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筑防爆_第1页
第八章建筑防爆_第2页
第八章建筑防爆_第3页
第八章建筑防爆_第4页
第八章建筑防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建筑防爆学习规定通过本章学习,应熟悉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掌握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规定;了解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知识;掌握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措施。对于有爆炸危险性的厂房或仓库,以及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通过采用必要的防爆措施,可以防止和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当发生爆炸事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和导致的损失。第一节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在不同生产经营条件下,有爆炸危险性的建筑有不同的防爆方法,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一、防爆原则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在燃爆的危险状态;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采用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二、防爆措施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防止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一)防止性技术措施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品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2)生产设备应尽也许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3)加强通风除尘;(4)防止燃气泄漏,设立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5)运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3)防止日光照射;(4)防止电气火灾;(5)消除静电火花;(6)防雷电火花;(7)防止明火。(二)减轻性技术措施1.采用泄压措施在建筑围护构件设计中设立一些薄弱构件,即泄压构件(面积),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构件一方面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减少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强化建筑结构主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压力而不倒塌3.采用合理的建筑布置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尽量减小爆炸的影响范围,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第二节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对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厂房、库房,根据其生产、储存物质的性质划分其危险性,除了生产、储存工艺上的防火防爆规定之外,厂房、仓库的合理布置是杜绝“先天性”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范围(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1.爆炸性气体环境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第2.2.1条规定,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合,按其出现的频繁限度和连续时间分为3个区域等级。(1)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运营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场合。正常运营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易爆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非正常运营情况是指有也许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的情况。(2)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运营时也许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合。(3)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运营时不也许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合,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合。2.爆炸性粉尘环境《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第3.2.1条规定,爆炸性粉尘环境应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限度和连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1)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场合。(2)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尔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合。(二)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1.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规定,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拟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释放源的级别划分1)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连续级释放源是指预计长期释放或短时频繁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连续级释放源:①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贮罐中的易燃液体的表面;②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易燃液体的表面;③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的自由排气孔和其他孔口。2)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第一级释放源是指预计正常运营时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第一级释放源:①在正常运营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②在正常运营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安装在贮有易燃液体容器上的排水系统;③正常运营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点。3)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第二级释放源是指预计在正常运营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第二级释放源:①正常运营时不能出现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②正常运营时不能释放易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管道接头;③正常运营时不能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他孔口处;④正常运营时不能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点。(2)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通风良好时,应减少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易燃物质不久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25%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2)局部机械通风在减少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减少爆炸危险区域等级;3)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4)运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2.爆炸性粉尘环境对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其危险区域的范围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拟定。二、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一)总平面布局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立,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如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甲类库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民用建筑和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按其储存物品性质不同为25m~40m。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佳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0,以有效运用穿堂风,将爆炸性气体吹散,在山区,宜布置在迎风山坡一面且通风良好的地方。4.防爆厂房宜单独设立。如必须与非防爆厂房贴邻时,只能一面贴邻,并在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个厂房之间不应直接有门相通,以避免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二)平面和空间布置1.地下、半地下室(1)甲、乙类生产场合不应设立在地下或半地下。地下、半地下空间采光差,其出入口的楼梯既是疏散口又是排烟口,同时还是消防救援人员的入口,不仅会导致疏散和扑救困难,并且威胁地上厂房的安全,而甲、乙类厂房由于其所使用或生产的物品的性质,假如发生火灾将会导致重大的损失。(2)甲、乙类仓库也不应设立在地下或半地下。仓库若设立在地下、半地下,火灾时室内气温高,烟气浓度比较高,热分解产物成分复杂、毒性大,不利于消防救援。2.中间仓库为满足厂房的平常生产需要,往往需要从仓库或上道工序的厂房(或车间)取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存放在厂房内。存放上述物品的场合叫做中间仓库。(1)厂房内设立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对于易燃、易爆的甲、乙类物品,如不隔开单独存放,在发生火灾时,则会互相影响,导致不应有的更大损失,故控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用量。但由于生产规模、产品不同,一昼夜需用量的绝对值有大有小,难以规定一个具体的限量数据。对易燃、易爆的甲、乙类物品需用量较少的厂房,如有的手表厂,其用于清洗的汽油每昼夜需用量只有20kg,则可适当放宽为存放1~2昼夜的用量;如一昼夜需用量较大,则应严格控制为一昼夜用量。(2)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中间仓库最佳设立直通室外的出口。3.办公室、休息室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立办公室、休息室。当办公室、休息室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立独立的安全出口。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立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产生爆炸事故时,其冲击波有很大的摧毁力,普通的砖墙很难抗御,即使本来墙体耐火极限高,也会因墙体破坏失去性能,故要采用有一定抗爆强度的防爆墙。防爆墙为在墙体任意一侧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并达成设计的压力作用时,可以保持设计所规定的防护性能的墙体。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若发生爆炸,在泄压墙面或其他泄压设施尚未来得及泄压以前,在数毫秒内,其他各墙已承受了内部压力,因此防爆墙的具体设计,应根据生产部位也许产生的爆炸超压值、泄压面积大小、爆炸的概率与建导致本等情况综合考虑进行。防爆墙的通常做法有几种:钢筋混凝土墙、砖墙配筋、夹砂钢木板。4.变、配电所(1)甲、乙类厂房属易燃、易爆场合,运营中的变压器存在燃烧或爆裂的也许,不应将变电所、配电所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以提高厂房的安全限度。假如生产上确有需要,允许专为一个甲类或乙类厂房服务的10kV及以下的变电所、配电所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2)对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如氨压缩机房的配电所,为观测设备、仪表运转情况,需要设观测窗,故作了适当放宽,允许在配电所的防火墙上设立不燃烧体的密封固定甲级窗。5.总控制室与分控制室总控制室设备仪表较多、价值高,是某一工厂或生产过程的重要指挥、调度与数据互换储存场合。为了保障人员、设备仪表的安全,国内外许多工厂的总控制室,一般都单独建造。同时,考虑有些分控制室经常和其厂房紧邻,甚至设在其中,有的规定能直观厂房中的设备,如分开设则要增长控制系统,增长建筑用地,增长造价,还给使用带来不便。所以分控制室在受条件限制时可与厂房贴邻建造,但必须靠外墙设立,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墙体与其他部分隔开。对于不同生产工艺或不同生产车间,甲、乙类厂房内各部位的实际火灾危险性均也许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贴邻建造且也许受到爆炸作用的分控制室,除分隔墙体的耐火性能规定外,还需要考虑控制室的抗爆规定,即墙体还需采用防爆墙。6.有爆炸危险的部位(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立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重要承重构件布置。易产生爆炸的设备,应尽量放在靠近外墙靠窗的位置或设立在露天,减弱其破坏力。(2)单层厂房中如某一部分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为防止或减少爆炸事故对其他生产部分的破坏、减少人员伤亡,规定甲、乙类生产部位靠外墙设立。防爆房间,尽量靠外墙布置,这样泄压面积容易解决,也便于灭火救援。(3)多层厂房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层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时,为避免因该类生产设立在底层及其中间各层,爆炸时结构破坏严重而影响上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故将其设立在最上一层靠外墙的部位。(4)在厂房中,危险性大的车间和危险性小的车间之间,应用坚固的防火墙隔开。为了车间之间的联系,宜在外墙上开门,运用外廊或阳台联系;或在防火墙作双门斗,尽量使两个门错开,用门斗来减弱爆炸冲击波的威力,缩小爆炸影响范围。考虑到对疏散楼梯的保护,设立在有爆炸危险场合内的疏散楼梯也要考虑设立门斗,以此缓冲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减少爆炸对疏散楼梯间的影响。此外,门斗具有缓冲爆炸冲击波的作用,还可以限制爆炸性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混合物的扩散。(5)生产、使用或储存相同爆炸物品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这样便于对防火墙等防爆建筑结构的解决。性质不同的危险物品的生产,应分开设立,如乙炔与氧气必须分开。7.厂房内不宜设立地沟,必须设立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用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及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与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密封。8.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的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下水道应设立隔油设施。但是,对于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采用常规的隔油设施不能有效防止可燃液体蔓延与流散,而应根据具体生产情况采用相应的排放解决措施。9.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立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立防止水浸渍的措施。防止液体流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漫坡,一般高为150mm~300mm;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mm~300mm的门坎,再在门坎两边填沙土形成漫坡,便于装卸。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等遇水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的仓库,规定设立防止水浸渍的设施,如使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仓库屋面严密遮盖,防止渗漏雨水,装卸这类物品的仓库栈台有防雨水的遮挡等措施。第三节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为了防止爆炸时建筑构造受到破坏导致建筑物承载能力减少乃至坍塌,必须加强建筑构造的抗爆能力,并采用有效泄压措施减少爆炸的危害限度。一、泄压(一)泄压面积计算爆炸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室内形成很高的压力,为了防止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因强大的爆炸力遭到破坏,将一定面积的建筑构、配件做成薄弱泄压设施,其面积称为泄压面积。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泄压面积=10×泄压比×厂房的容积2/3表2-8-1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与泄压比值注1:长径比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长尺寸与其横截面周长的积和4.0倍的该建筑横截面积之比。2:K尘为压力传播速度。参照NFPA68《防爆泄压指南》的相关规定和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有关研究实验成果拟定了这一规定,能在一定限度上解决依照规范设计、满足规范规定,但不能有效泄压的问题。有关爆炸危险等级的分级可参照美国和日本的相关规定,见表2-8-2和表2-8-3。表2-8-2厂房爆炸危险等级与泄压比值表(美国)长径比过大的空间,在泄压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压力。以粉尘为例,空间过长,在爆炸后期,未燃烧的粉尘-空气混合物受到压缩,初始压力上升,燃气泄放流动会产生紊流,使燃速增大,产生较高的爆炸压力。因此,有可燃气或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建筑物不宜建造得长径比过大,以防止爆炸时产生较大超压,保证所设计的泄压面积能有效作用。(二)泄压设施1.设立当在厂房、仓库存在点火源且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合适时,则也许发生爆炸。为尽量减少事故的破坏限度,必须在建筑物或装置上预先开设面积足够大的、用低强度材料做成的压力泄放口。在爆炸事故发生时,及时打开这些泄压口,使建筑物或装置内由于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在密闭空间中燃烧而产生的压力泄放出去,就可以保持建筑物或装置的完好,减轻事故危害。一般情况下,同样等量的爆炸介质在密闭的小空间里和在开敞的空地上爆炸,其爆炸威力不同样,破坏强度不同样。在密闭的空间里爆炸破坏力大的多,因此易发生爆炸的建筑物应设立必要的泄压设施。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设有足够的泄压面积,一旦发生爆炸时,就可大大减轻爆炸时的破坏强度,不致因主体结构遭受破坏而导致人员重大伤亡。2.泄压设施的选择当发生爆炸时,作为泄压面积的建筑构、配件一方面遭到破坏,将爆炸气体及时泄出,使室内的爆炸压力骤然下降,从而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并减轻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泄压是减轻爆炸事故危害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属于“抗爆”的一种措施。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盖、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但宜优先采用轻质屋盖,不应采用普通玻璃。易于泄压的门窗、轻质墙体、轻质屋盖是指门窗的单位质量轻、玻璃较薄、墙体屋盖材料密度较小、门窗选用的小五金断面较小、构造节点的解决上规定易摧毁和脱落等。用于泄压的门窗可采用楔形木块固定,门窗上用的金属百页、插销等可选用断面小一些的,门窗的启动方向选择向外开,这样一旦发生爆炸,因室内压力大,原关着的门窗上的小五金也许遭冲击波破坏,门窗则自动打开或自行脱落以达成泄压的目的。这些泄压构件就建筑整体而言是人为设立的薄弱部位。当发生爆炸时,它们最先遭到破坏或启动,向外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室内爆炸产生的压力迅速下降,从而达成重要承重结构不破坏,整座厂房(库房)不倒塌的目的。对泄压构件和泄压面积及其设立的规定如下:(1)泄压轻质屋盖。根据需要可分别由石棉水泥波形瓦和加气混凝土等材料制成,并有保温层或防水层、无保温层或无防水层之分。(2)泄压轻质外墙分为有保温层、无保温层两种形式。常采用石棉水泥瓦作为无保温层的泄压轻质外墙,而有保温层的轻质外墙则是在石棉水泥瓦外墙的内壁加装难燃木丝板作保温层,用于规定采暖保温或隔热降温的防爆厂房。(3)泄压窗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轴心偏上中悬泄压窗,抛物线形塑料板泄压窗等。窗户上宜采用安全玻璃。规定泄压窗能在爆炸力递增稍大于室外风压时,能自动向外启动泄压。(4)泄压设施的泄压面积按式2-8-1和表2-8-1计算拟定。(5)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m2。(6)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库房)宜采用所有或局部轻质屋盖作为泄压设施。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7)泄压面的设立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合和重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8)当采用活动板、窗户、门或其他铰链装置作为泄压设施时,必须注意防止打开的泄压孔由于在爆炸正压冲击波之后出现负压而关闭。(9)爆炸泄压孔不能受到其他物体的阻碍,也不允许冰、雪妨碍泄压孔和泄压窗的启动,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当起爆点能拟定期,泄压孔应设在距起爆点尽也许近的地方。当采用管道把爆炸产物引导到安全地点时,管道必须尽也许短而直,且应朝向陈放物少的方向设立。由于任何管道泄压的有效性都随着管道长度的增长而按比例减小。(10)泄压面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规定质量轻以外,最佳具有在爆炸时易破碎成碎块的特点,以便于泄压和减少对人的危害。同时,泄压面设立最佳靠近易发生爆炸部位,保证顺利泄压。爆炸时易形成锋利碎片四散的材料,不应布置在公共走道或贵重设备的正面或附近。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爆炸后,用于泄压的门窗、轻质墙体、轻质屋盖就被摧毁,大量的高压气流夹杂爆炸物碎片从泄压面冲出,如邻近人员集中的场合、重要交通道路就也许导致人员大量伤亡和交通道路堵塞,所以爆炸泄压面应避开人员集中场合和重要交通道路。(11)对于北方和西北寒冷地区,由于冰冻期长、经常积雪,易增长屋面上泄压面的单位面积荷载,使其产生较大重力惯性,从而使泄压受到影响,因而应采用适当措施防止积雪。总之,应在设计中采用措施尽量减少泄压面的单位质量(即重力惯性)和连接强度。二、抗爆(一)防爆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选择对的的结构形式,再选用耐火性能好、抗爆能力强的框架结构,可以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有效地防止建筑结构发生倒塌破坏,减轻甚至避免导致的危害和损失。耐爆框架结构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种耐爆框架结构的厂房整体性能好,抗爆能力强,但工程造价高,通常用于抗爆能力规定高的防爆厂房。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由于梁、柱与楼板等接点处的刚性较差,抗爆能力不如现浇式框架结构。若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则应在梁、柱与楼板等接点处预留钢筋焊接头并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成刚性接头,以提高耐爆强度。3.钢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虽然耐爆强度较高,但耐火极限低,能承受的极限温度仅400℃,超过该温度,便会在高温作用下变形倒塌。假如在钢构件外面加装耐火被覆层或喷刷钢结构防火涂料,可以提高耐火极限,但这样做并非十分可靠,只要部分开裂或剥落同样会失效,故较少采用。(二)隔爆设施在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场合,应设立隔爆设施,如防爆墙、防爆门和防爆窗等,以局限爆炸事故波及的范围,减轻爆炸事故所导致的损失。具体规定如下:1.防爆墙必须具有抵御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防爆墙的构造设计,按照材料可分为防爆砖墙、防爆钢筋混凝土墙、防爆单层和双层钢板墙、防爆双层钢板中间填混凝土墙等。防爆墙上不得设立通风孔,不宜开门窗洞口,必须开设时,应加装防爆门窗。(1)防爆砖墙:只用于爆炸物质较少的厂房和仓库。构造规定:柱间距不宜大于6m,大于6m需增长构造柱;砖墙高度不大于6m,大于6m需增长横梁;砖墙厚度不小于240mm;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每0.5m垂直高度不应少于构造筋;两端与钢混凝土柱预埋焊接或24号镀锌铁丝绑扎。(2)防爆钢筋混凝土墙:抱负的防爆墙,构造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多为500mm、800mm,甚至1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3)防爆钢板墙:以槽钢为骨架,钢板和骨架铆接或焊接在一起。2.防爆门的骨架一般采用角钢和槽钢拼装焊接,门板选用抗爆强度高的锅炉钢板或装甲钢板,故防爆门又称装甲门。门的铰链装配时,应衬有青铜套轴和垫圈,门扇四周边衬贴橡皮带软垫,以防止防爆门启闭时因摩擦撞击而产生火花。3.防爆窗的窗框应用角钢板制作,窗玻璃应选用抗爆强度高、爆炸时不易破碎的安全玻璃。如夹层内由两层或多层窗用平板玻璃,以聚乙烯醇缩丁醛塑料作衬片,在高温下加压粘合而成的安全玻璃,抗爆强度高,一旦被爆炸波击破能借助塑料的粘合作用,不会导致玻璃碎片抛出而引起伤害。(三)抗爆计算爆炸对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其破坏限度与爆炸的性质和爆炸物质的数量有关。爆炸物质数量越大,积聚和释放的能量越多,破坏作用也越剧烈。爆炸发生的环境或位置不同,其破坏作用也不同,在封闭的房间、密闭的管道内发生的爆炸其破坏作用比在结构外部发生的爆炸要严重得多。当冲击波作用在建筑物上时,会引起压力、密度、温度和质点迅速变化,而其变化是结构物几何形状、大小和所处方位的函数。建筑物受破坏的限度不仅和爆炸波的波形、峰值超压及正相连续时间等因素有关,还和建筑物自身的性质如静态强度、自振频率及韧性等有关。建筑物大体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及砖石结构等几大类,国内外针对砖石结构建筑物遭受爆炸波破坏的情况研究得较多。1.当爆炸发生在密闭结构中时,在直接遭受冲击波的围护结构上受到骤然增大的反射超压,并产生高压区。假如燃气爆炸发生在生产车间、居民厨房等室内环境下,一旦发生爆炸,经常是窗玻璃被压碎,屋盖被气浪掀起,导致室内压力下降,反而起到了泄压保护的作用。Dragosavic在体积为20m3的实验房屋内测得了包含泄爆影响的压力时间曲线,通过整理绘出了室内抱负化的理论燃气爆炸的升压曲线模型(图2-8-1)。2-8-1燃气爆炸理论升压曲线模型图中A点是泄爆点,压力从O点开始上升到A点出现泄爆(窗玻璃压碎),泄瀑后压力稍有上升随即下降,下降过程中有时出现短暂的负超压,通过一段时间,由于波阵面后的湍流及波的反射出现高频振荡。图2-8-1中Pv为泄爆压力,P1为第一次压力峰值,P2为第二次压力峰值,Pw为高频振荡峰值。该实验是在空旷房屋中进行的,假如室内有家具或其他器物等障碍物,则振荡会大大减弱。对易爆建筑物在设计时需要有一个压力峰值的估算,作为拟定窗户面积、屋盖轻重等的依据,使得易爆场合一旦发生燃爆能及时泄爆减压。Dragosavic给出了最大爆炸压力计算公式:注:上式不合用于大体积空间中爆炸压力估算和泄压计算。2.爆炸冲击波绕过结构物对结构产生动压作用。由于结构物形状不同,围护结构面相对气流流动方向的位置也不同。在冲击波超压和动压共同作用下,结构物受到巨大的挤压作用,加之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使得整个结构物受到超大水平推力,导致结构物平移和倾斜。而对于烟囱、桅杆、塔楼及桁架等细长形结构物,由于它们的横向线性尺寸很小,则所受合力就只有动压作用,因此结构物容易遭到拋掷和弯折。3.地面爆炸冲击波对地下结构物的作用与对上部结构的作用有很大不同。重要影响因素有:(1)地面上空气冲击波压力参数引起岩土压缩波向下传播并衰减;(2)压缩波在自由场中传播时参数变化;(3)压缩波作用于结构物的反射压力取决于波与结构物的互相作用。第四节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在爆炸危险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为了防止和减少引爆因素,必须在设备本体防爆和运营防爆两个方面采用必要措施。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一)电气防爆基本原理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混合物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二是电气设备表面(即是爆炸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电气防爆就是将设备在正常运营时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用浇封型、充沙型、充油型或正压型等其它防爆形式以达成防爆目的;对在正常运营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假如在其结构上再采用一些保护措施(增安型电气设备),使设备在正常运营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发生电弧、火花或过热现象,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营时就没有引燃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可进一步提高,同样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二)电气防爆基本措施1.宜将正常运营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电气线路的设计、施工应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特性,选择相应的敷设方式、导线材质、配线技术、连接方式和密封隔断措施等。2.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如无特殊需要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3.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一般情况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4.设立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在电气设备也许出现故障之前,采用相应补救措施或自动切断爆炸危险区域电源。5.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即对的地划分爆炸危险环境类别,对的地选型、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对的地维护检修防爆电气设备。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用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二、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爆炸危险环境按场合中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传至所有未燃烧混合物的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所有未燃混合物的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合分类》GB3836.14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连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三个区,即0区、1区、2区,这与《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分区基本一致。不同的标准对可燃性粉尘环境区域划分不一致,《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限度和连续时间,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两个区,即10区、11区;而《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规定》(GB12476.1),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连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将可燃性粉尘环境分为三个区,即20区、21区、22区。爆炸危险环境类别及区域等级见表2-8-4。表2-8-4爆炸危险环境类别及区域等级三、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爆炸性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等统称为爆炸性物质。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迅速传播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三类: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Ⅲ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是由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和最小点燃电流决定的。各种爆炸性混合物按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分级,按引燃温度分组,重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电气设备,以达成安全生产的目的。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1)按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分级。最大实验安全间隙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实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可见,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愈小,其传爆能力就愈强,危险性愈大;反之,间隙愈大,其传爆能力愈弱,危险性也愈小。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实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Ⅱ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Ⅱ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2)按最小点燃电流(MIC)分级。最小点燃电流是在温度20-40℃,电压为24V,电感为95mH的实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心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3000次火花实验,可以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最易点燃混合物,是在常温常压下,需要最小引燃能量的混合物。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最小点燃电流愈小,危险性就愈大。ⅡA最大实验安全间隙最大,最小点燃电流最大,危险性最小;反之,Ⅱc危险性最大。(3)按引燃温度分组。爆炸性混合物,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燃温度。引燃温度愈低的物质,愈容易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T1、T2、T3、T4、T5、T6六组。T6引燃温度最高,T1引燃温度最低。2.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分级分组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级组根据粉尘特性(导电或非导电)和引燃温度高低分为ⅢA、ⅢB二级,T11、T12、T13三组。四、防爆电气设备(一)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1.隔爆型(d):把设备也许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所有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可以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该类型设备合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2.增安型(e):对在正常运营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进一步采用一些附加措施,提高其安全限度,防止电气设备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也许性。它不涉及在正常运营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该类型设备重要用于2区危险环境,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3.本质安全型(i):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由标准规定条件(涉及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该防爆型式分为ia,ib两个等级。该类型设备只能用于弱电设备中,ia合用于0区、1区、2区危险环境,ib合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4.正压型(p):具有正压外壳,可以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边爆炸性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外壳。该类型设备按照保护方法可以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5.油浸型(O):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保护液),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合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6.充砂型(q):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或其他规定特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边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合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7.无火花型(n):正常运营条件下,不可以点燃周边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也不大也许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该类型设备仅合用于2区危险环境。8.浇封型(m):将也许产生引起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它不能点燃周边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合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9.特殊型(S):指国家标准未涉及的防爆型式。采用该类型的电气设备,由主管部门制定暂行规定,并经指定的防爆检查单位检查认可,方可按防爆特殊型电气设备使用。该类型设备根据实际使用开发研制,可合用于相应的危险环境。10.粉尘防爆型:采用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根据其防爆性能,可选用于20区、21区或22区危险环境。(二)防爆电气设备类别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分为I类和Ⅱ类两种类别。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其中,Ⅱ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