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作业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总复习_第1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作业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总复习_第2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作业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总复习_第3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作业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总复习_第4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作业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2.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3.[2023·山东省菏泽市期中考试]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该现象()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B.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C.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4.1670年,法国国王“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整个“中国宫”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充满了中国的青花瓷器和中国丝绸。这反映出()A.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借鉴B.中国建筑水平高于法国C.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D.中学西传思潮逐渐兴起5.[2023·山东省泰安肥城市期中考试]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A.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6.[2023·山东泰安期中]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了()A.不断吸取外来的思想B.使儒家思想更加纯洁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批判继承儒道佛思想精华7.[202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期中]《礼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孔子认为:“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崇尚()A.以人为本B.群体利益C.家国情怀D.礼乐秩序8.[2023·山东临沂月考]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是昭武九姓。他们是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者其后裔的泛称,有康、安、石、米、史、何等姓。他们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造纸术传入西方。由此可见()A.丝绸之路是由汉族商人控制的贸易之路B.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是丝绸和瓷器C.昭武九姓是中国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中介D.昭武九姓控制着丝绸之路上的所有贸易9.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性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尊崇儒家的观念10.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昂扬的进取精神C.强烈的功利思想 D.浓厚的爱国情怀11.《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它(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译了98种西洋著作,其中47种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书籍,45种为军事和技术一类的书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阅读自然科学著作蔚然成风 B.形成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潮流C.开始接纳从西方传入的文化 D.已彻底改变军事技术落后的局面12.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二、非选择题13.[2023·山东省德州市期中考试](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二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10分)(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4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A项;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性论,排除D项。2.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解析:钱穆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追溯到五经,由此体现了对历史传承和教育的重视,故选D项;宗法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宗法制的产物和受宗族观念影响,排除AC两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排除B项。3.[2023·山东省菏泽市期中考试]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该现象()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B.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C.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的汉字传入周边国家后,促进了周边国家文字的产生,可见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故选A项;“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周边国家吸收中国的汉字,与亚洲文化圈无关,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周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吸收,而非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排除D项。4.1670年,法国国王“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整个“中国宫”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充满了中国的青花瓷器和中国丝绸。这反映出()A.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借鉴B.中国建筑水平高于法国C.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D.中学西传思潮逐渐兴起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国在凡尔赛建造“中国宫”,并摆用中国的青花瓷和丝绸,这体现了法国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借鉴及对中国物品的喜好,说明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故选C项;材料可以体现西方社会对中华文明的借鉴,但体现不出相互借鉴,故排除A项;法国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借鉴,并不表明中国建筑水平就高于法国,故排除B项;中学西传在丝绸之路开通后就已出现,故排除D项。5.[2023·山东省泰安肥城市期中考试]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A.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解析:据“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可知,其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而凝聚力和连续性离不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沉淀,故选C项;材料强调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并非突出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未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A项;题干主要涉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未提及多方面内容,因而未能体现其博大精深,排除B项;中华民族中的56个民族是平等而团结的,未有高低贵贱之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违背了各自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D项。6.[2023·山东泰安期中]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了()A.不断吸取外来的思想B.使儒家思想更加纯洁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批判继承儒道佛思想精华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过程。从最开始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后来的宋明理学,儒学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的就是能够存在。题干中也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故选C项;孔孟思想未吸收外来思想,排除A项;儒家思想兼容并包,并非更加纯洁,排除B项;汉代儒学吸收黄老之学、阴阳、法家思想,并未涉及佛教思想,排除D项。7.[202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期中]《礼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孔子认为:“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崇尚()A.以人为本B.群体利益C.家国情怀D.礼乐秩序解析:据“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可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关心别人的父母、孩子。据“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可知,君子尊重别人而把自己看得很轻,凡事先考虑别人,最后考虑自己。材料体现了关爱群体利益的思想,故选B项;以人为本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强调人贵于神和物,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排除A项;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排除C项;礼乐秩序是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排除D项。8.[2023·山东临沂月考]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是昭武九姓。他们是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者其后裔的泛称,有康、安、石、米、史、何等姓。他们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造纸术传入西方。由此可见()A.丝绸之路是由汉族商人控制的贸易之路B.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是丝绸和瓷器C.昭武九姓是中国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中介D.昭武九姓控制着丝绸之路上的所有贸易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昭武九姓从事国际转运贸易,通过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中介,故C项正确;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长期由昭武九姓控制,昭武九姓不是汉族,故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得出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为何,故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故排除。9.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性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尊崇儒家的观念【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除肉刑和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都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即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故A项正确。10.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昂扬的进取精神C.强烈的功利思想 D.浓厚的爱国情怀【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霍去病、张骞都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体现了昂扬的进取精神,故选B项。11.《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它(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译了98种西洋著作,其中47种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书籍,45种为军事和技术一类的书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阅读自然科学著作蔚然成风 B.形成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潮流C.开始接纳从西方传入的文化 D.已彻底改变军事技术落后的局面【解析】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译了大量关于自然科学、军事、技术的西洋书籍,说明当时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故B项正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翻译馆不仅翻译自然科学书籍,还有军事和技术类书籍,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学习西方文化,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建的,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2.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量中国的书籍传入朝鲜,这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23·山东省德州市期中考试](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