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_第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_第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_第3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_第4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C.绕月球运动着的D.地月系

“嫦娥二号”

答案:C

解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飞行着的空客是在地球空间里的物质,不属

于天体。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人造)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天体之

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不能算作天体。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

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2~3题。

2.“蓝月亮”属于()

A.行星B.恒星

C.卫星D.彗星

3.“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太阳B.地球

C.行星D.恒星

答案:2.C3,D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蓝月亮”绕行星做公转运动,应属于卫星。由于行星不发光发

热,其光照只能来自恒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4~5题。

4.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③地球是距离太

阳较近的一颗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八颗行星中比较特殊

B.现代宇宙探测结果表明,科学家在宇宙中找到了类似地球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

C.地球自身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特征的“巧妙”组合,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理想条件

D.太阳系中的行星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沿着各自正圆形轨道和相同方向绕太阳

运行

答案:4.A5.C

解析:第4题,由于地球是地月系的质量中心,且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故地球是地月

系的中心天体,①正确;地球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故不属于河外星系,②

错误;按照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排序,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

星,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项。第5题,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八颗行星中并

不特殊,A项错误;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B项错误;八颗行

星的轨道具有共圆性,并不是正圆,D项错误。故选C项。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6~7题。

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小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

D.太阳系中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

7.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

答案:6.D7.B

解析:根据图中地球位于①②行星之间可判断出①为火星,②为金星;由轨道弯曲

方向,判断出太阳离行星②更近;再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水分、恰到

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推知地球是太阳系八

颗行星中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离太阳较地球近的行星②气温较高。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他恒

系统

银河系

/每/大,可观测宇宙

/体点统/

量/空间/天体系统的层次

(1)在图中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天体系统名称。

⑵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o

(3)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约为一亿光年。

(4)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是O

答案:(1)由上到下:太阳系河外星系

⑵月球太阳

(3)137

(4)地月系可观测宇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月球是距离地

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组成太阳系,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

恒星。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组成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可观测宇宙,也

是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其半径约为137亿光年。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可观测宇宙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9.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根据地球和火星

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9月24日,印度的“曼加里安”号火星轨道探测器成功传回首张火星图像。

近30年来人类已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

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

的数据。

与太阳

赤道面

的平均赤道质量体积

公转周自转与公转

项目距离/半径/(地球(地球

期/年周期轨道面

(xlO8千米为1)为1)

的夹角

千米)

23时

地球1.496637811123°26'

56

分4秒

24时

火星2.27933961.90.110.1523°59'

37分

⑴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一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

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填“长”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

是、;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填“高”

或“低”)。

⑶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上表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人类为了开

辟太空居住地,为什么选择火星作为研究对象?

答案:(1)4长

(2)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低

(3)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

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

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

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o但在太阳系中,特别

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天体中,无论是从与太阳的距离、质量和体积的大小,还是自转

和公转周期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地球,所以成为人类目前的重点研究对象。

解析:火星轨道与地球相邻,在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方面与地球有许多接近之处,

成为目前人类重点研究对象,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的原因时,应从生命生存

所需具备的条件入手,而人们开辟太空居住地时,应选择与地球环境最为接近的

天体作为研究对象。

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B(<一“"

/'、

图1

F

/、

图2

(1)图1为农历时所见的月亮,该图的东方是—(填“C”或

“D”)处,A为月,C为月。

⑵图2为农历时所见的月亮,该图的东方是—(填“G”或

“E”)处,F为月;此时观察E月的视运动情况是(填“升起”或“落

下”)。

(3)关于图2中F月的视运动情况及夜晚见月情形,正确的是()

A.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下半夜东天

B.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上半夜西天

C.黄昏月出,清晨月落,下半夜东天

D.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上半夜西天

(4)A月相应出现在(填“黎明前”或“黄昏后”)的—(填“西”或“东”)部

天空地平线以上。

答案:⑴上半月傍晚C蛾眉满

⑵下半月清晨G下弦落下

⑶A

(4)黄昏后西

解析:依据观察者“面南背北,右西左东”的规律及月面方位,可推知月相;依据月相

运动是自东向西运动,可知是升起还是落下;依据月相运动规律,可推知月相出现

在天空中的时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1.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行进中的赛车B.煤球炉

C.太阳能电池D.地热发电站

答案:D

解析: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是来自地球

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

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2~4题。

年均降水量/毫米黑子相对数

—太阳黑子数一一降水量

70°N~80°N,157°W-81°E12个测站

200100

1000

60°N—70°N,16gW〜41。其22个测站

300

200100

1000

191019201930194019501960年份

2.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4.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很多,下面哪种方法最不适合?()

A.曝光过的X光底片

B.直接通过墨镜看

C.通过电焊护目镜看

D.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看

答案:2.D3.C4,B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测站的经纬度分布范围,可知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栗在欧

洲和北美洲。第3题,图中上部12个测站年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呈正相关,

下部22个测站年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呈负相关,所测地区年均降水量变化

周期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吻合。第4题,对黑子的观测最好用专门的观测仪器。

曝光过的X光底片颜色较深,可以较短时间地观看;电焊护目镜本就是在强光下

保护眼睛的,用它直接看太阳就可以;望远镜投影法对眼睛的伤害较小,而用墨镜

直接观测黑子,对眼睛的伤害较大,故最不合适的是B项。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5~6题。

5.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个月?()

A.1月B.5月C.7月D.11月

6.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六

答案:5.B6,A

解析:第5题,根据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此时日最高气温在17℃左右,最低气温在

9℃左右,符合5月的气温日变化特点。第6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农产

品品质的提升。

7.读中国年太阳辐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比较A、B两地,选出适合发展太阳能的地区,并说明该地年太阳辐射丰富的原

因。

⑶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

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答案:(1)总体上是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2)A地。A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

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3)太阳能资源的优点是可再生,无污染。局限性是能量分散,并且受天气影响大,

能量不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太阳辐射分布。第⑴题,图示反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从东

部向西部递增,四川盆地为年太阳辐射量最贫乏地区。第(2)题,A地为青藏高原,

主要从地势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第(3)题,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的理由可从太阳能的主要优点角度分析,其局限性可从利用太阳能的不利角度分

析。

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某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

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

周期。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

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

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连船都无法航行。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它

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

和O

⑶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U年。从上图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峰

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

(4)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短波通信?

答案:⑴光球耀斑

⑵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⑶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但并不一定就刚好是11年,有时会略有差异。

(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依靠电离层传播

的短波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解析: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它们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影响短波通信,还会影响

气候^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2017年9月12日,中、美、英等12国科学家组成探索队,在印度洋某处打穿地壳

与地幔的边界,对地球进行史无前例的探索。据此完成1~2题。

L此次科考前,科学家认识地球内部结构主要通过()

A.超声波B.地震波

C.实地勘探D.科学推算

2.在此次探测中()

A.钻探深度达39千米

B.穿过了呈熔融状态的物质

C.将打穿古登堡面

D.收集到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的岩石样本

答案:1.B2.D

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结构用肉眼无法探测,而地震波在穿过不同的地物或不同

物理状态的地物时会有不同的波速,故通过地震波探测地内结构成为科学家认识

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方式,故选B项。第2题,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

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故钻探深度不可能达39千米;此次探测穿过

了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进入了地幔,软流层物质呈熔融状态,位于莫霍面下的上地

幔上部,深度为80-400千米,此次探测没有达到此处;探测没有到达古登堡面;大洋

地壳多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因此可以收集到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的岩石样本,

选D项。

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3~4题。

邛----------------莫霍面----------------1③

软流层~

山---------------古登堡面--------------

3.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数码是()

A.①B.@C.③D.④

4.关于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甲B.乙

C.丙D.T

答案:3.C4.D

解析:第3题,岩石圈的范围为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据图可知,③为岩石

圈的范围。故选C项。第4题,据图可知,①为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范围;

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区域,为地幔范围;③为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

地幔顶部。故选D项。

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爆发过

三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地形,时间一长,积水成

湖,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结合长白山天池景观图,完成5~6题。

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

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5.D6,B

解析:第5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

的,岩浆直接来自地幔。第6题,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其所需能量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地球内能、重力能和太阳辐射能。

7.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相关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

分异、勘探石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所罗门群岛及所处板块位置示意图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

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板块与板块

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

(灾害)侵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

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

明显变化的主要是波。

答案:(1)印度洋太平洋海啸

⑵如下图所示。

⑶横

解析:第⑴题,全球共划分为六大板块,所罗门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的交界处,地震会诱发海啸。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叫莫霍面,而地幔与地核

的分界面叫古登堡面。第⑶题,横波只能通过固体,而含油层是液态的。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

双基巩固学考突破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

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水平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新上老B.下老上新

C.同时形成D.陆地缺少

2.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

A.生成顺序B.新老关系

C.发展阶段D.时间长短

3.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的依据是()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

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答案:LB2.D3.C

解析:第1题,水平地层反映岩石形成的关系和地壳运动,特点是下老上新,下面的

地层形成的时间早。第2题,地层能够反映地层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它只

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第3题,

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要依据地层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计算出该岩石

的年龄。

下图是在山东沂蒙山区的费县、平邑县等地发现的裸露于山体中的化石。据此

完成4~5题。

4.该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显生宙B.古生代

C.中生代D.第四纪

5.当时山东沂蒙山区的地质环境是()

A.山地丘陵B.高原盆地

C.平原谷地D.温暖海洋

答案:4.B5,D

解析: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温暖的海洋中。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冰期I

--冰期n

——冰期HI

-冰期W

6.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IB.冰期n

c.冰期inD.冰期N

7.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IU时期()

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

B.山地雪线上升

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

D.全球降水增加

答案:6.D7,C

解析:第6题,冰期IV发生纬度最低,在四个时期中全球气温最低。第7题,第四纪

冰期m时期温度比现在要低很多。南、北半球温带自然带北界偏移方向不同,气

温降低,山地雪线降低,全球降水减少,冰川融化减少,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

8.下图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地层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_。

⑵①和②是否属于同一地层?理由是什么?

(3)图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地层的是哪几层?理由是什么?

答案:(1)①一②—③—④—⑤一⑥一⑦

(2)不是。①和②地层化石类型不同。

(3)④⑤⑥⑦。有恐龙足迹化石。

解析:第⑴题,正常情况下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第⑵题,同一时

期形成的地层在同一地域,化石种类大体相似。第(3)题,中生代以来爬行动物、哺

乳动物繁盛,因此会存在该类生物的化石,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的足迹分布在

④和⑥地层中。

选考奠基素养提升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

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石图,

完成1~2题。

L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属于()

A.侵入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喷出岩

2.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壳B.软流层

C.地核D.下地幔

答案:LB2.B

解析:第1题,中华龙鸟化石产于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含有化石

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第2题,火山灰源于火山喷发,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

源地。

3.读生物进化和环境变迁示意图,有关图中数码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原核细演化真核细通过遗传变异,适生物演化

胞生物①胞生物应环境能力更强进程加快

太阳紫外线辐

③射强度减弱

A.①的演化过程经历了大约46亿年

B.②的转变过程完全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结果

C.③主要是臭氧和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缘故

D.④缩小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C

解析:有氧环境产生了大量臭氧,而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

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4.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

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

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全球平均温度全球平均降水

同位素地质年龄现代现代

盾万年冷暖干湿

第四纪

上新世

代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占新世

中白垩纪

代侏罗纪

三叠纪

古石炭纪

生泥盆纪

代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541

震旦纪

2500

4000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4600

⑴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

、、O

⑵就冷暖状况而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时间较长的是

⑶就干湿状况而言,新生代以期为主。

(4)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o

答案:(1)震旦纪石炭纪一二叠纪第四纪

⑵温暖期

⑶湿润

(4)干暖

解析:第⑴题,根据图示全球平均温度处于最冷的时间可以判断。第(2)题,根据图

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冰期较短、间冰期较长,即温暖期的时间较长。第

(3)题,根据图示的干湿状况,新生代处于湿润一侧。第⑷题,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

末期,从冷暖状况而言,处于温暖期;从干湿状况看,处于干旱期。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

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

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

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则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

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

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

行了分析。

B三叶虫化石

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C恐龙化石

女哺乳类化石

①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气

候、植被特点为O

(4)考察结论

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填“抬升”吓沉”或“水平”)运动O

答案:(1)生物化石

⑵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⑶①古生②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①海洋陆地②抬升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

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壳的运动过

程;(3)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

第一章测评(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

机质。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L贝努小行星位于(

A.b、c之间B.c、d之间

C.d、e之间D.e、f之间

2.前往贝努的探测器会脱离()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3.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D.适中的日地距离

答案:LC2.A3.D

解析:第1题,在太阳系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小行星带,贝努小行星位于小

行星带内,图中d为火星,e为木星。第2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会脱离地月系。第

3题,日地距离适中有利于水保持液态。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

图)。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

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

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

B.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喷发

D.风的形成

5.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答案:4.C5.A

解析:第4题,生物的出现、水体的运动、风的形成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辐射;火山

的喷发来自地球的内能,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C项。第5题,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

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海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故选A项。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部分及占总能量之比约为()

A.红外线30%

B.紫外线40%

C.可见光50%

D.太阳风60%

7.与同纬度的浙江省宁波市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C.降水丰富,云量较多,保温作用强

D.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答案:6.C7.D

解析:第6题,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第7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2019年2月11日,夜空上演“火星合月”(火星距离月亮很近)的天象。据此完成8~9

题。

8.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月球且级别最低的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9.“火星合月”时,下列关于各天体相互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月球之间

B.月球位于火星和地球之间

C.火星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D.火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答案:8.C9,B

解析:第8题,选项中同时包含火星和月球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银河系,级别最

低的为太阳系。第9题,根据定义可推测,“火星合月”时,地球、月球、火星位于太

阳的同一侧,且月球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三者近似成一条直线。

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

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CME

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闪焰”发生于光球层

B.“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

C.CME发生于色球层

D.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

11.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是()

A.2005—2006年

B.2006—2007年

C.2007—2008年

D.2008—2009年

12.“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A.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

C.全球气候变暖

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答案:10.Bll.B12.B

解析:第10题,“闪焰”即耀斑,位于色球层,CME即太阳风,位于日冕层,温度高于色

球层。第11题,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第12题,耀斑强烈爆发会影响地球

上的短波通信。

2017年9月15日,著名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宇宙飞船以极超音速坠入土星

大气层,经几分钟熔解后化为灰烬,就此结束了13年土星探索的使命。据此完成

13~14题。

13.太阳系各大行星中其体积与土星最为接近的是()

A.金星B.火星

C.木星D.海王星

14.“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从地球飞向土星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

A.流星体B.小行星

C.彗星D.行星际物质

答案:13.C14.D

解析:第13题,木星和土星体积巨大,同属于巨行星。第14题,太阳系中最多的天

体是行星际物质。

太阳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受地球磁场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

大气电离,产生极光现象。据此完成15~16题。

15.直接影响该现象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日珥B.耀斑

C.太阳风D.太阳黑子

16.地球内部某圈层中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在此不能

传播,它们相对于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产生磁场的主要原因。该圈层是()

A.内核B.外核

C.地幔D.软流层

答案:15.C16.B

解析:第15题,太阳向外抛射带电粒子流为太阳风。第16题,横波在外核处突然消

失,推断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甲圈层的主体是()

A.河流B.湖泊

C.冰川D.海洋

18.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A.大气B.水

C.土壤D.生物

答案:17.D18.D

解析:第17题,甲圈层是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其

水量占地球水量的97%以上。第18题,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生物作为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黑洞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观测到了一次黑洞吃“太阳”(宇宙中的某恒星)

的罕见天文现象。此过程中黑洞喷流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向外喷发1000万余年的

能量。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洞不属于天体

B.太阳属于行星

C.黑洞吃“太阳”不可信

D.太阳向外喷发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

20.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黑洞吃了“太阳”,地球也会毁灭

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C.太阳向外喷出巨大的能量时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利影响

D.太阳对地球影响不大

答案:19.D20.C

解析:第19题,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为天体,所以黑洞也属于天体;太阳属于恒星;黑

洞吃“太阳”指的是黑洞吞噬宇宙中的某一颗恒星,是研究小组观测到的,可信;太

阳向外喷发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第20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太

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不利影响。

太阳向外喷出巨大的能量时,可能是太阳活动爆发,所以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利影

响。黑洞吃的“太阳”非太阳系中的太阳,所以地球不会毁灭。太阳是地球上生命

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太阳对地球影响大。

21.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为()

A.下地幔顶部B.莫霍面

C古登堡面D.横波消失处

答案:B

解析:莫霍面将地壳和地幔分隔开。

根据地层和化石的相关知识,完成22~23题。

22.在某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的环境是()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23.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生活在海底的无脊椎动物)化石()

A.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

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答案:22.A23.A

解析:珊瑚虫生活在温暖的近岸浅海中,腕足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化石可以确

定地质顺序、时代及古地理环境。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读图,完成24~25题。

I全球性事件:冰期与间冰期交替I-

III..三

E寒冷期与葡暖期交替卜画泽风形成|■■广大

|黄土堆积与侵蚀卜[区

n演

HIF化

Tm向

T古人类出现与发展P

|区域性事件:新构造.动剧烈|

24.图中I、n、in代表的地理事件分别是()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25.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是()

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

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

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

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

答案:24.B25.C

解析:第24题,根据关联图中的信息可知,“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并不会导致区域

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等现象的发生,只能造成海进与海退;图中ni对

II产生影响,且II受现代季风形成的影响,故n为区域干旱化趋向、ni为青藏高原

大幅度隆起。第25题,气候暖湿增加了降水量,造成黄土高原的黄土侵蚀加强,而

气候冷干则有利于黄土堆积;温暖期有利于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气温降低

造成我国的温度带向南移动。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4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轨道和

轨道之间。(填行星名称)

(2)请在图中地球的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公转方向。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一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是,其中心天体是o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

环境是—o

⑸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答案:⑴水星火星木星

⑵标图略(逆时针方向)。

⑶两太阳系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0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第⑴题,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

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第⑵题,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第(3)题,

图示宇宙空间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因此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其中以太阳

为中心天体的太阳系级别最高。第⑷⑸题,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此图反映出来

的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

环境安全;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得温度适宜。

27.(15分)下面为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

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2182.430°04'

上海1986.131°09'

重庆1211.329°40'

杭州1902.130°20'

宁波2019.729°54'

拉萨3005.129°43'

⑴描述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120千卡/厘米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指出影响因素。

(2)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并分析原因。

⑶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答案:(1)东部呈东西走向,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而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受地形地势

影响。

⑵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3)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解析:第⑴题,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120千卡/厘米2的曲线东部呈东西走向,是受

纬度位置的影响,而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是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的影响。第(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年太阳辐射总量西侧高于东侧,原因是西侧为背风坡,

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第⑶题,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是拉萨,主要

原因可以从纬度、海拔、天气等方面回答。

28.(11分)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形成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环境。

⑵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地壳比较厚,地壳比较薄。

(3)④是面,大约在地下平均一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4)③是,其物质状态是—态;其中的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

地。

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自然

⑵大陆大洋

⑶莫霍39-41

(4)地幔固软流层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两层构成地壳,所以④为莫霍面,③为地幔。

29.(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

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在距今2亿年至3亿年,地

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叠纪中期,大约延续了1亿年。

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碱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

球的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

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

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

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平面上升。

(1)推测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原因。

(2)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

说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

答案:(1)大冰期时物种锐减。因为大冰期时气温下降,气候寒冷,许多生物因不适

应寒冷的气候而灭绝。

间冰期时物种迅速增加。因为间冰期时气温上升,气候温暖,生物演化、进化和繁

衍的速度加快。

(2)史料记载(或文献记载);考古发掘。

解析:第⑴题,大冰期:因气温下降,气候非常寒冷,物种数量大量减少,甚至有些生

物灭绝。间冰期:气温较高,适合生物生存与发展,物种特别丰富。第(2)题,在我国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史料记载、考古发掘、化石地层研究等获得气候

变化依据。

第一章测评(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透露,火星探测任务已经批准立

项。中国的火星计划终于来了!据此完成1~2题。

L下列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星轨道位于土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火星属于远日行星

C.火星是地外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D.火星的环境适合生命物质的存在

2.下列关于火星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充足的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

C.生物能资源丰富D.表面温差较大

答案:LC2.D

解析:第1题,地外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地外行星中,

火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火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目前火星的

环境不适合生命物质的存在。第2题,火星上大气稀薄,表面昼夜温差大。

下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完成3~4

题。

3.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B.上弦月

C.满月D.下弦月

4.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

的天数是()

A.3天B.8天

C.12天D.16天

答案:3.B4,C

解析:第3题,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约为28天,公转方向与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相同,

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即为图中逆时针方向。从该日起4天后,月地连线

和日地连线大体垂直,此时月相应为上弦月。第4题,在望月即农历十五时,日、月、

地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月球位于地球的本影中时,出现月食现象。结合

月球公转周期可知约12天后出现月食。

“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于2015年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据此完成5~6题。

5.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核不易危及人民安全

6.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不大

B.空间实验室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大

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一空联系

答案:5.A6,D

解析:第5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第6题,

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影响短波通信,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一空联系。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

称为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

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7~8题。

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X10?瓦特/米2)

A.

U468101214161820(时)

1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7.下列因素对北京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是()

A.降水变化B.气温变化

C.大气洁净度D.太阳高度

8.由图可知()

A.阴天时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

B.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时的变化

D.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答案:7.B8,D

解析:第7题,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素包括天气、大气洁净度、太阳高度等,气温

变化对太阳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第8题,晴天和阴天不影响太阳高度角的日变

化;散射辐射的变化取决于天气、大气洁净度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