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邵阳市绥宁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邵阳市绥宁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邵阳市绥宁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邵阳市绥宁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变更示意图(部分),相应空格内应依次填入A.三国、隋、元B.三国、五代、元C.东汉、五代、北宋D.东汉、隋、北宋【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C.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粟为主,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宋朝时期,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正确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3.在美国学者迈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排行第82位。隋文帝人选是因为他①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②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国力强盛③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④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文帝统一后,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国力强盛。①②符合题意,A正确;为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从605年起,开凿了大运河;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③④错误,BCD排除;故选A。4.2019年4月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中,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说“在我们的国土上,有一个‘人'字,这个‘人'字的一撇,是长城,这一捺,就是大运河。”最能证明朱炳仁的观点的是A.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多民族国家B.大运河有利于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D.大运河有利于实现隋朝社会稳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C符合题意;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大运河有利于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大运河有利于实现隋朝社会稳定发展表述错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5.隋朝时有一位商人通过运河由北往南运输货物,从今天的洛阳出发坐船到杭州去,他依次经历的河段是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其中涿郡到洛阳为永济渠,从洛阳到杭州依次为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6.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贞观政要》 D.《金刚经》【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时,印度半岛被称为天竺。玄奘曾历尽千辛,前往天竺,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进行游学和讲学,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并以亲身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7.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应依次填写()朝代在位皇帝盛世名称①文帝.景帝文景之治东汉光武帝③唐朝②开元盛世A.东汉、唐太宗、贞观之治 B.西汉、唐太宗、光武中兴C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 D.西汉、唐玄宗、贞观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①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唐朝②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③“光武中兴”,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排除A项;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排除B项;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排除D项。故选C项。8.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高校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玄奘西行 B.张骞出使西域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最富影响的僧人,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因此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鉴真东渡。选项D正确;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排除A项;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排除C项。故选D。9.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关于石窟艺术说法正确的是()A.石窟艺术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 B.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C.云冈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D.龙门石窟中的佛像与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完全一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B项正确;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排除A项;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排除C项;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为了方便人们信奉,吸收了中国的一些元素,排除D项。故选B项。10.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其书法“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著名书法家是()A.颜真卿 B.吴道子 C.欧阳询 D.柳公权【答案】A【解析】【详解】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他的传世作品有《颜世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等,A项正确;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的画家,排除B项;欧阳询的字体严谨工整,排除C项;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排除D项。故选A项。11.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蔡。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得唐朝从此由盛转衰()A.开元盛世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朱温称帝【答案】C【解析】【详解】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蔡。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描写的是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C项正确;开元盛世与诗歌描写的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排除B项;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12.唐朝诗人罗殷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诗中“平陈业”是谁的功绩?()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因此诗中“平陈业”是指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是隋文帝的功绩,A项正确;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位皇帝,是隋文帝的儿子,排除B项;唐太宗、唐玄宗都是唐朝皇帝,与“平陈业”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的影响是()A.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B.平定了安史之乱C.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D.给唐朝以致命打击【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中央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大规模的起义爆发。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正确;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是黄巢起义的原因,排除A项;黄巢起义发生在安史之乱以后,排除B项;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打击,并未推翻唐朝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北宋并立民族政权是西夏和辽,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方向,辽位于北宋的北方偏东方向,C项正确;金灭掉了辽,它们不是并立的政权,排除A项;西夏和辽位于北宋的北方,B项方位有误,排除B项;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方向,D项方位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叙述,正确的是()A.10世纪初,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B.11世纪末,元昊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C.11世纪,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称大夏国皇帝 D.1279年,阿骨打率军攻打南宋残部【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A项正确;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排除B项;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排除C项;1279年,率军攻打南宋残部,完成国家统一的人物是忽必烈,不是阿骨打,排除D项。故选A项。16.在丁立的历史笔记中出现“杯酒释兵权,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等词话,与之有关的古代帝王是A.隋场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宋太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重文轻武”可知反映是宋朝的统治状况。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D符合题意;隋炀帝与“重文轻武”无关,A排除;唐太宗时期开创“贞观之治”,B排除;武则天与“重文轻武”无关,C排除。故选择D。17.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一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如端午节,人们要赛龙舟、吃粽子等,一直流传至今。下列诗句描写端午节的是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D.煤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描写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故C符合题意;“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写的是元宵节的情景,故A不合题意;“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重阳节,故B不合题意;“煤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的是春节,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B.“苏湖熟,天下足”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无徽不成镇”【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长江流域在我国的南方,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宋朝,南方战乱较少,农业发展较快。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意为苏州、湖州地区丰收了,天下粮食就充足。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超过北方,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B项符合题意;“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出自杜甫的《忆昔》,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A项不合题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意为南朝修建的那么多宏伟壮观的庙宇楼台如今都繁华不再,表达了万事万物经不住历史长河的洗涤,终为土灰。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C项不合题意;“无徽不成镇”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一句民谚,意为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便形不成市镇。说明了到处都有徽州商人的事实,反映了徽商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9.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其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的是A.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B.削弱丞相的大权C.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D.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宋太祖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将地方赋税大部上缴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故A符合题意。丞相是中央大臣,削弱丞相的大权与削弱地方权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属于在行政方面削弱地方权力,故C不符合题意。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属于在军事方面削弱地方权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A.创立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C.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 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被称为“成吉思汗”,D项正确;行省制度是忽必烈创立的,排除A项;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排除B项;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排除C项。故选D项。2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时期为了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设立的机构是()A.市舶司 B.台湾府 C.台湾行省 D.澎湖巡检司【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标志着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D项正确;市舶司是宋朝时期政府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排除A项;1683年清政府将台湾岛纳入版图,后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排除B项;1885年清朝改置台湾省,排除C项。故选D项。22.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蒙古族等民族长期相处杂居,后在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项正确;其余三项不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3.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隋朝和元朝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前者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者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故①符合题意。隋朝定都长安,即今西安,元朝定都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故②不符合题意。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但是隋朝不是,故③不符合题意。隋朝和元朝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如前者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后者创建了行省制度,故④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24.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生活在今天的山东地区,那么管辖你的是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A正确;行中书省管辖地方,辽阳行省和河南江北行省都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探究题(共18分)25.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对现代社会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探究:材料一科举制度创立、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影响主要贡献作出贡献的皇帝科举制度的诞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AB隋炀帝科举制度的完善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唐太宗创立殿试和武举C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三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在考试内容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宋代进士分为三等,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多数可官至宰相,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表格补充完整。(2)材料二中,哪个关键词可以说明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依据材料分析唐太宗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3)材料三关于宋代科举制的材料,解释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①宋代继续实行科举制,考试方法和内容都沿用隋唐旧制()②宋代进士科增加录取名额,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较迅速()③科举制使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形成文化昌盛的文治局面()④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宋代得到改革和发展()【答案】(1)A:隋文帝(或杨坚)B:设进士科;C:武则天(2)天下英雄(或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或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巩固封建统治。(3)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正确【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制度。【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天下英雄,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小问3详解】根据“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三级考试,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在考试内容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学知识,宋代继续实行科举制,考试方法和内容有所革新,①错误;宋代实行重文轻武国策,进士科增加录取名额,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较迅速②正确;科举制使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形成文化昌盛的文治局面,③正确;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宋代得到改革和发展,新增誊抄、糊名等制度,④正确。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4分)26.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材料二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还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当时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作一面“镜子”的大臣是谁?(2)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写出材料中纸币的名称;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发生“深远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魏征。(2)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种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重要的粮仓。交子。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或: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了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促进农业的生产发展,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太宗还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当时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作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两宋期间……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江南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种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朝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材料二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是指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7.隋唐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宋元时期,中国则出现了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其“卓然出于后世者”。材料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唐朝前期的这些国家统治者,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唐朝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材料三(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何故也?……”普曰:“……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材料四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