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色香郡-南、北侧道路给水工程设计说明金色香郡-南、北侧道路给水工程设计说明1.项目概述本项目金色香郡-南、北侧道路,位于新都区马家镇,两条道路均为东西走向,北侧道路全长199.198m,实施长度110m,道路红线宽16m,为新建工程,采用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为20km/h,双向2车道。南侧道路全长全长229.177m,实施长度108.677m,道路红线宽12m,为新建工程,采用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为20km/h,双向2车道。2.主要编制依据和相关的规范标准1、主要设计依据(1)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2)甲方提供的规划用地红线图(1:500地形图);(3)关于本项目地勘及测量资料(4)《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市政管理分册);(5)成建委〔2018〕562号《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成都市道路建设工程噪声防治工作的通知》;(6)新城建(2018)194号及成建委2018〕562号《关于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噪声防治相关工作的通知》;(7)《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公示版)》(8)其他调查和收集的有关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2、主要规范及规程(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5)《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9)《给水给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0)《给水给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1)《给水给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以及其它相关现行各种设计规范、规程、图集和相关道路设计图。3.设计内容概述本工程为金色香郡-南、北侧道路,北侧道路近期拟由金文新街给水主管接入1路DN150,供金色香郡小区生活消防用水。4.工程设计4.1设计范围和原则1、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城市供水规划,近期采用支状管网,并预留远期接口,待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后可形成环网,保障供水安全。2、充分结合相关规划,依照道路走向、周围功能区规划及地理环境情况,给水管道沿规划道路设置,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以保证供水顺畅与节省工程投资。3、尽量布置管线在人行道和控制绿带内,减少在车行道布置管线,避免井盖对行车的影响。4、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4.2工程地质4.2.1地层岩性勘察揭示场地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以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砂泥岩。根据土层颗粒级配及物理力学性质,又分为若干分层或亚层,各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其岩土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2.3.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Q4ml):灰色。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少量砼块、砖块、卵石等建渣。结构松散,具湿陷性,稍湿。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中段现状空闲地表层,原可能为取土坑回填形成,钻孔揭示厚度1.4~4.5m,南段西侧地表有堆土。耕土层(Q4ml):灰杂。成分以粘性土、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及腐殖质等。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北段地表,钻孔揭示厚度0.8m。2.3.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粉质粘土(Q4a1):灰黄、褐灰色。可塑状。由粘粒及少量的粉、砂粒构成,含少量褐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裂隙面较光滑,韧性较高。液性指数IL=0.32~0.38,平均值为0.35。塑性指数Ip=14.3~14.8,平均值为14.6。压缩系数a1-2=0.29~0.34MPa-1,平均值为0.32MPa-1,属中压缩性土。南北两端钻孔揭示厚度0.6~1.8m,中段已挖除回填。粉土(Q4al):黄灰-灰黄色。由粉粒及少量粘粒、细砂粒组成。局部含细砂团块或条带。摇震反应中等,韧性低。液性指数IL=0.72~0.73,平均值为0.73。塑性指数Ip=9.3~9.6,平均值为9.5。压缩系数a1-2=0.33~0.34MPa-1,平均值为0.34MPa-1,属中压缩性土。道路两端,钻孔揭示厚度0.5~0.8m,中部被挖除回填。卵石(Q4al):黄灰~浅灰色。卵石粒径5~15cm(中、下部偶见含粒径>20cm以上的漂石)多呈亚圆状,以微风化为主,极个别处于中等-强风化状态,其含量>50%。卵石成分以石英岩、闪长岩、花岗岩为主,含少许脉石英等。填充物以细、中砂为主,局部含少量粘粒、粉粒及砾石等,总含量<50%。稍湿~饱和。据区域地层资料,本区基岩(白垩系砂泥岩)以上卵石层厚度大于25m。在勘察控制卵石层的厚度范围内,根据卵石与填充物彼此间成份、粒径大小、含量多少、分布特征及超重型(N120)动力触探测试结果等,按其密实度又将卵石层分为四个亚层:a松散卵石土(N120≤4):卵石含量50~55%,粒径多为5~8cm,排列混乱,彼此不接触,钻进容易。在场地内分布不连续,呈透镜状分布于卵石土层顶部或卵石层中。b稍密卵石(4<N120≤7):卵石含量55~60%,粒径多为5~10cm,排列较混乱,一般不接触,钻进较容易。多呈透镜状分布于卵石层的上、中部。c中密卵石(7<N120≤10):卵石含量60~70%,粒径多为5~12cm,一般呈交错排列,彼此间多接触,钻进较困难。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卵石层中、下部。d密实卵石(N120>10):卵石含量>70%,粒径多为6~15cm,交错排列,彼此间接触,钻进困难。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层状分布于卵石层中、下部。纵观整个场地,卵石土层分布连续稳定,其顶部起伏较大。部分地段卵石层上部以松散、稍密状为主;中、下部多呈中密及密实状。未见底。4.2.2工程地质评价该道路的给水管道埋深约0.8-1.2m,南侧道路管道基底主要位于素填上,采用300mm砂砾石换填,根据地勘报告管道施工将形成1.6~3.4m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需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支档措施。其余段位于卵事层或粉土层,均可作为管线工程地基持力层。基槽开挖可考虑放坡为主的支护方式。4.3设计标准及参数4.3.1设计标准按设计供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负担的供水量计算确定。设计供水量应由下列各项组成: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2、工业企业用水;3、浇洒市政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4、管网漏损水量;5、未预见用水;6、消防用水。4.3.2基本设计参数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按GB50013-2018表4.0.3-1~表4.0.3-4选用。本项目按二区特大城市,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150L/(人·d);平均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130L/(人·d);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250L/(人·d);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200L/(人·d)。4.4管道设计4.4.1给水管道设计1、给水设计1)根据前期方案,本项目给水采用“一次实施、近远期结合”形式解决本项目路面及周边地块给水问题。★远期:本次给水管网根据本项目已批准的前期方案进行设计作为远期预留,新建给水管布置于北侧道路,管径为DN150,东西连通市政给水干管。★近期:近期北边道路暂未实施,新建给水管布置于金文新街,管径为DN200,仅南侧连通市政给水干管。2)给竖向设计全线给水管埋深控制在0.9~1.2m。给水管网设计沿设计道路新建一根DN150的给水管道,接自入金文新街给水干管(DN200)。本工程沿线适当预留支管,供周边地块给水接入,涉及沿线地块给水管均能确保接入设计给水管道。4.4.2市政消火栓设计1、本工程沿道路南侧设市政消火栓,市政消火栓均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2、市政消火栓均采用直径DN150的室外消火栓(SS100/65-1.5型),有一个直径为15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闸阀套筒式,支管浅装。3、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间距不大于120m。4、市政消火栓布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妨碍交通,并符合下列规定:①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m,并不应大于2.0m;②市政消火栓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5.0m;③市政消火栓应避免设置在机械易撞击的地点,确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撞措施。5.4.3给水管材本工程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公称压力1.0MPa,电热熔连接或和法兰连接。4.4.4地基基础(1)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管道基础根据
《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建行规【2018】3号)文件要求,本工程挖管基槽开挖深度超过3m且不超过5m,以及局部需采用起重吊装安装构件,定义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文件要求,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及支护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情况进行专项设计,并报监理组织相应安全专项审查后方可施工,专项设计不属于本图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仅做必要的文字说明,清单编制应考虑相应的施工措施费用。给水管道基础根据覆土深度采用180°砂石基础。给水管覆土深度未达到700mm的主管均采用C15满包砼加固,做法见详图(管道定货时应向供货商注明道路车辆荷载等级、管道覆土厚度、管道级别等)。管道基础做法见详图。(3)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相关密实度详见沟槽开挖回填图。回填材料详见大样图;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图集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4)给水管警示带。给水管道应在顶部上方300mm处设警示带。警示带上应有醒目的提示字样,颜色为金黄色。警示带应能抗击回填土的冲击、压迫及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腐蚀,寿命不低于50年。4.5附属构筑物4.5.1检查井(阀门井)1、管道交汇处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阀门井),检查井(阀门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阀门井。满足《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的要求。2、检查井(阀门井)井盖按照“成城发〔2012〕241号”文要求,井盖荷载等级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车行道采用D400级,其他采用C250级。若检查井位于非机动道或车行道上,井盖面与设计地面齐平;若检查井位于绿化带内,井盖面应高出地面0.2m。给水阀门井井盖均为Φ700,井盖面应分别有“给水”标志,不得盖错,须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年版)》(成建委【2012】600号文)、《成都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成城发[2012]241号文)的要求。1)车行道上检查井采用D400级“五防”球墨铸铁井盖井座,外翻180度开启,并应符合《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的相关要求。2)非机动道和绿化带上检查井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井盖井座,并应符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211-2005)和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市道路高分子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水箅技术规程》(DB51/5057-2008)的要求。3、车行道上检查井应采用检查井井周加强,井周80cm范围内采用5%水稳碎石回填,作法详设计图。4、车行道上检查井井圈应采用扩盘式井圈座,扩盘顶面带齿状物,增强与沥青层的摩擦系数。扩盘预留3×120°孔洞,井筒浇注时预埋相应的螺栓,井圈座与井筒顶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井圈座与井筒顶面连接处的螺栓强度应符合要求,并紧密固定,井盖与井座应保证配套。井圈与井盖之间设厚度为1cm的防震响橡胶垫圈,垫圈上下面均应有凹凸纹,避免噪音和位移,防震响橡胶垫圈应确保在10年内不脱落、不老化失效。井盖需满足《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2016附录A的要求。5、在井盖四周拉四条十字交叉线,仔细调整井盖顶面标高,调出井盖的纵坡和横坡,使其与路面保持一致,调整到位后用螺栓固定。6、检查井的回填必须在检查井混凝土强度达到75%(填方路段达到85%)时,方能进行井周回填。4.5.3基坑降水根据地勘报告,地下水水位较高,本次设计的排水管道位于地下水位范围内,管道沟槽开挖较深,结合本项目水文地质条件及项目规模等情况,本次采用管井井点降水。
1)降水总体工艺
在布设的井点管底部设置滤管插入透水层,上部接软管与集水总管进行连接,集水总管采用φ200钢管,周身设置与井点管间距相同的φ40吸水管口,然后通过真空吸水泵将集水管内水抽出并集中排入周边沟渠或就近市政雨水管网,从而达到降低场地四周地下水位的效果。
2)井点布置
本次降水井布置于北侧路基外2m,沿道路路线每隔30m成直线布置一孔。
3)井管结构
降水井直径500,内放置直径300的混凝土条孔管,井管部分打孔,并用玻纤丝包裹。井管下入用4~8mm粒料对井管外的井孔进行回填。管井穿基础底板处用钢管代替。用钢板焊制止水片。深井停止施工后,底板范围内孔洞用比底板混凝土高一级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浇捣密实,然后用8mm钢板与钢管焊接封口。
4)其他
本次管井井点降水实施工艺,应在施工阶段由施工单位进行编制具体的施工组织方案。
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应采用砂砾石对废弃的降水井进行回填。
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开挖后的地下水实际情况,采取其他适当调整措施。5施工注意事项5.1施工准备1、施工放线图中管线定位,根据道路桩号及《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中管线与路中线距离进行定位;特殊节点及道路交叉口节点根据坐标定位。为了避免截断管材和浪费,检查井井位可沿道路纵向移动前后调整不超过1.5m,但不允许将检查井调整至道路轮胎轨迹下。2、施工复核施工前应首先核对与本工程相交(或相接)的外部道路排水管平面位置与高程,确保管线衔接平顺。施工前应了解、探测清楚现状管线位置,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时对其它已有管线产生破坏。施工前应实测既有管道位置及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后方可施工。下管前必须按管材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者严禁下管敷设。下管方式应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形式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下管时必须采用可靠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槽底碰撞,吊装时应设两个吊点,严禁穿心吊装。5.2沟槽开挖1、沟槽开挖边坡系数m视地质情况、开挖深度而定。除执行地勘报告建议值外,还需要按《四川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有关规定执行。2、排水管道基底标高位于路床标高之上时,应在沟槽区域宽度范围内先回填至管顶标高以上0.5m再开挖;位于路床标高以下时,则应先开挖沟槽,再进行回填。5.3开挖支护对于部分管段沟槽开挖不能满足放坡要求,沟槽开挖需采用支护。沟槽深度在5m以内,由施工单位根据自身技术力量采用支撑措施,建议采用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挡土板水平放置,互相靠紧,不留间隔,然后两侧同时对称立上竖枋木,上下各顶一根撑木,端头加木楔楔紧;沟槽分段开,支撑可重复利用。沟槽深度在5m以上,施工单位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支护方案。5.4管道敷设1、地基条件:管道及检查井基础应置于密实的原状土层上,要求地基承载能力R≥100Kpa,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中粗砂)。若遇流砂、污泥、松散杂填土及回填土等软弱地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连砂石换填或其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2、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一般会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留措施如下:①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②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③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5.5沟槽回填1、密实度要求:胸腔及管顶回填土应在管座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才可进行;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cm。管顶50cm以上直至道路垫层底部范围内应逐层整平夯实及碾压,回填材料应对称运入槽内,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道回填土压实度详设计图。2、回填材料:一般情况下,采用开挖料回填;当遇到软土地层时,则采用连砂石换填。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有有机物、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玻璃瓶以及直径大于20mm的硬物。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能直接作为沟槽回填材料,控制填料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20%;当土的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在雨季施工、工期紧张、降水困难时,设计建议采用连砂石回填,但须由业主、监理等各方现场确定。3、回填作业规定: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分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6.6水压试验1、给水管的试压方法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执行。2、生活给水管道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3、给水管管网安装完毕后,对其进行强度、冲洗和严密性试验。4、各种管道在试压、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回填等隐蔽施工。5.7抗震要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为工程抗震有利地段。1、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项目给水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光学纤维面板系列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七章 面谈课件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 2024年适用职工劳动协议格式文件
- 2024年专业期货交易中介服务协议
- 扬州大学封志明老师预测《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方案5篇
- 2024年化工业品买卖协议
- 2024阁楼房屋销售协议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危化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企业投资缅甸光伏发电市场机会分析及战略规划报告2024-2030年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题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安全生产管理专项培训考核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
- 《信息化项目验收工作规范》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详细参考解析)
- 经济学题库(200道)
- 2024年巴西私人安保服务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