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全套_第1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全套_第2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全套_第3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全套_第4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人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全套高中语文说课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解说这堂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篇文章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板块,这一专题……,《》表达了……,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主题。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第一册即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修课。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2、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3、教学重难点:那么,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二、学情分析【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诗歌并不陌生,也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但是还没有养成调动情感、运用想象来填充意象,品悟情感的习惯;另外,爱国已成为他们情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阅历有限,他们对这种纯粹的本真的情感体验得较为肤浅,所以在理解诗人情感上会有一定的难度。(用于诗歌)】【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积累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能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但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高一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但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了解得较为肤浅,(换成合适的一句话)所以在理解文章主旨上会有一定的难度。(用于文言文)】【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所以在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用于现代文、小说)诗歌不能用这个,因为诗歌不讲求理性认识,除非哲理诗。】三、说教法、学法:根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我将设定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点拨法相结合。谈话法和情境教学法相补充。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具体包括朗读法、勾画批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勤动口、勤动口、勤动脑,最大限度的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来。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设定以下六个教学环节:第一: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为学生播放歌曲《我的祖国》,“”歌词所体现的情感与本文不谋而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导语是:这样的导语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烛之武退秦师》、《拿来主义》那个单元)第二:介绍作者、背景(如果有背景有文体,就板书“作者、解题”)首先,请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我将引导学生从作家的地位、称号,代表作品,写作风格和名言警句这四个方面来积累必要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其次,为学生介绍**(文体)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积累必要的文学常识,提升语文素养。最后,利用幻灯片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第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解决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设置这一环节)是想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概貌,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居高临下,为微观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对课文的学习效果。首先,请学生通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文章讲了什么事,传达了什么情)其次,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踊跃发言,老师点评后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建议文章分为()部分。1.2.3.(重点板书)最后,请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旨,派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后,亮出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在这一过程中,教给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和套路。疏通文意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文言文心生畏惧,设置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为探讨文章内容打基础。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扫除生字词障碍,注意句读。其次,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第三,老师请同学们分组整理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现象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勾画批注。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最后,老师利用幻灯片展示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学生巩固吸收,注意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进入下一环节:文本探究,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或者探讨)……(适当地把难点再说一下,可以是学习写作技巧、论辩技巧、进谏艺术;也可以设置探究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探究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为此,我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象征艺术(为此,我将引导学生分析“我”的形象;为此,我将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首先请学生重点阅读(朗读)课文的()部分,划出包含作者情感的句子(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交流心得,全班讨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后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请学生分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完整。老师明确后,学生举例说明。探究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为此,我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象征艺术(为此,我将引导学生分析“我”的形象;为此,我将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第四:鼓励学生总结本课所学,既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检验了老师的教学效果。第五:根据新课标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要求,我将设置两个不同层次的作业:背诵课文(精彩段落)写一篇文章发表在班级博客上。五、说板书设计我认为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就本文而言,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一文的粗浅认识和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做出调整,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有不足之处,恳请评委老师指正,谢谢!必修一:1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教材分析鲁人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把“现当代诗歌”确定为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并且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新生语文学习的“卷首语”,与2000年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相比,明显具有两大优势:1.承上启下,由易到难的认知教育优势。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承接了初中语文第五、六册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教材按照诗歌——散文——议论文——文言文的结构安排,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情感教育的优势。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毛泽东的词很多,不少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管编订者的是否有此意图,教材的情感教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训练学生的语感;2.明确诗歌的意象;3.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确立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三、重点难点的定位重点:诵读诗歌难点:诗歌的意象。1.确立重点的依据:《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是诗歌的一种,因韵成诗,合曲为歌。诗歌原始的表达方式是吟唱。我们现在学习诗歌,固然不要求吟唱。但诵读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歌学习的重点在于读,要求学生通过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2.确立难点的依据:初中诗歌教学研讨的要点是诗词的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意象”没有作为要点进行学习。而“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之一。四、说教法本课我将借助多媒件课件,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教法选择的依据:诗歌的意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于学生接受,把相关意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表现,能营造更为深远的想象空间,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启发式教学利于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五、说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教学流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第二步: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突破重点。通过读,熟悉字音(本课生字:舸gě遒qiú稠chóu遏è);理解词义(本课生词:寥阔、挥斥方遒,中流);把握韵脚,读出韵味(韵脚:秋、头、透、流、由、浮、游、稠、遒、侯、否、舟);分辨词牌和标题;体会两个问句的语气;理解诗人的感情;思考上下阕的内在联系;明确词的艺术手法等等。在互动过程中,教学要引导学生解决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意象,学生要明白什么叫意象,《沁园春·长沙》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突破难点,我将选择杜甫的诗《登高》与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怀,所选的景点皆是水边洲头。杜诗选取的景物是呼啸的寒风,空旷的天宇,哀哀啸叫的猴猿,凄清的水边小岛,白惨惨的沙滩,低飞的水鸟;毛诗所选的景物是如火的枫林,澄碧的江水,竞相行驶的帆船,高翔的雄鹰,快活的游鱼等等,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意象是寄托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杜诗的凄凉之景与个人的“老病孤舟”的命运相吻合,而毛诗表现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青年毛泽东与乐观豪放的情怀的以及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相照应。本课难点的解决还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词的意象是不是单指景物,词的主人公是不是意象?第二,词的意象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如作者是怎么描写“鹰”的,怎么写“鱼”的;“浪遏飞舟”的“遏”形象在哪里。这就是古诗词中的“炼字”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析这些关键词语。在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之后,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全文。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仰视:万山红遍远眺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上阕独立寒秋图百舸争流近观: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谁主沉浮?景中寓情情中显志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下阕:峥嵘岁月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答:同学少年寓情于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流击水图浪遏飞舟七、作业的设置本课的作业可设置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巩固题。(解决字音、词义、特殊语法现象等问题的落实。)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百舸()争流浪遏()飞舟挥斥方遒()峥嵘()岁月2.“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中“粪土”的用法及含义。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击”“翔”分别好在哪里?第二部分:兴趣拓展题。(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选择题目。)1.谈《沁园春·长沙》的色彩美。2.谈《沁园春·长沙》的情操美。3.谈《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的选择。4.谈《沁园春·长沙》上下阕的内在联系。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2、《离骚》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教材分析】《离骚》是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习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学情分析】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经验。【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3.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教学重点、难点】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说教法】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方法拟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等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观看屈原的镜头,配以主题歌曲)(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二、检查预习1、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国爱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2、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共23篇。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后人将《楚辞》《诗经》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3、“楚辞”与《楚辞》“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兮”字。对后来汉赋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四层意思:①受屈遭贬的原因;②不同流合污的思想;③追求“美政”九死不悔的高尚情操;④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三、整体感知1、创作背景被楚淮王流放。2、主要内容是一手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射诗坛。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众人的猜疑和中伤,君主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退缩,和小人门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着部分集中表白了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四、合作探究1、在你的想象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2、着首诗运用了那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押韵;在句子中普遍使用兮字;大量使用对偶句;多用双声叠韵连绵词及叠音词。陆离菲菲五、布置作业:一.背诵全文,二.理解课文大意,三.思考诗歌的那些句子体现屈原与众不同的形象、高洁的品质。【综合评价】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本节课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伙伴,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听取与接受,而是主动地学习、体验与感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上,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完毕,敬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3孔雀东南飞(并序)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并序)》。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孔雀东南飞》是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分析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二)学法分析学生在学习诗歌和文言文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生的主要学法有: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因为《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誉为“乐府双璧”而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木兰诗》,为了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了解两首诗的重要地位我决定从《木兰诗》导入。我准备采用一个互动性强的导入,与学生一起做一个诗句接龙游戏,所接诗句就用木兰诗里面的句子开始,游戏结束后由《木兰诗》导出“乐府双璧”和《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二)整体把握: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我会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对段落的梳理中,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结束后再将学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书在黑板做总结,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性把握。(四)总结全课:将全诗的艺术特色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表现给以积极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自信。(五)布置作业:为了让学生课下能对本诗有更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我将给学生布置: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1000字以下的和课文有关的作文,即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启发学生对本文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四、板书设计(下图)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乐府:汉代朝廷设置的开端:兰芝请辞刘兰芝:才貌美音乐机构发展:兰芝归家个性美起兴:先言他物高潮:夫妻殉情悲剧美以引所言之物结局:两家合葬我将板书设计为三部分,左边板书文言知识,中间板书文章层次,右边板书刘兰芝的美,这样设计使得整块黑板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4《罗密欧与朱丽叶》说课稿一、说教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沙士比亚早期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一对相互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爱情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莎士比亚通过这一悲剧,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主义.可以说,反封建是这部作品的主旨所在,也是其思想价值所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恋人,死于封建伦理观念,死于陈旧的腐朽的封建意识,死于封建家长制,死于封建世仇.所以,这部作品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就具有了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强调的是,作者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的,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爱情理想的追求,其基调,是在于鼓舞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未来,主人公双双殉情,却换取了两家的和解.作者对戏剧冲突的如此处理,昭示着腐朽封建家庭的没落花流水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高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戏剧的要求是: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认识剧中的戏剧冲突,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发展的。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一)学习欧洲戏剧的代表作品,通过莎士比亚这个剧本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二)欣赏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教学难点、重点:(一)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二)品味诗化的语言。(三)德育渗透点: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爱情理想的追求,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四)美育渗透点:体味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二、说教法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品味语言的教学。“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课外阅读莎士比亚的其它作品并写评论性的文章。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程序1.导入课文,介绍作者及边背景,简介剧情内容。2.学生朗读罗密欧的台词,讨论其体现的人物心理及性格特点。归纳莎士比亚语言特色。3.拓展讨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4.课外延伸:阅读写作。5《逍遥游》(节选)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逍遥游》。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教材分析《逍遥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的第一篇,具有开宗明义的价值。更关键的是,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层动力并本单元要求学生加强自学,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欣赏中要展开想象,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天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另外教学大纲要求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智能目标:练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听情节、形象和语言。德育目标:1、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论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教学重点]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2、了解、赏析本篇形象化的说理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所待”的思想教法运用教法的选择是要看对象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所教学生的基础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1.教师提示诵读要领,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内容并体味、把握其中的感情变化。2.介绍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点拨词句,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发现文言现象的能力。为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主要采取发现法、联想法。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对重点字词句则是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于记忆掌握及巩固。三、学法分析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对文言文学习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学,不愿意学。文言文学习停留在一种教师单边进行的层面上。文言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本课还将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动”起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整合,自主积累和自主提高。当导语故事引出作者时,让学生以回忆的形式了解作者,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在对本文一些常用文言字词句式的梳理时,学生在掌握本文知识的同时,联想到过去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加以归纳,有利于形成知识网,联合巩固新旧知识。教学程序设计(一)课前安排学生利用工具书及课文注解进行预习,力求初步熟悉课文,扫除生字障碍,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二)导语:由一则小故事引出追求逍遥游的庄子,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教师再并结合一些文学常识补充完善。(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再指导朗读,体味其中的感情变化以及作者独特的文笔。(四)全班朗读,指出朗读中的不足或错误。因为本单元要求加强自学,故本课时以总结归纳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使之掌握和巩固。内容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示下节课的内容。(六)布置作业,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深入了解课文。(七)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直观系统。将板书大体分为三块,左边为文学常识板凶括作家及作品简介等。中间与右边两块作为教学重点的突出版面,内容包括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逍遥游(节选)逍遥游(节选)——《庄子》通假字:冥、反、知、而、有、辩一词多义:通假字:冥、反、知、而、有、辩一词多义:名、为、其、志、息、穷古今异义:虽然、众人、果然、发词类活用:(结合相关练习)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结合相关练习)庄子简介:庄周“老庄”《庄子》庄周梦蝶唐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四、教学效果课上,学生积极配合并思想,达到了较好的互动。经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文学常识,在掌握了本文的一些文言字词句的同时,归纳梳理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将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联结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并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6蜀道难说课稿7《登高》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申请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的考生,我的顺序号是346。今天的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登高》。这是一首选自高一语文教学第三册的一首近体诗,下面我就将从六个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说课。第一:说教材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本课重点难点三方面进行说明(一)《登高》这首诗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高一语文课本第三册第7课《近体诗六首》。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二)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能力目标①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②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2)方法与过程目标①掌握品析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三)对于教材的重点及难点重点:由于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基于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诗歌景、境、情的关系即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难点: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悲国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第二说学情这堂课我将授课的对象属于城市中学中的高一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知识面、视野较为宽阔,思维也较为活跃。第三:说教法1、演示法。在这堂课中我将采用《唐之韵》中《一代诗圣》上下集作为新课切入的窗口,并且在我将采用配乐诗朗诵帮助学生获得诗歌节奏、格律上的整体感知。2、提问法和点拨法。对于《登高》这首诗。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设置梯度性的问题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突破这一难点。3、讨论法。语文教学很大一部分在于兴趣教学,这堂课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第四:说学法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潜心把玩,发挥学生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登高》这首诗意蕴极深,应通过粗读与仔细揣摩、深入探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第五:说教学过程关于新课导入为了知人论世,丰富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唐之韵》中的《一代诗圣》上下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黄昏的孤独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导语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对堂课充满兴趣,具体到本节课,设置这样的导语,一是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完成的,面对秋不同的诗人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二、关于新课传授过程新课的传授是一堂课的精彩所在,针对这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我将从五方面进行授课。1,知诗人知诗人的目的即为知人论世,通过对杜甫生平的了解,让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对诗人、诗歌、诗风有大致的印象。这一部分我将采用多媒体PPT的形式直观的将杜甫的生平、代表作品以及《登高》这首诗写作背景呈现给学生,并且着重强调诗人的字、号、代表作品及诗风等基础知识的识记。解诗题诗题作为诗歌的一部分承载了一定信息量。对诗题的解答能对诗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一部分我将采用迁移过渡法,以学生熟悉的苏东坡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过渡,通过重阳节登高这一风俗所具备的特殊文化内涵让学生领悟出诗人此刻登高望远的孤独、悲凉之情。3.诗歌整体把握为实现大纲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这一部分我将采用三读诗歌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1.录音朗读,学生跟读。此为情读。主要是通过录音生情并茂的诵背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登高》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此为音读。目的在于通过老师的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从而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3.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此为意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4.找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或词,诗眼是诗歌的眼睛,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找诗眼能对诗歌整体情境有进一步的把握。这一部分我将采用问答法让学生明确本诗的诗眼即为“悲”。5.析意象,品意境,抓主旨(重点、难点突破)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我将针对诗眼“悲”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诗人悲什么,⑵诗人怎样写悲。解决第一个问题诗人悲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将使用课堂讨论法,将全班的同学以两排为一组,共四组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期间我将在学生讨论结果即诗歌的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基础上继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这两联。①针对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南宋诗人罗大经就这一联分析出的八层意思为切入点,让学生也来说说他们自己的理解。这一部分我将给学生五分钟的自由时间。最后在学生讨论及老师点拨的基础上明确“悲”的八重含义:秋日肃杀、羁旅异乡、孤单一人、晚年多病、国难家愁、重阳断酒、壮志未酬。针对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赏析“艰难”“苦”“新停”三个词,重点赏析“艰难”二字,引导学生在分析出“艰难”在指个人艰难的基础上还有国家艰难。从而让学生体会诗人在国事衰微、个人潦倒的生活际遇中任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进而引申至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熏陶。这也是这首诗的主旨揭示。解决第二个问题:诗人又是如何写悲的?(赏析首联、颔联)重点赏析:落木萧萧不尽长江猿啸哀鸟飞回四个意象针对“落木萧萧”“不尽长江”两个意象,主要是让学生领悟诗人在面对落叶飘零,大江东去时的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针对“猿啸哀”“鸟飞回”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诗歌留下的空白。最后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描述诗人此刻登高望的图景,说说诗歌主旨,概括出诗歌的意境。——沉郁悲壮。6.小结通过以上五个诗歌鉴赏的步骤,知诗人、解诗题、抓诗眼、析意象、品意境、抓主旨。我们能将这个步骤用到以后的诗歌鉴赏中。7.关于作业,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此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中要加强学生的积累,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教学目的。第六:关于板书10《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你们好!我是某某应届毕业生×××,今天有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非常荣幸,谢谢你们!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我有一个梦想》。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而高一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这个单元学习的是演讲词,本文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讲起,联系当前黑人生活的现状,要求美国政府兑现诺言,否则将动摇国家的基础,同时,也提醒黑人同胞,注意斗争的策略和方式,号召黑人为实现目标斗争到底,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强烈愿望。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这篇文章要抓住演讲词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通过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课文内容确定以下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演讲辞的特点,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揣摩重要词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从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二)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品位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2、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是一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词,使其具有如此语言特点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教师应将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指导学生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其表达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三)教学难点: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意义和影响,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精神。由于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而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他讲话的深远意义。所以把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作为本课教学难点。二、教法学法(一)教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本文是应用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扩充课堂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二)学法学生讨论,分组朗读,自主性学习以自学为主,课前让学生利用参考书,了解相关的知识和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交流互动、讨论、朗读,深入文本,品位语言。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根据“感受——理解——应用”的阅读规律,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抓住主要内容,按照“归类”的思维路径,组织教学活动。整个程序分六步,具体是:(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有的已经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下面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的梦想呢?(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梦想是美好的,梦想是多姿多彩的,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要追求美好的梦想)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课文是与“梦想”有关的,它就是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从学生的梦想入手,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预习检查1、重点字词积累: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等词语。2、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作者和时代背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头上的参考书,或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教师作相应补充)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他在会上发表了这篇举世闻名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正文讲解指导学生通过三个问题的探讨来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这三个问题是:1、“我”有一个怎样的梦想?指导学生研读17——25段,组织讨论,概括出梦想的要点。播放英文版音频,教师范读中文版,让学生感受演讲词的特色,并指导诵读。归纳板书:人人平等自由正义消除歧视共享太平讲授这一部分以学生诵读为主,学生听了两个版本的演讲,激发了朗读的热情,点名个别学生模拟现场朗读,让同学、教师点评,充分体会演讲词的艺术特色。对于“共享太平”这点较难概括,教师应给予引导并归纳。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初步概括出演讲词的一些特点,排比的修辞方法,鼓动性,感染力等。2、“我”为什么要实现这个梦想?指导学生研读1——6段,组织讨论,指导诵读。归纳板书:黑人现状:受歧视和压榨、生活贫困、政治上无地位政府失信危机四起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段和句子,经过讨论归纳出,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的诺言,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的危机。注意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的运用,比如:一百年后的今天……,孤岛,流亡者;空头支票;现在是……的时候;秋天、酷暑,叛乱的旋风。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的特点,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作。3、“我”怎样实现这个梦想?指导学生研读7——16段,组织讨论,指导诵读。归纳板书:斗争的方式:非暴力、团结白人斗争的目标:人身安全、平等居住权、平等选举权斗争的态度:坚决、不退缩、彻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找出马丁•路德•金采取了什么样的斗争方式和手段;斗争目标;斗争态度?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对于“非暴力”的主张,学生不太理解,教师应该结合历史背景给予适当的讲解。4、展望梦想的未来学生自读26——32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会到来。归纳板书:自由之声响起来终于自由啦(四)归纳总结:结合板书,通过板书来梳理思路,归纳知识。1、演讲词的特点:(1)语言上:“三多”: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2)内容上: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2、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束。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马丁•路德•金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以上各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由分析到归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训练的主线,培养他们独立读书的能力。(五)知识拓展组织讨论:如今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现了么?明确:还没有实现,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黑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有一些黑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举例黑人明星——乔丹、赖斯等。这样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黑人明星给学生树立了正面榜样。(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2、仿照课文中的排比格式写一段话。板书设计:原因策略梦想未来黑人现状非暴力、人人平等自由之声响起来政府失信团结白人自由正义终于自由啦危机四起享有平等权利消除歧视坚决彻底共享太平1赤壁怀古一、说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话题是透视历史的烟云,目的在于通过反复咀嚼历史佳作,领略古人情怀,采撷前人智慧,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被视为借古抒怀的名篇佳作,更堪称宋词豪放派的经典。上片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展示了赤壁壮美景象,下片借美景发怀古之幽思,流露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仰慕,对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也体现了作者苏轼旷达洒脱的情怀。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情怀,提高审美情趣”的要求,结合以上课文分析与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把握豪放词的风格特点。2.品悟语言,体会意境,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3.领悟词人的精神内涵,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本首词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曾经硝烟四起的赤壁古战场,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澎湃,流露的情感浓烈而复杂,所以,感悟苏轼复杂的情感应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作者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在人生境遇中,貌似出世,实是入世,永葆旷达的胸襟,于是,我将理解作者“人生如梦”中的精神内涵作为教学的难点。四、说教学方法中国自古“诗乐同源”,诗歌里天生就带有音乐的悠扬旋律,抑扬顿挫,极富美感,并且古人常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诵读是领略诗词魅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诗歌又是凝练的艺术形式,语句往往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蕴涵深厚的人生哲理。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1诵读品味法2合作探究法3问题导读法四、学习方法赏析是诗词学习的能力指点,比较是诗词学习的迁移提升,而诵读则是诗词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上安排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1、运用诵读法,感受词的语言和意境。2、运用分析法,掌握词风特点。3、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作者的“人生如梦”。五、教学过程导入: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湖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由此形成了中国诗词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怀古诗词。宋代文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感悟东坡豪放的词风。(一)泛读,了解背景学生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为背景音乐)请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的生平情况及对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就是作者在此时写就的。(二)、朗读,感受意象播放名家朗诵,想像滚滚长江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诗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意象。正音,集体朗读。并思考:题为“赤壁怀古”,本词描绘了赤壁哪些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思考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提示: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作者抓住了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基调:豪迈、奔放(三)、研读,探究情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的诵读全词。然后自由讨论如下问题:1、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感?提示: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思考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提示:虽然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审美要求: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于是作者选取了周瑜的三个方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东坡当年47岁,不但无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因而感慨万千。3、在下阕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提示: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这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可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来分析)(四)、选读,迁移知识比较赏析杜牧的《赤壁》,思考问题:1、诗篇开头借什么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引起了“思古之幽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什么?3、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根据上述所学及自己的了解,学生自由发言,归纳总结怀古诗词特点(五)、熟读,达到背诵抽查背诵,总结全词。这首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五、说板书设计——展示个性特征板书设计要体现“四性”:一是程序性,展示教学流程或思维流程;二是概括性,体现对主要教学内容的概括;三是指导性,就是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作用;四是艺术性,看起来赏心悦目。上阕:(写景)(怀古)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物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下阕:(怀古)(伤今)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风流潇洒早生华发才华横溢人生如梦布置作业:1、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并预习《一剪梅》,试从语言色彩、意象选择、意境特点等角度作简要归纳两首词的不同之处。2、背诵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说教材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高中必修二第三专题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以“历史的回声”为内容编写课文。它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在于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瞬间,进行忠实记录。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本科目标设定如下:(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3)流利地背诵本词。其中,教学目标一、二、三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目标一又是难点二、说教法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充满伤感、的词,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它,并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如何学习欣赏宋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诵读为主,在声色动人的朗诵中,引导学生走近词作者、走进词境界。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顾及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建立起以品悟性探究为主、以欣赏性理解为目的的学习模式,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尝试写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新教材入选这首词,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3、交流讨论法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谁?学生答:辛弃疾。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并板书课题及作者。然后介绍作者及其作品。介绍作品时可用郭沫若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目的是让学生知人论世,更好地了解其作品的豪放词风和爱国情怀。2.确定目标。将学习目标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3.合作学文第一部:检查预习字音:狼居胥佛狸祠词义:风流元嘉草草北顾堪饭目的是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并逐步培养其认真预习的好习惯。第二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2、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疏通词义。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评。4、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而且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三。第三步、再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师问: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生答: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孙权、刘裕2、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他们有着共同点: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3、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想想用这二个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意思?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4、上片小结:呼唤英雄豪杰,缅怀英雄业绩,表达自己盼望南宋当局者能抗金救国的急切心情。5、思考:下片运用了哪些典故?请简要说说其中的意思。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封狼居胥(霍去病)佛狸祠下(拓拔焘)廉颇老矣6、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7、思考:用廉颇的典故,一句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处境?以廉颇自况,他老当益壮,仍然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他很可能会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8、下片小结: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9、全词小结: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慨叹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大英雄泣血的内心独白!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10、这首词的特点是多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11、作业1、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2、根据本词以及你对辛弃疾的了解,以“永远的辛弃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300字。(语文课堂应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独立把握领悟诗歌风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进行人物赏析表达训练,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板书设计辛词:词风豪放、爱国情怀孙权颂古刺今刘裕用典: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刘义隆拓跋焘贬古非今廉颇老矣3六国论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和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全文论述非常严密: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两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读背全文,领悟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二、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学习并实践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论证法逐层论证的方法。3、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文言文教学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的掌握,能够正确译文。《课标》强调,选修课教学除了重点进行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外,也包括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和相关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应予以兼顾,促进“读”和“写”的互动与转换。《六国论》这篇文章论证严密,是很好的议论文写作范式,今年高考作文也有向议论文倾斜的趋势,因此我把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确定为学习并实践这种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在教学中通过与贾谊的《过秦论》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入体悟、学习并实践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二、教法和学法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我们的学生文言基础不太好,我在文言文教学之前,经常让学生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和辅助材料,先自读课文,然后调查阅读水平,像《六国论》这样难易度的课文,能够读懂80%的学生只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教学中不首先扫除文字障碍,就超越字词教学而深入对课文进行鉴赏、挖掘,无论老师挖掘得如何深入,学生依然不过是昏昏欲睡的听众。想要使学生实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我一直主张对课本中的文言文做到“字字落实”,“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课本中的文言知识要切切实实掌握。但如果使用串讲法,容易上成“满堂灌”,课堂沉闷,对于选修课文的学习更是如此,无法实现《课标》中要求的“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