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_第1页
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_第2页
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_第3页
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_第4页
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CCSICS65.020.01CCSB65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DB51/T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20222022122720230201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112范引文件 13语定义 14计方法 25目测 6附录A(料)主竹种组生量程考表 7附录B(料)主的竹经活动 9附录C(范)碳量过中要数考表 10参考献 13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为首次发布。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竹林经营碳普惠项目的碳计量方法和监测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的竹林经营碳汇碳普惠项目的计量与监测。(LY/T2188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LY/T2253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LY/T3196竹林碳计量规程LY/T325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LY/T325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竹林bambooforest2cm2m[来源:LY/T3196-20203.1]3.2竹林碳库carbonpoolofbambooforest3.3基线情景baselinescenario[来源:LY/T32533.16]3.4竹林经营bambooforestmanagement对竹林科学经营,以提高竹林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等为目标的经营活动。附录B是提高竹林固碳能力的主要竹林经营活动及具体措施。3.5碳普惠项目carboninclusiveproject基于碳普惠机制的增汇减排活动,经核证的碳汇量和减排量可用于抵消碳排放。3.6计入期creditingperiod项目活动相对于基线情景产生净碳汇量的时间区间。3.7竹材制品bambooproducts以竹材为主要原料制造的产品。[来源:LY/T3197-2020

3.1]GPS等)5mc)使用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结合罗盘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精度控制。项目计入期宜为10-30年,最长可至40年。项目的碳库只选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竹材制品碳库进行计量和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源只选择在竹林经营过程中由于木本生物质燃烧带来的CH4和N2c)使用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结合罗盘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精度控制。项目计入期宜为10-30年,最长可至40年。项目的碳库只选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竹材制品碳库进行计量和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源只选择在竹林经营过程中由于木本生物质燃烧带来的CH4和N2O排放。竹林成林稳定阶段若无人为经营活动,基线碳汇量为零。若项目活动开始时,竹林未达到成林稳定阶段,基线碳汇量根据下述方法计算得到。∆𝐶𝐵.𝑡=𝐶𝐵.𝑡𝑒−𝐶𝐵.𝑡𝑠𝑡𝑒−𝑡𝑠*A (1)式中:∆𝐶𝐵.𝑡𝐶𝐵.𝑡𝑒——第tCO-e-12第𝑡𝑒年成林稳定阶段基线竹林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当竹林达到成林稳定阶段后,基线竹林生物质碳储量不再增长,四川省主要竹种基线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缺省值详见附录C,𝐶𝐵.𝑡𝑠𝑡𝑠,𝑡𝑒𝑡———-2tC2-ehm第𝑡𝑠年基线竹林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顷(CO-eh-22𝑡𝑠𝑡𝑒年;(a,𝑠≤𝑒;A—2(

=𝐶𝑝,𝐴𝐵.𝑡𝑒+𝐶𝑝,𝐵𝐵.𝑡𝑒−𝐶𝑃.𝑡𝑠∗𝐴+∆𝐶

··································(2)式中:

𝑃.𝑡

𝑡𝑒−𝑡𝑠

𝐻𝐵𝑃𝑝,𝑡

𝐸.𝑡∆𝐶𝑝.𝑡—第tCO-e-12𝐶𝑝,𝐴𝐵.𝑡𝑒—第𝑡𝑒COehm-22𝐶𝑝,𝐵𝐵.𝑡𝑒—第𝑡𝑒COehm-22𝐶𝑃.𝑡𝑠—第𝑡𝑠年项目竹林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顷(tCO-eh-22A—(2∆𝐶𝐻𝐵𝑃𝑝,𝑡—第t年项目竹材制品碳储量的年变化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年(CO-ea-2𝐺𝐻𝐺𝐸.𝑡—tCO2tCO-ea-12𝑡𝑠,𝑡𝑒—两次监测或核查时间,项目开始以后的第𝑡𝑠年和第𝑡𝑒年;𝑡—(a,𝑠≤𝑒。4.6.2地上生物质碳储量4.6.2地上生物质碳储量𝐶𝑝,𝐴𝐵.𝑡𝑒 𝐴𝐵=𝑓(𝐷,𝐻)×𝑁×𝐶𝐹×44×10−3···········································(3)12式中:𝐶𝑝,𝐵𝐵.𝑡𝑒=𝐶𝑝,𝐴𝐵.𝑡𝑒×𝑅+𝐶𝑝,𝐴𝐵.𝑡𝑒×𝐼𝐶𝑃,𝑡𝑒×𝑅(𝑡𝑒>𝑡𝑚)·····························(5)式中:4.6.4竹材制品碳储量𝐶𝑝,𝐴𝐵.𝑡𝑒—第𝑡𝑒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质碳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2公顷tC2-ehm𝑓𝐴𝐵(𝐷,𝐻)—(录Ag,d,𝐷—cm𝐻—(m𝑁—株hm2𝐶𝐹—(t.(td.m-4412—将C转换为CO2的分子量比值,无量纲。4.6.3地下生物质碳储量 𝐶𝑝,𝐵𝐵.𝑡𝑒=𝐶𝑝,𝐴𝐵.𝑡𝑒×𝑅(𝑡𝑒≦tm) (4)式中:𝐶𝑝,𝐵𝐵.𝑡𝑒—第𝑡𝑒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下生物质碳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2顷(tC2ehm𝐶𝑝,𝐴𝐵.𝑡𝑒—第𝑡𝑒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质碳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2顷(tC2ehm𝑅𝑡𝑚——竹林根茎比,无量纲;a𝐶𝑝,𝐵𝐵.𝑡𝑒—第𝑡𝑒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下生物质碳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顷-2(tC2-ehm𝐶𝑝,𝐴𝐵.𝑡𝑒—第𝑡𝑒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质碳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顷-2(tC2-ehm𝐼𝐶𝑃,𝑡𝑒—第𝑡𝑒年项目边界内竹林择伐强度,无量纲;𝑅𝑡𝑚——竹林根茎比,无量纲;a仅计量使用寿命大于10年的竹材制品的碳储量,竹材制品使用寿命见附录C,竹材制品的碳储量∆𝐶𝐻𝐵𝑃𝑝,𝑡:可按照LY/T3197的相关规定来计算;也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 ∑

×𝐶𝐹×

×

×

×44······················(6)𝐻𝐵𝑃𝑝,𝑡

𝑡𝑦

𝑝,𝑠𝑡𝑒𝑚.𝑡

𝑡𝑦

𝑡𝑦

𝑡𝑦 12(−𝐼𝑁((−𝐼𝑁(2)×𝐵𝑇)=𝑒𝐿𝑇𝑡𝑦································································(7)式中:4.6.5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当项目活动引起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只考虑森林火灾导致的竹林地上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温室气体排放量(𝐺𝐻𝐺𝐸.𝑡)按照LY/T2253相关规定确定。4.7项目净碳汇量竹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净碳汇量等于项目碳汇量减去基线碳汇量。 ∆𝐶𝑁.𝑡=−∆𝐶𝐵.𝑡································································(8)式中:式中:∆𝐶𝐻𝐵𝑃𝑝,𝑡—第t年项目竹材制品碳储量的年变化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年(t-1CO2-ea𝐻𝐵𝑝,𝑠𝑡𝑒𝑚.𝑡—第tt.d竹子是以鲜重统计,则应将鲜重通过含水率换算成干重;𝐶𝐹—(t.(td.m-𝐵𝑃𝑃𝑡𝑦—采伐收获的竹材用于生产加工ty类竹材制品的百分比(%);𝐵𝑈𝑡𝑦—生产加工ty类竹产品的竹材利用率(%);𝑂𝐹𝑡𝑦—根据IPCC一阶指数衰减函数确定的、ty类竹产品在项目期末仍在使用或进入垃圾填埋的比例,无量纲;𝑡𝑦—竹产品种类;t—(a;4412—将C转换为CO2的分子量比值,无量纲。𝑂𝐹𝑡𝑦—IPCCty埋的比例,无量纲;𝐵𝑇—(a𝑡𝑦—竹产品种类;𝐿𝑇𝑡𝑦—tyat—(a;4412—将C转换为CO2的分子量比值,无量纲。∆𝐶𝑁.𝑡—第t(tCOea-1;2∆𝐶𝑃.𝑡—第tCO-e-12∆𝐶𝐵.𝑡—第tCO-e-12LY/T2188.2-2013基线碳汇量在项目计入期内不进行监测。LY/T31964.6.14.6.24.6.3(LY/T2253中附录H和附录I的方法,计算项目边界内森林火灾导致的竹林地上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非CO25附录A(资料性)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参考表各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参考表A.1。表A.1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参考表竹种(组)部位生物量方程(kg.d.m)abc文献来源毛竹全株=𝐷0.1192.040蒋朝虎等,2015,[2]毛竹地上W=a*𝐷2-b*D+c0.1861.063.69彭成等,2018,[4]地下W=a*𝐷2-b*D+c0.10.592.62彭成等,2018,[4]慈竹全株=𝐷0.3171.705蒋朝虎等,2015,[2]慈竹地上=𝐷0.1371.847陈霖,2015,[3]慈竹地上=𝐷𝐻0.0701.6080.484陈霖,2015,[3]慈竹地上=𝑒(−𝐷)3.927359.0504邓玉林等,1993,[7]全株=𝑒(−𝐷)4.074308.79415邓玉林等,1993,[7]硬头黄全株=(𝐷2𝐻)0.3960.394蒋朝虎等,2015,[2]硬头黄地上=𝐷0.557811.8255徐小军等,2011,[6]全株=𝐷0.5587871.8953徐小军等,2011,[6]硬头黄地上=𝐷0.2571.723陈霖,2015,[3]硬头黄地上=a+b*D+c*H1.7571.0210.081陈霖,2015,[3]苦竹全株=(𝐷2𝐻)0.6530.380蒋朝虎等,2015,[2]苦竹全株=∗𝐷+∗𝐷+0.26680.00270.0914何亚平等,2007,[10]白夹竹全株=𝐷0.2041.951蒋朝虎等,2015,[2]方竹全株=𝐷0.0612.455蒋朝虎等,2015,[2]筇竹全株=𝐷0.3171.705蒋朝虎等,2015,[2]筇竹全株=+∗𝐷∗∗𝐻0.05036130.03889580.1董文渊等,2002,[8]W=a*D-b0.34409630.0226012董文渊等,2002,[8]水竹地上=𝐷0.64391.5373孙天任等,1986,[9]地上=(𝐷2𝐻)0.30080.5908孙天任等,1986,[9]全株=𝐷0.76831.4117孙天任等,1986,[9]全株=(𝐷2𝐻)0.78201.3257孙天任等,1986,[9]麻竹地上=𝐷0.5400931.9305梁鸿桑等,1997,[5]表A.1(续)竹种(组)部位生物量方程(kg.d.m)abc文献来源=𝐷𝐻0.1721391.56840.3916梁鸿桑等,1997,[5]绵竹全株=(𝐷2𝐻)0.0400.768蒋朝虎等,2015,[2]绵竹地上=𝐷0.1271.999陈霖,2015,[3]绵竹地上=𝐷𝐻0.0382.1660.373陈霖,2015,[3]雷竹地上=𝐷0.19391.5654徐小军等,2011,[6]附录B(资料性)主要的竹林经营活动主要竹林经营活动措施参考表B.1。表B.1主要竹林经营活动主要竹林经营活动具体经营措施促进竹林发笋肥,促进竹林发笋和培笋。改善竹林结构30%,50与竹笋产量。维护竹林健康竹种更新调整林过渡,提高竹林的立竹度和平均胸径。稳定土壤碳库(212%或当地普遍性做法,同时下一次扰动时,松土带与保留带轮流作业松土;CO2、N2O等温室气体排放;注:表内经营措施来源于“AR-CM-005-V01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附录C(规范性)碳计量过程中主要参数参考表碳计量过程中主要参数参考表见下表C.1-C.8。表C.1主要竹种(组)含碳率参考值

单位:tC(td.m.)-1竹种CF竹种CF慈竹0.4434苦竹0.4227毛竹0.4515水竹0.3989麻竹0.4247硬头黄0.48绵竹0.4256西凤竹0.51其他竹种0.50/013D,2表C.2表C.2各竹种(组)分类标准表C.3竹种(组)竹林达到成林稳定阶段所需年限单位:a竹种组分类标准大径散生竹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大于5厘米的单轴散生型竹林。大径丛生竹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大于5厘米的合轴丛生型竹林。小径散生竹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为2~5厘米的单轴散生竹林。小径从生竹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为2~5厘米的合轴丛生竹林。复轴混生竹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大于5厘米的单轴和合轴混生的竹林。注:表内定义来源于“AR-CM-005-V01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竹种组年限大径散生竹林9年小径散生竹林5年丛生竹(大径和小径)5年复轴混生型竹林6年注:表内数据来源于“AR-CM-005-V01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表C.4竹种(组)的平均竹林根茎比单位:无量纲竹种组R所有散生竹(不含毛竹)0.707毛竹0.605所有丛生竹1.183所有混生竹0.928M213表C.5竹种(组)的竹林择伐更新周期竹种组择伐更新周期大径散生竹5-7年大径丛生竹4-6年小径散生竹3-5年小径从生竹3-5年复轴混生竹3-5年注:表内数据来源于“AR-CM-005-V01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表C.6表C.6竹子采伐用于各类竹产品的利用率竹产品类型BUty竹集成材35%重组竹材59%展开竹材62%竹拉丝材34%竹质结构材(竹家具、竹建筑用材、竹胶模板)50%竹质装饰材20%竹日用品50%注:表内数据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