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名师伴你行软件使用编辑修改本课件使用office2010版本制作,建议老师使用相应软件打开全文可单击进行编辑修改,公式可双击跳转到编辑页面进行修改课件说明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方面的进步。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学科素养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掌握工业革命后古今中外现代食物生产、储备的概况。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角度,通过史料分析食物生产的现代化,说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食品供给的影响。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了解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培养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课前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01课堂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02课后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03课时作业(三)0401课前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知识点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实现(1)原因:____________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过程: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_______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____的现代农业。(3)表现: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____________育成推广,优质高效______广泛应用。以_________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工业革命农业机械化高度集约优良品种化肥高科技大型农场养殖场2.农业生产的机械化(1)条件:20世纪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2)表现: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3)各国的农业机械规模:美国农业机械以______为主,法国以______为主,日本以______为主,中国则是_______________型相结合。(4)意义: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_________向_________转变。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大型中型小型大、中、小人工化自动化3.杂交育种技术的新突破(1)概况①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______新品种。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______新品种。③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____________在东南亚推广。④201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2)影响: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____________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玉米小麦杂交水稻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粮食作物4.养殖及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______、______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2)现代科学技术用于____________,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发展。给料给水海洋捕捞淡水养殖海水养殖知识点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1)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______和______来存储余粮。(2)古代农业社会: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______功能。地窖陶器保鲜(3)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______储粮技术。②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储粮技术。③21世纪以来,新型______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通风机械制冷低温制冷2.食品保藏技术(1)古代:人们利用______或______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___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现代①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_________产业也发展起来。②2010年,中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腌制风干冰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知识点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1)背景①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强了______供给。②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______面积不断减少。③食物需求与______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______作为首要任务。食物耕地供给饥饿(2)应对措施①世界: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②中国:1996年,中国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联合国中国的粮食问题2.食品安全(1)原因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______污染。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_________。③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_________,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土壤抗生素添加剂(2)对策①世界:各国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并制定____________进行治理。②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概念阐释]集约农业与粗放型农业相比,集约农业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产量的农业,基本表现有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易错提醒]

农业集约化代表的是“质量”和“效率”并重,不但讲求较多地投入,也追求减少单位面积产品劳动耗费。[思维点拨]

粮食储备技术的改进,与世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提高了各国的粮食储备能力。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提示:(1)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2)通过冷链物流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3)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产品的损失,有效避免生鲜农产品在储备、运输过程中衍生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4)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整体上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见教材第15页•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提示:(1)原因:对农业的投资不足、经济危机、人口增长、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等。(2)应对: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另一方面需要从粮食生产与供应入手,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同时,还要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从生产源与食用两方面应对粮食安全问题。•见教材第16页•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提示:(1)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2)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等。(3)市场监管不力,监管力量薄弱,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见教材第16页•02课堂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农业生产现代化[合作讨论]材料有学者研究指出,人类在渔猎、采集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到了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现代农业的高速增长也与化肥的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答案:特点:科技与资本密切相关;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而生;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课堂笔记]材料关键信息①:“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体现科技与资本的密切结合。材料关键信息②:“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体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密切,“农民与农业比重大幅下降”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也诞生出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巩固练习]1.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浙江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及产业链。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机械和冷链运输 B.集约化和智能化生产C.改革开放和土地流转 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D解析:根据“微商”“微订单”等信息可知,客户通过互联网下单,农特基地通过快速供应链将产品送至客户手中,这一模式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D项正确;这一模式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互联网技术,A、B、C三项中都没有体现这一关键要素,排除。故选D项。2.1930年,美国的农场数量最多达到了660万个,1990年则降为21413个,单位农场面积则由62公顷扩大为189公顷,1913—1987年,全美国农业劳动力减少了约70%,劳动生产率提高8倍。由此可知美国(

)A.小型农业机械推广范围扩大B.国家全面干预农业效果明显C.成功移植苏联集体农庄模式D.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D解析:由材料可得,美国农场数量大幅减少,单位农场面积扩大,农业劳动力大幅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表现。故选D项。美国属于大型机械化生产,排除A项;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移植”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史论背诵]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特征(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4)农业服务社会化。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6)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7)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8)农业劳动者现代化。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科技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9)农民生活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美好。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合作讨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继续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摘编自《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10月)[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新时代中国取得粮食安全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答案:原因:党与国家高度重视;粮食产量的提高;制定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粮食生产现代化;加强现代粮食储备能力建设;增强粮食流通能力;打造粮食对外开放格局。[课堂笔记]材料: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化粮食产业建设,深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并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归纳总结: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巩固练习]3.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危及食品安全的因素有(

)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③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④世界性饥饿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属于粮食安全问题,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排除含④的选项,故A项正确。A4.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给某位科学家的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该科学家(

)A.成功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B.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C.助推中国科技领域全面发展D.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B解析:根据材料“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可知该科学家为袁隆平,他的杰出贡献是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B项。袁隆平的科技成就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但A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无法助推中国科技领域全面发展,故排除C项;D项夸大了袁隆平科技成就的作用,故排除。[史论背诵]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1)人口因素①粮食需求的膨胀。②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③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④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2)气候生态: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严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3)偶然性因素①流动性紧缩抑制粮食生产的资金需求。②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③投机资本可能搅浑粮食市场。(4)金融因素①农业补贴。发达国家每年为本国农民提供的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的条件,直接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②贸易限制。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供应,个别国家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③生物加工。为了减轻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压力,不少国家走上了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的道路。④海外屯田。出于规避高额进口成本和粮食出口限制所导致的市场担忧,部分国家近年来大举在海外购买耕地种粮。[知识导图][要点记忆]1.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保证了食品供应。2.科技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动了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3.消除饥饿与保障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重视的重要问题。4.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03课后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一、选择题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古人将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木箱中,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地进行运输,算得上是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

)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 B.生活催生冷链物流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B解析:根据材料“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地进行运输,算得上是较早的‘冷链’系统”可得出人类对生活的需要催生了冷链物流,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交流受到重视,排除A项;材料强调物品的保鲜,而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C项;材料与茶马古道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有学者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需要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的是(

)A.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发展进步B.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C.配有自动装置的铧式犁的使用D.大型农场和养殖场的推广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B项正确;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发展进步有利于粮食储存,排除A项;配有自动装置的铧式犁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排除C项;养殖场的推广与提高粮食产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为了促进现代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正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虽然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在促进农业实现高效灌溉,在土壤水情监测、智能化水肥管理、作物的信号采集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B.人工智能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C.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D.科技进步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B解析:根据材料“促进农业实现高效灌溉,在土壤水情监测、智能化水肥管理、作物的信号采集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可知,人工智能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B项正确;材料强调人工智能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未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仓储制度历史悠久。有资料云:“夫仓谷者,所以广积贮、备凶荒、赡贫乏也。当岁之丰,加增铢两,取之于民而不患其苟;及岁之歉收,开仓廪,施赈粜,亦足以济众。”材料二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法制大混乱以后,唐朝统治集团格外重视以法治仓工作,隋朝和唐朝都有专门为仓储而制定的法律。唐朝长孙无忌的《唐律疏议》中有关仓储制度的条款有:……严惩失盗,五品以下官员出库都要经防卫主司搜检,因不搜检而发生盗窃案件,防卫主司应笞二十,并“计所盗之赃”之罪;杜绝损耗,因库址选择不当或晒粮食不及时造成损失的,以“坐赃论处”;提高效率,凡经批准出库的物资应迅速办理出库手续,“受给之官,无故留难”,迟滞一日笞五十,三日加一等,最重的可判徒一年之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仓储发挥的社会职能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制定有关仓储制度法律的意义。答案:(1)备荒赈灾,安定民心;平抑粮价,调控市场;供养军队,备战应战。(2)有助于防止因官员渎职而导致的仓储管理问题和混乱;有助于仓储制度的规范化;重视仓储法律的制定,对后世以法治仓产生深远影响。课时作业(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一、选择题1.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法国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旨在(

)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摆脱经济“滞胀”困境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D.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有利于提高法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与年龄较大的农民相比,年轻的农民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技术,鼓励年龄较大的农民退出土地经营又进一步助推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材料中这些措施并非为了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排除A项;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的问题,且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排除C项。2.(历史解释)1929年,苏联创建了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并负责维修工作,使其随时可以使用,而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拖拉机作业时间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约100倍。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A.集体化道路推动了农业机械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一定局限C.苏联模式使重工业飞速发展D.新经济政策推动农业大规模发展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背景即农业集体化时期,拖拉机的作业时间明显上升,反映出苏联生产关系的改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早在1921年已结束,B项错误;重工业飞速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此时新经济政策早已废止,D项错误。3.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个合适的主题(

)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1918年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1958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还发明了杯装方便面A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解析:材料“罐头生产工艺”“家用自动电冰箱”“发明了方便面”体现的是食品技术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中西饮食文化交流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技进步对食品种类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工业革命对食物结构的影响,排除D项。4.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

)A.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B.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的水平C.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D.工业化食品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A解析:辣条、方便面是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说明工业化生产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食物种类,A项正确;“提高了工业化的水平”“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B、C两项;材料未强调食品安全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5.2009年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中提到,目前遭受饥饿和贫困的人数超过10亿;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不足;2008年又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把粮食作为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再加上近年来气候的变化,这些因素导致的最重要结果是(

)A.现代农业发展 B.食品生产现代化C.粮食安全问题异常严峻 D.粮食储备技术进步D解析:据题意可知,由于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粮食越来越成为有影响力的重要物资,这就使得粮食的储存和储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以这些因素导致的最重要的结果是粮食储备技术进步,D项正确;现代农业发展、食品生产都不是最重要的结果,排除A、B两项;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不是最重要的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6.黑龙江是中国产粮大省,也是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大省。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该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其绿色产品已远销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黑龙江(

)A.树立了食品安全生产的范例B.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C.是我国出产粮食最多的省份D.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黑龙江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推动绿色食品向各地销售,树立了食品安全生产的典范,A项正确;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我国出产粮食最多的省份及现代化农业水平显著提升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7.据考证,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河南舞阳贾湖、山东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稻谷的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这说明当时(

)A.水稻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B.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C.浙江地区的水稻产量最高D.水稻广泛种植并有了剩余D解析:根据材料“在江苏高邮……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可知,当时有了储存稻谷的设施,说明水稻广泛种植并有了剩余,故选D项;材料与栽培技术是否成熟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排除B项;浙江一带有最早的储粮设施,不代表浙江水稻产量最高,排除C项。8.(史料实证)从公报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0.97万平方千米。各地调整和减少了低质、低效作物的种植,扩大了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规模。受市场价格和大豆补贴政策影响,东北地区增加了大豆等作物的种植,豆类播种面积达到11.07万平方千米。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B.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