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组基础巩固练1.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B.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定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答案】B【解析】蚯蚓是分解者,蚯蚓体内的能量在蚯蚓被捕食后可以流入消费者体内,A正确;输入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之外,还有外来有机物的输入,如人工鱼塘投放的饲料,B错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可以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生长更多,对空间、营养等竞争更加激烈,D正确。2.(2023年安徽合肥校联考期末)草原上的老猎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这蕴含了食物链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负反馈调节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C.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消极意义D.调查草原上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答案】C【解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负反馈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捕食者即消费者的存在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C错误;黄羊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需要使用标志重捕法,D正确。3.(2023年江西抚州统考期末)如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⑤B.图2中B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蜣螂取食兔粪便,则兔同化量10%~20%流入蜣螂体内D.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小于群落排出的CO2量【答案】D【解析】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A错误;图2中A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的遗体残骸和兔的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属于兔子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而且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是10%~20%,营养级中不只是一种生物,C错误;过度放牧时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和生产者数量的平衡被破坏了,会导致草场退化,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比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少,D正确。4.(2023年元宝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某人工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表示同化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B.甲种鱼和乙种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越多,甲种鱼和乙种鱼的数量就越多D.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能量去向都有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B【解析】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乙种鱼从甲种鱼处同化的能量为d,而甲种鱼同化的能量为b+c+e,则甲种鱼和乙种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100%,B5.如图表示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D.图中D1/D×100%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桑树总光合作用A,其中一部分能量B在桑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能量C用于桑树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A、B正确;由图可知D=A1+B1+C1+D1,图中D表示被蚕同化的能量,A1表示蚕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D1表示蚕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C正确;图中D1/D×100%可以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6.在草原上,具有“清道夫”之称的蜣螂以牛羊粪便为食,将粪球掩埋在土中,对草原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蜣螂属于第三营养级,对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B.牛与羊属于初级消费者,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通过摄食粪便,蜣螂可获得牛羊同化量的10%~20%D.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蜣螂以牛羊粪便为食,可知蜣螂属于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错误;牛、羊均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粪便中的能量是牛羊未同化的能量,蜣螂以粪便为食,因此其不能获取牛羊同化的能量,C错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群落,所以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D错误。7.下表是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kJ·m-2·a-1)。对该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项目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储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5.92.813.1乙870.7369.4501.3丙0.90.30.6丁141.061.979.1戊211.520.1191.4A.丁为肉食性动物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C.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D.该生态系统能量维持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表中各营养级形成的食物链为乙→丁→甲→丙。丁是植食性动物,A错误;甲随丙的增加而减少,B错误;乙是生产者,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C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102kJ·m-2·a-1,大于输出的总能量(即呼吸消耗的能量总和),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增多,D错误。8.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a~d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不可能超过d的10倍【答案】C【解析】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不是一种,所以可以构成多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图中c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生态系统中,b的值可能会超过d的10倍。B组能力提升练9.(2023年甘肃定西名校阶段练习)下图是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干物质质量表示(单位:t·km-2·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湿地中浮游动物可以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B.湿地中的芦苇高低不一、错落有致,这种现象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C.鱼虾总投放量不变,增加食鱼性鱼类的投放比例,则鱼虾总产量将降低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彼此依存,能量在食物链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湿地中浮游动物以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为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A正确;湿地中的芦苇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属于同一种群,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B错误;该湿地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鱼虾总投放量不变,若增加食鱼性鱼类的投放比例,小型鱼虾类的天敌增多,会导致鱼虾总产量下降,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通常沿食物链单向流动,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故能量在食物链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10.(2023年河南信阳统考期末)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能量①和能量④能被生产者再度利用,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通过物质循环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A正确;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B正确;能量①④为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再度利用,C错误;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D正确。11.低碳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选择,如图甲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为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乙中过程③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B.图甲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图甲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乙中的过程①⑤【答案】C【解析】图乙中过程③表示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A正确;图甲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正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要减少温室效应,主要增加植物对CO2的吸收,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即应调整图乙中的过程①和⑤,D正确。C组压轴培优练12.(2023年山西太原统考期末)科研人员对某湖泊中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进行取样研究,绘制的部分食物关系如下图(微囊藻属于蓝细菌,能产生毒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通过物质循环和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调节着生物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该生态系统浮游植物中的碳元素主要以的形式传递给浮游动物,同时浮游植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碳元素以的形式返至无机环境。碳元素的循环具有全球性,其原因是。

(3)鲚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浮游动物,这有利于减弱两者之间的强度。由于过度捕捞,此湖泊优势种由大白鱼变成了鲚鱼,这一变化更容易引发蓝细菌爆发,是因为鲚鱼数量的增长会增加对的摄食,有利于蓝细菌的繁殖。研究发现,通过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能有效治理水华,原因可能有

(答出1点即可)。

(4)图2中假设A的同化量以相同的比例来自各条食物链(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以20%计算),当A同化129kJ的能量时,则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为kJ。调查发现此湖泊湖水中的汞浓度为0.05ng/L,而白鱼体内汞的浓度可为水的800倍,这种现象称作。

【答案】(1)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信息(2)(含碳)有机物CO2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3)种间竞争浮游动物水生植物能通过竞争作用抑制蓝细菌等的增殖(或“水生植物可能分泌化学物质破坏蓝细菌等的增殖”)(4)2365生物富集【解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信息可以调整生物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2)生物群落中,碳元素主要存在于含碳有机物中,浮游动物取食浮游植物,那么浮游植物中的碳元素就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浮游动物。植物呼吸作用中将含碳有机物分解成CO2等无机物,因此碳元素是以CO2形式返回无机环境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3)由题干可知,鲚鱼、银鱼主要取食的生物种类不同,这有助于降低二者之间的种间竞争强度。鲚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例如蓝细菌等)为食,当优势种变为鲚鱼后,其对浮游动物的取食强度增大,导致浮游动物数量减少,蓝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