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俱乘船避难

俱:

(2)王欲舍所携人

舍: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3.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注】①第:只管。②鬻(yù):卖。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6.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傅修期为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节选自《北史》,有删改)【注释】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能手执鞍桥

执:(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书: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傅修期为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9.傅永为什么能发奋读书?傅永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清端公成龙令①罗城,拊循残氓②,悉除诸禁,诚意感人,民皆以田赋亲输清端手。清端居罗城久,从仆或散去或死,罗人益怜之,每晨夕,集问安否,间敛金钱跪进,云:“知阿耶③清苦,我曹供些少盐米费耳。”笑谢曰:“我一人,何须如许物,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如我受也。”民怏怏持去。比迁知合州,罗民遮道呼号曰:“耶今去,我侪④无天矣。”(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注释】①令:县级地方行政长官。②拊(fǔ)循残氓(méng):安抚幸存的百姓。③阿耶:“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前面,“阿耶”同“阿爷”。④我侪(chái):我辈。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悉除诸禁

悉:(2)罗人益怜之

益: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奉汝父母,如我受也。12.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于成龙离开的时候百姓“遮道呼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郭子仪与李光弼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④,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⑤妻子。”子仪趋⑥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⑦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⑧猜忌。(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郭子仪、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见诛:被杀。⑤贷:宽恕、宽免。⑥趋:快步走,表示恭敬。⑦仆:用作自己称呼自己的谦词,我。⑧无纤毫:一点也没有。纤毫,极细微。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

初:(2)遂同破贼

遂: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郭子仪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雪夜访戴刘义庆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注释】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第五子东晋书法家。②剡:地名。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人问其故故:(2)吾本乘兴而行吾:17.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结合原文谈谈王子猷是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得其所欲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鲁君欲杀管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乃束缚而槛④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节选自《智囊全集》)注释:①鲁:鲁国。当时,管仲被囚于鲁国。②施伯:鲁国大臣。③夷吾:即管仲。④槛:古指囚禁押解犯人的车子。这里作动词用,指囚禁押送。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欲速至齐

至:(2)其所唱适宜走

走:2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21.选文中管仲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2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宋昭公①出亡,至于鄙②,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注释】①宋昭公:名杵臼,宋成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宋昭公出亡②谄谀者众也(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对你有怎样的启示?阅读《书上元夜游》,完成下面小题。书上元夜游苏轼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一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④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⑤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②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③沽(gǔ):卖酒的人。④过:苏轼的幼子,字叔党。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⑤更:又,另。2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有老书生数人来过使用词典选择义项①几,几个:②数目,数量;③多次,屡次;④计算,查点。(1)数:盖自笑也关联教材盖以诱敌(《狼》)(2)盖:2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25.读完选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虽被贬海南儋州,但在上无夜游时仍拥有(1)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2)的人。(1)

(2)阅读下文,回答小题。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①,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②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③之。育将鬻④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⑤,官至太傅。(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注释】①豕,猪。②蒲,水杨树的枝条。③笞,用竹板、荆条打。④鬻,卖。⑤仕伪汉:在伪汉政权里做官。伪汉政权是东汉末年,自汉献帝始至曹丕废黜献帝前的这一时期。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日夜不止

止:②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

闻:27.文中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银烛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燕④之。“曰:“燕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选自《国朝献征录》)【注释】①部:规定,程序②行:巡视,考察③墨:贪墨,贪财④燕(ruò):点燃,焚烧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丰庆为河南布政使②顾谓令曰2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烛不燃,易可燃者。30.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选自《明史·列传》)【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握: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3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1)灌率武勇结屯林中

屯:

(2)寻命筑城泰州

寻:3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33.陈灌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的事例加以分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①。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注释】①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次。当行,在征发之列。3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长而益精

()(2)木兰乃易男装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3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木兰的形象。3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许衡①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②有梨,众争取啖③之,衡独危坐④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⑤之如此。后,衡病重而卒。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⑥文正。(节选自《元史•许衡传》,有改动)【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②道:路,道路。③啖:吃。④危坐:端坐,正坐。⑤化:教化,感化。⑥谥:加给谥号。(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或问之②亦不睨视而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3)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许衡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此虽小事,然处事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苏轼《东坡志林》)3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为人认所著履

为:(2)即与之

与:39.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40.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此虽小事,然处事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俱乘船避难

俱:

(2)王欲舍所携人

舍: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3.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答案】1.一起舍弃,丢下2.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3.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一同乘船避难。俱:一起。(2)句意: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舍:舍弃,丢下。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既已,已经;纳,接纳;以,因为;急,指情况危急。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后贼追至……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可知,在有人想要搭乘船的时候就担心会遇到麻烦;表现了华歆有远见,虑事周密;根据“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可知,在情况紧急时,华歆也没有想舍弃搭乘的人,认为既然选择帮助他,就应该帮助到底,所以依旧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表现了华歆有气度,能担责任,讲信用,信守诺言。【点睛】参考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注】①第:只管。②鬻(yù):卖。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6.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答案】4.①随即,不久;②赠送。5.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6.从“巧断割牛舌案”可知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民做主,从“不持一砚归”中可以看出他为官清廉;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之情。【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寻:随即,不久。②句意: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遗:赠送。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至:到;陈:陈述;曲直:是非曲直;欺:欺瞒。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根据注释梳理文字,读懂内容,从包拯的言行来分析其形象特点。“青天”是对包拯的赞誉,从文中可知,包拯不仅断案如神,如“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而且为人刚强坚毅,从“恶吏苛刻,务敦厚”可以看出;他还严格要求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如“岁满不持一砚归”;“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写包拯为民作主。由此我们可知,“青天”既指包拯为官清廉,更指他为民作主、执法严明,这一称呼表达了老百姓对他的敬仰。【点睛】参考译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担任了天长县的知县。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移任端州知州,升为殿中丞。端州这地方出产砚台,他的前任知州假借上贡的名义,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包拯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一年过去,他没有拿一块砚台回家。(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傅修期为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节选自《北史》,有删改)【注释】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能手执鞍桥

执:(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书: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傅修期为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9.傅永为什么能发奋读书?傅永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7.(1)拿(2)信

书信8.傅修期做长史,虽然他威严不足,但文武才干是绰绰有余的。9.他遭叔父的责备,受到触动,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启示:做人要谦虚谨慎,知道不足积极进取;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收获。【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能够用手抓住马鞍。执:拿。(2)句意: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书:信,书信。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为,做;虽,虽然;仪威,威严;而,但是。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阅读启示。第一问,结合“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可知: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触动,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发愤读书”。第二问,关于启示,可以就“学习能使人不断进步”“学习要坚持不懈”等来谈。示例: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要不断学习。学习是可持续的,是要坚持不懈的,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不断成长,不断收获。【点睛】参考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傅修期做长史,虽然他威严不足,但文武才干是绰绰有余的。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清端公成龙令①罗城,拊循残氓②,悉除诸禁,诚意感人,民皆以田赋亲输清端手。清端居罗城久,从仆或散去或死,罗人益怜之,每晨夕,集问安否,间敛金钱跪进,云:“知阿耶③清苦,我曹供些少盐米费耳。”笑谢曰:“我一人,何须如许物,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如我受也。”民怏怏持去。比迁知合州,罗民遮道呼号曰:“耶今去,我侪④无天矣。”(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注释】①令:县级地方行政长官。②拊(fǔ)循残氓(méng):安抚幸存的百姓。③阿耶:“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前面,“阿耶”同“阿爷”。④我侪(chái):我辈。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悉除诸禁

悉:(2)罗人益怜之

益: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奉汝父母,如我受也。12.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于成龙离开的时候百姓“遮道呼号”。【答案】10.(1)全,都(2)更加11.侍奉你们的父母,就像(如同)我接受了一样。12.从于成龙在罗城当县令时安抚幸存的百姓,废除所有禁令,可见于成龙善于为他人着想,爱民如子;从他拒绝了百姓进献的金钱,且对自己生活所需要求不高,可见于成龙清廉、俭朴。于成龙廉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因此他离开时百姓“遮道呼号”。【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废除所有禁令。悉:全,都;(2)句意:罗城百姓更加怜爱他。益:更加。1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奉:侍奉;汝:你;受:接受。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于清端公成龙令罗城,拊循残氓,悉除诸禁,诚意感人”可知,于成龙在罗城担任县令时,安抚当地百姓,废除所有禁令,由此可见其心怀百姓;结合“间敛金钱跪进,云:‘知阿耶 清苦,我曹供些少盐米费耳。’笑谢曰:‘我一人,何须如许物,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如我受也’”可知,有人拿钱财给于成龙,于成龙并未接受,由此可见其勤政廉洁;综上所述,于成龙关心百姓、爱民如子,并且清廉俭朴,因此深得民心,在离开时百姓“遮道呼号”。【点睛】参考译文:于成龙在罗城当县令的时候,安抚幸存的百姓,废除所有禁令,(他的)诚意令人感动,百姓们都把田地赋税亲自交到于成龙手里。于成龙在罗城居住了很久,随从仆人有的遣散离去,有的死亡,(于是)罗城百姓更加怜爱他,每天早晨和傍晚,集体过来问(他)是否安好,中间(有人)拿着金钱跪着进献,说:“知道阿爷清贫寒苦,我们(给您)提供一点买盐和米的费用罢了。”(于成龙)笑着拒绝说:“我一个人,哪里需要这么多东西,(你们)可以拿回去交换一些美味的食物,侍奉你们的父母,这就好像是我接受了一样。”老百姓不高兴地拿着(钱)离开了。等到(于成龙)调任到合州做知州的时候,罗城民众拦路呼喊说:“阿爷如今离开,我辈就没有青天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郭子仪与李光弼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④,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⑤妻子。”子仪趋⑥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⑦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⑧猜忌。(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郭子仪、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见诛:被杀。⑤贷:宽恕、宽免。⑥趋:快步走,表示恭敬。⑦仆:用作自己称呼自己的谦词,我。⑧无纤毫:一点也没有。纤毫,极细微。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

初:(2)遂同破贼

遂: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郭子仪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3.起初

(最初)于是,就14.(我)死也是甘心的,只请求您宽免我的妻子儿女。15.示例:郭子仪与李光弼起先“不相能”,而后郭子仪对李光弼“勉以忠义”且“荐之为节度使”,由此可以看出郭子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公而忘私,不计前嫌。【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句意:郭子仪起初与李光弼同为安思顺副将的时候。初,起初。②句意:于是他们一起击破叛贼。遂,于是。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但,只;乞,请求;贷,宽免。1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写两人关系紧张;郭子仪晋升后,没有杀掉李光弼,反而“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两人一起击破敌人,为国效忠,体现了郭子仪以大局为重,不公报私仇,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公而忘私,不计前嫌)的品质。【点睛】参考译文:郭子仪起初与李光弼同为安思顺副将的时候,两人互相看不起,即使坐在一起也不交谈。后来郭子仪代替安思顺做了大将,李光弼怕被郭子仪杀掉,就跪下向郭子仪请求说:“我甘愿一死,只希望您宽恕我的妻子和儿女。”郭子仪快步走下堂来,拉住李光弼的手说:“现在国家动乱,主上受辱,不是您不能使国家安定,我怎能怀有私心泄愤呢?”于是流着泪勉励李光弼为国尽忠,随后推荐他为节度使,于是他们一起击破叛贼,两人之间没有丝毫的猜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雪夜访戴刘义庆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注释】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第五子东晋书法家。②剡:地名。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人问其故故:(2)吾本乘兴而行吾:17.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结合原文谈谈王子猷是个怎样的人。【答案】16.原因我17.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18.“开室命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等语句能看出他是一个天性率真、潇洒自适、性情豪放的人。【解析】1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大意:有人问他为何这样。故:原因。②大意: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吾:我。1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经,经过;宿,一夜;方至,才到;造门不前,到了(戴安道家)门口没有进去;返,返回。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文中“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可知,通过王子猷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言行,表现了他率性任情的风度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点睛】参考译文:王子猷住在会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得其所欲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鲁君欲杀管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乃束缚而槛④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节选自《智囊全集》)注释:①鲁:鲁国。当时,管仲被囚于鲁国。②施伯:鲁国大臣。③夷吾:即管仲。④槛:古指囚禁押解犯人的车子。这里作动词用,指囚禁押送。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欲速至齐

至:(2)其所唱适宜走

走:2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21.选文中管仲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答案】19.到跑20.(倘若)管仲在齐国受重用,那么鲁国就危险了!不如杀了(管仲),把尸首交给齐君。(语意相近即可)21.管仲担心鲁国国君追杀自己而想快速到达齐国;管仲唱的歌曲不仅适合奔跑,还能让车夫不易疲倦,能更快到达齐国。【解析】19.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句意是:想尽快到达齐国。至:到。(2)句意是:管仲所唱的歌适合马车快步疾行。走:跑。20.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用(受重用)、则(那么)、以(把)、授(还给)”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2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结合“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可知,管仲担心鲁国国君追杀而想快速到达齐国,他考虑比较周全,体现了他的智慧。于是对车夫“我为汝唱,汝为我和”,管仲所唱的歌节拍轻快,适合马车快步疾行,车夫也不感到疲倦,于是越走越快,管仲也平安到达齐国。这是快速离开鲁国的办法,体现了管仲的智慧。【点睛】参考译文:齐桓公因为鲍叔牙的极力推荐,派人到鲁国去请管仲。施伯对鲁庄公说:“这一定是要重用管仲。如果管仲为齐国效命,鲁国就危险了。不如杀了管仲,把尸首交还给齐国。”鲁庄公准备杀掉管仲,但齐国的使者说:“我国的君王想要亲手杀死管仲,如果得到管仲的尸体,就如同没有得到他一样。”于是,鲁庄公命人把管仲绑起来装入囚笼中,派车夫用车把他送往齐国。管仲怕鲁君追上来杀了他,想尽快到达齐国,就对车夫说:“我唱歌给你听,你为我和拍子。”管仲所唱的歌节拍轻快,适合马车快步疾行,车夫也不感到疲倦,于是越走越快,管仲也平安到达齐国。2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宋昭公①出亡,至于鄙②,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注释】①宋昭公:名杵臼,宋成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宋昭公出亡②谄谀者众也(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对你有怎样的启示?【答案】(1)逃亡、逃跑多(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3)周围阿谀奉承的人太多了,使得宋昭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过失。启示:①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听得进去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才能进步;③要亲近直率之人。【详解】(1)本题考查字义。①句意:宋昭公国亡后出逃。亡:逃亡、逃跑。②句意:说谄媚话的人太多。众:多。(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内外,朝内朝外;闻,听;过,错误、过失;是以,因此。(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与阅读启示。根据“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内外不闻吾过”可知,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直言进谏的贤臣,即缺少“法家拂士”。根据“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可知,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之二是说谄媚话的人太多,即“谄谀者众”。宋昭公周围阿谀奉承的人太多了,使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与过失,以至于国家灭亡。启示可从“近君子,远小人”“善于听取诤言”等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如:人要成长进步,必须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如果只喜欢听阿谀奉承,最终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点睛】参考译文: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阅读《书上元夜游》,完成下面小题。书上元夜游苏轼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一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④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⑤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②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③沽(gǔ):卖酒的人。④过:苏轼的幼子,字叔党。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⑤更:又,另。2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有老书生数人来过使用词典选择义项①几,几个:②数目,数量;③多次,屡次;④计算,查点。(1)数:盖自笑也关联教材盖以诱敌(《狼》)(2)盖:2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25.读完选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虽被贬海南儋州,但在上无夜游时仍拥有(1)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2)的人。(1)

(2)【答案】23.几,几个大概,原来是24.但是也笑韩愈(韩退之)钓鱼没有收获,又想要远远地离开,不知道跑到大海的人不一定得到大鱼。或:这也是在笑韩愈,他在一个地方钓鱼未钓到,就想到更远地方去,他不知道跑到海边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大鱼。25.喜悦(闲适、快乐)(愉悦)乐观(豁达)(洒脱)【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数:几,几个。故选①。②“盖以诱敌”句意:原来是在诱惑敌人。盖:大概,原来是。2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亦,也;欲,想要;走,跑。25.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文中的“予欣然从之”“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可知,苏轼虽被贬海南儋州,但在上元夜游时仍拥有喜悦(闲适、快乐)的心情。因此可知,苏轼并不把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当心中有一些愁绪时,会用一种高雅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排遣。所以说,他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点睛】参考译文:已卯上元年,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很高兴的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阅读下文,回答小题。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①,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②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③之。育将鬻④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⑤,官至太傅。(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注释】①豕,猪。②蒲,水杨树的枝条。③笞,用竹板、荆条打。④鬻,卖。⑤仕伪汉:在伪汉政权里做官。伪汉政权是东汉末年,自汉献帝始至曹丕废黜献帝前的这一时期。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日夜不止

止:②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

闻:27.文中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答案】26.停止听说27.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勤奋好学。【解析】2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从早到晚都不停止。止:停止。(2)句意为:郭子敬听闻了这件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闻:听说。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内容可知,主要讲述王育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据此可知,王育最终学有所成的关键是:苦学苦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因贫穷等外界不利环境而动摇意志。【点睛】参考译文:王育小时候是一个孤儿,很贫穷,作为别人家的苦工,负责放牧猪羊(牲畜),其地点离学堂很近。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断水杨树枝条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晚都不停止。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他的雇主鞭打他。王育准备卖身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子敬听闻了这件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因而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衣服和食物,使王育与他的子女一起上学。于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直到太傅的职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银烛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燕④之。“曰:“燕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选自《国朝献征录》)【注释】①部:规定,程序②行:巡视,考察③墨:贪墨,贪财④燕(ruò):点燃,焚烧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丰庆为河南布政使②顾谓令曰2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烛不燃,易可燃者。30.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答案】28.担任;对……说29.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30.清廉正直;做事讲究方法策略。【解析】2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翻译。(1)句意: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为:担任。(2)句意:回头并对县令说。谓:对……说。2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重点字词:汝:你。易:换。30.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先读懂文意,根据文中的事件及人物的行为来分析判断。根据“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可知,丰庆不接受白银铸成的蜡烛,不收受贿赂,可看出他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根据“汝烛不燃,易可燃者”可知,丰庆没有直接戳穿县令的行贿做法,而告诉他“自今慎勿复尔”,可看出他是一个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的人。【点睛】参考译文:明朝天顺年间,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规定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十分害怕,就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并不知道这是银子,后来才知道是,一会,侍者来拿蜡烛,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选自《明史·列传》)【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握: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3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1)灌率武勇结屯林中

屯:

(2)寻命筑城泰州

寻:3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33.陈灌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的事例加以分析。【答案】31.驻扎不久32.陈灌建造学校房屋,聘请老师,选拔才智出众的弟子跟从学习。33.陈灌是一个有勇有谋、爱民如子、重视教育的人。他利用自家的树木和田地保护了家乡的百姓,展现了他的勇气和谋略;他创办学校,聘请老师,选拔才智出众的子弟跟从学习,教化百姓,体现了他爱民如子、重视教育的品质。【解析】3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1)句意:灌率勇武之士驻扎于林中。屯:驻扎。(2)句意:不久,奉命筑泰州城。寻:不久。3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建:建造。学舍:学校。延:邀请。选:选拔。俊秀子弟:才智出众的弟子。受业:跟随老师学习。3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和“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可以看出:陈灌是一个有有勇有谋的人。从“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可以看出:陈灌重视教育。从“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可以看出:陈灌爱民如子。【点睛】参考译文:陈灌,字子将,庐陵人。元末,世道不宁,灌在他房屋周围兴办林场,人们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十年后,盗贼蜂起,灌率勇武之士驻扎于林中,盗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安全无事。太祖攻占武昌,灌到营前拜见太祖,谈话间,太祖看出此人不凡,提拔为湖广行省员外郎,后升为大都督府经历,随大将军徐达北征。不久,奉命筑泰州城,完工后升为宁国知府。当时,明朝初建,由于长期战乱,《诗》《书》长久废置不读。陈灌建造学校房屋,聘请老师,选拔才智出众的弟子跟从老师学习。他访问民间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农民土地,创立“户帖”,以便查核居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①。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注释】①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次。当行,在征发之列。3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长而益精

()(2)木兰乃易男装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3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木兰的形象。【答案】34.(1)更加(2)更换35.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36.木兰是一位孝敬父母(代父从军)(替父从军)、武艺高强、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女(巾帼)英雄。【解析】3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1)句意为:长大后技术更加精深。益:更加;(2)句意为:于是木兰便更换男装。易:更换。3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重点实词及句式的翻译。本句中注意:为:做;可为之事:可做之事。3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少习骑,长而益精”可知木兰武艺高强;“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可知木兰孝敬父母;“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可知其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点睛】参考译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长大后技术更加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次此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于是木兰便更换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哈!男子可以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3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许衡①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②有梨,众争取啖③之,衡独危坐④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⑤之如此。后,衡病重而卒。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⑥文正。(节选自《元史•许衡传》,有改动)【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②道:路,道路。③啖:吃。④危坐:端坐,正坐。⑤化:教化,感化。⑥谥: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