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导论-课件-课件-《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_第1页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课件-《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_第2页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课件-《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_第3页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课件-《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_第4页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课件-《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定位“人工智能”是21世纪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主流,为了培养国家建设跨世纪的有用人才,开设《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人工智能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中涉及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提高智能产品的使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中的智能设备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了解人工智能对现代生活的改变和影响;了解人工智能定义、研究领域、发展、社会价值和应用领域、未来与展望;了解知识表示、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智能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及智能体与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及应用。(二)能力目标培养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科技视野;能够熟练使用生活中常用的人工智能产品;3、熟悉人工智能对工业、医疗、安防、社交、机器人、无人驾驶、家居、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渗透。(三)素质目标1、养成善于思考、深入研究的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2、培养细致缜密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沟通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养成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课程全景式介绍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与热门应用领域,以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为线索介绍学习领域。通过案例导读引入相应领域的学习,通过案例延伸理解学习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学习。课程内容:章节主要内容应用案例课时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包括:人工智能定义、研究领域、发展、社会价值和应用领域、未来与展望㈠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1.阿尔法鹰眼,情绪识别的人工智能,让谎言无处可藏;2.阿里鹿班让设计更美好!3.厦门无人驾驶巴士在软件园上路!㈡2030年,AI将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1.交通出行;2.医疗健康;3.家庭生活;4.公共安全;5.休闲娱乐6课时第2章知识表示和知识图谱,包括:知识表示和知识图谱的概念、产生式表示法、框架表示法、状态空间表示法、知识图谱的表示方法、应用、总结与展望㈠人工智能之知识图谱1.疾病症状被Google纳入“知识图谱”之中;2.“度秘”是另一种形式的百度搜索框;3.IBM想让机器人沃森和你一起开会;㈡百度知识图谱在生活中的应用1.小度智能音箱;2.小度在家;3.三星Bixby语音智能助手;4.TCL智能电视;5.百度百家号智能写作助手8课时第3章机器学习,包括:机器学习概述、范围、学习方法和机器学习的挑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机器学会学习1.自学成才—AlphaGO;2.汽车自动驾驶系统Appllo;3.推荐系统Amazon;4.金融风控系统—京东金融风控;㈡“从醒到睡”—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机器学习8课时第4章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包括: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概况、神经元、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㈠有AI的地方,就有神经网络1.从技术到落地,自动驾驶让深度学习大有作为;2.“定损宝”,会抢走定损员的饭碗么?3.Google用深度学习算法检测癌细胞,准确率超过专家;4.人工智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㈡AI不用地图和GPS也能认路=3\*GB4㈢将大脑信号直接转换为可辩识的语音,帮助不能说话的人沟通外界8课时第5章智能识别,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识别、模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㈠智能识别,随处可见1.ABB—视觉工业机器人;2.旷视科技——FACE++人脸识别云平台;3.科大讯飞——中国声谷,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4.深思考人工智能——全自动人工智能TCT宫颈辅助阅片系统;5.汉王科技——汉王云;6.3D打印技术——蓝图变成实物;㈡智能识别,无处不在1.阅卷系统自动化;2.智能社交;3.SmartSpecs神奇眼镜——让盲人重见光明;4.智能家居8课时第6章自然语言理解,包括:自然语言理解概念、发展、研究范围、理解过程的层次任务、应用、未来与展望㈠能听会说、善解人意的机器1.“微软小冰”新鲜出炉:美少女一枚,颜值逆天;2.机器读心术—自然语言处理;3.谷歌最前沿:人工智能唇读术;4.“知我心、懂我意”的女友“莎曼萨”;㈡十年之后NLP的进步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改变?1.机器翻译;2.机器问答;3.机器写作;4.个性化推荐;5.机器人帮助学习和工作6课时第7章专家系统,包括:专家系统的定义、特点和优势、类型与应用、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与实现 智能专家来助力,省时省力又高效1.智能诊疗—Watson机器人正在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医疗专家;2.机器学习专家系统:DriverlessAI;3.个性化教育:Querium;4.案件预测系统:法狗狗;㈡农业专家系统平台助力智慧农业6课时第8章智能体与智能机器人,包括:智能体的定义、智能体的结构、多智能体协商、智能机器人概述、智能机器人分类、智能机器人结构㈠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全方位服务㈡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机器人的摇篮机器人助手,人类好帮手1.情感培护机器人—Pepper2.手术机器人—达芬奇㈣外形不同,可我们都是机器人1.最像人的机器人—仿人机器人2.微小机器人—磁控软体机器人3.最能干的机器人—机械手臂4.来自自然的灵感—仿生机器人8课时第九章Python与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语言、Python语言基础、Python语言中的AI库、Python语言在AI领域的应用,微信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一)Python,使智能更智能1.动物识别;(二)Python在AI中的应用1.二维平面神经网络分类器;2.绘制图像轮廓和直方图;3.短文分析并生成词云;4.微信机器人;5.预测房屋价格;6.识别图片文字8课时综合实训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是:情景话剧、编写科幻电影、微电影、微视频、小论文、散文、科幻小说4课时考试2课时合计72课时教学资源要求教材选用原则教材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俗易懂,内容全面,应用性强。能够以知识和技术应用案例为根本出发点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在内容上降低了人工智能学习的知识难度,易于高职学生学习掌握。推荐教材《人工智能导论》,杨晔,田莉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其他学习资源1.中国大学MOOC:/2.人工智能网:/ai/3.人工智能学习网:/教师要求主讲教师需要具备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智能”观念,知道人工智能对现代生活的改变和影响,熟悉人工智能在工业、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方面的应用渗透,能按照本课程标准制定详细授课计划,精心设计每一次课的教学过程,具备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考核方案设计1.综合运用笔试、课程设计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要想真正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必须采用多种考试形式的结合,针对不同的学习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考查学生的常识性基础知识可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考查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等,可采用课程设计大作业的形式;一定程度上讲,课程设计大作业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平时下苦功,扎扎实实地进行练习,设计及制作。课程设计大作业最后的作品以提交纸质文档作为考试记录文档。多位一体的综合评定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相结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智能观念、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引入多角度评定成绩的因素,建立客观、全面的考核机制以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否合格未免失之偏颇,成绩的评定不能单纯以一张试卷为准。考核实行模块化,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将所学习的内容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进行考核,引入多方面的考核因素。3.终结考核标准:《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考试:总评成绩=平时*40%+课程设计大作业*60%,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是情景话剧、编写科幻电影、微电影、微视频、小论文、散文、科幻小说等。教学实施建议1.进行人工智能教学,尝试应用翻转课堂、职教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人工智能课堂教学中。2.课前学生预习,课上由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