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践探索_第1页
古诗词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践探索_第2页
古诗词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践探索_第3页
古诗词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践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项目式学习是围绕真实情境中古诗词学习的问题进行深入持续探索,形成项目成果,促进素养目标达成的教学方式。在开展古诗词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古诗词的教与学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能在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中提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造性地传承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一、小学阶段古诗词的大概念古诗词项目式学习是围绕古诗词的大概念实施的,提取与古诗词相关的大概念是第一步。小学阶段统编教材精读课的古诗词共有55首,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数量逐渐递增,分别为13首、18首和24首。古诗词按内容分,写景诗(含山水田园诗和其他描写景物的诗)有33首,占据半壁江山;其他类型的诗,如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哲理诗等,共计22首。(一)各类型古诗词的大概念古诗词的大概念可谓古已有之。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古诗词往往借助凝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抒发作者的情感、志向。1.融情于景從纵向来看,同一类型的古诗词,在不同年级对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如古诗中的“情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融情于景”是核心概念,无论是写景诗、边塞诗还是送别诗等,都离不开特定的“情景”。学生要理解这一核心概念,就要对“景”和“情”的子概念有所理解。想象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诗歌学习,对诗句进行想象加工,才能还原诗中所写之“景”。第一学段的课后题大多为“读诗句,想画面”,指向直觉思维;第二学段开始要学生说说诗句所写的画面或情景,指向形象思维。通过两个学段的学习,学生对“情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三学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对表达方式以及对诗歌情感的体会,某些景物带有约定俗成的含义,如“柳”有“留”之意等,为第四学段学习“意象”的概念打下基础。诗人创作时融主观情感于客观景物之中,因此,学生品读诗句中客观景物的组合、凝练而生动的表达,能够更好地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2.托物言志小学阶段的咏物诗有两类,一类单纯抒发对事物喜爱之情,另一种则将自己的志向寄托在事物身上。“托物言志”是后一种咏物诗的大概念。在小学阶段,第一学段大多为单纯抒发喜爱之情的咏物诗,如《鹅》《咏柳》等;第三学段则以“咏物诗”为主题,要求体会诗中表达的志向。理解托物言志的大概念的要点在于找到所咏之物与诗人自身之间的相同点,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表达的志向。学生理解并迁移这一大概念,能够读懂更多的咏物诗,以及其他类型古诗中某些具有人格化特征的特定事物的含义。3.托物寓理托物寓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大概念。作者将深刻的哲理寄寓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增强了可读性的同时,又使道理更加贴近生活,容易为读者所接受。这一类古诗集中在第二学段,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二)诗歌赏析的大概念“知人论世”是传统的诗词赏析法。诗词往往创作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诗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际遇。因此,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与人物生平,有助于理解古诗词。古诗词项目式学习基于古诗词大概念进行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大概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二、古诗词项目学习的课堂实践(一)立足课堂的“3+2”古诗词项目学习教师提取不同类型诗词大概念后,以此驱动项目学习,可以立足课堂进行实践。1.立足课堂的古诗词“小项目”以第二、三学段为例,古诗词一般以三首为单位编排在同一篇精读课中。而古诗词项目学习可以立足课堂,一个小项目只需要“3+2”个课时,即完整的三个课时加上两个早读时间。三个课时分别为入项课、大概念探究课和出项课,两个早读时间分别为方案讨论时间和反思小结时间。为了学生拥有充分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每个课时之间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步实施。这些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学习和传承古诗词?学生将通过实践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答案”。2.古诗词“小项目”的主要课型(1)入项课入项课是古诗词项目学习的起始课,主要是结合课前预习提出的驱动性问题,以其中一首古诗词的学习为例,聚焦同类型古诗的大概念,并发布学习项目。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支架,比如,可视化的流程分解图、时间轴等元认知支架,合作规划、探究性对话等学习实践支架,网址、视频等资源支架,让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规划。(2)大概念探究课大概念探究课是古诗词项目学习的核心课,主要是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度学习,进一步探究该类型古诗词的大概念,品味该类型古诗词的语言表达特色,讨论形成古诗词项目的可行性方案,为作品的制作做好准备。(3)出项课成品制作是项目成果可视化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这节课中对探究课后完成的半成品进行润色和加工,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品展示是整个项目中关键的一环,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讲解小组的作品或参观其他作品并提出问题,加深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也完成了从学习者到宣传者的角色转变。(二)古诗词项目学习课堂实践的路径古诗词项目学习的课堂实践路径为:预习中形成驱动性问题——入项课发布研究项目——探究课理解大概念——课后合作形成项目方案——出项课完成及展示作品——复盘项目反思小结。以第三学段探究咏物诗核心概念“托物言志”的小项目“‘君子古风文创展”为例,小项目以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为依据,实施步骤分为以下六步。1.进行有效预习,形成驱动性问题学生在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预习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比如,诗人为什么以这些事物来寄托自己的志向?这些事物与诗人之间有何关联?咏物诗都是“托物言志”的吗?为什么会有“花中四君子”一说,这一文化的形成与诗词有什么联系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指向了咏物诗的大概念“托物言志”。通过搜集和梳理相关古诗词,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教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梳理,形成驱动性问题——如何用好古诗词文化,让现代小学生学习君子之德?这一问题被拆分为几个子问题:哪些古诗词蕴含了君子之德?古诗词中的君子之德是如何表达的?怎样学习这类古诗词?在问题驱动下,学生将经历趣味盎然的“解密之旅”。2.发布研究项目,提供学习支架入项课发布了项目“‘君子古风文创作品展”。“文创”符合现代人的喜好,好的“文创”作品把握了诗词文化的精髓,可以让君子之德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如何才能创作出好的文创作品?以《马诗》为例,学生初探“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建功立业的志向寄托在马的身上。教师展示与“马”相关的文创作品,如扇子、挂饰等,学生组合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尝试用《马诗》阐述文创的内涵。最后,学生分组讨论初步的构思,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便于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学生的讨论始终指向问题的解决,是在真实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3.探究性学习,理解该类型古诗词大概念学生要制作出好的“文创”作品,必须对古诗中的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通过第二课时的《石灰吟》和《竹石》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品格”是通过诗中何种事物表达的,如何表达的。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解读诗句。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将石灰清白的特点与于谦“两袖清风”等小故事结合起来,将郑燮写的竹子与他的为官事迹结合起来,初步感受到所吟之物与诗人之间的关系,理解其表达的志向。然后,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探究诗人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诗句中找出不属于事物本身特点却隐含诗人情感的词句,如“若等闲”“浑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进一步明确了这些词句表达的是诗人的情感与志向。最后,各小组搜集大量咏物诗和部分写景诗,进一步整理资料,锁定可以进行“文创”的相关事物。4.完成周期作业,形成项目方案教师利用一次早读时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定“文创”主题,如“四君子系列书签”“岁寒三友标本记事本”等,撰写简单的方案。由于不同的“文创”主题需要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各小组需要约一周的课余时间进行跨学科学习,深入研究更多的咏物诗,制作“文创”半成品。5.完成作品创作,发布项目成果学生完成“文创”半成品后,教师在第三课时组织学生布置好“成果发布会”的摊位。各小组在摊位上对半成品进行加工,撰写与物品相关的文案。比如,“四君子系列书签”小组的文案是“梅,剪雪裁冰,遇寒愈强,一身傲骨是他的底色。兰,空谷幽香,静静绽放。竹,吟风弄月的他是文人的好友,独立坚强的他是世人的楷模。菊,生命力强,淡泊悠远,东篱之下自有心境的安然。四君子系列书签,让你在阅读中品味人生。”在成品制作和文案创作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从理解式的输入到运用式的输出,由语言表达的形式实现了对古诗词大概念的内化。学生完成作品后,现场进行“文创展”。学生负责讲解本摊位的作品内涵,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邀请其他各组的学习伙伴对作品进行点评。在这样的互动评價中,学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