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_第1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_第2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_第3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_第4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的推进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提倡教育活动应该充满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更加自由的空间中去主动探索和体会。[1]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技术化与工业化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这导致人的培养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过程,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依据学生认知特点组织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仍然有一些需要探索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思考体验式教学和语文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从而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一)兴趣不高兴趣是主体学习的首要情感,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要素。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缺乏科学的引导手段和组织策略,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处于“走神儿”“开小差”等状态,难以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二)理解不深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感,对正处在感性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内在情感的把握较为困难。同时,部分教师仍存在应试教育为主、灌输知识为主的思想,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三)体验不足师生之间具有一种“教”与“学”的内在关系,教师作为“教”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给予学生“学”的体验与感悟,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体验,进而挫伤其学习热情,影响整体教学氛围。二、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从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来看,体验式教学通常具有一些比较鲜明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亲历性。在体验式教学中,这一特点是最为突出的特征。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当中,以此来逐步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优化。通常来讲,亲历可以分为实践与心理两个层面。从实践角度看,需要使学生参与实际行动;而心理层面的亲历则是指一种感受与理解。第二,直观性。这一特征在小学阶段的体验式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需要具有直观性。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充分,思维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征,所以借助直观的形象更加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设计直观化的教学活动。第三,自主性。体验式教学十分关注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倡学生自我完成学习任务,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我意识。由于这一过程表现出了鲜明的主动色彩,所以需要唤醒或者激活学生,但要避免以命令的方式完成这一环节。总之,体验是学生自主的体验。学生只有在体验中做出自主的判断,才能真正实现意义的建构。第四,想象性。这主要是指主体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加工生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在整个思维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推动学习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想象。通过想象,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体验。三、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构筑课堂情境,优化体验氛围毋庸置疑,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参与的意识,是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必要条件。[2]所以在组织体验式教学活动时,首要条件就是打开学生的心扉,以此来使所学知识更加契合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情感的优化,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营造一种适当的环境氛围。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创设一定的情境,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体验蕴含于文本当中的内在情感。同时,借助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直观化,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实现新知识的建构。以《观潮》为例,文中的主要内容是观赏大潮的场景,对钱塘江大潮发生的全过程进行了记录。对于没有观赏过钱塘江大潮的学生来说,直接通过文字阅读的方式,学生很难准确感受钱塘江大潮奔腾咆哮的景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直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而是需要首先引导学生想象江面波浪滔天的场景是怎样的,紧接着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入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相对于文字内容,视频可以借助镜头对大潮的景色进行直观的记录,并且拍摄的角度要更加多样。这样有利于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直观领略大潮的魅力。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入一些相关的资料,以此来适度拓展学生的视野,不但可以优化课堂的环境氛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二)组织自主探究,给予亲历机会正如前文所述,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亲历性。在课堂学习中,通常以心理层面的亲历为主。换句话说,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身临其境的感受与理解,其目的帮助学生实现与体验对象之间的精神共鸣,并实现对文本的理解。[3]为此,教师应避免对教学内容进行过多的解读,而是需要对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考虑到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薄弱,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从而使学生在亲历中提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以《桂花雨》为例,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辅助方法。例如,以下几个问题:1.童年往往会发生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非常难忘的呢?2.为什么“我”这么喜欢桂花?3.为什么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摇桂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摇桂花时的快乐?4.同样都是桂花,为什么母亲却认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呢?从文本内容来看,学生对于童年生活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所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而利用问题,则可以给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一些线索,从而使阅读活动更加有的放矢,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除了设计课堂问题之外,运用直观教具、组织角色扮演等方法同样是引导学生亲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亲历中产生感性认知。(三)运用思维导图,拓展思维深度在体验式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基于此,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从本质来讲,思维导图能够呈现出学生的思维轨迹。借助思维导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并将学生在想象中出现的不同形式的思维轨迹更加清晰地记录下来。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而且有利于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写作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来讲,写作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直接进行文本创作,容易出现结构的混乱。因此,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头脑中想象和构思的过程记录下来。例如,以“秋天”为主题进行写作时,首先可以将“秋天”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汇。之后,可以引出“开头”“正文”“结尾”三个二级主题,然后需要继续展开。例如,针对开头可以进一步引出“主题”“定位”“表现点”等内容。以此来初步明确是要写秋天的景物,或者秋天发生的事和认识的人。若要写秋天的景物,那么在正文下则需要引出田野、树木、花草、天空等内容,并充分想象这些景物在秋天有怎样的特点。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作文框架,并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完善教学评价,促进体验升华在体验式教学中,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保障评价环节的及时有效,才能进一步总结和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体验式教学中的体验升华。需要指出的是,体验式教学中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模式,而是需要依据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对评价模式加以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出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首先,体验式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双向评估的过程。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自评、互评等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总结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除了要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之外,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最后,不能仅仅关注学生正确的认知体验,还要将学生的错误体验视为一种教学资源。作为另外一种形态的体验,错误体验能够使学生对自己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有效调整后续的学习活动。(五)激发想象思维,加强情感体验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期,借助其丰富的想象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加深对主题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学习思路,以情入文、以想为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其真正融入语言学习和文本故事之中,从而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想象开发过程中,还应注重其切入点和激发点,保持其良好的思维状态和认知体验,这对体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主体参与起到推动作用。如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本文以老屋、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为线索,突出“老屋”乐于助人、热心肠的优秀品质。其童话故事的趣味性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引发学生的猜测、推想等学习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整体流程和结尾语言,对故事展开想象、进行猜想。如“老屋”遇到了受伤的小熊,愿意为其遮风挡雨;“老屋”遇到了待产的喜鹊,愿意为其筑构鸟巢;“老屋”遇到了受困的工人,施以援手,修缮房屋,成为永不倒下的老屋等。通过对文章故事展开丰富想象,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心理需求,又可以培养其创新、创造的思维品质,提高其文学修养,实现全面培养的目标。(六)开展互动对话,深化角色体验互动对话是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学生主观理解、客观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互动对话的实施,还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和情感特性,使其提高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互动对话入手,以角色扮演、人物对白的方式展开渗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语境,提高其基础性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心灵、思维以及情感等环节得到升华,进一步挖掘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好体验。以《小真的长头发》为例,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并了解小叶、小美对小真态度转变的原因,教师可以从对话入手,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探讨,如“小叶在想小真干什么”“炫耀自己的长头发”“小真听了有没有服气”“没有,哼,能有多长”“小真对自己的长头发充满自信,她的头发能长多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等。随后,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小叶、小美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