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1页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2页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3页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4页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04讲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目录TOC\o"1-3"\h\u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4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5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6考点一政权更替与民族交融 6知识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6考向1三国与两晋 10考向2十六国与北朝 11知识点2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 12考向3隋唐的统一 14考向4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5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 16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 17考向5唐代的民族交融 21考点二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 22知识点1经济发展 22考向1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 26知识点2交通变迁(选必二) 27知识点3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选必一) 27考向2魏晋至隋唐社会治理 28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29考点要求考题统计备考建议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年10考)2024待定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关键词: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士族专权、民族交融、孝文帝改革、大运河、安史之乱、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籍”、“白籍”、基层教化、庄园经济、社会救济、隋唐运河、对外贸易、租庸调制、两税法等,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曲折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阶段,因此要引起重视,复习时重点把握。2023选择题:江苏卷、湖南卷、广东卷、湖北卷、山东卷、北京卷,2022选择题:北京卷、全国甲卷非选择题:广东卷、北京卷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2年3考)2024待定2023选择题:浙江卷1月2022选择题:广东卷、重庆卷魏晋至隋唐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发展(2年9考)2024待定2023选择题:山东卷、江苏卷、福建卷2022选择题:湖北卷、河北卷、辽宁卷、北京卷、浙江卷6月非选择题:浙江卷6月复习目标:1、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和制度变化、区域开发、民族交融的特点和历史意义。2、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表现,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特点。考点一政权更替与民族交融知识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整体脉络】一、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政权建立都城势力曹魏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洛阳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中略占上风,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方蜀汉221年,刘备建立,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简称蜀。成都蜀、吴两国注重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孙吴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另说222年孙权称帝)建业意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的过渡阶段(局部统一);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从全局来看,分裂中孕育着统一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较强,略占上风。②孙吴征山越、开发江南、发展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③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二)西晋的短暂统一1、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过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八王之乱: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时16年之久。影响:①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一些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反晋。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3、西晋的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原因:①西晋时期,西、北边陲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影响: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1、因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2、影响:①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胡”“汉”观念逐渐淡薄,促进民族交融。②内迁少数民族常受西晋官吏压迫剥削,激起胡汉矛盾。二、东晋与南朝(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2、士族专权:士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皇权与士族共同掌握政权)(1)特点:高门士族大都是在战乱中从北方移居到南方的;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2)原因:①经济上:东汉以来,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②政治上:魏晋统治者的统治依赖士族,东晋时政权的主要支柱就是北方南渡的高门士族;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把持政治的工具。(3)表现: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参与政权,世代把持重要官职。②经济上:士族地主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强劲的庄园经济。③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④社会生活上:等级森严,标榜门第,不与庶族地主通婚。【必考概念】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3、东晋的灭亡:420年,士族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二)南朝的政治420~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建康-今南京)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3、态势:南朝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三)疆域收缩①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②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三、十六国与北朝(一)“十六国”①构成:东晋统治南方时,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②基本特点: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二)淝水之战:383年1、背景: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2、结局:①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②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奠定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相关的成语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1、背景:①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②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力推动民族交融2、改革内容:文化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②改穿汉服(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③学说汉话(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通婚(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政治①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经济推行均田制:①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②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和兵役结果①鲜卑族生产方式农耕化②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加速政权封建化③生活方式汉族化作用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评价:①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②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为后来北魏分裂埋下隐患。移植门阀制度,生活腐化、政治日益腐败,引发社会矛盾.(四)北朝的演变及终结1、北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被北齐取代)和西魏(被北周取代)五个王朝2、统一:北周内政修明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历史解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1)民族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交融,民族矛盾缓和,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政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这些局部统一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建立了相似的制度。(3)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区域经济开发为国家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5)文化心理: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长期战乱使人们渴望统一。考向1三国与两晋1.(2023·江苏卷)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汉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A项;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排除C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训练】1.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卷入西晋内战,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到南北朝时,北方十六国除前凉、北燕、西凉外、都由少数民族建立。据此推知()A.少数民族完全掌控了中原局势 B.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融C.各民族间的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D.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内迁后,逐渐主导了局势,并建立了封建政权,据所学可知少数民族政权一般社会性质比较落后,因此对于内迁后建立封建政权的少数民族政权而言他们受到汉族政权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少数民族建立了封建政权,并没有说明少数民族占据封建政权主导地位,排除A项;C项表述不符史实,各民族间隔阂不可能消失,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材料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2.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27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A.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 B.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C.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 D.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初年(中国)。根据材料“大封同姓王,多达27人。这些王多担任一方面的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可知,西晋初期,同姓王权力较大,这为“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D项正确;大封同姓王与门阀势力无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并未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并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酿成“八王之乱”,排除B项;刺史职能在东汉就已经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考向2十六国与北朝1.(2023·湖南卷)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训练】1.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之初,到处网罗汉族士人和“先贤世胄”给其高官要职,山东、河北的著名士族豪强都归附了北魏。他们帮助北魏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等。明元帝的这一举措()A.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 B.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C.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D.实现了北魏的长治久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材料反映了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即位时网罗汉族士人与先贤,效仿中原的政治、法律、礼仪等,说明北魏越来越多地接触中原封建文化,即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北魏的封建化,C项正确;这一举措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A项。“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与材料“他们帮助北魏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等。”不符,排除B项;“实现了北魏的长治久安”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 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六月庚午,禁杀牛马”“杀牛禁”可知,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禁杀牛马的措施,体现了中原汉族农耕经济的生产模式对游牧经济的影响,说明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未直接表明少数民族牛耕技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思想发生异变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魏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属于政治方面的特征,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知识点2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定都长安(589年隋文帝之子杨广灭掉陈朝,结束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统治者的统治措施:统治者隋文帝杨广隋炀帝杨坚措施(1)广设仓库,积储丰富;始设义仓,以备凶年。(2)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度量衡。(3)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4)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1)继续广设仓库,积储粮草。(2)始设进士科,创建科举制。(3)兴建东都洛阳,宏伟壮丽,闻名于世(4)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5)三征高丽。评价治世局面形成:开皇之治过于急切,不恤民力兴建东都的目的:加强对山东江南等地的控制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统治激发阶级矛盾,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朝贵族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唐朝的繁荣1、唐朝的建立:618年定都长安,唐高祖李渊2、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武周政权——武则天唐玄宗执政前期——李隆基措施(1)重视生产,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戒奢从简。(2)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从善如流。(3)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4)制定法律,减省刑罚。(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经济:重视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3)文教: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与武举选拔人才(1)政治:选贤任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改革兵制。(2)经济: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文教:大兴文治,限制佛教鼎盛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出现原因吸取隋灭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具有革新魄,最终将唐朝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755—763年(1)背景:①内忧外患:朝政腐败,边疆紧张;②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2)过程:①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②756年,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大燕”。③763年,唐朝平定叛乱。影响:①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中央集权。②破坏社会经济,唐朝从此由盛转衰。③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唐朝灭亡的原因:①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②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③唐末爆发的黄巢起义严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2)宦官专权:威胁皇权,掌握皇帝废立。(3)朋党之争:朋党之争: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以朋党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牛李党争)(4)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起义失败,但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5)唐朝灭亡: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3、五代十国①北方“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②南方“十国”:吴越、南唐等割据政权。③后周周世宗柴荣的统治: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知识拓展】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②都建立一些开创性的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③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④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⑤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史料实证】隋唐盛世的出现及影响史料:人们所说的“盛世”,一般指国家由乱到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盛世的标志,包括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方面。古代盛世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清代的“康乾盛世”。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古典政治智慧与条件。吸取历史教训;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君主开明治理;制度保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等。【唯物史观】对隋唐盛世的辩证认识?(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都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即使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封建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完全消除。(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考向3隋唐的统一1.(2023·山东卷)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隋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可知,与西汉京畿区相比较,隋朝的京畿区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亟需通过南粮北运等形式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区的东移,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京畿区的东移,与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无关,排除B项;隋朝京畿区的变动目的是缓解经济压力,而民族融合是东移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变式训练】1.唐高祖、唐太宗先后诏修史书,于贞观十年修成《梁书》《北齐书》等。《梁书》认为南齐败亡是末代统治者“掊克聚敛,侵愁细民”所致;《北齐书》认为“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隋书》认为隋亡是因为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由此可知,唐朝统治者()A.宣扬君权神授 B.重视民生C.鼓励秉笔直书 D.虚美隐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梁书》认为南齐败亡是末代统治者‘掊克聚敛,侵愁细民’所致”与“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这些描述认为梁、北齐、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其施行暴政,搜刮百姓而导致,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重视民生,B项正确;君权神授说明君主的权利来源于“天”或者“神”,但是材料主要表现唐朝统治者对待历史的态度,排除A项;秉笔直书指史官书写历史只根据史实的真相来写,排除C项;虚美隐恶是指故意掩饰或夸大君主和王朝的优点,隐藏或淡化其缺点和错误,这并不符合上述史书对前朝灭亡原因的真实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2.唐初,“强大的贵族集团中的既得利益者仍然几乎提供政府中的全部高级官员,所以皇帝要受到牵制,就像地方官员也被他施政的环境牵制那样”。这一现象()A.说明中央集权有下降趋势 B.体现了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C.反映了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D.助推统治者做出应时的调整【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旧贵族集团垄断政府高级官职,使皇权受到限制。因此统治者不得不适时做出调整,维护自己的权力,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初政治的相对“静态过程”,未体现“下降趋势”和“逐渐被削弱”的“动态化过程”,排除AB项;从材料“强大的贵族集团……所以皇帝要受到牵制”可知,唐初旧贵族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考向4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1.(2023·广东卷)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朋党之争是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变式训练】1.《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这反映出()A.藩镇割据导致了安史之乱 B.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弱化C.宦官专权激化了阶级矛盾 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形成了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项正确;材料是安史之乱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下降,排除B项;材料是指地方武将形成的藩镇割据,排除C项。故选D项。2.李攸《宋朝事实》写道:“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论说:“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对唐代藩镇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 B.藩镇导致唐朝的灭亡C.作者提供了研究藩镇的一手史料 D.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可知,藩镇的存在,既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但同时也起到了保卫国家的作用,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因此对唐代藩镇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A项正确;“藩镇导致唐朝灭亡”说法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李攸《宋朝事实》、顾炎武《日知录》均不是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排除C项;“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说法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最重要的变化);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三纲五常;③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2、唐朝的法律教化(1)法律体系律定罪量刑的刑法典令行政制度与规则格补充意义的法典式实施律令的细则法规(2)法律著作(3)影响:①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②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③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特点: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如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3.教化(1)提倡礼治标志性法典:732年,颁布《大唐开元礼》内容:分吉、宾、军、嘉、凶五礼特点: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之作。(2)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原因?(1)各种社会矛盾较为激化,政权更替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各王朝统治集团为了在动乱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比较注意总结历代的兴亡得失。(3)封建统治者积数百年立法与司法的实践和引经断狱、引经注律之经验,使当时律学的研究也相当发达。曹魏时期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4)以老庄思想为依据和内容的玄学以及佛学思想兴盛,并一度挑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5)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历史解释】中华法系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法律以刑为主;重刑轻民;司法从属于行政。(2)影响: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源远流长,独树一帜,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中国国力长期居于东亚甚至世界前列,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儒家文明圈;中国的法律制度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周边国家,其中以唐律为甚。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1.含义: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2.主要途径包括:①民族迁徙,杂居相处②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③联合斗争④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⑤民族之间的战争⑥和亲怀柔政策。3.民族交融的特点:①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④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同化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原因①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②具体原因: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战争因素的影响,统治政策的强力推进表现①北方农民为逃避战乱,迁居南方。②东汉魏晋时期,“五胡”不断内迁,内迁的民族和汉族长期定居,互相影响。③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评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外交往1、输出:①儒学:3—5世纪,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选三P10)②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选三11)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纲上P45)③纺织: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选三52)2、输入:①朝鲜半岛的乐舞出现在中国的宫廷中(选三28)②最早由埃及人制造的玻璃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选三53)③西方的祆教传入中国(选三53)(南北朝时传入,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多于唐朝传入)三、隋唐时期民族交融东突厥:贞观初年击败东突厥。草原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太宗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停止了战争。回纥: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鹘迁入河西走廊和西域,逐渐形成维吾尔族。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南诏: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原因:①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的发展,使民族交往有了良好的基础。②隋唐强盛的国力,为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经济保障。③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④交通的发达,便利了各民族间的交往。⑤少数民族自身政治、经济的发展。特点:政策开明、方式多样①设立都护府②册封首领③武力征服④政治和亲⑤会盟友好⑥经济文化交流(3)作用:保证边疆稳定,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密切经济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4)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海纳百川,积极吸收先进文明,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会导致落后。②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③加强民族团结,实行对外开放,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史料实证】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史料: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特点:较为开明;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相对松散的羁縻政策,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自治性。原因:贞观年间唐朝经济繁荣;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唐朝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唐朝统治者开明的民族观。【唯物史观】辩证认识孝文帝改革?(1)进步性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肯定民族交融的以往成果。②接受了汉族先进的制度与文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局限性①全面推行封建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②鲜卑族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历史解释】唐朝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与特点?(1)促进因素①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使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②民族政策: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③社会环境: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④对外交通: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便利中原与西域的交流。(2)特点①设立管理机构,加强边疆治理。②以和亲方式促进民族大交融。③以议代战,尊重民族习惯,文化交流,修德政。④因俗而治,从少数民族实际出发实行不同的开明政策。【历史解释】魏晋至隋唐中外交流的特点?(1)交流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3)交往渠道众多,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4)在交往过程中,东亚文化圈形成。(5)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考向5唐代的民族交融1.(2023·湖北卷)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第一则材料中,唐太宗的观点“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第二则材料中,朝廷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不同的赋税政策,也体现了朝廷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治理,B项正确;民族交往强调双向交流,题干仅体现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态度和政策,同时题干中唐太宗的态度和朝廷的做法,并非为了促进民族交往,而是为了稳定边疆和巩固统治,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题干中唐太宗的观点没有体现“因俗而治”,也没有涉及“民族政策”,不符合题目设问“集中体现了”,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训练】1.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边疆都护府负责镇抚外族,机构设置严密职责明确,同时也注重对边疆的节制,说明注重边疆地区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虽掌握军权但受中央节制,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作战是中央派遣军队承担,地方只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唐朝前期边疆治理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A项。2.隋朝,册立归附的东突厥染干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启民可汗以藩属自居。唐太宗时期,不再册立东突厥首领为可汗,而是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普通部众则是唐朝治下的臣民。这一调整意在()A.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 B.扩大中原政治文明的影响C.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规范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根据材料“唐太宗时期,不再册立东突厥首领为可汗,而是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普通部众则是唐朝治下的臣民”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北方边疆地区行政上的管控加强,不能体现中原政治文明影响扩大,排除B项;这一调整的目的更多在于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而不是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排除C项;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与规范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二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知识点1经济发展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一)江南经济开发:1、原因: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②北方人民带去了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根本原因)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④南方政局稳定,社会比较安定。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表现: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产品物种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冶炼业:出现了灌钢法制作的农具,矿冶业有明显的进步。陶瓷业:工艺上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③商业:长江沿岸最为活跃。影响:①有利于江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②促进了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③南北方经济差逐渐缩小,趋于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④南方的开发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向东、向南移动。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①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地区发展相对缓慢。②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③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主体地位。④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二)田庄经济(坞堡)特点:①规模较大;②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③自给自足;④拥有私人武装,易形成割据(三)均田制1、背景: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出现了大量荒废土地。2、实行时间:北魏——唐中期3、土地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所有权)4、经营方式:小农经营二、隋唐时期经济发展(一)农业:1.生产工具(曲辕犁)发明:江南农民影响: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耕犁由此基本定型。2.水利灌溉(筒车和翻车在唐代是并行使用的)(二)手工业:(三)商业:1.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货币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3.信贷契约①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②当铺通称为“质库”,有时亦称“解库”“解典”等,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③契约应用更加广泛(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石染典买马契)4.对外贸易出口商品:陶瓷(特别是瓷器)、丝绸、茶叶、纸张外贸路线: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原有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中间开辟了北线(选三51)②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选二37)政府机构: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选二37)影响:(选二P37)①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②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③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知识拓展】:中国货币的演进规律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⑤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宋以后)【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特点?(1)发展模式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和独立性:庄园经济是建立在大量地产私有化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强的特点;大地主们为避兵祸往往闭门自保,因此独立性、封闭性、自主性也是其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2)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经济组织:为了维护大家族的利益,宗族内部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长幼有序的宗法关系。(3)具有武装性:处于乱世,庄园内部又物资充足,为避兵祸,大部分地主豪强在庄园中配置一些武器装备,武装保卫家族利益。【史料实证】江南经济开发史料:东晋南朝时,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农作物的种类增多,江南……·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三吴地区……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在冶铸技术上,使用水排鼓风,采用灌钢法,类似近代的“渗碳”技术。造船技术……继续发展……制瓷和造纸业也有很大进步。建康、江陵、成都、番禺、会稽、吴郡都是著名的都市……“草市”“军市”“夷市”星罗棋布,东晋南朝的商税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表现。表现: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业技术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亩产量增加。手工业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等行业,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发展。商业交流频繁、商业流通范围扩大、出现著名的都市、商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唯物史观】六朝时南方经济开发的历史影响?(1)南方经济开发为六朝割据东南提供了物质基础。(2)形成江南经济区,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3)促进了南方科技(如数学)和文学艺术(如田园诗、书法)的发展。(4)在南方经济开发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5)山区开发,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带来一定环境问题。【历史解释】隋唐经济新变化?(1)新生产工具:曲辕犁——铁犁工具定型,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2)新交通出现: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3)新商业服务:柜坊、飞钱出现,加速了商业的发展。(4)新赋税制度:税制由按人丁征收为主向按资产和田亩为主转变,征收实物,反映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5)新的度量衡:开元通宝流通以后,十钱为一两的新的十进制度量衡便由此产生,二十四进制的铢两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始向抽象化、符号化转变。这种新衡制,换算便利,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6)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朝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考向1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1.(2023·福建卷)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A.对外联系频繁 B.商品经济活跃C.汇兑业务发达 D.阶层分化严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唐代长安普通居民可以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借钱,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说明当时长安商品经济活跃,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没有体现对外联系,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长安商品经济活跃,汇兑业务不是主要内容,且“发达”的表述程度过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阶层分化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训练】1.有学生在开展关于唐代主题的学习中,收集到“江南仲春天,紫蔗节如鞭”“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枫树隐茅屋,橘林系渔舟”“故城边有卖花翁,十亩芳菲为旧业”等唐诗。这些诗句可用于研究唐代()A.经济作物的种植 B.手工技艺的进步C.市民阶层的闲适 D.民众生活的艰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题干“紫蔗、种药、橘林、十亩芳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经济作物,A项正确;手工技艺的进步与本题主要结论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一致,排除B项;诗人多为士阶层,诗更多体现他们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市民阶层,排除C项;材料中对民众的生活状况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2.隋代在京师及诸州为铁钱“立榜”“置样”,“不中样者,不人于市”,凡发现(铜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唐代在“历代采铸”的梓州铜山县“置监署官”。这些举措()A.旨在打击商人巩固统治 B.提高了手工业的工艺水平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国家经济控制能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隋唐两代政府重视货币的铸造,严厉惩罚盗铸行为,这主要是为了维护政府对铸币权的垄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能力,D项正确;材料中所展示的是打击盗铸者,这些群体并不一定都是商人群体,排除A项;“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并不是为了提高手工业工艺水平,排除B项;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知识点2交通变迁(选必二)1、南北朝——汉志商道沙特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的一条著名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自东方从海路远道而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骆驼沿此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选三P52)2、唐朝交通国内交通①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选二67)②邮驿最盛时有水驿260个,陆驿近1300个,主要邮路7条,从事驿务的人员2万多名(选二72)对外交通陆路:①往东:长安→朝鲜②南线:长安→西域→印度③中线:长安→西域→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④北线:长安→天山以北→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选三51)海路:①登州、扬州→朝鲜、日本②广州→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知识点3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选必一)1.东晋:“黄籍”与“白籍”2.北魏孝文帝: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3.户籍制度隋朝:“大索貌阅”,严防不实。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4、基层制度唐朝:组织(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管理机制(邻保制度——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5、社会保障隋朝:在长安、洛阳及地方广设仓库①官仓:政府置仓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预防荒年救大灾②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自置民间义仓,备水旱赈济防小灾唐朝:①政府开始设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选必一)②寺庙病坊收治病人(选必二81)考向2魏晋至隋唐社会治理1.(2023·浙江卷1月)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C项正确;黄籍登记是西晋,排除A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白籍土断,排除B项;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排除D项。故选C项。【变式训练】1.东晋初期政府把南渡的北方侨民编入“白籍”,以别于南方土著的“黄籍”,并;有“不税不役”的待遇。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以现居地为准,不时将侨民编入月郡县户籍,称为“土断”,至此“白籍”逐渐消失。“土断白籍”的推行()A.扩大了北民的南渡规模 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扭转了户籍的混乱局面 D.加速了白籍人口土著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流民南下之初,多数还想重返故里,而且流人初到,并无产业,东晋政府为了安抚他们,同时凭借他们的武力为北伐资本,也不能不给以优复特权,但北伐多次失败,重返绝望,居处既久,人安其业,侨人中的上层已多占有田园别墅,下层的除了沦为部曲、佃客、奴婢者外,也通过开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民,他们与土著百姓生活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而且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土断白籍”政策加速了白籍人口土著化,D项正确;北民的南渡规模与北方战乱有关,和“土断白籍”的推行无关,排除A项;土断白籍”的推行与户口有关,不涉及财政收入,排除B项;在“土断白籍”推行前,东晋政府户籍分为“白籍”和“黄籍”,并不混乱,排除C项。故选D项。2.魏晋时期,更易书写、保存与运输的纸张取代了秦汉时期的简册书成为古代户籍的书写载体。户籍也从乡里制作,正本留乡,副本呈报至县,转变为县廷制作,上报至中央户部,中央拥有了对户籍的最终审核权。这一变化()A.致力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 B.保证了政府征发赋役的来源C.有助于强化统治者控制基层 D.引发了基层管理权力的上移【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材料虽然从书写材料入手,但是展示的是户籍的制作由乡里移至县里,并由以前的乡里保存正本变为上交中央,体现了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乡里制作户籍的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