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大余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练习历史试题_第1页
赣州市大余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练习历史试题_第2页
赣州市大余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练习历史试题_第3页
赣州市大余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练习历史试题_第4页
赣州市大余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练习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余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九月练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自1927年进行大规模系统发掘以来,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可推断出北京人()A.人工栽培水稻等农作物 B.会制作陶器、玉器C.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D.会制作简单的衣服3.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远古传说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4.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3万年”“已懂得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5.2022年3-7月,苏州吴中区的塘北遗址发掘出了疑似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居民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6.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④陶器的出现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7.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为尊奉华夏族祖先是()A.炎帝、尧 B.炎帝、黄帝 C.黄帝、尧 D.尧、舜8.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 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9.《山海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下列关于材料描写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B.蚩尤部落打败了炎黄部落C.战后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0.《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11.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东周 C.春秋 D.战国12.“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A.定期朝觐天子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13.“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主要反映了()A.早期封建制国家建立 B.禅让制是国家的继承制度C.国家都城的迁移 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14.《荀子》一书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宗亲 B.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商朝的贵族 D.圣贤的后代15.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王朝()A.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C.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 D.多民族国家发展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西周 B.西汉 C.商朝 D.秦朝17.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大禾人面方鼎 D.四羊方尊18.周王朝对礼器使用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这一规定表明A.西周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 B.西周时期贵族等级界限分明C.西周时期青铜器功能较多 D.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加19.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结合下面甲骨文字形举例表判断,“从”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假借20.2023年是农历兔年。以下是汉字“兔”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A.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D.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二、综合题(21题8分,22题8分,23题12分,24题12分,共40分)21.请联系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1、2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什么?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材料三:(2)从材料二的文字叙述和材料三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三中图3、图4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4)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三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利簋(如图)。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1)说出材料一中“武征商”的时间和战役名称。材料二:(2)材料二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实施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的义务。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年清明时节,大量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黄帝陵祭拜。平日到黄帝陵瞻仰的人也是络绎不绝。(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召开部族联盟会议,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继承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族联盟首领。(2)以禹为例,说说他为什么可以成为部族联盟首领?当时联盟的首领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这种制度叫什么?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以“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丹朱(尧之子)也被排挤在外,使其父子不能相见。(3)材料三说明出现了什么问题?这跟教材的说法是否一致?所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说?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材料二:某青铜器图片材料三:刻有文字的甲骨(1)材料一的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