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人口与环境专题测试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人口与环境专题测试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人口与环境专题测试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人口与环境专题测试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人口与环境专题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专题八人口与环境专题测试卷一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相比于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减少了200万,人口出生率达近几十年来最低。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将最先影响到劳动力的 ()A.职业B.年龄C.性别D.数量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 ()A.育龄妇女人数少B.劳动力严重不足C.生育观念的变化D.人口老龄化严重3.为使“全面二孩”政策的潜力释放,逐步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提高育龄妇女文化水平B.强化政府生育服务职能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D.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答案ACB本题组以我国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资料为载体,考查人口变化的相关知识。依据数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出生率变化的原因、影响及措施,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蕴含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体现了正确的人口观的发展理念。第1题,要注意题干中“最先”两个字,人口出生率变化直接导致新生婴儿的数量发生变化,2018年新出生人口减少200万,最先会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如从事母婴、婴幼儿教育的人数会减少,A正确。短时间内对劳动力的年龄与性别影响不大,B、C错误;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要到15年之后,D错误。第2题,随着中国控制出生性别比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我国育龄妇女人数并不少,A错误;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B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育儿成本上升和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降低了人口出生率,C正确;人口老龄化严重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不大,D错误。第3题,提高育龄妇女文化水平可能改变其生育观念,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A不可行;强化政府生育服务职能可以减少育龄妇女生育的一些顾虑,B可行;中国历来有“养儿防老”的传统,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会降低人口出生率,C不可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劳动力出现短缺,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会加剧劳动力短缺现象,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影响人口出生率,D不可行。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示意我国与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时间。读图,回答下题。4.与中国相比较, ()A.甲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慢B.乙国2020年老龄化水平高C.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早D.丁国老龄人口倍增快答案C丙国197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1995年左右倍增,比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早,C正确;甲国老龄人口倍增时间短,说明其老龄化速度快,A错误;乙国2020年刚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水平比中国低,B错误;丁国老龄人口倍增时间长,老龄化速度较中国慢,D错误。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均设定了人口“天花板”。北京在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将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以内。下图为2013—2016年北京和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5.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短缺B.矿产资源枯竭C.土地资源紧张D.生物资源减少答案A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区,降水少,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则设定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6.近年来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及原因是 ()A.逐渐增加,交通拥堵加重B.逐渐减少,房地产调控加强C.先增加后减少,产业结构调整D.先减少后增加,环境质量恶化答案C根据图示人口数量变化,近年来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先增加后减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反而“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7.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资源C.气候D.矿产资源答案B读图可知,图中乙地区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B正确。8.图中甲地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答案C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C正确。自2015年以来,大量难民涌入欧洲,难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该国的中产阶级或精英阶层,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政府公职人员、技术人员等。读难民潮迁移路径图,完成下面三题。9.下列国家中是难民主要来源国的是 ()A.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B.意大利、利比亚、伊拉克C.希腊、法国、俄罗斯D.德国、叙利亚、土耳其年难民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洪涝灾害B.战争动乱C.经济停滞D.失业增多11.难民潮导致难民输出国 ()A.工业化水平提高B.技术人才流失C.城市化进程加快D.就业机会增加答案ABB本题组以国际难民潮及其迁移路径图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发生地区、原因及影响。读图,明确难民来源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区域,分析、思考产生难民潮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蕴含着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第9题,意大利、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福利非常好,对有能力进入欧洲的难民和移民人群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难民涌入国,而非输出国,故B、C、D项错误,A项正确。第10题,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动乱,难民输出国大都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停滞不前甚至持续倒退的情况,大量人口处于贫困或失业状态,且两极分化严重,故B项正确,C、D项错误;图示难民输出国主要位于中亚和北非,气候相对干旱,没有洪涝灾害,A项错误。第11题,难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该国的中产阶级或精英阶层,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政府公职人员、技术人员等。难民潮导致难民输出国技术人才流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延缓,失业加剧,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重庆曾是全国人口流出最多的地区,但自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下图示意2016年重庆市各功能区人口的流动状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量人口流出对该区主要影响是 ()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B.使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D.增加区域内交通压力答案C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人口流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设立旨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该区域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地矛盾较突出。大量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C正确。13.形成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交通条件改善B.东部地区经济下滑C.重庆人口政策限制D.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答案D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地位的提升,重庆市吸引大量人口回流或迁入。D正确。人口迁移是人口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意识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质量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人口迁移可以补充迁入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劳动力,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缓解迁出地人口压力和人地矛盾。2019年3月,多省份2018年度常住人口数据陆续出炉,下表为部分省份常住人口统计。依据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省份2018年常住人口(万)2017年常住人口(万)增加数增长率1广东省11346111691771.58%2山东省0.41%3上海市0.23%4北京市-0.76%5天津市0.18%14.广东、山东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前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③房价④环境⑤公共服务水平⑥落户政策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B本题考查人口变化的原因。广东、山东等省,人口数量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而且工资水平较高,吸引人才前往,并能留住人才,①对;同时,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更能吸引人才迁入,⑥对;交通、房价、环境这几方面会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但不是主要的,②③④错误。故选B。15.北京市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重要原因是 ()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B.经济活力欠佳C.环境污染严重D.交通拥堵答案A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故选A。1.人口变动的原因:自然增长;机械增长。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专题测试卷二时间:35分钟分值:32分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下图为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025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2011年—2012年—2015年—2025年答案A读图可知,2010—2011年老年人口增加亿人;2011—2012年老年人口增加亿人;2012—2015年3年间老年人口增加亿人;2015—2025年10年间老年人口增加亿人。因此,2010—2011年增长速度最快,故A正确。2.关于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②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③产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④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D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比如开设老年大学等,①正确。老龄化发展会导致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④正确。老龄化快速发展会促进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的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②错误。服务于老年人的养老机构等属于第三产业,因此老龄化快速发展吸引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③错误。故选D。2017年度和2018年度浙江省连续两年净流入人口居全国第二。下图为2010年浙江省人口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年,浙江省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差异较小B.西部地势起伏小,人口较少C.西南部水资源少,环境承载力小D.东北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答案D浙江省东北部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人口密度较大,D正确;东部部分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差异较大,A错误;浙江省西部为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人口较少,B错误;浙江省西南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小主要与地形有关,C错误。4.大量人口流入浙江省,对该省的影响是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B.增加就业机会C.影响地域文化特点D.减小环境压力答案C大量人口的流入会影响当地地域文化,C正确;人口流入会影响人口分布格局,但难以改变人口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根本格局,A错误;人口流入缓解劳动力紧张局面,产业转入才会增加就业机会,B错误;人口的流入会增加环境压力,D错误。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图Ⅰ为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某研究团队利用2000—2010年和2010—2015年各地省际人口流入年平均增量变化(分别用CFP1和CFP2表示)将广东省2000—2015年的省际人口流入格局分为以下四种:流入持续扩张区(CFP1>0,CFP2>0),流入缩减转扩张区(CFP1<0,CFP2>0),流入持续缩减区(CFP1<0,CFP2<0),流入扩张转缩减区(CFP1>0,CFP2<0)。图Ⅱ为2000—2015年广东省省际流入人口演化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图Ⅰ图Ⅱ5.据图Ⅱ判断,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5年广东省 ()A.东西部人口大幅减少B.总体趋势为人口流出C.人口流入量总体缩减D.人口流入量规模扩大答案C依据2000—2015年广东省省际流入人口演化格局示意图可知,东西部“省际人口流入年平均增量”有所减少,只能说明该地区外省流入人口的增长率降低,而不能表示流入人口数量的减少,故东西部人口不会大幅减少,A错误;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活力比较强的省,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所以总体趋势仍是人口迁入,而非人口流出,B错误;由图例可知,“持续缩减区”和“扩张转缩减区”所占比例较大,说明“省际人口流入年平均增量”整体是减少的,所以人口流入量总体缩减,C正确,D错误。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2018年安徽全省常住人口达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1.1%。如图为安徽省总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年和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剧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7.形成2012年后安徽省人口变化特点的原因主要有 ()①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回流②人口政策放松,新生人口增加③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加④生态环境改善,人口迁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A本题组以安徽省总人口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及原因,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突出对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第6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某一年份突然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经济带,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比较少,因此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B正确;外出旅游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影响常住人口的数量,故C不符合题意;安徽省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不会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7题,读图可知,2012年后安徽省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原因可能是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回流,①正确;人口政策放松,新生人口增加,②正确;人口老龄化不会使总人口数增加,③错误;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生态环境可能恶化,④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拉美国家1995—2010年人口迁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000年期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年龄群体可能是 ()岁以下—50岁—60岁岁以上—2010年期间,影响人口从都市区迁往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①文化②教育③环境④宗教⑤就业A.①③B.②③C.③⑤D.④⑤答案BC本题组以某拉美国家1995—2010年人口迁移为情境,通过图中不同年代人口迁移的特点,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拉美地区的城市化特点等必备知识。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突出了综合性的考查要求。第8题,材料提到该国位于拉美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图中显示,1995—2000年期间人口主要从农村、中小城市迁往大中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大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所以迁移的主要年龄群体应以劳动年龄为主,结合选项分析,B项正确。第9题,与大中城市相比,都市区的文化和教育水平更高,吸引力更强,因此文化和教育不是导致人口从都市区迁往大中城市的主导因素,①②项错误。由于都市区人口过度集中,产业密集,有可能环境条件较差,对人口迁移具有推力,致使部分人口由都市区向大中城市迁移,③项正确。在城市发展早期,宗教对个别城市的形成或人口迁移起主导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人口迁移所起作用越来越小,因此2000—2010年人口由都市区迁移到大中城市不太可能是宗教影响,④项错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都市区产业过于集中,生产成本上升,加上产业升级的需要,部分产业可能会向大中城市转移,使得这些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吸引人口由都市区向大中城市迁移,⑤项正确。结合选项,C项正确。我国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0.图中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A.增长过快B.外迁增多C.老年人口变化不大D.劳动人口不断减少答案D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人口增量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因此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0~14岁人口增加,而15~59岁(劳动人口)人口增量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故D正确。材料信息是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状况,反映出中国比较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11.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降低社会养老负担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D.延长人口寿命答案B通过延迟退休,可以提高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故可以降低社会养老负担,B对;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A错;劳动人口退休年龄推迟,不利于养老产业发展,C错;不能延长人口寿命,D错。故选B。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图中反映出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特征是 ()年以来总人口数不断增多年以来离婚人数持续上升年以来结婚人数大幅减少年之后离婚人数超过结婚人数答案B图中反映的是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总人口数量不能获知,A错。观察图中的离婚率曲线可知,2010年以来离婚率不断提高,离婚人数持续上升,B正确。2010年以来结婚率先提高后降低,具体的结婚人数则无法获知,不能判断人数是否大幅减少,C错。无法具体判断和比较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D错。13.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劳动力数量减少B.人口死亡率上升C.孤儿的数量增加D.加快老龄化进程答案D结婚率降低,离婚率提高,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从而提高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会影响未来劳动力的数量但不是现在,A错;人口死亡率上升也是在以后才会显现,B错误;离婚率增加不一定产生孤儿,孤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父母去世,C错。理解图中曲线的含义十分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第5题中的人口的比例(结婚率、离婚率)与人口的数量是两个概念,注意区分。第6题中的设问时间是“现阶段”,注意把握。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