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实录汇编(全册)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实录汇编(全册)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实录汇编(全册)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实录汇编(全册)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实录汇编(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三首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感受春之美(教学重点)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你能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吗?

生1:温暖的阳光、柔和的阳光。

生2:温暖的春风、轻柔的春风。

生3:五颜六色的花、火红的花。

生4:绿油油的草、嫩嫩的草。

生5:活泼的燕子、可爱的鸳鸯。

生6:湿软的泥土、暖和的沙滩。

生7:秀丽的江山。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诗中写道一一

生:迟日江山(丽)。

师:诗中有美景,还有气味呢,你闻到了吗?

生:香。春风花草(香)。

师:美丽如画的春天景色,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它们都是谁?

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小燕子在做什么?

生:飞。

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衔泥来筑巢。春天,气温升高,大地解冻,泥土湿软,小燕子衔泥来垒窝。

师:鸳鸯在做什么?

生:睡觉。

师:看图,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生:春天阳光温暖,照耀着大地,沙滩也变得温暖起来,在暖暖的沙滩上,鸳鸯在

休息,春风吹拂,像温柔的手抚摸着它们,鸳鸯静静地睡着了。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又是那样的自然和谐。你能读

出自己的感受吗?

生读全诗。

赏析: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进入学习,学生在诗中画中寻找景物,

感受春天景物的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景物的形态,在头脑中绘成动态的图画,

从色彩、味道、感受、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感知春天的美不是单一

的,是有色彩的,有生命的,有触觉的,有味道的。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春天的美好,

进而产生对春天、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燕子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抓住特点,读写结合(教学重点)

师:谁来说说你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生1:后背是黑色的,腹部是白色的。

生2:尾巴像一把剪刀。

生3:眼睛和嘴都是小小的。

师: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燕子及春天的。首先我们来看作者眼中的燕子:

师: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是怎样的小燕子,作者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部位。

生1:这是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生2:主栗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个部分。(师相机板书:羽毛翅膀尾

巴)

师:这些部分的特点是怎样的?

生:羽毛的特点是乌黑的,翅膀是轻快有力的,尾巴是剪刀似的。(板书:乌黑轻

快有力剪刀似的)

师:(出示燕子图片)从“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这几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该如何读好这些词语呢?

生1:从“乌黑”可以感受到燕子的羽毛非常黑。

生2:从“轻快有力”可以感受到燕子的翅膀不但轻快,飞起来还很有力量;从“剪

刀似的”可以感受到燕子的尾巴就像张开的剪刀,长而分叉。

生3: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燕子的外形很美。

师:同学们己经看出来了,“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小燕子

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练习,指名朗读。

师:这些词语为我们描绘了一只可爱的燕子,这段中,还有哪个词,你认为用得好?

生:“凑成”。

师:为什么不用“组成”而用“凑成”呢?

生1:这样写比较生动。

生2:这样写突出了燕子的可爱。

生3:这样写突出了燕子的灵巧。

师: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的完美形象。

“凑成”完美地体现了燕子的可爱灵巧,朗读时要轻快些,以突出它的可爱。再来读读

这段。

生读文。

师:现在你能尝试读或背描写燕子的语句,并把燕子的形象画下来吗?

生边吟边画。

师:大家画得很像。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没有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生:燕子的嘴、眼睛的特点不像翅膀、尾巴那么突出,所以没写。

师:说得很好。这告诉我们,描景状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再来看看这

段文字,写燕子时作者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羽毛、翅膀、尾巴。

师:作者抓住了燕子区别于其他鸟类的主要特点。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

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不仅如此,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词语有多

美,你描写的东西就有多美!

师:如果把燕子换成兔子,我们会怎样去写它的外形呢?

生:写小兔子可以抓住它的大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来写。

师:眼睛,可以怎样写?

生:红红的眼睛。

师:兔子眼睛的特点仅是红吗?

生:不仅红而且发亮。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用“红宝石般的”或者“红玛瑙般的”等来形容兔子的眼睛。

师:我们仿照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的写法,抓住事物主要特点,写一种自己喜欢的

小动物的外形。如:鸡、青蛙、兔子……注意用词要恰当而优美。

赏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燕子的外形,

进行了说话训练,还把看与说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按照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画燕

子,把语文学习与图画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读写结合,指导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笔。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燕子有了认识,

也了解到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目的。紧

接着提出“如果是小白兔应该如何描写“,学生很容易想到白兔的特点:长耳朵,红眼

睛,短尾巴。老师又针对“红眼睛”引导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把“红眼睛”写得生动形

象。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知道了描写动物要抓住主要特点,以及怎样描写才能使主要特

点更生动,使学生由知到能,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为提高习作能力做了有效的训练。

3荷花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利用手势体会“冒”字的妙用(教学重点)

师:大家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最美?

生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生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

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这些美丽的荷花是怎样从大圆盘中出来的?

生:冒出来的。

师:谁品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小组讨论。)

生:我觉得比较快她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

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

生: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钻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品出来的味道。

生: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

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一种什么心情?

生: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

生1:迫不及待地长。

生2:兴高采烈她长。

生3:非常激动地长。

生4:欢天喜地地长。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

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1:心花怒放地长出来。

生2:快快乐乐地长出来。

生3: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

个字,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品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

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师:荷花冒出来的样子是这么多,那么这些荷花都有哪些姿态呢?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

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图文对照找句子。)

师:你们能把荷花的这三种姿态用手势表示出来吗?

(小组讨论后展示手势。)

表演:组1、组2、组3分别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手势把荷花的三种姿态表示出来,

并加上荷花冒出来的样子。(如:高兴地冒出来。)

师(指组4):我看到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

师(指组1):它们都有怎样的姿态?

(组4读句子。)

师(指组2、组3):它们又有什么样的姿态呢?

(组4读句子。)

师:下面我请第4组的成员走到这些荷花当中去,把看到的这么多美丽的荷花的表

情表演出来。

(第4组成员表演“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表情。)

师:你们站在这些荷花中间,有什么感觉啊?

组4: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了。

师:是的,老师站在你们的中间也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了。让我们再次来感

受一下这荷花的美吧。

(师生观看课件。)

赏析:此案例展示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

维的学习活动中理解语文,丰富语言,培养能力;充分展示智慧潜能,凸显个性,培养

创造力。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力求读中自悟;另一方面用恰当的方法,引导

学生在悟其意的同时悟其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悟性。例如,给“冒”换词,在

换词、比较中让学生悟其意,同时悟其法。又如,“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一问激兴趣、拓思路、展个性,在交流、反馈、评价中自然地、不露痕迹地促成了学生

对“冒”的内涵的深入领悟。此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

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4*昆虫备忘录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创设情境,昆虫探秘(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请听谜面:像架飞机停树梢,专吃蚊虫本领高。它

若是在低空飞,即将下雨它报告。这则谜语打一昆虫,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蜻蜓。

师:关于蜻蜓你有哪些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蜻蜓身体细长,有两对翅膀。

生2:蜻蜓吃苍蝇、蚊子,所以我知道了蜻蜓是我们的朋友。

生3:蜻蜓尾巴有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作用。

生4:蜻蜓有一对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许多只小眼组

成。

师:大家知道的真多啊!我们快来看看《昆虫备忘录》里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请你认真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画一画句子。

生读课文,画句子。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喜欢哪部分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我喜欢瓢虫这部分。通过读课文,我知道瓢虫很漂亮。

师:从哪些句子能看出瓢虫的漂亮?

生:“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

严丝合缝。”把瓢虫的膜翅比成黑绸衬裙。

生:“款款地落下来了”让我想到一位优雅、翩翩而来的少女。

生:通过“黑绸衬裙”我知道膜翅是黑色的,在里层。外层应该是硬膜。

师:分析得有道理。我们来看图(课件),指出膜翅,硬翅部分。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这句,“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我知

道它是朱红色的,身上有小圆点。这件外衣看起来很漂亮。

生:它身上的小圆点叫作“星”,是有规则的,不能瞎点。朱红色的外衣上,点着

有规则的小圆点,一定很好看。

师:大家读课文真仔细。是的,瓢虫是种很漂亮的昆虫。我们来看(课件,多种瓢

虫图片)。

师:瓢虫除了漂亮让我们喜欢,还有别的原因吸引你吗?

生:有。有的瓢虫吃虾虫,是益虫。益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生:可是,有的瓢虫却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真希望它们也能吃蜻虫,变成益虫。

师;大家说得真好。每种昆虫的存在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在奇妙的生物界也起着

它的作用。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这方面的书籍来看看。

师:我们这么喜欢瓢虫,想不想为它画幅像,或是为它写一张身份证。

生:好。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瓢虫做一份备忘录。

赏析:1.突出自主。

略读课文教学应该突出略读能力的培养。本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

的部分重点研读,把发现的空间给予了学生,请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找句子说自己

的想法。学生在自主阅读、交流中,既有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思考、表达、倾听能

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注重成功体验。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有效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片段中教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瓢虫做一份备忘录,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表现,又为学

生提供了综合整理所学知识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是对知识的整理,也是展示自

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还进行了成果的展示,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这种体验是深刻的,是真切的,激励学生今后继续快乐学习。

5守株待兔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想读结合,体会感悟(教学重点)

(教师范读课文)

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

生: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词语的注释进行理解。

生1:因:于是。

生2:株:树桩。

生3:释:放下。

生4: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生5:冀:希望。

生6:于是这个农夫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候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师:对,那么读这个句子时应该怎样断句呢?

生: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对,一个句子较长较难时,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给句子画出停顿。现在,题目

中每个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吗?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题目的意思就是守着树桩等兔子。

师:那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各自把

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这个人为什么坐在树桩旁等兔子?

(板书:坐等)

生:因为他曾经在树桩边白捡了一只兔子。

(板书:白捡)

师:那他又怎么会在树桩边捡到兔子呢?

生:因为有只兔子撞死在这树桩上了。

(板书:撞死)

师: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看来这个故事还得从兔子撞死讲起。那么,这只兔子究竟是怎么撞死的呢?课

文中有介绍吗?

生:没有。

师:那么,你是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

生:根据课文的前三句,我们知道:宋国有个农夫,他有一块田地,田地旁有一个

树桩,一天,他去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从树林里跑出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撞到

树桩上,撞断脖子死掉了。于是,这个农夫美滋滋地跑过去把兔子捡了起来。

师:你怎么知道兔子是突然跑出来撞到树桩上的?

生:“兔走触株”这句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

师:我们找到了农夫守着树桩的原因,下面我们把这三句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前三句)

师:一个因字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前三句很自然地连接起来

了。所以在因后停顿。再读读这句,注意停顿。

师: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事会经常发生吗?

生:不会。

师:也就是说出现这样的事非常一一

生:少见。

师:这里老师教大家一个词一一侥幸。侥幸就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某样东西或

者是取得成功,或者是避免了灾害。在这个故事中种田人就是一一

生:(齐)侥幸地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

师:没花一点力气就白捡到一只兔子,农夫真是太高兴了,他希望还能遇到这样的

美事,于是一一

生: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那么,你们想一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

么呢?

生1: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兔子撞来了。

生2:兔子一定会一个接一个地撞过来。

生3:兔子啊兔子,你怎么还不来啊?

生4:唉,坐得好累呀,还是去干活吧。不行,说不定兔子马上就撞来了,还是在

这里等吧。

师:像这种不出力气就想得到好处的想法,如果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说,这是一种什

么样的想法?

生: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想法。

(板书:不劳而获)

师:一天天地等下去,后来,他等到兔子了吗?田里变得怎么样?

生:他没等到兔子,田里长满野草,庄稼全完了。

(板书:全完了)

师:从哪做出这样的判断?

生: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师:看了板书,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清楚了吗?谁能根据板书把这个故事

的大概意思说一说?

生:故事的大意是,有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兔子,心里很高兴,

就整天坐在树桩旁等,兔子没等着,庄稼全完了。

师:最后,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等到兔子,而且田里长满了草,庄稼全完了。用一

个词语来说,就是一一

生1:两手空空。

生2:一无所获。

(板书:一无所获)

师:如果你是这个种田人的邻居,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在那儿守株待兔时,你

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同桌讨论)下面我请两个同学来演邻居和这个种田人,看看你们如

何劝他,教育他。

老农1:小伙子,你别在这儿等了,兔子是不会来的。

种田人:现在没来,不等于等会儿不来,再等会儿兔子就来了。

老农2:小伙子,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很难得的事。这样的事不可能经常发生,你

还是别等了。

老农3:你不该有侥幸心理,不应该把偶然发生的事当作经常发生的事。

老农4:小伙子,我们是庄稼人,你赶紧把丢下的锄头拿起来,把地重新种上还来

得及,不然,你今年就得喝西北风了。

师:刚才,“老农们”说的话你听懂了吗?懂了什么?

生:做事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然最后将一无所获。

赏析: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

面的教学做铺垫,不直接点明,却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忘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同时,在积累的

过程中,渗透对文章所蕴涵的道理的感悟。

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想去感悟,从

而揭示道理。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在想象、表达、倾听、思考

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

6陶(tdo)罐(gudm)和铁罐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以读代讲,感悟文本(教学重点)

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把铁罐奚落陶

罐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谁来读?

生:(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评)他没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没人举手)听老师读,我把这个句子读两遍,你们听好

了再回答哪遍好。(老师读)

生:老师第二遍读得好。

师:好在哪儿?哪个字读得重?哪个词读得慢?

生:老师把“碰”字读得重,把“陶罐子”读得慢,读出了铁罐对陶罐骄傲、冷淡

的态度。

师:说得真好!谁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读得好!向他学习!全班齐读。(生齐读)

师:铁罐不止一次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那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同

桌交换读,读时注意提示语,读出铁罐傲慢的语气,然后大家评一评。

生:同桌交换读,气氛热烈。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谁来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他读得没有感情,太平淡,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这一句用带着傲慢的语气读吗?

生:不用,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读得怎么样?

生:(齐)好!(热烈鼓掌)

师:还有谁来读?(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高兴)读得好不好?

生:(齐)好!(热烈鼓掌)

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

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

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

(边说边标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请同桌分角色读它

们的对话,要读出不同语气。(读书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指名读)

赏析:本课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对话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抓住重点词

“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还用范读、试评引路,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

慢"“轻蔑”"恼怒”等词语和有关句子。此外,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以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出不同语气,以读促悟,

自然就能体会出他们不同的内心活动,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拓展延伸,感悟道理(教学拓展点)

师:读了这则故事,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1:人应该谦虚,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相比。人都有长处,

也都有短处。

生3:我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该像铁罐那样自以为是。

生4: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

别人的长处。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童话的寓意。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

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没错,

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它。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

飞思路,大胆发言。

生:铁罐的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的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师:我们共同改写这个故事,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

叫《铁罐和陶罐》。

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

就知道你不敢!"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样就使课文的语言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变成了你能运用

的“活”的语言了。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小故事,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

后再创编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赏析:这一环节包括“改、编”两个板块,充分体现了“以趣激学、启迪创造、注

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思维的火

花频频闪现。在学生交流感受时,教师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这一环节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让学生养成了及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习惯。

7鹿角和鹿腿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读文分析,体会寓意(教学重点)

师:鹿是怎样赞赏自己的?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画出鹿夸赞自己美丽的

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能知道什么?感悟到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生:”咦,这是我吗?”从这句话中能发现鹿看到自己影子时的不可置信及惊喜。

师:你能读出这种惊喜吗?

(生读句子)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丛林中的水边是非常危险的

地方,动物会到这里找水喝,大型的动物也会到这等候猎物。鹿沉醉于自己的美丽而忘

记了存在的危险。这是一只虚荣的鹿。

师:分析的很合理。

生:“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从

“啊”这个词可以看出鹿认为自己真了不起。两个“多么”说明它对自己的角非常满

意。

师:用怎样的语气表现鹿的心理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读得真好!

师: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着!可是,一阵清风吹过,鹿为什么

獗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呢?

生:它发现自己的腿难看。

师:难看,是怎样的难看,找到句子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从鹿的言行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只爱美、骄傲、虚荣的鹿,如果我是这只鹿

的朋友,我会对他说:“鹿啊,如果你失去了双角,你会失去美丽;但如果你失去了四

条腿,你将失去自由!”

师:鹿听了我说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生:我的角像漂亮的珊瑚,身段匀称,像个模特,只是这讨厌的腿,让我变得难看

了。我讨厌它。

师:当这只鹿还在水边尽情欣赏自己美丽的角,抱怨自己难看的腿时,危机已经悄

然逼近了一一

生:一头狮子悄悄地向鹿靠近。

师:你们在动物世界里看见过凶猛的野兽追赶猎物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吗?那对于弱

者来说,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读一读第6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惊险。

师:你能把惊险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句子)

师:如果你是这只“爱美的鹿”,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后,你是喜欢自己的角,还是

喜欢自己的腿呢?为什么?

生:我会喜欢腿,因为在危险时刻,腿能帮助我逃跑,不会让我丧命。

师:鹿的心理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它认识到一一

生: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应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赏析: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情节生动,语言生动,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

不难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促读,以读促讲,

抓住描写鹿的言行的词句,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体会鹿爱慕虚荣的

性格特点。与鹿一起经历巨大的心理变化,引领学生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

界。走进故事,从故事中体会感悟,明白寓意。

8*池子与河流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认识品质,感悟寓意(教学重点)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谁来说说?

生:这是一条尽责的河流。

师:你为什么这样评价呢?

生:从课文第2小节池子的话中,我们能知道,河流每天承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船

只,没有停歇的时候。

师:是啊,河流真的很尽责,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尽责的人吗?

生1:班级的值日生,每天都认真打扫卫生,为大家提供干净的环境。

生2:老师每天认真她上每一节课,批改我们的作业,我们改正之后,老师还要再

批改。

生3:爸爸妈妈为了我们,每天都很辛苦地工作。

师:是啊,生活中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在默默工作着。

师:这么尽责的河流,还有怎样的品质?

生:遵循自然的规律,永不停歇,保持清洁。这可以看出它是进取的,向前的。

师: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生1:XX每天做完作业,还会读课外书。

生2:XX做完数学题,会再想有没有其他的解法。

生3:我的姐姐正准备考研。

师:生活中像河流这样永不停歇,一直向前的人还有许多。在河流的身上,我们感

受到了什么?

生:我们栗像河流那样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勇往直前,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才能

有所收获,否则将一无所为。

赏析:1.突出自主。略读课文教学应该突出略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把主动权还

给学生,允许学生针对同一人物有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学生创造说的

环境,让学生乐于表达,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能力。2.注重积极引领。根据学科的特点,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观念、高尚道德情操、积极人生态度的渗

透与培养,这点非常重要。本片段中,教师肯定河流的尽责、进取,相机请同学说说身

边的人或事,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对照、自我反思,并在不经

意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9古诗三首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想象画面,吟诵诗句懂习俗(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通过读诗,你能发现几百年前的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生:古人在过春节时会放爆竹。(师板书:燃爆竹)第一句就说:爆竹声中一岁除。

师:放爆竹了,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又长了一岁。孩子们会怎么样呢?想象一下,

用上“有的……有的……”说说当时的场景。

生1: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躲得远远的,有的捂住耳朵,还有的胆子大的专门负

责燃放爆竹的,可开心了!

师:爆竹声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响彻云霄,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种欢快吧!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句诗。)

生2:我从第二句中知道,人们在春节还会喝屠苏酒。(师板书:饮屠苏)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喝屠苏酒吗?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

据说可以祛除瘟疫。当时,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

师:想象我们一起喝了一杯屠苏酒,喝完这屠苏酒你有什么感觉?

生3:我喝了屠苏酒,感觉由内而外有一股暖暖的感觉。

师:看来这春风把温暖送到了屠苏酒中,喝了屠苏酒,我们感到暖洋洋的春天已经

来了,春风借着屠苏酒把温暖送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诗)

生4:过春节时,人们都得贴春联。古代人挂桃木做的桃符,用来求福避祸。慢慢

地,挂桃符演变成贴春联了。(师板书:换桃符)

师:燃爆竹、饮屠苏、换桃符,三个典型的春节习俗,寥寥数语,作者就为我们勾

画出古人过春节时的喜庆场景。时至今日,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总会吟诵起王安石

的《元日》,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首诗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元日》)

赏析:教儿童阅读古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古诗词

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元日》里写了老百姓过年的

一些习俗,除了饮屠苏酒有些陌生,像燃放爆竹、张贴春联至今仍沿用在生活之中。教

师创设了多重语境,让学生多处想象画面、情景说话,比如“燃爆竹”时诉说内心的快

乐和兴奋;“饮屠苏酒”表达身心暖暖的感觉。老师让学生带着感觉去吟诵古诗,使学

生在古今之间穿梭,不仅能感受到诗中描绘的过春节时的欢乐喜庆,还能了解到了古代

人们过节的风俗,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之情。

10纸的发明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趣味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这个月我们班要出一期有关纸的发明的手抄报,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课

文来完成。读读课文,选取你需要的资料。注意,要给你的每一份资料取个小标题。

学生学习后交流:

生1:我准备介绍“不同种类的纸”。题目就叫“纸的家族”。

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是哪部分内容?

生1:我是从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中选用的。

(师指导学生读资料袋)

生2:我准备介绍著名的“蔡伦造纸”。蔡伦造纸术有四大优点:一、原料易得,

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就行。二、可以大量制造。三、价格便宜。四、轻便好用。

所以就一直传承下来了。

生3:我有补充,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实际上在两千

多年前的西汉,人们已经用麻来造纸了。不过,麻纸很粗糙,不好写。等到蔡伦改进了

造纸术后,就完全替代了这类纸。

生4:我有补充,课文还介绍了蔡伦造纸术如何进行造纸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

就成了纸。我的小标题是:蔡伦是怎么造纸的。

师:我帮你改一下,改成“蔡伦造纸的流程”。

生5:我也有补充,我在课外书上看到: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称为“中

国古代四大发明”;蔡伦制造出来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师:刚才我们几位同学借助了课文内容和课外的资料,把蔡伦造纸术这个内容讲得

非常清楚。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就可以选择刚才整理的内容制作你的手抄报。

师:你们看,为了告诉我们“蔡伦造纸术”,作者做了充分的准备,用精练的语言,

清晰地介绍了蔡伦造纸术所需的原料、制造的流程、纸的特点等,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

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才传承了下来。课后,你也可以按照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

做,看看能不能做出一张纸来!

赏析:本篇课文介绍了纸的发明,包括纸发明前人们的记录方式、纸的发明(详细

写了蔡伦造纸术)、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等内容。教师采用阅读课文内容、制作手抄报

的方式,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指导学生在交流时借助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提炼

关键字词等方法,让学生对蔡伦造纸术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学生还可以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知识到实践运用,在学中“玩”,在“玩”中

学,激发求知的动力,获得科学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在“玩”的过程中自由、快乐

地学习和探索。

11赵州桥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体会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教学重点)

师:你怎么知道赵州桥的特点是雄伟坚固的呢?

生:因为课文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第2自然段其他语句又写了什么呢?

生:后面的内容是写赵州桥怎样雄伟坚固的。

师: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用一句话把这段的意思先集中地讲一下,这叫段首立意。

这样的结构叫作先总述后分述。好,我们先来看第2自然段,看看这座中国古代的石拱

桥,世界闻名的赵州桥,究竟集中着怎样的优点。

生:赵州桥是隋朝建的,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它没有被冲毁,坚固就是最大

的优点。

师:嗯,挺有道理的。

生: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桥墩,就很省石料了;顶上又各有两个小桥洞,

这样就又少用了许多石料。

师:确实,节省石料也是赵州桥的特点。

生: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师:为什么你认为“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也是赵州桥的特点呢?

生:因为我们看到的大桥,很多都有桥墩,有的还会有好多个桥墩。课文第2自然

段介绍赵州桥,也是一开始就说它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但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

这不就是赵州桥最大的特点吗?

师:以上几位同学所说的,确实都是赵州桥的特点。应当说,他们是从不同的方面

说出了赵州桥的非同一般之处。那么,通过刚才对第2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

很深,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创新、节约、独特、坚固……

师:是啊,如果说十岁是可爱的孩子,二十岁是年轻的小伙,四十岁是不惑的中年

人,八十岁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么一千四百多岁的赵州桥在你看来是什么呢?

生:一位记不清年龄的老人;一位吃了长生不老药的老神仙……

师:想象一下,就是这位老人,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岁月里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

变化?

生1:成千上万的人、车曾经在他背上来了又去,可是他还是那么坚强地屹立着。

生2:他也许经历了一次次的洪水,人们都为他担惊受怕,但是他还是稳稳地站在

那里,因为他有四个小桥洞为他减轻洪水带来的冲击力。

师:是啊,那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一一“坚固”,你一定会体会得更加深刻。

赏析: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并有着十分强的

开放性。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思考、感悟中不知不

觉地达到学习目标。启发学生在领悟课文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发散式思考,不断地在表达

中完善自己的思维。整个教学过程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

主独立性,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境地,因此,非常自然地搭建起了学生心中的桥。

♦将课堂趣事成功地引为作文素材(教学拓展点)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谁来说说赵州桥设

计上的特点。

生: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

小桥洞。

师:不错,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的确是这样的。咱们班的桥梁设计师是怎样设计赵州

桥的呢?老师读设计方案,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画设计图。

(教师翻开学生的作业本,读几位学生的设计方案。教室里笑声不断。)

师:看到这样的设计,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的设计把世界闻名的赵州桥给变形了。

生2:我们做作业太不细心了,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生3:我觉得学好语文很重要,如果表达错了,再好的设计也白搭。

师:咱们就把今天的事写下来,让其他小朋友也知道咱们的感受,不犯同样的错误,

好吗?

(学生欣然同意。)

师:那么,我们习作的题目可以是……

生1:《赵州桥变形记》

生2:《咱们班的桥梁设计师》

♦♦♦♦♦♦♦♦♦♦♦♦

师:题好文一半,相信同学们接下来的表现会更出色!

赏析:教学,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有着敏锐的资

源意识,即使是稍纵即逝的资源,我们也能轻易地把它抓住。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

标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留心,都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素材,帮助我们

营造一个学习语文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课上,教师注重训练学

生的发散思维,成功地进行了练笔,达到了教学目的。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梳理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恢弘。(教学重点)

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文,想一想,这幅画上都画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师:读出你画的句子,从这些句子可知,这幅画整体画的是什么?

生:人。

师:请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读出来。(课件出示生画的句子)

师:你读得既准确又响亮,掌声送给他。

师:这里描写了哪些人?

生1:农民。

生2:船工。

生3:生意人。

师:只有这些人吗?

生1:不是。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这里有个省略号。

师:在这里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生1:表示列举省略。

生2:说明还有很多人。

师: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作者肯定下了很大功夫。

师:同学们看了这幅画后感受到人多了吗?让我们读出人多的感觉。

(齐读第2自然段)

师:除了画出描写人多的句子,你们还画出了哪些句子呢?(指生读画的句子)

师:读得既响亮又清楚,真棒,掌声献给他。

师:真的很热闹哇!街道上有这么多的人,还有什么呢?

生: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师:在这里要注意“作坊”的读音。

师:这么热闹的街道要全部画进去,多考验张择端的绘画技术哇!同学们看,画上

的这些人,有的一一(课件出示填空,生齐答)

课件: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

地在街上溜达。

师:三百六十行,尽收眼底。这里的排比用得真好,一下子感受到了街市上的热闹,

请同学们把热闹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

赏析:这幅画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借助视频课件拉近距离,用图文对照和想象的

方法,紧抓重点词引导学生感悟画面的恢弘及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样既让学生读懂

了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13花钟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美(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

与神奇吧!(出示课件,一个花钟,配上轻音乐。)

(学生或陶醉,或惊叹。)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一下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

生1:鲜花朵朵。

生2:争奇斗艳。

师:同学们说的词语都很美,老师想把你们说的词语连成一句很美的话读一读,可

以吗?(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教师美美地读句子。)同学们能不能也这样

美美地读一读呢?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句子。)

师:有谁能告诉大家,这个花钟上有哪些美丽的花呢?

生1:这个花钟上有牵牛花、著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

来香、昙花。(教师依次将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些花是怎么开放的?(教师出示课件一一图片和文字相对应。)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反复读读,想象它是怎样开放的。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学习。)

师: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愿意来当花仙子,向大家介绍一下文中的

花是怎么开放的?

生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你知道万寿菊“欣然怒放”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1:就是开得很大。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它是怎样开放的吗?

(生1两手做花含苞状,由胸前突然向上张开。)

生2:老师,我觉得万寿菊开放的样子就像我们过年时放的烟花一样,突然向外面

爆开来,十分美丽。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是的,万寿菊开放的样子就像突然绽放的烟花那样。当你看

着那绽放的美丽烟花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好

吗?

(生2在教师的指导下再读这句话。读到“欣然怒放”时声音提高。)

师:老师听出来了,这朵万寿菊正努力地绽放着,还有谁能让这朵花开得再大点儿,

再美点儿?(边说边做手势)

生3:(面带微笑,充满向往地读。)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生4:老师,我觉得他读得很美,但如果配上动作就会更美。

(教师示意该生读,边读边配上动作。该生读得声情并茂,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师:让我们这些花仙子一起来“欣然怒放”一次吧!请大家边读边配上动作,好吗?

(学生齐读。)

赏析:教师通过精美的课件,丰富生动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

的境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

师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的方式,对各种花的特点(包括花的外形、颜色、香味

等)了如指掌。正因为教师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才会对文本有独到的解读。如:学生

欣赏了花的课件之后,他们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

由此可见,他们的感受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对文本的准确把

握,巧妙地一引:“老师想把你们说的词语连成一句很美的话读一读,可以吗?”自然

而然地完成了一个由词语到句子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头脑中对花的印象更加丰富、完整,

同时训练了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感受“花钟”的神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拓展点)

师:课文为什么以“花钟”为题呢?谁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

师:花钟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1: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

样,组成花的“时钟”。

生2:这位植物学家太有创意了。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在卡片上做一个模拟时钟,根据课文内容把不同时间开

放的花的名字写在钟面上。

(学生制作卡片。师生共同来玩这个游戏,教师说出大约几点钟,学生说出花的名

字。)

师:同学们,这位植物学家的想法是不是很有创意?那你们根据这些花开放的特点

能创造些什么呢?请你们展开自己的想象谈一谈。

生1:我要制作一个植物闹钟,把在我起床时间开放的花儿连成闹钟,这样我不但

能准时起床,而且还能在起床时闻到花香,多美啊!

生2:我想发明一种花儿音乐钟,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都放在一起。一种花开放时

就会响起一段音乐,下一种花开放时就会响起另一段音乐。那一定是非常有震撼力的音

乐会。

师:想法太新奇了,希望同学们不要扼制自己的想象,相信大家只要有执著的追求,

你们的想法就一定会实现。

赏析: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

不到的。所以这个教学片段就是针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来设计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生能展开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14蜜蜂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

师:蜜蜂到底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为此作者做了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在文中

找一找,作者为了做这个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生1:在自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

生2:在它们的身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师:为什么做记号?这样做有必要吗?

生:为了证实这些蜜蜂是作者放飞的。有必要,如果不做记号,就分不清飞回来的

蜜蜂是不是作者放飞的。

师:说得很好,还做了哪些准备?

生: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然后自己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把蜜蜂放出来。

师:准备工作做好了,作者对蜜蜂能否飞回来有信心吗?他是怎么分析的呢?

生1:作者认为蜜蜂不会飞回来。

生2:因为起风了,蜜蜂飞得低,怎么能看到家呢?

师:作者到家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小女儿告诉他,已经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师:你为这两只蜜蜂感到高兴吗?

生:高兴,我觉得它们真了不起!它们不但飞回来了,还采了花粉呢!

师: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师:为什么说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呢?

生1:这些蜜蜂被带走之前是装在纸袋里的。

生2:它们是逆风而飞的,而且要飞得很低,根本无法从高处看到回家的路。

生3:周围都是陌生的景物。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全面,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作者得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

忆力”的结论。

赏析:教师从作者做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入手,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一些细节,

如做白色的记号、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为学生分析作者根据什么来得出结论。教学

中,教师不断用问题来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分析,当了解了作者的实验过程后,一切问题

都迎刃而解了。

♦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实验的过程,请同学们

再回顾课文,仔细阅读实验的部分,你从作者的做法中发现了什么?从哪儿发现的?

生1:我发现作者很细心。他为了确定飞回来的蜜蜂是自己放飞的,给它们做了记

号。

师:的确很细心,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也很细心,所以才有这样的发现。

生2:我觉得作者很严谨,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他选择在四公里外放飞蜜蜂,路

远而且是逆风,避免了偶然的发生。要是离得近的话,可能就说明不了问题了。

师:周密的考虑确实说明了他的严谨。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的思考也很周密。

生3:老师,作者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说明他想掌握准确的数据,我感受到了他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他是不是想知道蜜蜂最快要多长时间能飞回去,可能他想到了会

有蜜蜂要比他回来得快,说明他对听说的蜜蜂能辨认方向还是有点相信的,再一验证,

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师:你真了不起,分析得有理有据,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得出同学们真会学习。

从作者的实验中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这个伟大的昆虫学家。

生1:老师,我还有个发现,也能说明这一点,但不是实验过程。

师:说说看。

生:第1自然段中说“听说”,所以要做个实验,说明他很严谨。

师:从“听说”一词,你能体会到作者是什么心理?

生1:我能体会到作者不是很相信蜜蜂能辨认方向,想验证一下。

师:理解得真好,你能将作者的这种将信将疑读出来吗?

生1:可以。(生朗读)

生2:结尾也有,他说靠的是“无法解释的本能”,作者没有做实验去验证这种本

能,所以他说这种本能是“我无法解释”的,可见作者的实事求是。

师:掌声送给这几名同学。你们很了不起,能举一反三,不仅从实验中发现了法布

尔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在行文中也发现了这一点。我们要学习法布尔这种善

于观察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赏析:由细节体会严谨,是这个片段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由读文入手,自由交流

自己的感受,从作者的实验的一些细节,如细心做记号,在四公里外放飞、逆风避免偶

然现象发生,让小女儿等在蜂窝旁等人手。在学生找出这些细节之后,再指导学生带着

体会去读,自然就把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感悟出来了。

15*小虾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循循善导,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重点)

师:课文把小虾的样子和活动的特点描写得细致生动。请大家认真读一读,把你喜

欢的语句画下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说说为什么喜欢。

(交流)

生:我喜欢“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这句话。这句话把小虾

的样子写得清楚明白。

师:你能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小虾写得清楚明白的吗?

生:作者写得很形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我一看就知道像玻璃一样透明的小虾

就是才长大的。

师: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让描写变得更加细致生动,让你们喜欢。

生:我喜欢“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

紧贴住缸壁”这两句话。小虾真的太有趣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一点儿约束。

师:是啊,作者用了三个“有的”写出了小虾的动作,清清楚楚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