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_第1页
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_第2页
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_第3页
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_第4页
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在理解基础上的思维活动。核心素养导向下,应当把握住改革的整体方向,由知识传授转向素养育人,真正落实好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倡导的“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一、重视“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与人的行为(思维、做事)有关,是学生在本人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是“四基”“四能”的继承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实现育人,必须把核心素养科学完整地融入教学过程。胸有成竹,事半功倍。在教学设计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一开始接手一个班时,就应当重视“四基”“四能”的培养,认识到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例如,教学《2.1整式第二课时单项式》时,首先是问题引入,通过对上一节课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几个问题的复习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等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通过巩固练习、小试牛刀,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突出重点,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突破难点。师出示问题:观察100t,6a2,a3,2.5x,vt,-n,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各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师生共同得出:它们都表示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归纳:表示数或字母的积,像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特别强调,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例如:2abc,-m,-3a3b2,,a,0,1,-5等都是单项式。师:观察上面几个单项式,它们各有哪几部分组成?教师指出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例如:2abc的系数是2,-m的系数是-1;-3a3b2的系数是-3。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以上各式中的字母部分,每个字母的指数是多少?每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是多少?生:举手回答。师: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例如:2abc的次数是3;-3a3b2的次数是5。特别强调,一个单项式的次数是几,就是几次单项式。注意:单项式中只含乘法、乘方和分母(除数)不含字母的除法运算,不能含加、减运算。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教学,日复一日地不断积累,学生的“四基”“四能”必将得到有效的培养。又如,教学《二次函数图像》时教师一定要示范画图,要带领学生经历二次函数图像的画图过程,学生也要动手画,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画,可以动手把图画好,逐步形成数学活动经验。不能仅仅通过PPT的展示或几何画板演示来代替,尤其是在二次函数图像的初学阶段特别要注意。在教学时不能仅仅教操作,更应教学生操作背后的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意识地落实好“三会”,真正地让“四基”“四能”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二、要有等待,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出示了问题之后,要有等待,应当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思维的质量,增强学习的能力。千万不能显得不耐烦,总觉得还是自己亲自操刀省时省力,学生学得也很容易。不能盲目地追求热闹,片面地认为满堂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其实,如果没有了等待,学生就是被你拖着在走,根本没有经过思考就得到了答案,浅尝辄止,认识是很肤浅的。善于等待,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大爱,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善于引导,学生的感受才有可能深刻。例如,教学《13.3.1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边长为a,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这是一个尺规作图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构思图形、设计流程、作图验证,培养想象力和几何直观。不但要会作,而且还要能够说出作的理由,真正达到不但能够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明白是何缘由以知其所以然。数学是要讲道理的。要求学生说出作图理由,久而久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能仅仅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看,缺少动手动脑,没有了真正的课堂活动,也就很难形成数学活动经验。三、要善于示弱,把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通过展示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敢于放手给学生,教师如果讲得过多,学生就缺少锻炼的机会。不能总是让教师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而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开创新学习,从而解决问题。章建跃教授讲得好,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努力做到“该讲的讲清楚,该放的放到位”。例如,教学《13.3.1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例2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个问题是文字叙述的证明题,教学中,例题的已知、求证最好先让学生口头回答,再板书,然后进行证明。在证明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已知、求证写得不对或不好的地方,然后再纠正。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才会积极思考,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教师单纯口头叙述,再用PPT讲解,只能算是教师的表演,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暴露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就不能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教师示弱,藏住锋芒,学生才敢积极地走向前,课堂才可能有动态生成。从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四、重视变式题的参与式学习,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精心备课,巧妙设计,善于利用变式题展开教学,努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善于利用变式题可以引导学生落实好深度学习,教师不能自导自演,自我陶醉,要注意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思维品质,把思维引向深入。学习数学,一定要明确“学一个、会一类、通一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下面这几道题,就是通过对原题(有人称为母题)的变形,不断地揭示一类题的本质特征,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原题呈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第57页复习题22第7题),用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为18m。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这道题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在课堂上展示优秀的作业。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改变题目中的一些条件,你能不能帮助解答?层层递进地出示下面几道变式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逐步解答,培养参与意识,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变式题1:将教材原题的“墙长为18m”改为“墙长为12m”,其他条件不变,求解。变式题2:将教材原题中的“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改为“围成一个中间有一道篱笆(垂直于墙)的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其他条件不变,求解。变式题3:将教材原题中的“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改为“围成一个中间有一道篱笆(垂直于墙)且留两道1m宽的门的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其他条件不变,求解。充分利用这些变式题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正掌握解答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方式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考复习阶段,学生如果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出这几道题,那么复习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五、抓好回顾与反思,提升认知能力温故而知新。每一堂课的小结是少不了的,因为及时反思,及时小结,对于知识的巩固与提升是非常有效的。此外,应当高度重视每一单元的小结与复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师生共同总结,共同提高,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架构,逐步地学会思考。可以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自主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然后由此把它作为课程资源展开教学。在呈现结构图时,既要有PPT展示,更应当有在黑板上师生一步步地用心去构建,师生互动,积极展示,学生才会印象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第18章平行四边形》,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可以把一些特殊的四边形从数学内部关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可以是教师先课前布置学生自我小结,然后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小结,可以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边讲边写,共同完成,最后用多媒体呈现。对于学生中一时记不起来的性质或者判定,可以由其他同学帮助补充、完善,师生再共同点评。接着,再出示一些专题训练,研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可以从边、角、对角线几方面考虑,体会分类思想;在复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采用类比迁移的思想方法,从而得到巩固提高。六、深挖细掘,关注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需要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为基础。深度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学生对于知识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求。深度学习对于知识的处理是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学习更注重对于知识的解释与剖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习置于数学活动之中。只有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例如,有一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公开课,对于关注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具体做法,值得肯定。在师生共同完成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后,教师启发思考: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呢?师:如何写出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怎样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且给出证明?生:可以利用教材第61页的图13.1-7,取AB的中点为C,连接PC,再利用“SSS”,证明△PAC≌△PBC,从而可以得到∠PCA=∠PCB=90°。由此得到P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定理得以证明。师:你有别的方法吗?生:作角的平分线。师:作哪一个角的平分线?生:作顶角的平分线。师:对,交代一定要准确。如何证明?生:利用“SAS”,证明△PAC≌△PBC。接下来的步骤与方法1相同。教师进一步追问:有没有别的证明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可以作底边AB上的高,利用“HL”进行证明。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验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总结的能力。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促进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中,应当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展开教学。教学评价,应当引导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并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能够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具备一定的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初步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应当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例如,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2x+5)2,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解这个方程?学生经过思考,不难得出要考虑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法一:方程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2=±(2x+5)。即x-2=2x+5,或x-2=-(2x+5)。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7,x2=-1。解法二:移项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这个方程。解法三:将原方程变形为x2+8x+7=0,再运用公式法解这个方程。解法四:将原方程变形为x2+8x+7=0.移项,得x2+8x=-7,然后再利用配方法解这个方程。对于上面的四种解法,可以请四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按限定的方法进行解答。然后,请负责解答的学生分别讲题,主要交代如何理解,如何思考。通过课堂观察、谈话,可以考查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发现不同数学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教室里面安装了希沃白板5,平时的作业点评,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展示台,把学生完成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大家,也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