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整理人:马仁标江苏省南京市教师
★★新课标要求**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单元思维导图★★(此图下载后可放大)
大气圈的组成与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太阳暧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
(--------------------J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辐射【地面暖大气】地面的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大气还大地】
散射(有选择性)
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主要是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吸收(有选择性)
大气的两大作用
碎(没有选触)
保温作用主要是对地面辐射的保温
对农业注意:温室大棚种植和地膜的异同
大气要热过的应用对气候
对某地太阳能量的影响
注意:垂直方向上高空气压值一定低于近地面
热力环流热岛效应
海陆风
山谷风
第二节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原因
—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高空受两个力,最终风向和等压面平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的受力分析与风向,---------
------------------------\近地面受三个力,最终风向和等压面斜交
风向.风力、风速判读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在给定等压线图上,自主绘制最终风向
水圈的组成
水平方向上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分布规律
变化规律/—-.......
海水的iag/<垂直方向上的海水温度变化规律
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变化规律水平方向上全球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
海水的盐度厂;口
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含盐的影响
影响因素
波罗的海海水盐度最低,海水密度也最小
海水的空度海水密度典型区域
Y[红海海水盐度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
海水密度的影响主要为密度流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海水的运动及具影响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海陆间大循环
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及其意义
水利措施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农林措施
植被影响和河流流量
建议补充:河流的补给方式
认识生物圈
一般分布区域
常绿阔叶林植被特点
典型树种
一般分布区域
森林植被落叶阔叶林植被特点
典型树种
认识植被类型一般分布区域
第四节生物圈与植被
针□+林植破特点
典型树种
热带草原
草原植被
温带草原
荒漠植被
人工植被
环境对植槛的影响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C植被对环境的影晌
野外考索的目的
1.选定考票地点
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
3.规划考京路线,选取观察点位
自然地理野外考京的一般步骤4.确定考察时间:坚持“安全第一、易于考京”的原则
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京
5.准备考票装备
6.野外实地考京
7.总结分析考京成果
自然地理考森报告的一般格式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景观的对照案例
★★单元知识总结★★
【说明】标红部分为2019新鲁教与2003鲁教版地理第一册教材说法不同之处。
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详见本知识讲义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⑴太阳辐射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的太阳辐射
只占大气层顶太阳辐射的五分之一左右。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
大气或反射,占到大气层顶太阳辐射二分之一左右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并被地面
受热吸收。
过程
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⑶地面的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
厚大气逆辐射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
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大气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
温室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
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
效应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
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
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④人造烟雾可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冻害。
u皿.大气层顶部输入的
31%整空装散射太阳辐射能(100%)
到宇宙空间
_
4%地面6%云层6%大气散射大气上界
反射反射和反射
云层反射
21%被大气吸收
云层
地球表面
48%被地表吸收
1.大气对于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大气对于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2.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由于地表的温度比
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相比,波长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波
段。因此,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提醒】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大气吸收地大气《»«强》气温升高.
I大量排放I|面辐射增多|保温作用增强全球变暖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
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注意】玻璃这种材质可以允许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穿过,从而到达室内地表。但是却阻止波长较长
的地面辐射逸散出去,所以玻璃房可以用来保温。
第二节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热力环流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丕场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值单的形式。
2.形成:近地面冷热不均一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存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一大气
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低气-压高气压低气压、
高气压低气压■^―高气压
CAB
等压面的凸向:高高低低。
考试时如果能在题目中看到“建
1国殳热划句时的*压国,英及代表地面受热不均力时的与区色筑物”,那么一般默认为近地面!
182-1-9»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争总
如右上图所示:
(1)A地受热,气流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气流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
(2)高空:水平方向上,气流从A地流向B、C两地;近地面:A地为低气压,B、C为高气压,气流
从B、C流向土地。
【提醒】“热低压、冷高压”仅适用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地区相比较,不适用于垂直方向上。在垂直方向
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压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所以水平
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
3.受力分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面)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有近地面才有哦。)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丑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转。(因为没有摩擦力)
(2)近地面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F2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三、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都有可
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
\r
>气温日较差减小,降
//
/-~11_______:水增多。
_11__________
海陆风
山谷风:在山谷和盆
\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
>r—
/向谷底,使谷底和盆
___11__________
一地内形成逆温层,阻
___1>____________
碍了空气的垂直运
山谷风
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城市风:一般将绿化
\-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
或下沉距离以内,将
二I,
―—
城市热___11__________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
岛效应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
之外。
把树种在环流内;把
化工厂等污染企业建
在环流外。
四、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虚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面)
第二步:确定半球。北半球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向右偏;南半球顺着箭头方向左偏。
第三步:确定近地面还是高空。近地面偏转30。~45。,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偏转90。,最终风
向与等压线平行。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详见第一单元地球的外部圈层部分。
二、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海水的主要性质可以从温度、盐度、密度等方面去分析。
1.海水的温度
(1)水平方向上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分布规律
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温度一般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海区表层海水
的温度,通常随季节或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
41淡冰的平均界线■
图2-2-38月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分布
(2)垂直方向上的海水温度变化规律
在垂直方向,海水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定深度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在高纬
度地区,海水中往往会存在一个冷中间层,是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密度增大而下沉形成的。
a«/x温度rc
10010
k合层夕—一‘
冷中间水
•
*
1-1000
・-1000-1000
-2000L-200011-2000U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图2-2-4不同纬度地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地球上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储存于海洋中,海洋是地球的热量储存库。
海洋对大气温度变化具有调节作用。海水温度增高,会因为体积的膨胀引起海平面一定幅度的上升。
局部区域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还会引发气候的异常变化。
2.海水的盐度
(1)水平方向上全球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
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所以海水既咸又苦。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35%0o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一般来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较
高,反之较低。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均会对海水盐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2-2-58月世界海洋表面海水盐度分布
(2)海水含盐的影响:
①利用海水蒸发可以制取生活、生产需要的食用盐和工业盐。我国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海南岛的莺
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等都是著名的盐场。江苏省盐城市,因自古以来出产海盐而闻名,故取名“盐
城”。
②与金属组成原电池,造成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为了保护船体,在吃水线下常镶嵌锌块,对船体进行
电化学保护,并在船体上喷涂保护涂层,以减轻海水的腐蚀。
3.海水的密度
海水密度的大小及其变化,主要与海水的盐度、温度、压力及其变化有关。
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波罗的海的海水盐度最低,海水密度也最小;红海海水盐度
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
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例如,直布罗陀海峡东侧的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密度较大,海水
下沉,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海水则从底层流向大西洋。
深度冰
0
200
400
600
800
100()
1200
1400西经
盐度以
36.036.537.037.538.0
一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向
图2-2-8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密度流的形成示意
三、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海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主要包括波浪、潮汐和洋流等。海水运动不仅输送水量,而且输
送物质和能量。海水的运动促进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天气。
1.波浪
海洋上的波浪主要是风浪。风速越大,风浪也越大。波浪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水质净化,但也会导
致污染物的重新悬浮和污染的加剧。波浪可用来发电。
2.潮汐
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运动。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涨到最
高位置时,叫高潮;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叫低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叫潮差。从低潮到高
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上升,叫涨潮;从高潮到低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下降,叫落潮。
地球同时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以及自身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引潮力是两天体之间引力和地球旋
转离心力的合力。月球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2.17倍,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大型船舶可趁涨潮进出河流和港口。潮汐也可以用来发电。
3.洋流
世界上绝大多数洋流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
叫暖流,反之叫寒流。
洋流的影响:①船舶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但寒暖流相遇,往往会形成海雾,对海上航
行不利。②世界著名渔场主要分布于寒暖流交汇和海水上泛的海区。③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
有降温减湿的作用。④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海水净化速度,但同时
也会导致污染范围的扩大。
四、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
水循环类型发生区域主要环节作用人类干预和控制的环节
蒸发、水汽输最重要的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送、降水、下使陆地水不断得
海陆之间地表径流(人类影响最
环渗、地表径到补充,水资源
大的环节,影响方式是
流、地下径流得以再生
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利工
蒸发、植物蒸补充陆地水数量
陆上内循环陆地内部
腾、降水很少程);蒸发、降水、下
渗
携带水量最大的
海上内循环海洋内部蒸发、降水
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水汽输送
植物蒸感
降水
陆上内循环降水
蒸发
海上内循环
地表径流
下港
地下径流海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不同水体循环更新周期不同,大气水、河流水、土壤水
等更新循环速度较快,深层地下水等水体循环更新的周期很长、速度很慢,一旦污染很难在短期内净化。
水体类型平均循环更新周期水体类型平均循环更新周期
深层地下水1400年河流水16天
湖泊17年大气水8天
沼泽5年生物水几小时
土壤水1年
②促进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对调节地表温度具有一定作用。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促使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
⑤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生活环境。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利措施
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
大蒸发量。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注意】修水库可以改变水的时间调配;跨流域调水可以实现水的望回调配。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
加降水。
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
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
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4.植被影响和河流流量
【补充】河流的补给方式
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
①水量变化大
我国以夏普遍,尤以东
雨水
200-
秋两季为②时间集中部季风区最典
147101月)
补给
主型
③不连续
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具有明
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能R
①季节性mVs
80c
60T
400
②水量稳定20(
季节性积
1a456789101112(/5)
雪融水补春季东北地区
③连续性
东北地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给
④有两汛(春汛、形成的春汛和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冬季
夏汛)气温低/可流封冻。
mVs
400
①有明显的季200
(永久
节、日变化
西北地区、青
性)冰川夏季
藏高原
②1、2月份有断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1、2
融水补给
流月份径流出现断流的原因:气温低于0℃,
冰川无融水。
①较稳定
普遍,例如天
湖泊水
全年池和长江中下
②对径流有调节
补给
游江中下游
作用
V7
81
①河流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枯水
①稳定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河流水补给
地下水
湖泊水
全年普遍
②一般与河流有
补给
互补作用②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间的补给
关系: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
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
补给河流水、湖泊水。
★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水
补给地下水。
第四节生物圈与植被
一、认识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
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生物圈对于地表环境具有调节和稳定的作用,例如地表温度长期围绕15℃左右上下波
动。
【注意】需要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生物圈和其他圈层的物质交换过程【提示】主要是与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交换。
二、识别植被类型
绿色植物对地球上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人们把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自然植
被有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
(一)森林植被
组成: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
典型森林植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L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是指主要由常绿的阔叶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所谓常绿就是一年四季常青。
一般分布区域: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
植被特点:植物茂密,树冠浑圆,树叶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
典型树种:樟树、椰子树等是常见的常绿阔叶树种,因此樟树林、椰子林等都是常绿阔叶林。
2.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是指主要由落叶的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落叶阔叶林夏季葱绿,冬季落叶。
一般分布区域:落叶阔叶林通常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
植被特点: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典型树种:常见的落叶阔叶树种包括桦树、杨树、柳树、榆树、银杏树等。
3.针叶林:针叶林是指主要由针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
植被特点:针叶树的叶子呈针状,如松树、杉树等。
一般分布区域:针叶树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和耐旱、喜温和喜湿等不同类型。分布比较广泛,从寒
温带、温带到亚热带、热带都有,大规模成片分布的针叶林主要在寒温带(亚寒带)气候区,其北界就是
森林的北界。亚寒带针叶林通常称为北方针叶林,也称泰加林。
典型树种:针叶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等一些耐寒树种组成,由落叶松组成的称为明亮针叶
林,而主要由云杉、冷杉组成的称为暗针叶林。
(二)草原植被
草原是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主要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两大类。
1.热带草原:指分布在热带地区的草原植被。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度到20度的热带大陆上,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
干季几乎没有雨水。这里生长的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旱性。热带草原生长着很高的草类,并零星点缀着树
木。湿季时草木非常茂盛,原野一片葱绿;而到了干季,草木凋萎,原野枯黄。植物的季节变化,引起动
物的大规模迁徙。
2.温带草原:指温带地区的草原植被。
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4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温带草原群
落结构简单,几乎没有树木,仅有草本层。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且“一岁一枯荣”。
(三)荒漠植被荒漠植被是指植物覆盖稀疏、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主要分为热带亚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两类。为适应严酷的生态条件,有的植物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
片状、刺状或呈无叶类型,以减少蒸发;有的具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分;有的茎叶覆盖茸毛,以抵抗灼
热;大多数植物根系发达,以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荒漠植被生产量很低,生物物质积累缓慢。
【提醒】人工植被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经过长期选择、栽培的植物群落的泛称。常见的人工
植被有果园、菜园、稻田、花园、麦地等,还有人工的竹林、桦木林等。
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气候。不同的热量、降水及组合状
况,决定了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特点。植物的种类及分布除与气候有关外,还受土壤、地形等因素影
响。植物生长依赖于环境,因此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分布可以反过来指示环境。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例:①固碳释氧,净化空气。②涵养水源,保育土壤。③积累营
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④防风防沙,减轻灾害。
第五节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一、野外考察的目的:提高地理实践能力;训练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协作精神。
二、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一般步骤:
1.选定考察地点:考察点需要自然地理要素典型、交通便利、环境安全。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学校附
近的自然植被发育、保存较好的中低山或者山丘、岗地。
山岳的分类(按照山体高度)
主峰海拔超过5000米极高山
主峰海拔3500-5000米高山
主峰海拔1000-3500米中山
主峰海拔500-1000米低山
主峰海拔500米以下丘陵
主峰相对高度低于150米岗地
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拟考察地方与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以及人类活动形成初步的认知。
3.规划考察路线,选取观察点位: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便捷、安全、自然地理现象具有
典型性”的原则,提出可行的考察路线;然后应用网络电子地图,进行模拟考察,最后确定考察的路线。
沿着考察路线,在海拔、坡度、坡向、植被、土壤、地貌等观察对象发生显著变化的界限左右,布置重点
观察点位,必要时进行测量和采样;如果变化不显著,可以等间距布置观察点位。
4.确定考察时间:坚持“安全第一、易于考察”的原则。对于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区域来说,深秋或初冬
时节是个不错的选择。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最好选择夏季或者初秋进行。
5.准备考察装备。
6.野外实地考察:考察记录、拍照摄像、重点采样、分工协作等。
7.总结分析考察成果。
知识窗
iibi如何撰写自然地理考察报告
撰写自然地理考察报告,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是主要内容应包括考察的时
间、地点、内容、方法、结果、结论等:
考察报告通常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引言
简要介绍考察目的与意义、考察的时间与地点、考察的内容
二、方法
阐述考察的路线、重点点位,怎么考察的,利用了什么工具,怎么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氯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17课《屈原(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山东省菏泽市10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2单元2.4活动3《人脸的识别过程与模拟打开门禁》教学设计
-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控活塞环内外圆立式车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My classroom Part C story time大单元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设计+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第14课 金鸡报晓-光敏传感器和多任务的应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
-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课件
-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 胸痹心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word 公章 模板
- 泛读2unit2-music
- 世界技能大赛PPT幻灯片课件(PPT 21页)
- 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PPT 44页)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腹膜透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