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语文第二轮复习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
导消同学们,请一定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保持卷面的整洁清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三四总分
得分
一、听力题。(6分)
1.埃及金字塔是高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底座呈______形,每个侧面是
_______形。
2.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这座金字塔高约米。
3.据说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运用法,就是沿四面墙壁建成
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一边往上盖。
二、积累与运用。(28分)
4.读一读,用选出各组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并将正确的读音写在
括号内。(4分)
(1)A.剥削(xue)B.歼灭(jian)
C.逆(ni)时针D.悬灯缜(jie)彩()
(2)A.惊爆(huang)B.徘徊(hudi)
C.头涔涔(ceng)D.缺(qie)而不舍()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翻箱倒柜望远境清脆蒸融
B.焉知非福顺时针书籍严竣
C.万不得已水浒传苦刑惆怅
D.通霄达旦炊事员辟静恐怖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理诞生于:自个问号之后”中的“一百”是指数量100。
B.“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亚彳号总后”中的“死得其所”是指死在所住的
地方。
C.“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中的“故”指故事。
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中的“回去”是
死去的委婉说法。
7.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青海高原环境恶劣,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
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成了高原上一处壮
丽的风景。
A.无论……都……即使……也……
B.即使..也...不仅...还...
C.既然……就……虽然……但是……
D.不仅……还……因为……所以……
8.下列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
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句话表现了随着天色
渐晚,“我”的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也越来越惆怅,表达了“我”
伤心、失望的心情。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停地问问
题,就一定能发现真理。
C.“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
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
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日子匆匆而去的焦
虑,也表现了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思想。
9.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12分)
(1)明朝名臣于谦所作的《》和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燮所作的
《》,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其中“粉骨,
"和“千磨,"都是诗
人直抒胸臆,用来表明自己磊落刚烈、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品格的名句。
(2)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
,"借流水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
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而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
!”同样借流水感叹光阴易逝,但却
表现了诗人不服老,不怕老,催人自强,老当益壮的志气。
三、阅读与理解。(36分)
★课内选文考查。(共7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
裳”,他的泪水包含着()(多选)(2分)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
无法压抑。
11.“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2分)
A.春天。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D.春天的歌。
12.“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
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
o(3分)
★课外选文阅读。(13分)
帕瓦娜的守候(节选)
在距离他们出发前往马扎里的前几天,帕瓦娜正在集市工作,她坐在坛
子上,突然有个东西落到了她的头上。那是一个用珠子串成的小骆驼。窗后
的女人还活着!她现在安然无恙,帕瓦娜知道她很好,至少她还有力气给她
发个信号。帕瓦娜想上蹿下跳、翩翩起舞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她想大喊大叫,
欢声雀跃,对着那扇黑窗使劲挥手。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安静地坐着,
想着用何种方式向那个女人道别。
当帕瓦娜终于想到一个方法的时候,她也快到家了。
吃完午饭后,帕瓦娜又回到了集市里,她很小心地将几株银莲花从被炸
得一团糟的废墟上挖出来。她曾见识过这些花的生长力,能长上好几年,她
也希望这些花能在这里一年接一年地生长下去。她要把这些花种在平时铺毯
子的地方,那个窗后的女人就会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这些花也会成为一道
不错的风景,她希望这些花能成为一件不错的礼物。
在帕瓦娜的地盘上,她用脚用力敲着地面,把坚硬的泥土弄松。她还用
手敲,用附近找到的石块来砸。
附近的男人和男孩们都聚了过来看帕瓦娜。在集市上,任何不同寻常的
事情都是好的娱乐方式。
“这种土里可长不了花,”有人说道,“土里没营养。”
“就算花长出来了,也会被人踩掉的。”
“集市这种场所可不是种花的好地方,你为什么要在这儿种花啊?”
这些不赘同的声音中,又传来了另一个声音:“难道你们就没人能欣赏一
下自然之美吗?这个小男孩尽他所能,想给我们这个灰暗的集市带来一点美
丽,你们为什么不感谢他,不帮帮他?”一个老人拨开人群,走到了最前面。
他艰难地蹲下来,帮帕瓦娜种花。“阿富汗人热爱美丽的事物,”他这样说道,
“但是我们见过了太多的丑恶,自己甚至都忘记了花朵这样的东西本身是多
么美丽!”
他还让一个在附近跑来跑去的茶童去茶铺取来一点水,水拿来之后,老
人把它浇在花朵旁,滋润着周围的泥土。
但那些植物看起来无精打采的,并没有立即就站直。
“它们死了吗?”帕瓦娜问道。
“没有,并没死。它们只是现在看起来有点没精神,好像活不了一样。”
老人答道,“但它们的根部情况很好,等时间到了,这些根就会支撑着植物,
让它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老人最后在泥土上拍了一下,帕瓦娜和另外一个人
搀扶着他,让他站了起来。他一直都向着帕瓦娜和善地笑着,接着就离开了
这里。
直到人群散去,帕瓦娜还在花的旁边。当她确定周围没人在围观后,赶
忙抬头看了看窗户,迅速地挥了挥手,向窗户后的人作别。她好像看见那里
有人朝她挥了挥手,但她也不十分确定。
13.下列最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个标题是()(1分)
A.绝处逢生B.蜕变C.希望之花D.生命的罅隙
14.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说“她希望这些花能成为一件不错的礼物”,帕瓦
娜想把这件礼物送给谁?(2分)
15.细读文中两处画线的部分,老人的言外之意是()(多选)(3分)
A.阿富汗是个美丽的国度,但遭受战争的摧毁、塔利班的破坏,已经面目
全非,但战争总会过去,美丽定会重来。
B.阿富汗人民在战争的阴影和恐怖组织的统治下,流离失所,生离死别,
但人们有坚定的信念。他们从未丧失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的渴望,这些信
念支撑着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终有一天,他们会如花般健康茁壮地成
长。
C.阿富汗常年战乱,街道处处残垣断壁,种点花美化一下,是件好事。
D.只要心中希望不灭,怀抱勇气,耐心守候,隐忍勃发,无论如何被摧残,
阿富汗人民都一定会迎来曙光。
16.文中几次提到“窗后的女人”,她被囚禁在漆成黑色的窗户后面的屋子里,
却经常从那扇窗口给帕瓦娜扔小礼物。作者为什么要经常提及这样一个从
未露过面,从未说过话的隐身人?(3分)
17.帕瓦娜,在伊朗古语里是“蝴蝶”的意思。文中的小主人公帕瓦娜——这
只美丽的“小蝴蝶”都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从不同角度写出儿个关键
词,并以文中相关事例来支撑你的观点。(4分)
★课外选文阅读。(16分)
《哈利・波特》和其他系列丛书有什么不同?
系列丛书有两种:
一、内容简单,可快速大量生产的营利性书,如《南葛•德鲁》《鸡皮疙
瘩》和《保姆俱乐部》。
二、较有深度的系列小说,如贝弗莉•克利林的《雷梦拉》系列、C.S.
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林恩•里德•班克的《碗橱中的小印第安人》,以
及J.K.罗琳的《哈利•波特》。
通常第一类书都会被大量生产,这类书有时候可能是由一位以上的作者
完成的,而且在一年之内可以出版好几本,较有深度的系列书一般都是只由
一位作者完成,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才出版一本,而且内容和情节丰富,对人
物性格的刻画也较深刻。
除了极佳的想象力外,《哈利・波特》和其他系列书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字
量。由于《哈利•波特》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学生们在看这本书时,阅读
能力也会逐渐进步,有些人即使是第一次阅读小说,也会非常喜爱这本书。
有些人批评罗琳在书中所使用的文字不是很正统。是的,她所使用的文
字绝大多数都是未经修饰的,除了一些专有名词外,她的书中较少出现一些
妨碍读者阅读速度的字句,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对年轻的读者而言,如果在
阅读时被一些深奥的文字绊住,是件令人相当沮丧的事,深奥的文字并不能
鼓励阅读。请读者想想,你最后一次在机场看到某个孩子阅读像《海蒂》这
类辞藻繁复的经典文学是什么时候?我曾在2007年7月10日在机场看到5
个孩子阅读《哈利•波特》第四集,一本不被人阅读的经典文学就如同一场
没有演奏给大众聆听的音乐会一般。就像要发挥药效,药物必须先被吸收一
样,要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让他们阅读大量的文字。
如果有人要争辩:“我读过《海蒂》这本书,《哈利•波特》没有《海蒂》
有深度。”在此我要声明,我强调的不是《哈利•波特》的文学性或想象力,
也不是它所引起的读者情感共鸣,我只是强调孩子们为了要看到结局而必须
阅读的大量文字。我曾经对一些书做过字数统计,其中也包括一些经典文学
作品:
《鸡皮疙瘩》:每句平均8个字,整本书共22450个字。
《海蒂》:每句平均19.6个字,整本书共93600个字。
《霍比特历险记》:每句平均18个字,整本书共97470个字。
《巴黎圣母院》:每句平均15个字,整本书共126000个字。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每句平均13个字,整本书共181000个字。
18.《哈利•波特》和其他系列丛书究竟有什么不同?请你从文中归纳出相对
应的三条不同,填写在表格里。(6分)
《哈利•波特》其他系列丛书(第一类)
两者的不同例:大量的文字文字量相比较少
(请对应填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其意思是()(多选)(2分)
A.J.K罗琳的文字非常不正统。
B.J.K罗琳的文字平白朴实,易于理解。
C.J.K罗琳的文字应该加以修饰。
D.J.K罗琳的文字不深奥,不妨碍读者阅读速度。
20.文章的最后展示了作者对一些书的字数的统计,这里运用了和的
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都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4分)
21.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启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生活与表达。(30分)
题目:阅读,与成长同行
林海音的《窃读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
大的!”这句话不也正好适合你们吗?相信你肯定读过不少好书,这些好书伴
随着你的成长与进步。现在,请你回顾一下那些令你启明心智、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的好书。联系自己的成长写写你的阅读故事、阅读历程与阅读收
获……
要求:文中涉及班级、老师或同学的名字请用“XXX”或者健康的昵
称代替;450字左右;慎用网络流行语言。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听力材料: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底座呈
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
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了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
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原高146米,相当于50层高的楼房。绕金字塔
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约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
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
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
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一位学者提出了
比较有说服力,也比较客观的说法。他说是用螺旋式建造法,也就是沿四
面墙壁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勤劳而又聪明的
古埃及人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建造了一座座宏伟的金字塔。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
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四方三角2.胡夫金字塔1463.螺旋式建造上楼梯
二、5.C6.D7.B8.B
9.(1)石灰吟竹石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ABC11.A12.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13.C14.她想把礼物送给那个窗后的女人和所有的人。
15.ABD
16.暗喻着阿富汗人民即使艰难困苦也不放弃心中的信念,在黑暗中耐心
地守候,坚持为美好生活和自由而奋斗的精神。
17.具有勇敢、乐观、敢于追逐理想的品质。事例略。
18.①内容较有深度②内容简单③只由一位作者完成
④可能由一位以上的作者完成⑤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才出版一本
⑥一年之内可以出版好几本
19.BD
20.列数字举例子
《哈利•波特》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21.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内容和情节丰富的书。
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阅读大量的文字。
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语文第二轮复习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
同学们,请一定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保持卷面的整洁清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三四总分
得分
一、听力题。(6分)
1.埃及金字塔是高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底座呈______形,每个侧面是
_______形。
2.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这座金字塔高约米。
3.据说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运用法,就是沿四面墙壁建成
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一边往上盖。
二、积累与运用。(28分)
4.读一读,用选出各组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并将正确的读音写在
括号内。(4分)
(1)A.剥削(xue)B.歼灭(jian)
C.逆(ni)时针D.悬灯缜(jie)彩()
(2)A.惊愎(huang)B.徘徊(huai)
C.头涔涔(ceng)D.缺(qie)而不舍()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翻箱倒柜望远境清脆蒸融
B.焉知非福顺时针书籍严竣
C.万不得已水浒传苦刑惆怅
D.通霄达旦炊事员辟静恐怖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理诞生于:百个问号之后”中的“一百”是指数量100。
B.“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如骨基所”中的“死得其所”是指死在所住的
地方。
C.“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敢”中的“故”指故事。
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中的“回去”是
死去的委婉说法。
7.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青海高原环境恶劣,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
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成了高原上一处壮
丽的风景。
A.无论……都……即使……也……
B.即使..也....不仅....还....
C.既然……就……虽然……但是……
D.不仅……还……因为……所以……
8.下列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
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句话表现了随着天色
渐晚,“我”的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也越来越惆怅,表达了“我”
伤心、失望的心情。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停地问问
题,就一定能发现真理。
C.“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
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
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日子匆匆而去的焦
虑,也表现了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思想。
9.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12分)
(1)明朝名臣于谦所作的《》和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燮所作的
《》,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其中“粉骨,
"和“千磨,"都是诗
人直抒胸臆,用来表明自己磊落刚烈、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品格的名句。
(2)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
,"借流水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
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而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
!”同样借流水感叹光阴易逝,但却
表现了诗人不服老,不怕老,催人自强,老当益壮的志气。
三、阅读与理解。(36分)
★课内选文考查。(共7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
裳”,他的泪水包含着()(多选)(2分)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
无法压抑。
1L”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2分)
A.春天。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D.春天的歌。
12.“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
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3分)
★课外选文阅读。(13分)
帕瓦娜的守候(节选)
在距离他们出发前往马扎里的前几天,帕瓦娜正在集市工作,她坐在坛
子上,突然有个东西落到了她的头上。那是一个用珠子串成的小骆驼。窗后
的女人还活着!她现在安然无恙,帕瓦娜知道她很好,至少她还有力气给她
发个信号。帕瓦娜想上蹿下跳、翩翩起舞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她想大喊大叫,
欢声雀跃,对着那扇黑窗使劲挥手。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安静地坐着,
想着用何种方式向那个女人道别。
当帕瓦娜终于想到一个方法的时候,她也快到家了。
吃完午饭后,帕瓦娜又回到了集市里,她很小心地将几株银莲花从被炸
得一团糟的废墟上挖出来。她曾见识过这些花的生长力,能长上好几年,她
也希望这些花能在这里一年接一年地生长下去。她要把这些花种在平时铺毯
子的地方,那个窗后的女人就会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这些花也会成为一道
不错的风景,她希望这些花能成为一件不错的礼物。
在帕瓦娜的地盘上,她用脚用力敲着地面,把坚硬的泥土弄松。她还用
手敲,用附近找到的石块来砸。
附近的男人和男孩们都聚了过来看帕瓦娜。在集市上,任何不同寻常的
事情都是好的娱乐方式。
“这种土里可长不了花,”有人说道,“土里没营养。”
“就算花长出来了,也会被人踩掉的。”
“集市这种场所可不是种花的好地方,你为什么要在这儿种花啊?”
这些不赞同的声音中,又传来了另一个声音:“难道你们就没人能欣赏一
下自然之美吗?这个小男孩尽他所能,想给我们这个灰暗的集市带来一点美
丽,你们为什么不感谢他,不帮帮他?”一个老人拨开人群,走到了最前面。
他艰难地蹲下来,帮帕瓦娜种花。“阿富汗人热爱美丽的事物,”他这样说道,
“但是我们见过了太多的丑恶,自己甚至都忘记了花朵这样的东西本身是多
么美丽!”
他还让一个在附近跑来跑去的茶童去茶铺取来一点水,水拿来之后,老
人把它浇在花朵旁,滋润着周围的泥土。
但那些植物看起来无精打采的,并没有立即就站直。
“它们死了吗?”帕瓦娜问道。
“没有,并没死。它们只是现在看起来有点没精神,好像活不了一样。”
老人答道,“但它们的根部情况很好,等时间到了,这些根就会支撑着植物,
让它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老人最后在泥土上拍了一下,帕瓦娜和另外一个人
搀扶着他,让他站了起来。他一直都向着帕瓦娜和善地笑着,接着就离开了
这里。
直到人群散去,帕瓦娜还在花的旁边。当她确定周围没人在围观后,赶
忙抬头看了看窗户,迅速地挥了挥手,向窗户后的人作别。她好像看见那里
有人朝她挥了挥手,但她也不十分确定。
13.下列最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个标题是()(1分)
A.绝处逢生B.蜕变C.希望之花D.生命的罅隙
14.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说“她希望这些花能成为一件不错的礼物”,帕瓦
娜想把这件礼物送给谁?(2分)
15.细读文中两处画线的部分,老人的言外之意是()(多选)(3分)
A.阿富汗是个美丽的国度,但遭受战争的摧毁、塔利班的破坏,已经面目
全非,但战争总会过去,美丽定会重来。
B.阿富汗人民在战争的阴影和恐怖组织的统治下,流离失所,生离死别,
但人们有坚定的信念。他们从未丧失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的渴望,这些信
念支撑着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终有一天,他们会如花般健康茁壮地成
长。
C.阿富汗常年战乱,街道处处残垣断壁,种点花美化一下,是件好事。
D.只要心中希望不灭,怀抱勇气,耐心守候,隐忍勃发,无论如何被摧残,
阿富汗人民都一定会迎来曙光。
16.文中几次提到“窗后的女人”,她被囚禁在漆成黑色的窗户后面的屋子里,
却经常从那扇窗口给帕瓦娜扔小礼物。作者为什么要经常提及这样一个从
未露过面,从未说过话的隐身人?(3分)
17.帕瓦娜,在伊朗古语里是“蝴蝶”的意思。文中的小主人公帕瓦娜——这
只美丽的“小蝴蝶”都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从不同角度写出几个关键
词,并以文中相关事例来支撑你的观点。(4分)
★课外选文阅读。(16分)
《哈利・波特》和其他系列丛书有什么不同?
系列丛书有两种:
一、内容简单,可快速大量生产的营利性书,如《南葛•德鲁》《鸡皮疙
瘩》和《保姆俱乐部》。
二、较有深度的系列小说,如贝弗莉・克利林的《雷梦拉》系列、C.S.
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林恩•里德•班克的《碗橱中的小印第安人》,以
及J.K.罗琳的《哈利•波特》。
通常第一类书都会被大量生产,这类书有时候可能是由一位以上的作者
完成的,而且在一年之内可以出版好几本,较有深度的系列书一般都是只由
一位作者完成,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才出版一本,而且内容和情节丰富,对人
物性格的刻画也较深刻。
除了极佳的想象力外,《哈利•波特》和其他系列书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字
量。由于《哈利•波特》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学生们在看这本书时,阅读
能力也会逐渐进步,有些人即使是第一次阅读小说,也会非常喜爱这本书。
有些人批评罗琳在书中所使用的文字不是很正统。是的,她所使用的文
字绝大多数都是未经修饰的,除了一些专有名词外,她的书中较少出现一些
妨碍读者阅读速度的字句,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对年轻的读者而言,如果在
阅读时被一些深奥的文字绊住,是件令人相当沮丧的事,深奥的文字并不能
鼓励阅读。请读者想想,你最后一次在机场看到某个孩子阅读像《海蒂》这
类辞藻繁复的经典文学是什么时候?我曾在2007年7月10日在机场看到5
个孩子阅读《哈利•波特》第四集,一本不被人阅读的经典文学就如同一场
没有演奏给大众聆听的音乐会一般。就像要发挥药效,药物必须先被吸收一
样,要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让他们阅读大量的文字。
如果有人要争辩:“我读过《海蒂》这本书,《哈利•波特》没有《海蒂》
有深度。”在此我要声明,我强调的不是《哈利•波特》的文学性或想象力,
也不是它所引起的读者情感共鸣,我只是强调孩子们为了要看到结局而必须
阅读的大量文字。我曾经对一些书做过字数统计,其中也包括一些经典文学
作品:
《鸡皮疙瘩》:每句平均8个字,整本书共22450个字。
《海蒂》:每句平均19.6个字,整本书共93600个字。
《霍比特历险记》:每句平均18个字,整本书共97470个字。
《巴黎圣母院》:每句平均15个字,整本书共126000个字。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每句平均13个字,整本书共181000个字。
18.《哈利•波特》和其他系列丛书究竟有什么不同?请你从文中归纳出相对
应的三条不同,填写在表格里。(6分)
《哈利•波特》其他系列丛书(第一类)
两者的不同例:大量的文字文字量相比较少
(请对应填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其意思是()(多选)(2分)
A.J.K罗琳的文字非常不正统。
B.J.K罗琳的文字平白朴实,易于理解。
C.J.K罗琳的文字应该加以修饰。
D.J.K罗琳的文字不深奥,不妨碍读者阅读速度。
20.文章的最后展示了作者对一些书的字数的统计,这里运用了和的
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都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4分)
21.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启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生活与表达。(30分)
题目:阅读,与成长同行
林海音的《窃读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
大的!”这句话不也正好适合你们吗?相信你肯定读过不少好书,这些好书伴
随着你的成长与进步。现在,请你回顾一下那些令你启明心智、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的好书。联系自己的成长写写你的阅读故事、阅读历程与阅读收
获……
要求:文中涉及班级、老师或同学的名字请用“XXX”或者健康的昵
称代替;450字左右;慎用网络流行语言。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听力材料: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底座呈
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
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了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
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原高146米,相当于50层高的楼房。绕金字塔
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约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
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
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
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一位学者提出了
比较有说服力,也比较客观的说法。他说是用螺旋式建造法,也就是沿四
面墙壁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勤劳而又聪明的
古埃及人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建造了一座座宏伟的金字塔。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
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四方三角2.胡夫金字塔1463.螺旋式建造上楼梯
二、5.C6.D7.B8.B
9.(1)石灰吟竹石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ABC11.A12.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13.C14.她想把礼物送给那个窗后的女人和所有的人。
15.ABD
16.暗喻着阿富汗人民即使艰难困苦也不放弃心中的信念,在黑暗中耐心
地守候,坚持为美好生活和自由而奋斗的精神。
17.具有勇敢、乐观、敢于追逐理想的品质。事例略。
18.①内容较有深度②内容简单③只由一位作者完成
④可能由一位以上的作者完成⑤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才出版一本
⑥一年之内可以出版好几本
19.BD
20.列数字举例子
《哈利•波特》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21.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内容和情节丰富的书。
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阅读大量的文字。
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语文第二轮复习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带上信心和细心,你一定可以满载而归!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三四总分
得分
一、听力题。(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4分)
1.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道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
2.港珠澳大桥由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
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
4.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大大缩短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
二、基础知识。(32分)
5.读拼音,写词语。(6分)
youyuxizaokongbu
()()()
chouchangbianpaojimo
()()()
6.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2分)
A.凉拌牛肉崇山峻岭司空见贯
B.实是求事打搅别人战胜心魔
C.锻炼身体恐怖电影契而不舍
D.炊烟袅袅分身乏术添油加醋
7.选词填空。(填序号)(2分)
A.惊羡B.惊吓C.惊喜D.惊愕
(1)他整晚一反常态,行为令人十分()o
(2)他在单杠上竟能做出如此令人()的动作,不愧是体操名将。
8.判断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填序号)(2分)
A.褒义B.贬义
(1)那个懑落慢网的便衣用手指着父亲。()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干静而尊族的脸。()
9.六年级语文老师想在教室墙上挂标语牌,便向学生征集名言警句。下面句
子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0.对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
语气。
B.这是一个设问句。
C.学习结果不同,不是因为两人在智力上有多大的差别。
D.学习结果不同,主要是两人在智力上有差别。
11.对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
音,也没有影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无奈的愁绪。
B.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要珍惜时间的决心。
C.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D.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重要性。
12.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是下面哪个人物的性格特点?()(2
分)
A.尼尔斯B.鲁滨逊C.星期五D.笛福
13.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写了三个具体的事例,它们的主要作
用是()(2分)
A.丰富文章的内容。
B.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
C.让学生知道名人的故事。
D.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
14.先阅读梗概,再浏览精彩片段,这种阅读方法适合阅读()(2分)
A.长篇作品B.短篇作品C.绘本故事D.文言文
15.下面不属于送别诗(词)的是()(2分)
A.《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B.《芙蓉楼送辛渐》
C.《泊船瓜洲》D.《送元二使安西》
16.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两句古诗词。(2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用“迎难而上”这个词写一两句毕业赠言,送给你的小伙伴。
(2)孩子们高高兴兴,兴高采烈地表演着各自的节目。(用修改符号修改
病句)
三、阅读。(34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6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
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
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8.画横线句子中的“?”指的是,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o(2分)
19.画横线句子这样表述的最大好处是()(2分)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2分)
A.只要先发现问题,就找到了真理。
B.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
理。
C.当你弄懂了一百个问号,你就能发现真理。
(二)端午日(14分)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这三个节日无论
过去还是现在,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
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炯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的,
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
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
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
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船只的样子,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船体又长又窄,
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
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
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
船只的进退。鼓手和锣手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把锣鼓敲打起来,
调理桨手的划桨节拍。划船的快慢靠的就是这锣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
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擂
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
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好事的军人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长官,为了与民同乐,便派士兵把三十只大雄鸭,放
入河中,熟识水性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管谁把鸭子捉到,谁
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晚上才结束。
(有删改)
21.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以纪念()的说法流传最广。(2分)
A.屈原B.伍子胥C.司马迁D.曹娥
22.短文是按()顺序描写端午日的活动的。(2分)
A.地点变换B.事情发展C.内容不同D.时间先后
23.下面不是茶帽的端午风俗的一项是()(2分)
A.捉鸭子B.用雄黄蘸酒在额角画王字
C.逛河街D.划船比赛
24.船上鼓手、锣手的主要作用是()(2分)
A.指挥船只进退B.调理桨手划桨节拍
C.制造欢乐气氛D.为桨手呐喊助威
25.短文画线的三个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从中读出了什么?(3
分)
26.短文详写了哪个场景?略写了哪个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三)艰苦而诗意(14分)
有一幅肖像画,比世界名画更加打动我。
是一个女人的肖像。花白短发,额头上密密的皱纹,像树木的年轮,宽
松的双层眼袋,盛接了漫长岁月中不曾淌下的泪。抿紧的嘴唇,唇边一粒黑
痣,清晰可见。目光凝滞,仍能看出清秀的脸廓。红黑横纹的棉质衫,提亮
了画的基调。
当年的美术老师说过一句话:有机会,画画你们的母亲吧,你会发现,
你竟不认得她!
的确,很少有孩子像母亲打量你一样,细细地打量过母亲,像母亲港秘
你一样,久久地凝视母亲。
打动了我的这幅画,正是儿子为母亲所作,这位89岁的高龄模特是老年
痴呆症患者,每到后半夜都要起身坐着,必须有人看管陪伴。60多岁已退休
的儿子,责无旁贷。
与所有患者的症状相同,老人家昼夜颠倒,到处乱走,大小便不能自理,
动辄打人骂人……身边一刻都不能离人。为她做任何事,她都没有反应。这
样的日子,是叫人崩溃的。
与所有的陪伴者不同,在备尝您;愁的一夜一夜,儿子选择了摊开纸笔颜
料,为母亲画画。这时的母亲出奇地安静。老太太曾是个才女,那一刻,也
许她回到了当年教儿子习字作画的情境之中。夜深人静,儿子用母亲喜欢的
方式陪伴她,在她身旁写字、画画……这样的夜晚,有些许诗意!
也是一对母子。
90后小伙子追随母亲的手艺,在杭州最繁华商厦的门口摆个摊,做精工
织补。
从早到晚,坐在大理石柱墩上等他们的顾客。身边走过成千上万的人,
很少有人看他们一眼。大理石上坐着,夏天火烫,冬天冰凉,工作条件艰苦。
最近他接了单织补车篷的活,那是辆奔驰敞篷车,倒车时车篷划破了三
个口子,车主没去汽修店,而是辗转找到了已成为业界达人的母子俩,为车
篷织补。
母子俩坐飞机“出差”青岛,事先配好三四种粗细不同的黑线,认真研
究车篷布料的纹路,根据车篷本来的经纬线,一根一根,一下一下,来回织
补。这技术,恰似“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多么纤巧的手,多么诗意的活儿!虽然,侧身站立干活,fo
人们向往诗意的生活!然而诗意不是刻意。只要真心、用心,艰苦的生
活,自带诗意。
(作者:莫小米内容有删改)
27.结合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1)凝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责无旁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段中“出差”这个词用了引号,它的作用是()(2分)
A.表示特定的称谓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引用的部分D.表示讽刺或否定
29.“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2分)
A.《水浒传》B.《西游记》
C.《三国演义》D,《红楼梦》
30.当年美术老师叫“我们”画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言外之意?()(2分)
A.老师要训练“我们”画人物肖像的技法。
B.“我们”很少有机会画自己的母亲。
C.提醒“我们”要多关心自己的母亲。
D.画自己的母亲虽然辛苦,但充满诗意。
31.儿子每晚陪伴母亲明明是备受煎熬的,但作者又说“这样的夜晚,有些许
诗意”。又如摆摊的母子明明工作非常辛苦,但作者又说这是“多么诗意
的活儿”。这样写矛盾吗?请选择其中一处谈谈你的观点。(3分)
3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3分)
四、习作。(30分)
33.看到③这个手势,你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
得点赞的人和事,把你认为最值得点赞的那个人(或那件事)写下来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设备的租赁合同范本
- 新质生产力企业层面
- 市北区新质生产力
- 2025年针对无效合同的识别与处理措施研究
- 2025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之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2025年家庭装修质量保证合同
- 大同新质生产力
- 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检查表
- 2025绿化项目设计合同范本
- GB/T 26314-2010锆及锆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 GB/T 21244-2007纸芯
- 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 disc与亲子沟通没有任何身份比为人父母更高贵
- 柳青《创业史》-全-课件
- 2001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
- 安川变频器培训二:应用技术(安川)课件
- ICRU62号报告详细完整
- 介绍家乡 贵州长顺课件
-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8.安全过马路|大连理工版 (共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