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石港区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我的家乡是黄石,其实她的历史非常悠久。1971年冬天,在大冶章山石龙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遗址。经考古鉴定,确认她距今约三、四十万年。请问大家,她与闻名于世的___原始人时间相当呢?()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经考古鉴定,确认她距今约三、四十万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3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排除A项;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排除C项;蓝田人距今约115万年到70万年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A正确;B是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房屋,B排除;CD不属于原始社会的建筑,排除。故选A。3.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蚩尤 B.炎帝和黄帝 C.尧和舜 D.舜和禹【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族的是炎帝和黄帝,蚩尤、尧、舜、禹等都不是人文初祖,故选B,排除ACD。4.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灭;所以①是西周,A项正确;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是我国的东周时期,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后半期称为战国,排除BC项;秦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5.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周初青铜器铭文 B.司马迁《史记》 C.小说《封神演义》 D.京剧《哪吒》【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其中一手史料价值最高,周初青铜器铭文属于一手史料,价值最高,A项正确;《史记》属于二手史料,B项排除;小说及京剧均属于文学作品加工,史料价值最低,CD项排除。故选A。6.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答案】A【解析】【详解】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成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A项正确;金文是西周时刻在青铜器上文字,排除B项;小篆是秦朝时期出现字体,排除C项;隶书是秦朝时期出现字体,排除D项。故选A项。7.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的这个工程是()A.郑国渠 B.大运河 C.长城 D.都江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涓涓清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D项正确;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排除A项;大运河修建于隋炀帝时期,排除B项;长城不符合题意“修长城的数十年前”,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排除C项。故选D项。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甲处秦朝时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最低,乙处汉朝时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最高,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因此此时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最低,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因此此时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最高,B项正确;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C项;八股取士是在明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项羽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同年,刘邦领导的农民军进入咸阳,最后推翻秦朝统治,故选C项。10.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可知,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故A正确;孔子主张实行仁政,故B错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故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D项。故选A。11.某同学准备以“两汉时期中外文明交流”为题撰写文章。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史实依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C.丝绸之路的开通 D.鉴真东渡【答案】C【解析】【详解】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A;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排除BD。故选C。12.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他是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B正确;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A排除;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编制五禽戏,C排除;明朝时期李时珍著有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D排除。故选B。13.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详解】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故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4.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A.刘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科学家祖冲之运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D项正确;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A排除;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其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排除;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著有农学著作《齐民要术》,C排除。故选D。15.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A.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方人口的南迁C.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放的原因包括: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安定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经济、农业和水利;北方人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技术与生产经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海上贸易也优于北方。D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宋朝时期,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ABC项均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宋朝时期经济重心的难移的区别与联系,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二、材料解析题:16.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结束这一动荡社会时期的是哪一个朝代?材料二:(2)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它最终导致了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进行了变法,使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你能举例说明吗?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代表人物主要政治观点儒家孔子A道家B无为而治(3)请结合“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将上表空白地方填充出具体内容。【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现象:春秋争霸或诸侯争霸秦朝。(2)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举例说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经过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一跃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A.主要的政治观点是“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国”。B.老子。【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的图一《周初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因此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分封制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的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制破坏,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不断强大,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因此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春秋争霸或诸侯争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如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经过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一跃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政治观点是“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国”。老子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其主要政治观点是无为而治。因此表格中A.主要的政治观点是“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国”。B.老子。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由上面三图可知,从春秋至秦朝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秦朝的建立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2)为了改变春秋战国的局势,秦始皇创建了什么重要的政治制度?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3)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4)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答案】(1)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影响: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与社会生产的发展。(2)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3)问题: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中央政府统治。措施:A颁布“推恩令”;从政治上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B在地方建立刺史制度,监察郡国长官。(4)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解析】小问1详解】趋势:根据材料一“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和“秦朝疆域”联系所学可知,从春秋至秦朝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影响: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的建立对当时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是: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小问2详解】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秦王赢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秦王嬴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所以,为了改变春秋战国的局势,秦始皇创建了中央集权制度。【小问3详解】问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悬殊,封国力量远大于中央,反映出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中央政府统治。措施: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采用“推恩令”的办法削夺王国封地,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除此之外,在地方建立刺史制度,监察郡国长官。【小问4详解】特征: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8.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华夏之形成】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远古时期,我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是栽培什么农作物的起源地?【边疆之管理】材料二: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2)比较材料二中秦汉疆域图,指出西汉开始对西北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后来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这一地区呢?【民族之交融】材料三:胡人政权的统治者中汉化最积极、最彻底的当属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他对反对派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镇压,甚至处死了坚持民族服装打扮的皇太子。他认为如果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生活习惯必须与汉人一致,血统上也应该推进鲜卑人的彻底汉化。——摘编自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3)请说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有哪些?(说出2个即可,1分)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孝文帝这次改革有哪些意义?【中华之复兴】材料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作用?【答案】(1)水稻、粟。(2)地区:新疆(或者:西域)机构:西域都护。(3)汉化政策: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而生活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因此,黄河流域也是栽培粟的起源地。【小问2详解】通过比较秦汉疆域图可知,西汉开始对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这一地区,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小问3详解】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主要有: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既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小问4详解】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论述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老百姓,以至于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材料二:汉高祖刘邦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公路建设廉政承诺及交通安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带物业费结算与社区配套的二手房屋个人买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生活体验个人住房租赁服务协议3篇
- 远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
- 应用文启事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市场营销战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路运输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合同3篇
- 英国文物修复课程设计
- 2025年度生猪养殖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城镇化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国有土地租赁合同3篇
- 农业机械培训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附答案
-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 - 作文
- 2024年度心理辅导合作协议模板版
- GB/T 22723-2024天然气能量的测定
- 能源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航空与航天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 英语雅思8000词汇表
- 2024年《13464电脑动画》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辽宁中考语文复习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