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2课时 陆生动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1页
1.1第2课时 陆生动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2页
1.1第2课时 陆生动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3页
1.1第2课时 陆生动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4页
1.1第2课时 陆生动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1艳丽多姿的生物第2课时陆生动物⁠1.

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

水生动物⁠。陆生高等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发达的

附肢⁠支撑身体,并有防止

水分散失⁠的身体表面,这些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2.

鸟类的身体呈

纺锤⁠形,前肢变成

翼⁠,以适应空中飞行。

3.

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

致密⁠的毛,以抵御严寒的气候;在夏季到来之前,皮肤则

脱去部分绒毛⁠,以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

4.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

厚皮⁠,适于沙地行走。驼峰内贮有

脂肪⁠,其分解能产生水并释放能量。骆驼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

贮水⁠,因此,它善耐饥渴,号称“沙漠之舟”。

5.

蝙蝠⁠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

力的类群。它是靠

超声波⁠来确定方位的。

水生动物附肢水分散失纺锤翼致密脱去部分绒毛厚皮脂肪贮水蝙蝠超声波6.

动物常利用自身的

体形⁠和

体色⁠来迷惑敌人。竹节虫的体色以

绿色⁠或

褐色⁠为主,体形似

竹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拟态⁠”。螳螂的体色以

草绿色⁠为主,在绿草丛中很难被发现;又如避役,它的体色能

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变色龙”。我们把这些动物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称为

保护色⁠,而把某些有毒刺和恶臭的动物具有的鲜艳色彩称为

警戒色⁠。

7.

在陆地上,还有一些动物生活在地下,如鼠,身体呈

锥形⁠,常在地下打洞。鼠夜间活动,白天藏于

洞穴⁠中,对农业和人类危害很大。

体形体色绿色褐色竹节拟态草绿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保护色警戒色锥形洞穴⁠1.

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种变化所适应的是(

C

)A.

干旱缺水环境B.

多风多沙环境C.

寒冷干燥气候D.

草食生活环境2.

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这一特征属于(

B

)A.

保护色B.

警戒色C.

拟态D.

模仿3.

下列描述不是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的是(

B

)A.

体表有保持水分的结构B.

体表有保持湿润的黏液C.

有专门的位于体内的呼吸器官D.

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CBB4.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人认为“雷在天上,当为惊蛰”“惊蛰者,万物出乎震,震为雷也”,是“蛰虫惊而出走”。影响昆虫“惊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

A

)A.

温度B.

光照C.

空气D.

水5.

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是(

A

)①

四肢底部有厚皮;②

驼峰内贮有脂肪;③

有三个胃;④

身体表面长有毛;⑤

身体高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⑤D.

③④⑤AA6.

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物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的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下列生理结构中,适应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中的是(

B

)A.

仙人掌的叶刺B.

大榕树茎上长出的“气生根”C.

骆驼的驼峰D.

昆虫表面的外骨骼7.

有一种动物的排尿量很少,甚至不排汗,此种动物生活的环境可能是在(

B

)A.

草原地带B.

沙漠地带C.

温暖地带D.

寒冷地带BB8.

生物常利用自身的

体形⁠和

体色⁠来迷惑敌人。竹节虫形似竹节,体色以绿色或褐色为主,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生物学上称之为“

拟态⁠”;避役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冰雪环境中的北极狐毛色是纯白的,这些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被称为“

保护色⁠”;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毒蛾的幼虫也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这些现象被称为“

警戒色⁠”。体形体色拟态保护色警戒色⁠9.

寒冷地区的雷鸟,其羽毛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呈白色,春夏时羽毛换为灰色或褐色。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考虑,下列与此现象不同的是(

A

)A.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疏松肥沃B.

竹节虫形似竹节适宜隐藏C.

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变换体色D.

绵羊冬季绒毛多,夏季绒毛少A10.

下列不属于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物特征和行为的是(

A

)A.

青蛙、蛇的冬眠行为B.

穿山甲的体表有厚的角质层C.

荒漠地带的啮齿类、爬行类和昆虫等,当白天高温干燥时,它们躲避在较为潮湿的地穴中,待到夜间较为凉爽时,才到地面活动觅食D.

在干热地区的旱季,动物如黄鼠会出现夏眠11.

对于陆生动物的冬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一般变温的陆生动物会冬眠B.

是对陆地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性特征C.

恒温动物不会冬眠D.

是对陆地上冬季食物稀缺环境的适应AC12.

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己,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如金小蜂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从原来的适应变得不适应了。下列现象和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体现同一原理的是(

C

)A.

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B.

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C.

雷鸟在降雪前换上白色的羽毛D.

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后僵直不动C13.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的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如图),它们对各自的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D

第13题A.

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

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D.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14.

下列不属于鸟对飞翔生活适应的是(

C

)A.

前肢变成翼B.

身体呈纺锤形C.

有尖尖的嘴D.

骨骼中空15.

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B.

骆驼排尿很少,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C.

鲫鱼用鳃呼吸,适于在水中生活D.

家鸽体温恒定,适于在空中飞行CD16.

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毛色纯白;生活在热带的树蛙体表暗棕色带有很醒目的蓝色斑点;南美天蛾静止时身体就像着生地衣的树枝。这四种现象分别属于(

D

)A.

保护色拟态保护色警戒色B.

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保护色C.

拟态保护色拟态警戒色D.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拟态D17.

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花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都有利于捕食和御敌,体现了(

A

)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依赖环境C.

环境改变生物D.

生物改变环境18.

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许多适应的形式,这是因为(

D

)A.

陆地有较多生物B.

陆地有较多动物C.

陆地食物短缺D.

陆地环境复杂AD19.

为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A

)A.

蚯蚓的刚毛B.

蛇的鳞C.

龟的甲D.

蝗虫的外骨骼A20.

猫头鹰是天生的捕鼠能手,常在夜间出来活动,下列特点中有利于夜间活动的是(

C

)①

眼睛大而亮,视力极强。②

耳孔大,听觉非常灵敏。③

羽毛柔软,飞翔时无声。④

喙坚而钩曲,爪硬而锐利。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C21.

陆生动物为与陆地环境相适应,具备了以下特点:(1)

陆地环境相对干燥,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

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

角质鳞⁠,昆虫有

外骨骼⁠。

(2)

陆生高等动物为应对陆地复杂的环境,一般都具有

支撑身体⁠和

运动⁠的器官。

(3)

除蚯蚓等动物外,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位于身体内部的、能在

空气⁠中呼吸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家兔用

肺⁠呼吸。

(4)

陆生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

感觉器官⁠和

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防止水分散失角质鳞外骨骼支撑身体运动空气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第22题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在过去的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冰盖面积为413万平方千米。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地球在变暖。(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