家教作用。同时,抓住节假日及农忙季节留守儿童家长返乡的时机,集中开展家教知识普及工作;另外,要进一步深化“爱心代理妈妈”结对帮扶机制,让“爱心代理妈妈”除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外,还要定期与家长通电话,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桥梁。努力加大宣传力度,破除家长“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观念,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鼓励有条件的父母,把孩子接到其务工经商地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在学校、乡镇、村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等途径,使留守儿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为“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3

为准确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连云港市灌南县妇联历时两个多月时间,深入新安镇、新集镇、三口镇、李集镇农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250余份,访谈留守儿童家庭100余份。

一、基本现状

调查显示,我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较之过去有转变,具体体现在:

1、家教观念深入人心。96%的受访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75%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健康状况非常关心,62%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大专以上的文化,55%的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品格修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家教行为趋于理性。80%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选择给孩子讲道理。与孩子的意见不一致时,75%的家长会选择讨论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强制孩子服从。81%的家长热衷于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有过广播电视、报刊阅读、亲友探讨等学习经历。

3、亲子关系逐步改善。在被调查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的占96%,虽然长年在外,但70%的父母能够保证每周至少一次跟孩子联系,56%的留守儿童愿意向父母倾诉烦恼和困惑,52%的孩子理解、支持父母外出务工。

4、学教困难有所缓解。62%的受访留守儿童很喜欢上学,65%的孩子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满意,仅15%的孩子觉得父母外出务工对学习有不好的影响。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学习管教也较以前有了大的改观,73%的留守家庭会督促孩子的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1、家长培训渠道不畅。调查显示,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占76.6%,母亲占65.8%。他们的家庭教育经验有40%是来自长辈的经验,35%是自己从小的体验。因此,他们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积极性非常高,90%的家长有培训的需求,但只有13%的家长有过相关的学习机会。

2、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大。跟孩子的家庭话题,60%的家长选择了学习和健康,过于集中的关注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压力。数据显示,7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或者“良好”,但是43%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另有26.6%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未达到父母的期望”,家长和孩子对成绩的认可度有较大差距,体现了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不自信。

3、情感缺失现象依然存在。调查中,44%的父母因“太忙,没时间,顾不上”等原因只能跟孩子保持电话沟通。但留守儿童对这种沟通并不满意,63%的留守儿童希望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59%的孩子希望父母至少每天联系一次,48%的孩子承认父母不在,缺乏保护,胆小怕事。

三、建议与对策

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牵涉面较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建议如下:

1、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着眼未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一是整合教育、民政、劳动等政府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作,整章建制,做到依规办事。二是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群众团体的作用,支持他们依据章程开展关爱活动和志愿服务,做到有人管事。三是适当倾斜技能培训、贫困助学、社会救助等资金安排,把普及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做到有钱做事。

2、家庭要成为关爱留守儿童的“第一阵地”。各级妇联要继续深化以家庭为载体的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送家教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和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关注孩子的心智成长。

3、学校要成为留守儿童的“家外家”。推广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当前留守儿童“家里管不好,学校不好管”的难题;开设学生心理疏导课程,帮助留守儿童化解心理问题;鼓励教师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心关爱,鼓励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友情弥补亲情。

4、社会要肩负起留守儿童的“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组织动员巾帼志愿者、妇女干部、退休干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让留守儿童享受到爱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儿童托管”机构,让孩子放学放假有地方玩、有人管;推行“假期培养”模式,让留守儿童在假期拥有“知识充电站”和“快乐加油站”,实现“离校不离教”。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4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成为农村的主体人群。留守使农村实际生活人口结构性失衡,引发了农村家庭的稳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关爱的社会群体。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日,凤城市妇联对全市21个乡镇区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结合市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召开乡镇妇联干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村入户与留守妇女儿童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总面积为5513平方公里,全市辖有21个乡镇区,201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其中妇女28.4万人,留守妇女16742人,儿童12万人,留守儿童2911人。

根据调查情况,目前市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在年龄特征。参与问卷调查的21个乡镇440名妇女中,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很少外出务工,60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8%。三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从此次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来看,目前凤城市共有2911名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东汤、石城等乡镇;留守儿童父母在本省务工的占总数60%,在外省务工的占总数40%。留守儿童中有53%由单亲监护,有35%由祖辈监护,有12%由其它人监护。留守儿童父母三个月回家一次的仅占46%,半年回家一次的占31%,一年一次的占23%,与儿童沟通经常的家长占66%,偶尔的占19%,不沟通的占到15%,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维系松散。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占15%;良好的占50%;一般的占35%;

二、现状及问题

(一)留守妇女

1、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生产生活中的顶梁柱,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家庭中男性外出务工后,以前男性承担的一些责任转落到留守妇女的肩上,使得妇女在原有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责任。她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家中需要照顾老人和小孩,还要担负起家中农活,在家庭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家中主要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顶梁柱。被调查的留守妇女除农闲季节外,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留守妇女表示自己身体状况下降,体力大幅度透支。

2、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参政议政热情亟待提高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的约占八成,高中或中专文化的不到两成。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的大部分只上过小学,少部分小学都未毕业。总体来说,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低,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在处理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以及子女教育问题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些新的农村生产实用技术接受起来也有一定难度。由于文化水平低,思想僵化,参政议政热情亟待提高。她们普遍认为参政议政是男人们的事,有的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民主权利,也仅仅停留在参与选举层面上,有的即使因为政策优势当上了候选人,也是抱着选上选不上无所谓的态度。

3、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具有与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两部分,一是丈夫外出务工收入,其次是农村妇女在家务农收入。家庭总收入中,虽然丈夫外出务工能增加一部分收入,但农村妇女在家的务农收入也在家庭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经济支配方面,有80%的家庭收入主要由夫妻双方共同支配或留守妇女支配。

4、业余生活单调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平时基本没有娱乐活动,社会交际圈狭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劳动之余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聊天、串门,而极少读书看报、补习知识。在有烦恼时,跟丈夫、朋友、父母、公婆及其他人倾诉很少。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平时忙于农活和家务活等,没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加上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大,不能从参加文体活动中让自己减压。

(二)留守儿童

1、生活水平较低。据调查,在全市2911名留守儿童中,683名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困难,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3%,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留守儿童的每周生活费人均30元,除去吃饭花销,留守儿童几乎没有零花钱。

2、家庭教育缺失。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都是母亲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进行适当的辅导,无法担负起抚育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责。

3、亲情关怀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亲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管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很容易成为差等生。

4、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儿童监管不利,或顾不过来,或无人照管,而儿童又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

三、工作开展情况

市妇联一直把留守妇女儿童的生存、生活、教育和发展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以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方式,使留守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关爱留守妇女

1、开展巾帼信贷帮扶工程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妇女创业发展的瓶颈。市妇联针对广大农村妇女特别是留守妇女想致富但缺少启动资金的实际情况,联合市农村信用联社深入开展巾帼信贷帮扶工程,为留守妇女增收致富提供资金支持。从20__年开始至今,全市共为1万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1.2亿元,帮助1000多名留守妇女通过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脱贫致富,使留守妇女树立了四自精神和新的经营理念,开辟了增收致富的门路。20__年,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省、丹东市妇联有关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文件精神,协调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支行,联合实施妇女创业就业小额贷款工作。两年来共为全市城乡妇女及留守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多万元。获贷妇女主要从事暖棚蔬菜、蛋肉鸡养殖、花卉等十余种产业,有力助推全市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

2、开展以增收致富为目的的科技培训活动。市妇联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广大留守妇女所想、所需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以增收致富为目的的科技活动。依托农村妇女培训学校、指导中心、示范基地,采取举办讲座、现场咨询、进棚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林等新技术、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留守妇女的致富能力。

3、关爱留守妇女身心健康。重点抓好妇女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市妇女和家庭参与妇女健康行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今年三八节期间,在全市开展了关爱女性健康活动,为全市近4万农村妇女发放体检优惠卡。

4、加强培训,促进留守妇女就地就业。市妇联努力拓展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对留守妇女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充分利用无围墙工厂、就业培训中心、翰墨培训学校,入基层、进村镇,结合农时制定培训计划,举办手工编织、电脑技术、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帮助广大妇女及农村留守增长生产生活技能,创业就业。

(二)关爱留守儿童

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对留守儿童问题都很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妇联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等契机,动员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文件、法规;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等理念,动员社会力量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法律职责;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事迹。通过宣传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

2、加强管理,健全档案。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利用多方面多渠道的关爱的方式,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维权工作。市妇联还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通知,以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立一个家长及托管人家教能力培训的基地,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精神,提高素质,健康成长。完善了全市留守儿童档案,利用学校、镇村、家庭留守儿童活动情况反馈表健全留守儿童的监护联系,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3、确立示范,强化督导。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市妇联在省妇联、丹东市妇联的支持下,20__年,分别在白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远堡镇营房小学建立了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丹东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举行了挂牌仪式,并向留守儿童之家赠送了电脑、电视、DVD、图书等电教设备及文具等。在挂牌当天,网通公司凤城分公司为白旗镇留守儿童开通两部免费亲情一线通电话。两处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之后,镇妇联与学校密切配合,建立学校图书阅览室,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并因地制宜的开展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

4、创新活动载体,切实实施关爱行动。市妇联将每年8月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月,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开展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工作、代理家长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巾帼家庭志愿者的关爱下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德智体美劳得到健康发展,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自立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巾帼家庭志愿者已经成为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心里上信赖的妈妈(爸爸)。

20__年,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在全市开展了共享蓝天、共促成长情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全市关工委系统五老志愿者与乡镇(区)800名留守儿童一对一结成队子,对留守儿童开展经常性、个性化、实事化的情感关爱,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情感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仪式上市妇联向留守儿童赠送亲情电话卡及学习用品,五老家庭教育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交换爱心联系卡,家庭教育志愿者曾庆龙就感恩教育、亲情沟通作报告。

20__年5月份中旬,市妇联在全市启动了爱心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首批爱心妈妈392人与留守儿童结成实名制帮扶对子。5月30日上午,凤城市爱心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结对仪式在丹东市农村示范留守儿童之家通远堡镇营房小学举行,结对仪式上,来自通远堡镇政府机关的20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代表现场结对,交换爱心结对卡,并为留守儿童捐赠了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

5、开展形式多样关爱活动,救助贫困留守儿童。我们把救助贫困留守儿童与开展的各种关爱行动结合起来,把解决贫困留守儿童入学问题、生活问题作为救助工作的重点。20__年以来,在全市开展的恒爱行动——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百名女童午餐工程等活动中,共募集款物价值6万多元,救助贫困儿童5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有150名。各级妇联组织在六一儿童节、两节等重大节日,深入到贫困留守儿童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生活和学习用品。

四、几点建议

(一)针对留守妇女

1、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一是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二是要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要大力扶持本地小型创业。劳动、妇联等部门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大胆创业,不断促进家庭收入的增长。

2、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一是相关部门要制定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各类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利用人口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科技带头人。及时建立各乡镇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的新机制。二是各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留守妇女进行技能培训,使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在非农生产领域就业的能力,帮助她们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鼓励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技,为有条件的妇女提供上农函大、农广校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农村图书室、阅报栏的作用,使有限的报刊进入农村妇女的视野。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培训,激励留守妇女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三是妇联、计生等部门要积极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为留守妇女搭建倾诉、交流、互助的平台,使她们共同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共同发展建立相互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

3、丰富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是减轻留守妇女精神负担的一剂良药。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在村组、社区建立健身场、文化站、阅览室、活动之家等文体场所,组织留守妇女参加腰鼓队、健身表演队等文艺组织,编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文化生活,为留守妇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各级妇女组织要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家庭、邻里生活和睦。三是要积极开展亲情之旅、鹊桥会等亲情互动活动,组织留守妇女与打工丈夫零距离相会,对留守妇女进行人文关怀。

4、强化农村治安,营造和谐环境。一是推动村组、社区建立完善的治安制度,推动平安家庭、平安社区(村、组)建设、平安小区建设,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二是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对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健康辅导、法律讲座、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有效地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形成强大的法律保护屏障,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平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根据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政策、措施、法律,依法制定农民工农忙假、探亲假、休假等制度,以增加农民工夫妇团聚和交流的时间。

(二)针对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而家庭教育工作是解决农村儿童留守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妇联组织,我们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上,同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市妇联将结合自身职责,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留守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整合资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从生活、学习、身心健康成长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与教育部门联合,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3、重视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外出务工人员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提倡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父母要与孩子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继续开展代理妈妈、爱心妈妈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另外我们开展的贫困母亲、春蕾计划等活动中,我们都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关注程度,优先照顾留守、流动女童及经济情况较差的留守、流动儿童家庭。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5

一、调研背景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广西田阳县的四所小学,选取了4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调研。本次调研立足于支教团所服务的广西四所小学的留守儿童,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了解服务学校内留守儿童们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需求,为今后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工作奠定基础。

在调研问卷环节中,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我们特意选取四至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填写,并在填写过程中对调研目的、个别问题进行说明。调研数据真实可靠,统计认真负责,是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此次调研的真实体现。此外,我们还通过留守儿童家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情况,以确保调研的真实可靠。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现将调研分析与报告公布如下,期待各位领导、专家与老师进行批评与指导。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家庭经济情况不佳,日常抚养人关护能力有限。

从家庭情况来看,有95%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基本都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其中有56%的家庭月收入不满千元;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多为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占调研总数的73%。由此可见,家中人口多、收入来源少是西部山区家庭父母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的初衷。然而,当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打工时,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又如何得到保障?调研显示,有68%的留守儿童日常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戚抚养,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抚养人中文化程度达到初中及以上水平的仅占26%,其余均为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据此可推断,留守儿童们在非父母亲抚养的生活中不但缺失普通孩子们所拥有的父爱、母爱,即使撇开抚养人的责任心不论,其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也很难对孩子们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通过“家庭情况”的调研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们经济生活困难、家庭生活缺少父母在旁关怀、日常学习得不到抚养人的有效帮助是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

2心理状况喜忧参半,自立、成熟却不失孤独感。

在初步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家庭状况后,问卷以孩子们日常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了解与交流的角度切入,以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日常生活的独立性与处事选择等方面,来探求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调研显示,父母亲平均每年在家少于3个月的情况分别为78%与74%,与此对应的是,由于长期在外,大部分父母亲对于孩子们的日常教育主要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说教式、理解式的教育;然而,仍有38%的孩子连每月与父母交流一次都达不到。虽然如此,却有26%的留守儿童对于父母不在家表示出了愿意或无所谓的态度,根据课堂及家访的情况反馈,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行为规范往往有待加强;当然,大部分留守儿童们则体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独立性,有83%的孩子会经常或偶尔在父母亲外出打工期间感觉到孤独,但也有60%的学生对父母外出打工表示理解。在“对于父母不在家的感受如何?会痛恨父母吗?”的问题中,留守孩子们也体现了他们较于其他学生群体的懂事。多数学生表示父母不在家会感受到孤独和无助,也会很想念父母,但都表示不会痛恨父母,因为他们都理解父母,知道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家庭生计、为了供他们读书生活;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示出对父母的痛恨,父亲或母亲在你年幼时就离开了他,没有让他感受到父爱或母爱。此外,数据表明大部分留守儿童们的心理并不闭塞,当他们心情不好或有心里话时,有近50%的学生选择与自己的朋友进行分享;然而,有些学生仍会选择自行解决与消化自己的情绪与心情,这一比例也达到了35%之多;愿意与自己亲属或老师分享心里话的学生分别只有10%与6%。

这一板块的数据提醒我们,留守儿童们的心理状况值得我们去关注,那些异于同龄人的懂事究竟是不是好事?那些少数极端痛恨父母、遇到问题自我解决的闭塞儿童是否为他们的成长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如何在父母亲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帮助留守儿童们排除学习、生活、情感中的困难?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索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3学习成绩呈“橄榄形”生活中的小众化问题不能忽视。

在留守儿童日常学习方面,其学习成绩呈现出“橄榄形态”,在班中达到一般及良好水平的学生达68%;生活中,当自己做错事面临长辈及老师的批评时,近9成的孩子都能虚心接受,同时逾9成的孩子们在支配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会选择勤俭节约,而在父母外出打工期间绝大部分孩子的人身安全也没有受到影响。这几组在学习与生活上较为乐观的数据都进一步表明了留守儿童们的成熟度与独立性。然而,那一小部分学习不佳、面对错误无所谓、人身安全受到过影响的留守儿童仍然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在社会高速发展、公益事业提速的时代下,我们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大众性问题,更应该关注小众化需求。况且,仍有61%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于不在身边是有区别的;更有63%的孩子坚定地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其学习有影响。根据以上客观选择题的统计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对于父母在自己学习生活中重要性的认知总体呈现出3:2的态势,这说明留守儿童们面对父母外出打工这一情况时心情是矛盾的,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了解与疏导的。

这在开放性问题的统计中,孩子们给出的回答也验证了我们的推断。多数学生希望父母能增加在家陪伴自己的时间,也希望他们能多花时间关注自己的学习,但同时又矛盾地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过多操心,只要在外打工平安、多打电话和家人沟通交流就好。而对于学习生活中的要求,孩子们大多只表示希望在自己考得不好的时候,父母不要打骂他,如果考得好的话,可以有所奖励,比如带他去百色、陪他玩游戏、为他检查一次作业、在六一的时候给他们买一套新衣服和鞋子等简单的事情。这些平凡的希望体现了孩子们的童真,也真实反应了父母外出打工对于留守儿童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负面影响。

4学校教育关注度低,教师日常关爱度不足。

本次调研从教师家访、学校关爱措施建立等方面就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进行了解,从数据显现,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度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当地学校几乎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成长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数据显示,每年一次或每学期一次被老师家访过的留守儿童不到30%,而根据支教团调研小组的进一步家访也发现,留守儿童并没有得到学校或班主任教师的特别关注,有60%的孩子表示,上学几年来,老师几乎没有来家访过。此外,所调研的四所小学也几乎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与办公机构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情感予以帮助,这样的教育盲点所带来的影响也从孩子们“最希望学校为你们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一题中得以体现: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延长电话开放的时间或设立信箱,可以让自己多跟父母打电话沟通或者收到父母的信;还有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专门的心里辅导教师或教室,能够有人能听他们倾诉,不再孤独。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及支教团调研小组近一年来的实地了解,我们认为当地学校教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没有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注。然而,在家庭环境无法提供这些孩子们所需要的教育与关爱的现实情况下,这些责任无疑就要落到学校;再者,作为西部山区的寄宿制学校,教师是与孩子们日常接触最频繁的,也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因此,加强学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关注度是急需的。

三、留守儿童关爱措施建议

筹建留守儿童办公室,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成立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办公机构,在关注校内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同时,要完善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监护人、临时监护人与其父母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要定时、及时地向其监护人、临时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学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为主、家庭为辅的教育局面。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学校、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谈,主动关心关爱,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开展各类结对帮扶工作,提高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亲密信赖度。

设立“留守儿童之家”,构建全方位的关爱体系

区别于办公机构的基础性设施,学校应设立“留守儿童之家”此类真正针对留守儿童开放的关爱场所。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建立以爱心投递、亲情热线为主的沟通方式,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便利,有条件的校舍可安置电脑,按实际需求为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视频交流的机会;还应建立健全教师家访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真正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并以此调整关爱措施。此外,要重视临时监护人的教育、监督工作,尽可能向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下教育孩子的常识,开设一些简单易懂的培训,让他们更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引导、关爱孩子。同时,要充分利用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多与留守儿童家庭沟通交流。

将关爱融入日常教育,将关爱行为化作一种习惯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在教育教学工程中,要格外留意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要学会默默地予以关爱。可以在班级建设中,增加留守儿童的职责,通过担任班干部、课代表增强其自信心与责任感,以此促进其学习、生活的规范性。此外,应当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一方面能吸引留守儿童兴趣,增加校园生活乐趣,更能缓解部分孩子的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助筹备“六一晚会”等机会,将活动准备期间的任务更多地让留守儿童们担当,增加他们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留守儿童是敏感的,是需要学校与教师细心去关爱的,只要在日常行为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予以留意,定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支教团调研小组的感悟

留守儿童无疑是一支特殊的群体,我们通过调研不只看到这一群体内心的孤独与闭塞,更能看到这一群体的自立与坚韧。与父母的聚少离多不是他们走向极端的根本原因,他们在生活物质上并不十分匮乏,他们更多是内心世界对爱的一种渴望,这种爱不只是父母可以给予的,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在这其中,学校、教师无疑应当承担这样的角色,而作为来这里支教的老师,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助当地学校引导留守儿童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

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5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的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4.3%。

3、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3、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对于留守儿童,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因此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打工,这群打工族通常是将子女留在农村,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看管,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几年来,____镇党委、政府在对全镇留守儿童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为了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日前,镇妇联对我镇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较详尽的调研,报告如下:

我镇共有留守儿童84人,一半多家庭生活处于贫困之中。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有时甚至会出现违法犯罪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与普通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由镇妇联为主要牵头单位,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亲情,在人格的成长上形成障碍。为了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与人合作

的能力,我镇在校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个大会议室作为“留守儿童”活动室。让“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有了去处,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诉说在家的感受,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宣泄了心灵的苦痛,弥补了性格的不足。活动室里有电视、电脑和DVD,学生在活动室里可以观看电视节目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陶冶了他们的心灵。

2、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

生活在完整的家庭结构中对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是最为有利的。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就是亲情,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妇联与学校鼓励“留守儿童”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写信,设立“留守儿童”热线,增进了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让父母倾听子女的心声,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3、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父母双方长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回家,只有过年时才能全家团聚。因此我们要求授课教师在他们的父母回家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当面向他们的父母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做好记录,这样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合力作用,同时又增加了父母对学校教育的热情和关注。

4、评选留守儿童中的“三好学生”

为了宣传和树立“留守儿童”中好的典型,以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勤奋好学、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学生身心健康,我们在留守儿童中优先评选三好学生,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5、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项活动,活跃他们的心情

为活跃留守儿童的心情,使他们从孤独中走出来,我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了诗朗诵、声乐、器乐、绘画、书法、舞蹈、合唱、课本剧等形式多样的比赛,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在活动人选上留守儿童优先。由于方法得当、发挥了留守儿童的特长,所以在普兰店市艺术节比赛中,这些留守儿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活动全体学生都受到了教育,留守儿童也从中体会到在家庭要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在社会献爱心。

总之,我镇留守儿童工作得到了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各条战线上从事这一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使留守儿童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缺乏共同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还没有充分形成“全方位启动、全社会参与”的管理工作格局。

2、监护人与学校沟通不畅,配合上缺少默契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或亲戚,祖辈对孙辈重养轻教,娇惯溺爱,他们只能保证让留守儿童吃饱穿好,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有的留守儿童出现问题了,班主任和学校通知他们到学校协助,有时他们都不愿来,有的监护人连小孩在哪个班级都不知道。

3、教师的要对这些“留守儿童”多关爱,给他们爱心,频进行家访,增加情感交流。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的关怀者。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倡导终身从教的思想,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特别要对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家访和联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1、要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宣传橱窗、

标语画册等宣传载体,精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留守儿童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

2、加强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培训。

利用家长学校、座谈会等不同形式,组织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和能力。

3、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由政府协调组织派出所、工商所等单位,坚持定期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如取缔摆摊设点现象,降低学生乱花钱、相攀比的现象,促进养成教育;打击诱惑、骚扰学生的违法行为,使学生远离不良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使农村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8

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致使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就越来越多。我们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几个村的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提出我们的建议。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国家近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关心,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况,让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进入到人们关注的视线之中,让他们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帮助。为此,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__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安顺市平坝县开展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

1调研时间

__年7月23日——__年7月25日

2样本选取

抽取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齐伯乡的4个村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收回率92%,在调研过程中,以匿名的形式实施调查,并分层随机抽取50名儿童进行了个别访谈。

齐伯乡位于平坝县西北部,东接清镇市犁倭乡,南接十字乡,西接乐平乡,北连织金县,全乡总面积80.74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其中省级一类贫困村十个,二类贫困村3个,全乡总人口1.8万人,大概有5千人外出打工。乡民知识文化相对偏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并且外出打工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滞留在家的儿童达到大约1200人。

3调研过程和方法

齐伯乡地处偏远(据县城28公里),山势起伏较大(南高北低),地势险要,平坝县最高和最低的地方都在齐伯乡。为了全面了解齐伯乡留守儿童的现况,我们在乡团委的帮助下对齐伯乡的齐伯村、下寨村、跑马村、格支村四个村进行抽样调研。为了更多的收集信息,我们采取徒步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在调研地点,深入到每户农家,对农村留守儿童采取问卷调查及对儿童和监护人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儿童的现状。

4调研结果及分析

结合此次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统计总体状况如下:

4.1生活状况

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是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其余一部分跟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还有极小部分自己单独住。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主要责任是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监督他们的学习,但能给留守童辅导作业和在思想上进行教育的监护人很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左右的监护人能够辅导儿童做业和进行思想上的教育,60%的留守儿童会自己做饭,洗衣服,独立生活,40%的父母会经常打电话回来和孩子通话。

4.2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不容易发现但其影响较大。根据我们走访四个村的留守儿童家庭所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三个问题:

1、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没有父母关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18%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7%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与孩子分开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需要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我们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孤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心理上的寂寞与生活上的不足,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45%的留守儿童很少参加集体活动,33%希望在学习上得到老师的关注。

3、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20%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会时常产生矛盾,特别是爷爷奶奶管不了就放任自流。70%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导致一些孩子也想读几年的书就出去打工。因此,关注他们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的。

4.3学习、教育状况

在齐伯乡四个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儿童的学习下降:

1、结果显示,85%的儿童喜欢学习。但是学习成绩55%的都是在中等,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只有25%的同学会去问老师,其余50%希望父母帮他们解决,但是父母不在,这些问题就一直积压而又的不到解决,就导致了他们成绩的下降。

2、留守儿童放学回家,50%的学生会先做完作业,然后在去干其他的事情。但是其他一半的人分别是去看电视或是找其他朋友玩。据我们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但另外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的监护人会监督他们学习,而孩子不愿意被监督认真的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多数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不高,调查结果中,50%的监护人的文化程度都是小学,只有8%的监护人是高中以上文化。这也导致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关键因素。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及时的解决,成绩的下降也就必然了。

5对关注留守儿童给出我们的建议

留守儿童,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只靠学校教育是很困难的,“留守儿童”离开校园后接触不良社会风气,又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出,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5.1家庭方面

首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应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家关注。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第三,还要加强与临时监护人、学校的联系。

5.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家庭,首先,学生的后天性格与能力的好坏有大部门和学校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应该对带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我们调查结果显示有33%的留守儿童希望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老师关注,这对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重要;其次,学校在教学资源分配上对于留守儿童应该给予更多的分配,建立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设立“留守儿童”档案,经常性地与他们沟通情感,弥补其缺失的亲情,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得到生活上温暖。第三、定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使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亲情热线”经常与孩子联系交流,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

5.3社会方面

社会是将来孩子们所必需走上的人生舞台,社会的关注对于留守儿童极为重要,社会关注、支持。会让他们更快的学会感恩,人学会感恩了方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孩子们对社会一个很好的理解,是他们走入社会的必要过程,提前认识到社会的光明,然后在看到社会的另外一方面,那么他们会尝试着去改善社会,使社会充满光明。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学生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等领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总之,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孩子的影响缺一不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人生就像一张白字,是这三个因素给了颜料,但是图画的绘制是他自己来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是怎样使得我们给予他们的颜料更加的丰富阳光。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9

一、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该市农村留守儿童约为1.2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标准: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今年以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及省民政部门有关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立足于源头保护、预防保护、主动保护和全面保护的原则,深入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着力健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有力推动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

农村留守儿童分类保障,涉及生活、医疗、教育、监护、救助的方方面面,面广量大,政策性强,必须要强化组织领导。根据上级和我市关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该市由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在20__年10月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包括关工委)的工作职责,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促使多部门、多措施共同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各成员单位相互协作,密切沟通,形成了工作合力。该市20__年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将积极开展好圆梦行动、暖心行动、普法行动、维权行动、守护行动“五大行动”,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二是开展摸底普查,建立档案台账

根据省厅转发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三部委《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通知》,按照文件要求,该市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摸底调查小组。组长由市民政局一名正处调研员担任,组员由事务科相关同志担任。市局和个别县区专门更换高配计算机,并安装民政部留守儿童数据采集软件,通过软件分级汇总并上报。每季度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归类建档,进行动态管理,准确、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基础数据。为解决留守儿童实际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三是完善保障制度,落实帮扶政策

为进一步拓宽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大社会化保护服务力度,使困境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庇护和更多的关爱,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在万全县川流中学建立了“困境未成年人帮扶基地”,是该市首个“困境未成年人帮扶基地”。该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川流中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畅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渠道,更有效地推动全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进程。今后,将在万全县川流中学开设法律讲座,设立心理咨询点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安装亲情电话让学生多与家长沟通,并且通过其他一系列的救助帮扶行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__年全年在全市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政部等八部委《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民发〔20__〕198号)精神,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立足于源头保护、预防保护、主动保护和全面保护的原则,深入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具体做法:

一是根据八部委关于“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工作的有关要求,20__年__月__日全市下发了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内容,落实家庭监护责任,构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多渠道报告机制;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让每名农村留守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包括动员部署阶段、集中行动阶段和巩固深化阶段。下一步将严格落实“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帮扶工作。

二是20__年初,全市各县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制定本区县的工作要点,细化职责分工、进度安排、组织保障等要求,严格按照既定时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取得的成效。各县区集中开展专项行动,1月份重新进行了摸底排查确认工作,分类型建设留守儿童花名册、将花名册报送相关联系单位;2月份各相关部门按照报送花名册的实际情况,组织和督促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展开部门联动,帮扶解困。

三、全市留守儿童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没有设留守儿童专员,动态管理难度较大。留守儿童在校外期间容易发生问题和风险,因此必须要在村(社区)落实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相关工作。但现阶段基层工作人员普遍数量有限,基层力量薄弱。不少基层未设专职统计人员,留守儿童数据真实性需要进一步考证。

二是缺乏长期帮助的力量。不管社会组织或是个人,即便是都有帮扶,但帮扶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专业的志愿者力量等。每到春节、六一儿童节,前来献爱心的人特别多,几拨人轮流来送书包、文具,但是过了这个时间点,留守儿童鲜有人问津。

三是缺乏专项经费的支持,在开展工作中无经费保障,工作人员无法开展正常工作,在需要救助帮扶时无法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工作是项部门联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合的力量,政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

(一)加强组织领导主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社会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督导检查、效果评估、责任奖惩、完善机制等职责。

(二)突出联合力量,发挥政府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动员和组织相关部门、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各类志愿者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明确工作职责和协作程序,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热心人士提供捐助和社会保护服务,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完善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体系,形成社会各界保护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力。

(三)强化督导作用,要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保护工作责任意识,定期开展督导和绩效评估,落实监督检查,确保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健康开展。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0

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家庭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并将长期存在的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远离父母,承担了本不该这个年龄承担的诸多压力和问题。为从根本上了解留守儿童目前生活、学习、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经发放问卷调查表、实地走访和座谈等方式对我市留守儿童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_市留守儿童总人数为4352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为2760人,占总数的63.4%,大多数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少数人寄养在亲属和朋友家中。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失去父母庇护和正常的家庭教育与沟通,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亲情缺失,成长过程处于长期放纵状态,性格得不到良好的规范,心理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思想道德得不到及时的培养,加之教育管理不到位,社会关爱不足等因素,致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存在着“感情失落、生活失管、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防、健康失保、行为失控”等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体制不完善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由于土地少、机械化作业以及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固守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得不选择进城务工,并形成家庭化流动趋势。在不能轻易放弃城市工作机会的同时,又因住房、户籍、就学、升学以及高额学费等因素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致使“带不出”与“回不来”的双重矛盾突显。

2.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到了只能通过进城务工的方式才能生存的地步,他们大多是可以在本乡本土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但他们教育意识淡薄,抱着快速改善家庭生活现状的求富心态,不惜抛家弃子,背井离乡,疲于赚钱。在经济方面小有收获的同时,他们放弃的是对孩子的监护,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对子女的关爱、沟通和教育,造成的是孩子在成长初期就已感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等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

3.农村教育相对落后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经调查,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一些优秀教师选择进入条件相对好的学校教学或应聘到外地城市生活,使得农村学校在师资配置方面明显不足,老师素质参差不齐,致使部分农村学校仍不能摆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