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标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课标要求1.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2.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3.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生命观念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建立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的观点科学思维构建种间关系的模式图,总结群落演替的特点科学探究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社会责任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目录1自主学习·巩固基础2重难探究·素养达标3实验平台·专讲专练4典题演练·破解高考5课后提能演练知识点一群落的结构[自主学习]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目测估计法物种数目季节性各种地域种间关系概念实例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________的现象狼与兔、鹰与鼠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______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牛与羊、水稻与稗草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马蛔虫与马、菟丝子与大豆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________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原始合作(互惠)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___________

海葵与寄居蟹独立生活有利资源2.群落的种间关系为食自身生长特点湿度和盐碱度镶嵌环境资源食物条件光照强度3.群落的空间结构分层4.群落的季节性由于

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

也会随之发生

的变化。

有规律

外貌和结构阳光、温度和水分5.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以及与其他_______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2)研究某种生物生态位时,要注意的问题。①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物种占用资源空间位置地位或作用

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自主检测]1.思考判断(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2)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在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4)“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6)森林中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2.深挖教材(1)立体农业是运用

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2)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这是垂直结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落的空间结构提示:不是。竹林是一个由同种生物构成的种群,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的“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3.热图导析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提示:b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知识点二群落的主要类型[自主学习]1.陆地群落分类(1)分类依据:

等方面的差异。

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2)常见生物群落类型及其特点。群落类型分布物种结构复杂性荒漠生物群落极度干旱区,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

非常简单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动植物种类

相对

森林生物群落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种类________非常复杂且

少较少简单特别多相对稳定2.群落的分布(1)群落的分布规律与决定因素。水分草甸森林草原荒漠荒漠草原森林相近或相似温度(2)群落的形成原因。适应不同群落外貌和结构物种组成时空条件协调和平衡

复杂的种间关系

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不尽相同[自主检测]1.思考判断(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相似的特点。(

)(2)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发达,但叶绿体较小、呈深绿色,比较适宜于在弱光条件下生存。(

)(3)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4)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但只有水生生物。(

)(5)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物种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6)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

)√√

×

×

×

2.深挖教材(1)在荒漠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具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在草原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又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动物的皮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大多数动物是夜行性的,在白天炎热时不活动;一些动物的排泄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丢失等。草原上植物的叶片比较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擅长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2)假如将森林中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群与草原上善于奔跑的动物种群对调,对这些种群来说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知识点三群落的演替[自主学习]速度和方向代替过量砍伐火山岩乔木

多年生草本植物乔木草本植物地衣种子土壤条件彻底消灭植被弃耕[自主检测]1.思考判断(1)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2)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3)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4)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5)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6)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

2.深挖教材(1)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取而代之还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提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3)演替最终都能形成森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个湖泊生物群落经一系列演替后,可以变成森林生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先有下列哪个阶段(

)A.沼泽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提示:不一定。演替最终能否形成森林取决于所处地域的气候等条件,如干旱地区或冻土地带很难演替到森林阶段A五种种间关系的比较[深度讲解]1.生物的种间关系2.生物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项目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

寄生

种间竞争

捕食

3.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1)(2)说明:在竞争力不同的两种生物中,一方可能会因竞争力弱而灭绝,而寄生关系中,一般不会淘汰物种。(3)(4)寄生与捕食关系的辨析。①寄生者在宿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宿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宿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果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生物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则为捕食关系,如蚊子与人为寄生关系,蝗虫与青草为捕食关系。②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寄生关系中,寄生生物一般不会导致宿主死亡。这都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关,在相互选择的作用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寄生者与宿主长期共存。[考向预测](一)考查群落内部种间关系的类型(素养目标:生命观念)1.(2023年江西乐平中学阶段练习)下列古文描述的生物种间关系对应不妥当的是(

)A.桑间可种田禾,农家有云:桑发黍,黍发桑——原始合作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寄生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间竞争B

【解析】“桑间可种田禾,农家有云:桑发黍,黍发桑”体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原始合作关系,A正确;蜾蠃捕螟蛉回来供幼虫获得营养,是一种特殊的捕食关系,B错误;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为捕食关系,C正确;草和豆苗竞争空间和资源,为种间竞争关系,D正确。(二)考查群落内部种间关系的曲线分析(素养目标:科学思维)2.图1所示为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竞争、捕食、种间竞争B.图1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C.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B

【解析】根据图1中几种生物间关系的模式图可判断①③④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②表示的是生物A的不同个体间的种内竞争;图1的③中A与B是捕食关系,当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关系曲线的多角度判断群落的演替[深度讲解]1.群落演替的5大原因(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干扰。2.群落演替的3个阶段(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竞争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捕食、竞争等,协同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3.群落演替的类型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时间经历时间长经历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沙丘、火山岩和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4.群落演替的4个特征(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朝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

关于群落演替的三个易错点(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考向预测](一)考查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素养目标:生命观念)1.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C

【解析】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该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错误;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岩石体积也增大,D错误。(二)考查群落演替的过程和特点(素养目标:生命观念)2.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该地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

【解析】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正确;在该地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因此图丙可表示该地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D正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理论]1.实验原理(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实验流程数据统计表分类并做好记录土壤样品地点和时间取样地点环境的主要情况地形3.采集小动物所用到的仪器(1)诱虫器(A图):该装置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件,该装置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2)吸虫器(B图):该装置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方法透析]1.注意区分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1)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体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2)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诊断小练](一)实验原理和方法1.为了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BCDA

【解析】土壤动物有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性,因此要让土壤动物从上面漏斗中转移到下面的收集瓶中,漏斗中的环境应有光、干燥、高温。对比4个选项,A选项中热光源能同时满足有光和高温两个条件。(二)实验的分析2.(高考经典)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A

【解析】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正确;一些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C正确;土壤小动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可以参与碳循环,D正确。1.(2023年海南卷)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海草种类分布潮带中潮带低潮带潮下带上部潮下带下部海神草+++-齿叶海神草-++-羽叶二药藻++++二药藻++++海菖蒲-++-注:“+”表示存在,“-”表示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D

【解析】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都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正确;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竞争阳光等资源,二者的种间关系是竞争,B正确;据表可知,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分布的海草种类最多,物种丰富度最高,C正确;据表可知,羽叶二药藻和二药藻分布的范围最广,故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羽叶二药藻和二药藻,D错误。2.(2023年浙江卷)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B

【解析】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是同一物种内部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A错误;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该过程中浮叶根生植物和挺水植物属于不同的物种,挺水植物的出现意味着优势种可能发生变化,B正确;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是发生在荷塘中的过程,是荷花这一物种的自然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C错误;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过程中不涉及两个物种之间的更替,不属于演替,D错误。3.(2022年海南卷)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A

【解析】据图可知,均为大岛时,近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远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3,均为小岛时,近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2>远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1,因此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少,A错误;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如近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近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2,远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3>远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1,因此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正确;据图中四条实线可知,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C正确;据图中两条虚线可知,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D正确。4.(2022年山东卷)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频度级1%~20%A21%~40%B41%~60%C61%~80%D81%~100%E(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

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

(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

种。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

(填字母)。

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B.甲的种群密度C.甲的植株高度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ABCD200广小E

(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地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干扰【解析】(1)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而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因此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E级。调查发现E级中的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