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1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2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3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4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心理学》

第一章:训练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训练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训练心理学]概念:是争辩训练教学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

规律的科学。是训练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1、训练心理学的争辩内容。

1)五要素:同学、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

境。

2)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评价、反思过程。

3)训练心理学争辩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其次节:训练心理学的进展

1、初期时期。20世纪20年月

俄国,卡普捷列夫《训练心理学》,最早正式以“训练心理

学”命名的著作。

1903美国,桑代克《训练心理学》,是训练心理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标志。“训练心理学之父”,西方第一本训练心理

学著作。

2、进展时期:中国,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训练心理

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美国,布鲁纳

第三节:训练心理学的争辩方法和争辩原则

1、训练心理学的争辩方法?

1)观看法2)调查法3)试验法(分为试验室试验法、现场

试验法{又称自然试验法})

4)个案法5)训练阅历总结法6)产品分析法7)测验法

2、训练心理学的争辩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训练性原则4)理念联系

实际原则

其次章:心理进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进展概述

[心理进展]概念:是指个体从诞生、成熟、年轻直到死亡的

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对比************以下为摘自《训练学》

[个体身心进展]概念:指做为简单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头

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殊

指个体的身心进展向乐观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进展的动因

一是:内发论(遗传打算论)

内发论强论内在因素,如“需要”“成熟”,代表人物:孟子

(性善论)、弗洛伊德、高尔顿(遗传打算论的鼻祖)、霍尔

(1两的遗传赛过1吨的训练)。

二是:外银论(环境打算论)

强调外在因素,如环境因素、他人影响、学校训练等。代表

2

人物:荀子、洛克(英国,白板说)。

•影响个体身心进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2环境3训练(学校训练)4个体主观能动性

•论述训练对人的身心进展的作用?(即为什么起主导作

用)

1、学校训练是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培育人的活动

2、学样有特地负责训练工作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训练能有效把握和协调影响同学进展的各种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

乐观作用,包括能动的生疏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

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人的身心进展的内在动力,

是促使个体进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打算性

因素。

•个体身心进展的规律?

1、挨次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同一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如青少

年身高在一周岁及青春期长的最快。

4、互补性。心理与生理

5、个别差异性。不同的人在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的差

异。如:少年得志、大器晚成。有的儿童,数学强

绘画差,有的相反。依据个别差异性规律:训练必

3

需因材施教。

*1**1**1*、J>KI**1*、X*、匕K1*、],、],、],、£*K£>*1>^£>*1*、X*KL**1*、I,*1*7,

ry»ry*rjwrj*rj**p**T**T*^4**T**T**7**T**T**T*"、*J**T**4**T**T**j*rjwry»*yw以上摘自《训练学》

•个体心理进展的一般特征?

1、挨次性与定向性

2、阶段性与连续性

3、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进展过程中环境影响最大作用

的时期)

4、差异性

•少年期(大致为学校阶段)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急期。

•心理进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生疏进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标志为:守恒(即使客体外

形发生了变化,但属性不变)概念的形成。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到成人)

3-4:即由具体形象思维进展到抽象思维。

二、最近进展区。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进展水

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进展水平。

三、美国,埃里克森的人格进展阶段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自主感对耻辱感

4

3、主动感对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基本为学校阶段

其次节:同学的个别差异

一、同学智力的差异

包括:智力类型的差异2)智力进展水平的差异3)智力表

现早晚的差异4)智力性别的差异。

二、生疏方式的差异

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2、冲动型与深思型(标准为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3、具体型与抽象型

4、发散型与辐合型

第三章: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阅历而产生的行

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长久的变化。

1、学习的分类:按学习结果(加涅):言语信息、认知

策略、态度、才智技能、动作技能五大类。

2、态度是对人对物对事的选择倾向。

3、按学习内容,我国对学习分为:学问的学习、技能

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5

其次节一般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

强调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通过刺激-反应来形成,强调刺

激-反应的联结。

(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华生)

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习得、消退、

泛化、分化。

(二)桑代克的试误说(训练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

学习理论)

1、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肓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2、桑代克: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的原则?

1)预备律:联结的加强与减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预备。

2)练习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因练习和重复而加强,

不重复不练习,联结的力气会减弱。

3)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因导致满足的结果而

加强,也可因导致苦恼的结果而减弱。

(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基础,斯金纳系统的进展

了这一理论。

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解释应答性行为。

6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一一解释操作性行为(以人为主)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看学习包括留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为获得阅历的过程是通过乐观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

形成的新的认知结构的活动。

(一)苛勒的顿悟说(确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学习的实质:内部结构完形

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的本质:学习是有目的的、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过程:是对完形的认知。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觉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一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四)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从学习方式上:分为接受学习与发觉学习。

从认知结构上: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将新学问与已有观念建立起的(实质性的)(非

人为的)联系。

(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7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同学中心的教学观。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进展,不是一个特定

的理论,而是很多理论观点的统称。核心是:学问是在主客

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第四章:学习心理(重点)

第一节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

动,使其行为朝向肯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

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为学习需要和学习期盼。

「学习期盼1: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量。

2、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想获得相应的地位、威望时)

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的一种需要)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图)**

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

学习效果。

8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

较简洁的任务中,学习效果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加大,动机的最佳水平呈渐渐下

降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曲线。

四、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1生理需要2平安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需要)4敬

重需要5求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

成功的动机、避开失败的动机。前者成功率为50%的任务是

最有可能选择的;后者倾向于选择格外简洁或格外困难的任

务。

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韦纳)

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同时还会查

找成功与失败的缘由,这就是进行归因的过程。

因素为:力量、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

界环境六方面,三维度为:稳定性、可控性、(内因外因)

力量:内部稳定性;努力程度是内部不稳定性;工作难度是

外部稳定性;运气是外部不稳定性;身心状况是内部不稳定

9

性;外界环境是外部不稳定性。唯一可把握的是努力程度,

其余都不行控。

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联结派理论、行为主义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推

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力量进行某一活动,就会产生高度的

“自我效能感”,并努力实施该活动。

五、学习动机的培育和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爱好,维持古怪心。

2)设置恰当的目标,把握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供应准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同学进行竞争训练。

6)培育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7)训练归因。

其次节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

而接受的规章、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综合。

一、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

二、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画线]、精加工策略[记忆术]、组织

策略[图表])

1()

1)复述策略:如画线标注。

2)精加工策略:如记忆术、做笔记等。

三、兀认知策略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

调整。包括:元认知学问、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

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体效能感原则。

第三节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

响,或习得的阅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一、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留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提高学问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学问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进对同学的评价。

第四节学问与技能

1、安德森依据学问的不同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学问与程

序性学问。陈述性学问学习的过程分为获得、保持、提

取三个阶段。

II

二、学问学习的类型

1)依据存在形式与简单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2)依据新学问与原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类属

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是原有观念高

于新学习的学问,分为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两种。

如哺乳动物—

三、技能的分类分为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

力技能)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分为:操作定向、操作仿照、操作

整合、操作娴熟。

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高原现象]指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消灭一段时间、学习成果和

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对学过的学问感觉模糊的现象。

3练习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

1)初期进步快2)其一时间会消灭停滞3)后期

变慢4)消灭高原现象5)起促进作用。

4、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第五节问题解决与制造性

1、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觉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四个阶段。其中提出假设是关键阶段。

2、问题解决的策略为分:算法、启发法。

12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定势和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从其

他事物上发觉解决问题的方法)4)已有的学问阅

历5)心情与动机

二、同学问题解决力量的培育?**

1)提高同学学问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供应各种练习机会

4)培育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规律思维力量,提高思维水平。

三、如何培育同学的制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制造性产生的环境

2、留意制造性共性的塑造

3、开设培育制造性的课程,教授制造性思维策略

第六节态度与品德

1、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其中情

感成分是核心部分。

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

德行为(知、情、意、行)。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一、品德进展的阶段论*

13

1、皮亚杰道德进展阶段论(对应前:心理进展的理论

中认知进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他律)

3)可逆性阶段(自律阶段)10岁左右

4)公正阶段

注:学校阶段是简洁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阶段。

2、科尔伯格道德进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

第五章:教学心理

第一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分类

1、美国,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2、加涅将同学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认

知策略、态度、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一)、老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直接教学

2、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提倡的,(即讲授式教学策略)

(二)同学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发觉学习(布鲁纳为发觉学习的首提倡者)

2、个别学习

14

1)程序教学: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

2)把握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肯定的标准和手段,对

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推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

果进行测量、分析、评定的过程。(来自训练学的概念)

1、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

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即按同学团体测验的平均成果即常模为参照

点,分析同学在团队中的位置。而标准参照评价是以教学目

标为依据。

2、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分为:标准化学业成就测

验和老师自编测验。

3、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多的是老师自编测验。分为主观题和

客观题。主观题分为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

其次节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的功能:维持、促进、进展功能。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老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性质4)对老师的

期望。

3、集体是群体进展的最高阶段。

4、非正式群体:一些同学自由结合、自发形式的小群体为

15

非正式群体。

5群体动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进展变化的力气总和为群

体动力。

一、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章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

监控4)培育同学的自律品质。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老师职业心理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至少包

含两层意思: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乐观进展的心理

状态。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自我意识正确2)性别角色分化

3)人际关系协调4)社会适应良好

5)心情稳定乐观6)人格结构完整

二、现有的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为:疾病模式与健康模

式。

其次节同学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1、心理健康训练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同学的心理素养,

促进同学人格的健全进展。

2、心理健训练的途径有哪些?

1)心理健康训练活动课2)学科渗透3)班主任工作4)学

16

校心理询问与心理辅导567)家庭训练、环境训练、社会磨

砺8)其它途径(如校报、广播等)

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