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1北宋中心集权的加强材料一乾德元年(963年)春正月,初以文臣知州事。……夏四月,诏设通判于诸州,凡军民之政皆统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大州或置二员。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藩,于是节度使之权始轻。——《宋史纪事本末》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主旨材料一介绍了宋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材料二反映了朱熹对宋初加强中心集权措施的看法。思索:(1)概括材料一中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试答:以文臣为知州,由其接管地方行政权;设置通判作为知州的副手,其权力与知州同等,有权干脆向皇帝汇报;解除节度使对支郡的限制权,藩镇所辖支郡由中心直辖。(2)材料二中作者对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措施有什么看法?试答:加强了中心集权,但导致地方军事力气严峻减弱,在对少数民族作战时屡屡失败。历史说明——北宋加强中心集权的特点守内虚外宋朝吸取唐朝外重内轻造成藩镇割据的教训,制定了守内虚外的国家战略,重点防范内部可能出现的隐患,而放松防范外部存在的威逼。这导致宋代边疆防卫的空虚,宋代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中处于劣势。强干弱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宋代从军事、经济上大规模减弱地方实力,强化中心对地方财政的限制,虽然防止了割据势力的出现,但是也造成了地方实力不足,不利于边疆地区的防卫。分化事权宋代普遍分化军权、相权、地方权力,使其相互牵制,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心集权。但是,分权过细,造成保守拖沓的政治风气,官员过多过滥,造成财政危机。崇文抑武这是两宋的基本国策。一方面,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使宋代的文化空前旺盛;另一方面,军事人才受到打压,在应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冲击时懦弱无力,国防危机日甚一日。唯物史观——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缘由及对其评价缘由①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快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淌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打算了条件。②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③选官上:科举制度减弱了门第血统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④教化上: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评价①主动性:宋代文官制度使武人政治基本上退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较发达。②消极性: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简洁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探究2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构建与创新材料一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境内既有“畜牧畋渔以食……车马为家”的契丹人以及其他游牧民族,又有“耕稼以食……宫室以居,城郭以治”的汉人和旧渤海国人。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辽朝实行了一种特别的政治制度,即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该制度在统治机构的设置上体现为“官分南、北”,详细方法是:统治契丹族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一律用契丹贵族,办事处所设在皇帝的牙帐之北,称为北面官,掌管“宫帐、部族、属国”等范围内的政务。统治汉人和旧渤海国人的,杂用汉族地主和契丹贵族,办事处所设在皇帝的牙帐之南,称为南面官,凡属于“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都由他们负责。——摘编自《邓广铭全集》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即所谓“山河形便”。从元朝起先,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心军事限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织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探讨》材料主旨材料一介绍了辽朝南、北面官的实行背景、特点。材料二阐述了元朝行政区划的原则。思索:(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南、北面官制的主要特点及历史意义。试答:特点:少数民族与汉族分治;官分南北,因俗而治。意义:对多民族国家的治理具有借鉴作用,巩固了辽朝疆域,有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缓和了民族冲突,有益于加强契丹族、汉族等民族间的交融;传承了中华文化,有助于推动辽朝的封建化进程。(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元朝行省区划调整的缘由。试答:元朝疆域扩大,为管理广袤疆域,加强中心集权;吸取以往以自然界限分区造成割据的教训,通过人为分区进行权力制衡。家国情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国民族一体化进程(1)民族迁徙与交织杂居分布格局的形成。辽宋夏金元时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大规模的双向流淌,使各民族间交织杂居分布格局进一步形成并不断发展。(2)劝课农桑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为维系统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相宜农耕的区域“劝课农桑”,使农业经济渐渐进入北方传统的游牧经济区域,提升了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对农耕民族的茶叶、丝绢等生活用品有较大的需求,而中原地区也离不开游牧民族的马匹、牛羊和毛皮原料。于是,两宋王朝通过设置榷场等与周边民族进行经贸往来,将中原农耕经济区与北方游牧经济区较为紧密地联系起来。(3)尊孔习儒与政治文化制度的趋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维护和稳定自身的统治,在承袭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中原的汉文化和统治制度。(4)“海内一家”的政治理念。少数民族统治者以“中国之主”自居,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内涵。历史说明——全面相识元朝的历史贡献(1)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2)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进入历史上疆域最宽敞的时期。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心政府的干脆管辖之下。(3)首创行省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民族交融出现又一次新高峰。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流淌,一个新民族——回族起先形成。历史说明——辽夏金元对中原制度的继承与创新(1)辽朝①深厚的契丹族民族特色:实行斡鲁朵制度、投下制度、捺钵(行在)制度等。②与汉制的融合——“藩汉分治”A.皇帝制度:皇帝具有双重身份。对于契丹等游牧民族来讲拥有可汗的权威,对于渤海人与汉人来说又行使皇权。B.中心行政体制:南、北面官制。北面官接受传统的契丹部族官制管理契丹政事;南面官接受唐制管理汉人事务。C.地方行政体制:因地制宜,诸制并举。契丹旧地及游牧地区实行部族制;渤海地区实行原官制;燕云十六州沿用唐制。D.人事管理制度:北面官通过契丹传统世选补充,南面官则主要通过科举来选任。(2)金朝①对辽制的吸取与借鉴:对境内不同民族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方式,在中心实行唐宋的设官制度,在地方则实行州县、猛安谋克、部族并行的行政体制。②对汉法的吸取与改造:实行尚书省一省制,撤销中书省与门下省,取消了三省相互牵制和驳正违失的机制,皇帝决策权力更为增加。③制度创新:金朝新创行省制度,开行省制的先河。(3)西夏:汉化程度较高,政治制度基本仿照中原王朝,但也有取之于辽、金及吐蕃、回纥等民族制度的痕迹,其制度对元朝也有确定的影响。(4)元朝①“汉制”与民族制度的混合:机构设置上,中心设省、台、院,但保存了怯薛制,地方投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肥小型商铺出租合同样本
- 公司并购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
- 心理康复师实习劳动合同
- 设计师合作开发合同模板专业版
- 标准版劳动合同范本合同
- 国际仓储业务合作合同范本
- 度中国员工境外工作劳务合同
- 供应链合作协议合同法全文
- 中小学教师职务合同范本
- 临时工劳务合同
-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绪论
- 市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完整版)
- 量具能力准则Cg-Cgk评价报告
- 旅游管理-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现状及开发策略
-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100解析试题
-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7000字(论文)】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2023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PPT
- 甘蔗渣制备木聚糖的研究
- 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维护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