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暑假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暑假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暑假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暑假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暑假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暑假作业本

一、单选题1.1893年,琉球王国学生开始到国子监学习。清代时特设琉球学馆于国子监内,作为琉球王国学生读书和生活的居所。他们在中国学习儒学、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绘画、冶炼、造船、铸钱、烧瓷、制茶、制糖等。这可用于说明()A.对外开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力C.琉球王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D.中国与琉球民间交流内容丰富2.越南人阮攸于清嘉庆年间出使中国时,接触到中国的古典文学,并对当时流行的“才子书”很感兴趣,其中就有《金云翘传》。由于这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当时越南的社会状况极为相似,因此,阮攸回国后借用中国《金云翘传》的题材,创作出以自己的坎坷遭遇为主的《金云翘传》。这可用于说明()A.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 B.世界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C.中越文化在互鉴中不断发展 D.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系不断加强3.中华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B.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C.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D.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公元五至八世纪,神道教吸收中国儒家与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从简单的对地方神灵的崇拜,到富有政治意义的对太阳女神(天照大神)和皇室的敬仰,一直是日本人对政府和社会的重心。据此可知()A.日本消极学习外来文化 B.儒教和佛教在日本完成了本土化C.儒教和佛教不受日本人欢迎 D.日本学习外来文化服务于本土文化5.1811~1911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译书活动()A.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 B.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C.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D.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6.两汉时期,儒学的“五经”伴随着汉字已传播至朝鲜,之后朝鲜参考中国的韵书,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西晋时期,汉字伴随着儒家思想与中国化的佛教东传入日本,后来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并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出了假名。据此可知,汉字的传播()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 B.消除了东亚地区的交流障碍C.提升了有关国家的文明程度 D.促使宗藩关系体系最终形成7.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据传始建于607年,历遭焚毁,屡屡重建。法隆寺是佛教木结构寺庙,其建筑风格是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式样。工匠多是百济人。据此可知()A.法隆寺是日本神道文化典型代表 B.法隆寺是大化改新的成果C.直接交往是中日交往的主要方式 D.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影响8.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9.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其实在16世纪前后,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在欧洲社会风靡的是中华文化。材料表明()A.欧洲文艺复兴的动力源于中国文化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强C.16世纪前后中国文化开始向外输出 D.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胜于外国文化10.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东亚文化圈形成 B.造纸术传入中亚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11.唐朝王室在继承隋《九部乐》的基础上,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编制形成了燕乐、清商伎(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等十部乐,推动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了高峰。这折射出当时()A.音乐形式的高雅华贵 B.文化上的兼容并包C.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 D.统治者的生活奢靡12.如图为刘炜主编的《中华文明传真》中阐述佛教与儒家对应观念的示意图。据此可知()A.佛教积极融合本土文化 B.儒学汲取佛学自我革新C.三教交融互补趋势明显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1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14.日本学者山鹿素行(1622—1685)按照中国《朱子小学》的模式写成武家教科书《武教小学》,目的是把武士子弟培养成正行正知,符合武士道标准的有用人才,并强化武士实践道德的自觉性。这反映出日本()A.强化武士忠君观念 B.善于学习先进文化C.重视国民小学教育 D.以理学为正统思想二、材料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和辽阔的太平洋所隔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里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所操的方言颇为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2000年之久;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征召有才能的人较之西方所进行的依靠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胡,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时代海通之后,欧洲之高度文化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巨变,自不免激起思想上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再则蒙古入主中国,约一百年。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途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时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3)简述当前我国应如何应对外来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材料二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东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摘编自郝景春《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科学成就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茶叶贸易多数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队或公司进行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港口都因为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俄国皇室和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荷兰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联络亲戚、加强社会交往。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饮茶和交流的空间。英国人对茶的爱好开始于17世纪,至19世纪达到顶峰。英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下午茶”,茶馆成为“十八世纪早期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摘编自车乒、蓝江湖《丝绸之路上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及其对欧洲的影响》等材料二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英国在印度阿萨姆种植园以机械化工序培育茶叶,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在湖北山边有着两三亩地的小农,是不能希望和它们竞争的”。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简述16世纪后中国茶文化在欧洲传播的表现。一句话概述中国茶的文化价值。(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茶叶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清朝时期,琉球王国学生到中国国子监学习,清政府还专门设立琉球学馆,说明琉球对中国学习的次数频繁,规模较大,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力,B项正确;清朝时期奉行闭关锁国,并不是对外开放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琉球王国学习中国文化,而不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排除C项;琉球王国学生到中国国子监学习,并不属于民间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A解析:考查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根据材料可知,越南人阮攸在出使中国期间,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从而创作出以自己的坎坷遭遇为主的《金云翘传》,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故选A项。其他三项均非材料的主旨,故排除。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故选A项。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虽然有儒家和佛教的影响……到富有政治意义的对太阳女神(天照大神)和皇室的敬仰,一直是日本人对政府和社会的重心。”及所学可知,日本古代文化深受儒学及佛教学说的影响,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使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说明日本学习外来文化服务于本土文化,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日本学习外来文化的消极态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儒教和佛教在日本完成本土化的特征,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儒教和佛教在日本得到传播,“不受日本人欢迎”的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11—1911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这种译书活动拓宽了中国士人的视野,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C项正确;译书活动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密切相关,不能说“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排除A项;译书活动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无法体现“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排除B项;“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说法夸大了译书活动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朝鲜参考中国的韵书,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并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出了假名”及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文明远远领先于周边国家,朝鲜和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既有助于本国国内的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吸收中华文化,从而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汉字传播有利于邻国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并不是强调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排除A项;“消除了东亚地区的交流障碍”表述有误,汉字的传播有助于增强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排除B项;汉字的传播并不是推动宗藩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7.答案:D解析:选择D:根据材料,法隆寺建筑风格是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式样,表明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影响。排除A:法隆寺是佛教寺庙,而非日本神道教建筑。排除B:大化改新发生于645年,法隆寺在大化改新之前建成。排除C:根据材料,日本使用掌握中国建筑技术的百济工匠,建造了法隆寺,表明中国文化经由百济传入和影响日本,也即体现中日的间接交往。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可知,汉字“塔”应运而生以及中国式佛塔的出现是佛教传入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结果,故选A;此时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佛教并未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材料主旨为佛塔,并非墓葬形制,排除C;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是佛教传入对建筑及文化的影响,与“民众生活”无关,排除D。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影响。选择B:根据材料“16世纪…在欧洲社会风靡的是中华文化”得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强大。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的动力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推动,不是中华文化。排除C: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早已存在,选项中的“开始”表述不准确。排除D: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有影响,但不能得出中国传统文化意蕴胜于外国文化。10.答案:C解析:依据图中的时间信息可知,空白处所对应的时间大致为宋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故C正确;东亚文化圈形成是在唐代,故A不正确;造纸术传入中亚是在8世纪,故B不正确;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D不正确。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音乐继承了传统音乐的部分内容,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发展繁荣,体现出文化上的兼容并包,故选B项。材料讲述的是唐代音乐的成就,并未强调音乐形式多样,A项错误。材料没有指明唐朝音乐走向高峰的具体时间段,不能推断出当时处于盛世局面,C项错误。朝廷设置十部乐的目的,除了供统治者娱乐,更重要的是显示国家强盛,其政治性大于娱乐性,礼仪性大于表演性,D项错误。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佛教与儒学的融合及佛教的本土化。选择A:根据示意图可知,佛教中的五戒律与儒家的五常一对应,体现出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传播方便,积极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积极融合本土文化,不是儒学的自我革新。排除C:材料中没有出现道教,因此不能得出C项结论。排除D:材料体现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主动改造,与本土文化融合,无法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思想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选择A: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维新志士利用王阳明的思想,使其成为反抗封建幕府统治的思想武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排除B:阳明学在日本社会变革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体现“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排除C:材料体现日本明治维新志士利用中国的儒家学说开展反封建斗争,但不能说明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C项表述绝对。排除D:阳明学说只是被日本维新志士吸收利用,并非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14.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按照中国《朱子小学》的模式写成武家教科书《武教小学》”,可以看出日本通过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培养人才,加强武士道德修养,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日本对武士子弟的培养和教育,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学习儒家文化,不能得出以理学为正统思想,排除D项。故选:B。15.答案:(1)古代中国的地理位置易于形成稳定的社会体系。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较早形成了相对封闭,发展稳定的农耕文明。中原王朝重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范,兴修军事防御工程。中国较早形成了成熟的汉字体系,确保了文化的稳定传承。古代中国确立了科举制度,形成了高效公正的选官体系。古代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发达,四大发明增强了文明的张力。古代中国很早便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2)特点:对中国的影响领域十分广泛。逐渐本土化,例如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更多中国元素。明清以前,未能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产生根本性改变;明清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重视借助宗教思想的传播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冲突也有交融。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过程。影响: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部分外来文化的传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也有一些外来文化的传入激化了社会矛盾,迫使中国革故鼎新,逐步走向近代化。(3)应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纳外来的优秀文化。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外来文化面前,既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也要切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解析:(1)根据材料一即可分析出地理位置、经济形态、军事防御、文字语言、选官体系等方面的原因;再结合所学可进一步从中华文明本身的特性、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2)特点,阅读理解材料二,根据“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可知,外来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领域十分广泛;根据“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可知,逐渐本土化;根据“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途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以前,其未能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产生根本性改变,明清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根据“佛教东来”“明清时代海通之后,欧洲之高度文化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可知,重视借助宗教思想的传播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此外,还可根据所学知识,从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对国人外来文化接受过程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文化(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思想的解放)等方面进行分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角度思考如何应对。16.答案:(1)成就:介绍西方科技思想(或翻译《几何原本》,推动中国数学发展,或介绍哥白尼的学说,或在《农政全书》中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编写《农政全书》,总结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修订历法(或编纂《崇祯历书》)。特点:涉及领域广;注重经验总结;实用性强(或指导农业生产,或体现农业文明特征);融合东西方科学文化。(2)原因: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耶稣会士的传播。(任答3点即可)解析:17.答案:(1)影响: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港口城市发展;促进女性解放;促进了茶文化的创新;激发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影响欧洲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社会交往)。表现: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茶具作为最珍贵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著名的“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并形成了“下午茶”;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价值:中国茶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2)特点:经营方式具有垄断性/东印度公司专营;发展趋势具有增长性/贸易额增长迅速;茶叶产地具有多源性/摆脱对中国的产地依赖。原因: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中国茶树和制茶技艺的外传。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影响:据材料“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得出增加财政收入;据材料“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港口都因为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得出促进港口城市发展;据材料“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得出促进女性解放;据材料“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得出促进了茶文化的创新;据材料“茶馆成为‘十八世纪早期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得出激发了文艺作品的创作;据材料“英国……形成了‘下午茶’”“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得出影响欧洲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社会交往)。表现:据材料“俄国皇室和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并结合所学得出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茶具作为最珍贵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著名的“万里茶道”;据材料“英国……形成了‘下午茶’”并结合所学得出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并形成了“下午茶”;结合所学得出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价值:结合“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所学知识可知,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特点:据材料“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