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_第1页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_第2页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_第3页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_第4页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B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XXXX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ofrareandendangeredplant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2021.12.22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I

GB/TXXXXX—XXXX

目次

目次............................................................................II

前言............................................................................IV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就地保护技术.......................................................2

4.1就地保护的对象...................................................................3

4.2就地保护的原则...................................................................3

4.3就地保护途径.....................................................................3

4.4就地保护措施.....................................................................3

4.5就地保护管理.....................................................................5

5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技术.......................................................5

5.1迁地保护的原则与目标.............................................................5

5.2迁地保护保护方式与数量...........................................................6

5.3迁地保护基地的建立...............................................................6

5.4迁地保护的管理...................................................................7

5.5迁地保护效果评价.................................................................7

6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技术...................................................7

6.1种质资源采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7

6.2种质资源保存的原则与方法.........................................................8

6.3核心种质资源的筛选..............................................................10

6.4种质资源保存成效评价............................................................10

6.5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10

7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技术..........................................................10

7.1扩繁原则........................................................................10

7.2有性繁育........................................................................10

7.3无性繁育........................................................................13

7.4苗圃档案........................................................................15

8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野外回归技术......................................................16

8.1野外回归目标....................................................................16

8.2野外回归物种选择的依据..........................................................16

8.3野外回归类型的选择..............................................................16

8.4野外回归物种的调查..............................................................16

II

GB/TXXXXX—XXXX

8.5野外回归地的选定和保护..........................................................17

8.6野外回归材料的准备..............................................................17

8.7野外回归定植....................................................................18

8.8野外回归监测与管理..............................................................19

8.9回归成功的标准..................................................................19

附录A..............................................................................21

附录B..............................................................................22

附录C..............................................................................23

附录D..............................................................................24

附录E..............................................................................25

III

GB/TXXXXX—XXXX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和恢复技术及其管理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其他重要资源植物的保护和恢复可以参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内容)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

LY/T1819—2009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2590—2016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LY/T1819—2009和LY/T2590—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珍稀濒危植物rareandendangeredplants

在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和稳定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现存种群数量稀少的并面临

生存危险的植物物种。

3.2生境修复habitatrehabilitation

采取有效措施,对受损的生境进行恢复与重建,使恶化状态得到改善的措施。

3.3保护缓冲带bufferzoneforconservation

以保护目标(种群或个体)为中心,在建立的保护地的基础上,再设置一定的空间范围作为对人为

或自然干扰活动的缓冲地带。

3.4种质germplasm

亲代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的方式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3.5种质资源库germplasmbank

保存种质资源的场所。

3.6核心种质资源coregermplasmresources

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的总称。

1

GB/TXXXXX—XXXX

3.7就地保护insituconservation

将保护物种及其种质资源在原生地进行保存,又称就地保存。

3.8迁地保护exsituconservation

将保护物种及其种质资源在原生地以外的地方进行保存,包括将原生地物种繁殖后的个体迁移到原

生地以外地方的保存,又称迁地保存。

3.9离体保存invitroconservation

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离开母体的保存方式,包括将种子(或孢子)、花粉及根、穗条、芽、叶、

愈伤组织、细胞等繁殖材料离开母体进行贮藏。

3.10自然保护地naturalprotectedarea

通过法律手段或按照传统风俗划定的特定区域,其目的是进行生物多样性及与其相关的自然资源的

保护。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地主要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等,其中自然保护区是野生植物

就地保护(原地保存)的主要载体。

3.11野外回归reintroduction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把物种的个体重新引种到该物种原生境地中,使其成为可长期存活,能

够完成生活史,并可自我维持种群,最终可参与野外生物群落的生态过程,并成为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

系统的一部分。

3.12回归种源provenanceforreintroduction

为野外回归提供回归材料的不同来源地的种质资源,一般为同一物种分布在不同地理区或不同生境

条件的种群。

3.13野外回归地wilddestinationareaforreintroduction

回归材料最终定植的野外场所或者地点。

3.14增强回归reinforcementreintroduction

在回归物种现有分布区的不同种群中,增加每个种群的种源及个体数量,提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

种群生存力等。

3.15重建回归reestablishmentreintroduction

物种在历史上有分布但现在已消失的地方,通过直接播种或移植繁殖的新个体等方式引入该物种,

重新恢复已消失的种群。

3.16异地回归translocationreintroduction

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角度出发,在回归物种现有和历史分布区以外的适合区域,根据变化了的新环

境规律,引入该物种,在野外新建一个可以自我维持、自我更新的回归物种种群。

4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就地保护技术

2

GB/TXXXXX—XXXX

4.1就地保护的对象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所有个体及与其生存和繁衍相关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4.2就地保护的原则

4.2.1针对个体保护

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每个种群的每个个体采取就地保护措施。

4.2.2针对种群保护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每个野生种群(每个分布地点的所有个体)采取就地保护措施。

4.2.3针对生态系统保护

对与珍稀濒危植物生活史相关(如传粉或散播种子等)动物及其生境,与珍稀濒危植物互利共生的

菌根真菌、根瘤细菌等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境都要进行保护,维持珍稀濒危植物原生境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稳定性和完整性。

4.2.4设置保护缓冲带

只要是珍稀濒危植物,视其野生个体或种群分布情况,设置一定范围的保护缓冲带,以确保其灭绝

风险降到最低。

4.3就地保护途径

4.3.1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

尽可能建立以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为核心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如果条件不够建立自然保护区,可

设立保护小区,保护小区确定方法参照LY/T1819--2009执行,填写目标物种野外调查表(附录A)。

4.3.2设立就地保护点

在不够设立保护区和保护小区的条件下,以被保护种群或个体为核心设立保护点。

4.3.3纳入生态保护工程

依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办法,按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等生态建设工

程实施区严格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个体及其生境。

4.3.4依托其他自然保护地

依托于国家公园、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地、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基地等的设施和条件,对于分布在

其中或邻近区域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管理。

4.4就地保护措施

4.4.1封禁保护

根据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群与个体的分布情况,建设防护围栏、隔离围墙、防火隔离带等设施,对

每个个体进行严格的封禁保护。

4.4.2管护

3

GB/TXXXXX—XXXX

根据每个种群和个体所处的具体生境和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每个种群或个

体进行消除人为干扰、火灾、病虫害及其他不利因素的管护工作,结合保护区或生态工程建设区的其它

工作,对珍稀濒危植物的每个个体进行定期巡护和日常管理。

4.4.3生境修复

根据不同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生境特点,对那些生长发育受抑制或微生境影响其正常生活

史过程的种群或个体开展透光疏伐、遮阴、地表梳理、施肥、浇水、排除竞争物种等人为主动生境修复

措施,促进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的生长和快速恢复。

4.4.3.1生境修复的目标

4.4.3.1.1消除干扰因素

排除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对被保护目标个体或种群的影响,尽量避免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目标

物种的干扰。

4.4.3.1.2恢复群落结构

恢复后的群落应包含原生境主要的植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所在原有群落内的主要伴生物种,

并建立使得相关群落结构向未破坏前的顶级群落方向发展。

4.4.3.1.3修复功能

依据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所在生态系统的特征,改善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完成生活史过程所需的各

种生物与非生物条件,促进所在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4.4.3.2生境修复技术

4.4.3.3植被恢复

1)自然恢复:对轻度退化的生境,进行封禁保护,使植被逐步自然恢复到破坏前的顶级群落状态。

2)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对中度退化的生境,采用封禁、抚育、补播、补植等人为措施,促进植被

自然恢复到顶级状态。抚育措施可参照GB/T15781执行。

3)人工恢复:对重度退化的生境,参照原生植被类型,采用人工植苗和种子直播等方式重建原生

境的植被。具体技术可参照GB/T15776执行。

4.4.3.4土壤修复

对轻度和中度退化生境,采用植树、种灌、种草等方法,促进土壤的自然恢复。对重度退化生境,

采用客土、鱼鳞坑、增加地表覆盖等工程措施,改善和修复土壤状况。

4.4.3.5动物、微生物群落的恢复

1)动物群落的恢复首先恢复最低营养级的动物种群,如依次恢复草食动物种群、较低营养级的食

肉动物种群、高营养级食肉动物种群,形成完整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2)保护和恢复相关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将与保护目标相关的微生物资源(如菌根菌、根瘤

菌等)引入退化生境,促进相关微生物群落及其所在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

4.4.4监测

4.4.4.1监测对象

4

GB/TXXXXX—XXXX

对原生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标记定位,定期监测记录其生长、繁殖和更新的特征。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全部监测;如条件有限,对于乔木物种胸径≥1cm的每个个体应做到挂牌标记。

同时,监测原生境的土壤、小气候、生物及自然和人为干扰等影响因素,并填写物种生长监测表(附录

B)和物种生境监测表(附录C)。

4.4.4.2监测方法

1)人工观测与红外相机拍照相结合的方法:种群物候监测采用人工观测与红外相机拍照相结合。

2)人工观测:种群的生长、繁殖和更新监测主要采用定株人工观测。

3)监测频度:原则上每年、每个季节和每个不同的物候期都要进行一次监测,具体监测间隔期根

据不同种群和生境特征、监测内容及实际支撑条件,适当进行调整。

4.5就地保护管理

4.5.1物种及生境信息库的构建

通过科学研判和实际需求分析,构建物种、种群、生境及保护状况等信息的核心模块,并搭建各模

块间的关联结构。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调查监测整理,针对各核心模块,建立对应的数据信息表,规范

和标准化处理表中各字段属性及编写模式,采用具备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开发的数据库构建平台,建立

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

4.5.2就地保护管理制度建立

主管部门对管护范围内的珍稀濒危植物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建立长期监测和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

管理队伍和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巡护,责任落实到人。

4.5.3人为干扰的管控

对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源及相关的生物资源和生境严禁破坏,严厉打击盗伐、盗掘、盗采等活动;

对人工扩繁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鼓励引导利用人工扩繁的种源进行可持续利用。

4.5.4生境管理

涉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生境的任何人类活动,都要有利于珍稀濒危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对其原生境

的改变要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5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技术

5.1迁地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5.1.1迁地保护的依据

1)原生境严重退化;

2)个体数量低于最小可存活种群数量,种群难以维持;

3)生存条件突然变化,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5.1.2迁地保护的原则

1)不破坏原生种群及其生境;

5

GB/TXXXXX—XXXX

2)原则上只能利用野生种群或个体的种子、枝条或其它繁殖材料繁殖后的个体进行迁地栽植,除

非绝对必要的情况下,不能对原生地的植株进行挪动或移栽;

3)尽可能建立多个迁地保护地点;

4)每个迁地保护地点尽量保存多个个体、基因型;

5)尽量采取多种途径开展迁地保护;

6)充分考虑人工调控在迁地保护中的作用。

5.1.3迁地保护的目标

保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降低原生地灭绝风险,增加种群繁衍扩大机率,最终恢复野外种群。

5.2迁地保护保护方式与数量

1)在迁地保护地种植,进行整体植株保存,根据物种繁殖的数量,每个迁地保护地点保存的每种

植物的个体数应该在10-200株以上;

2)种子(或孢子)和组织保存,保存的数量在10-50份以上;

3)DNA材料保存,在10-50份以上。

5.3迁地保护基地的建立

5.3.1地点选择

1)分析拟迁地物种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在考虑到适宜植物生长发育,同时便于管理的地点进行迁

地保护。尽量选择与原生境气候、土壤、生物(包括菌根真菌、传粉昆虫等)条件相似的地点作为保护

基地;

2)综合考虑保护和研究等工作需求及条件,人工营造适宜小环境作为保护基地。

3)利用现有植物园、树木园或其他栽培地,将经过自然或人工繁殖的植株进行迁地保护。

5.3.2整地

整地技术参照GB/T15776—2016执行。

5.3.3育苗

1)育苗场所做好病虫害防治;

2)育苗所用基质配方合理,确保苗木健壮;

3)采用无病菌、无毒的专用育苗基质,减少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4)首选容器育苗,便于管护和运输。

5.3.4幼苗准备

采用容器苗,确保根系完整和后期的幼苗成活率。

5.3.5幼苗运输与检疫

幼苗一定要带土专车运输,应选择适宜时机(如早春萌芽之前或落叶之后)进行运输,运输前应开

展病虫害检疫。

5.3.6幼苗栽植

栽植前1-2天挖好栽植穴,补充基肥。栽培过程中保证苗木根系舒展,回土踏实,浇足定根水。

6

GB/TXXXXX—XXXX

5.3.7栽植苗后期管理

针对不同物种幼苗的生长特性,及时做好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和遮阴等管护工作。幼苗

栽植后管理的具体细则可参照GB/T15776—2016。

5.4迁地保护的管理

5.4.1迁地保护物种档案管理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物种,迁地保护每个种群和个体,记录迁入信息(如时间、地点、苗龄

等)、迁入地生境信息、个体生长状况等,建立迁地保护物种信息档案管理系统。

5.4.2迁地小环境调控

根据珍稀濒危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与生态需求,实施遮阴、除草、浇水和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

人为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小环境,维持迁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4.3病虫害防治

对迁地植物的病虫害,一经发现就要及时进行生物或化学防治。

5.4.4迁地保护监测

对迁地保护植物的全部植株挂牌编号定位,定期观测植株的生长、繁殖和更新状况及小气候和土壤

等环境因子变化,并填写植物生长监测表(附录B)和生境监测表(附录C)。

5.5迁地保护效果评价

5.5.1短期标准

1)依据幼苗成活率、生长状况、保存率和繁殖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2)各指标等级划分:

a)苗木成活率分为差、中、好三个等级(40%以下为“差”,40-80%为“中”,80%以上为“好”);

b)生长状况分为差、中、好三个等级(年相对生长率5%以下为“差”,5-20%为“中”,20%以

上为“好”);

c)保存率分为差、中、好三个等级(20%以下为“差”,20-70%为“中”,70%以上为“好”)

d)繁殖状况分为正常结实和不结实两个等级。

5.5.2长期标准

将迁地保护的植物能够产生可育的种子或其他可延续后代的繁殖体,实现完整的生活史过程界定为

迁地保护完全成功,只能正常生长但不能繁衍后代界定为迁地保护部分成功,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很差

界定为迁地保护不成功,而完全不能生长则界定为迁地保护不适宜。

6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技术

6.1种质资源采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6.1.1采集的原则

1)不能影响原生个体生长、繁殖和更新,不能破坏其生境。

7

GB/TXXXXX—XXXX

2)采集种质资源时,兼顾物种的所有不同种群及分布的不同生境。

3)首采种子(或孢子);当种子(或孢子)数量不足时,采集枝条等营养器官。

6.1.2采集的要求

1)采集人员必须为专业人员,或是经过培训合格的野生植物保护员。

2)严格记录每一次采集活动,并填写采集表(附录D)。

6.2种质资源保存的原则与方法

6.2.1保存原则

1)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不同种群与基因型的灭绝或丧失,促进其种群更新

与复壮。

2)根据不同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源分布状况,制定相应的保存程序和保存方法。

3)在制定种质资源的保存规划前,要做好物种的种质资源状况调查和遗传多样性检测。

6.2.2保存方法

6.2.2.1原地保存

1)根据物种和其生境特点,设立种质资源原地保存(保护)区,应尽可能利用国家和地方已建立

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如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或保护点等。

2)对分布于自然保护地之外的物种,设立原地保存(保护)小区。每个物种要有3个以上的原地保

存(保护)小区。野外种群数量在3个以下或仅有零星个体分布的物种,设立原地保存(保护)

点。

3)对原地保存(保护)地、小区和点内的每个物种的所有野生个体进行挂牌标记和定位。

4)对设立的原地保存(保护)小区(点)采取封禁为主,人工抚育为辅的管护措施。

5)依据植物种群的生态和遗传组成稳定性,确定原地保存区的面积应不低于25ha;当种群覆盖面

积不足25ha时,以种群分布的区域为核心,设置宽度不低于300米的缓冲带,依此确定原地

保存(保护)小区或点的面积。

6.2.2.2异地保存

1)针对原地保存无法有效保护的物种种质资源进行异地保存。

2)根据物种原生地的生物气候特征和生态分布区,选择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异地保存

地点,并根据不同种质资源生存繁衍所需要的小生境(或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包

括土壤、地形、小气候及可能影响其生长的生物因素等)。

3)异地保存地点的建设应尽可能考虑国家和地方已建立的种质资源库、植物园、树木园、温室等,

也可以结合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在基地内进一步细分不同物种的种质资源保存小区。

4)可收集种子(或孢子)、花粉、穗条、根、芽、叶等进行繁殖或贮藏,选择经人工辅助繁育出

来的健壮苗移栽至异地保存地点。

5)尽量避免对野生植株的移栽,只有当野外的种质资源植株受威胁严重必须移栽到异地时,经过

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直接将野生植株移植到异地保存地。

6)尽可能考虑交通和管理设施等基础条件,确保所选的地点有利于野生植物的生存、繁衍及相应

的人为辅助保护与救助管理。

7)保存数量

a)1个物种至少5个种群;不足5个的,保存所有种群。

8

GB/TXXXXX—XXXX

b)1个种群至少10个家系;不足10个的,保存所有家系。

c)1个家系至少10个个体;不足10个的,保存所有个体。

d)1个无性系至少5各小株;不足5个小株的,保存所有无性系小株。

6.2.2.3离体保存

6.2.2.3.1保存物种

1)对在原地、异地活体保存有一定困难的物种;

2)对需要集中扩繁、研究和可持续利用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

6.2.2.3.2保存设施

1)在已建立种质资源库的地方,以贮藏库的方式进行保存;

2)在没有种质资源库的地方,可利用已建立的实验室、温室、大棚等;

3)专门建立的种质资源保存设备。

6.2.2.3.3保存材料及采集

1)自然生长的植株上的种子(或孢子)等繁殖体;

2)对于种子或孢子等繁殖体数量不足的物种,可采集花粉、穗条、根、芽、叶等组织和器官;

3)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组织、器官、植株或人工繁育的种子(或孢子);

4)保存材料的采集应尽可能在健壮无病虫害的个体上进行;

5)穗条、根和芽等保存材料的采集应在个体休眠期进行;

6)在不影响原有植株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地采集有关繁殖材料进行保存。

6.2.2.3.4离体保存方式

1)对于采集的材料直接进行相应的繁殖;

2)对于采集的材料进行常温、低温或超低温贮藏;

3)对于少数特别珍贵或极度濒危的野生植物,采用低温库保存DNA的方式保存其基因资源。

6.2.2.3.5保存数量

1)种子千粒重为100g以上的,保存数量不少于1000g;千粒重50-100g的,保存数量不少于500g;

千粒重5-50g的,保存数量不少于250g;千粒重5g以下的,保存数量不少于50g。

2)穗条、根、芽等不少于50条、叶片不少于50片。

3)孢子或花粉不少于50g。

6.2.3保存的期限

1)原地保存应在永久基地长期保存。

2)异地保存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更新期来确定保存期限,也应该按照永久长期的基地进行建设

和运转。

3)离体保存可以根据物种保存材料特性和保存条件以及扩繁利用的目标和条件等决定更新期限。

6.2.4种质资源的更新

1)原地保存的种质资源以天然更新为主,辅以人工措施,保持其自然的世代更替。

2)异地保存的种质资源以人工更新为主,进行人工繁殖栽培,保存其优良的性状;当条件具备时,

应该促进其自然更新并完成生活史过程。

3)离体保存材料达到更新期限时应重新收集,及时利用,不可浪费。

9

GB/TXXXXX—XXXX

6.3核心种质资源的筛选

6.3.1筛选方法

1)从叶片或种子等中提取基因信息;

2)采用微卫星标记、简化基因组方法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对细胞核和细胞器进行基因组测序;

3)分析物种的遗传变异特征;

4)比较各种群遗传贡献率;

5)依据遗传多样性大小确定核心种质资源。

6.3.2种质资源规模

根据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数量大小以及遗传多样性特征确定核心种质资源的规模。

6.4种质资源保存成效评价

6.4.1评价原则

1)完整地保留了其来源种群或母株的遗传多样性。

2)所保存或繁殖的植株能够产生健康和可自然繁育的后代。

6.4.2评价标准

1)不同种质资源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得以保存并长期维持。

2)原地保存个体能自然更新,并维持其种群的稳定性。

3)迁地保存个体能产生健康的种子,并且有关个体在回归自然生境后仍然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

4)离体保存组织可用于繁殖,且产生的个体回归自然生境后仍然能够产生健康且可育的后代。

6.5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1)对原地保存种群、异地保存种群以及离体保存材料的状况和变化,繁育和管理方法,保护和利

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更新。

2)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的设计、信息采集、更新和维护,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

配置,每年需要开展监测更新和数据整理。

7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技术

7.1扩繁原则

1)珍稀濒危植物扩繁材料的采集,避免影响原生母株生长、繁殖和更新。

2)通过各种繁殖方式尽量扩大种群的个体数量。

3)不同表现型和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的数量保持均衡。

7.2有性繁育

7.2.1繁殖体采集

7.2.1.1准备工作

1)采种前,根据种群个体数量及遗传多样性情况和种子等繁殖体需求量,结合野外实际调查,确

定拟采物种的地点、采种时期和采种数量。

10

GB/TXXXXX—XXXX

2)制定采种方案,明确采种方法和责任分工,准备采种设施和工具。

3)及时观察种子等繁殖体成熟过程,掌握种子等繁殖体成熟特征,明确种子等繁殖体成熟时间,

确定并公布采种时期。

4)组织采种人员专业培训。

7.2.1.2采集

1)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成年植株为采种母株。

2)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采集人员人身安全。

3)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采集、填写标签、封装、运输和保存。

4)采集的种子等繁殖体需要用透气布袋临时封装,附上标签,尽快运往保存地点。

5)采种负责人认真填写采种标签,并填写采集表(附录D)。

6)采集表必须包括采集人、采集时间、地点、生境状况等重要信息。

7.2.1.3采集数量

1)每个物种至少采集5个种群,不足5个种群,每个种群都要采。

2)每个种群至少采集50个个体,不足50个个体,每个个体都要采。

3)每个个体采种量参照种群个体数及个体结实量的预估进行判断。

a)种群个体数大于或等于100时,每个体按预估结实量的<1/10采种。

b)种群个体数介于10-100之间时,每个体按预估结实量的<1/5采种。

c)种群个体数为小于或等于10时,每个体按预估结实量的<1/2采种。

7.2.2种子保存

根据不同植物繁殖体生理学和生态学特征,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进行保存。

7.2.3种子育苗

7.2.3.1育苗方式

采用容器育苗。

7.2.3.2育苗容器种类

7.2.3.2.1塑料薄膜容器

用厚度为0.02mm-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制成,直径为5cm,高为12cm。底部需打2-6个直径为

0.4cm-0.6cm的小孔。

7.2.3.2.2塑料平盘

以聚乙烯泡沫或无毒塑料为原料制成,长、宽和高分别为54cm、28cm和5cm,盘底每隔0.5cm

间隔0.5cm的孔洞,规则排列。

7.2.3.2.3硬塑料杯

用硬质塑料制成筒状容器,底部设有排水孔。容器内壁有3-4条棱状突起。

7.2.3.2.4硬塑穴盘

以聚乙烯泡沫或无毒塑料为原料制成,长、宽分别为54cm和28cm,高度一般为5-12cm,穴格大

小一般为3-4cm。

11

GB/TXXXXX—XXXX

7.2.3.3育苗基质

7.2.3.3.1基质成分

1)繁殖体育苗基质应因地取材,具有保湿、通气、透水的良好理化性状,且质轻,无病菌、虫卵、

种子和石块等杂物;

2)配制基质的材料包括黄心土、火烧土、腐殖质土、泥炭、蛭石、珍珠岩、腐熟的农作物秸秆、

稻壳、树皮粉和锯末等,根据培育的物种配制基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

3)基质可以添加适量基肥:用量根据物种、培育期限、苗木规格、容器大小及基质肥沃程度确定,

如阔叶树多施有机肥,针叶树适当增加磷钾肥。

7.2.3.3.2基质的消毒及酸碱度调节

1)基质应严格进行消毒:

a)福尔马林(40%工业用)灭菌:用1:50(潮湿土壤)或1:100(干燥土壤)药液喷洒至基质

含水量60%状态即可。搅拌均匀后用不透气的材料覆盖3d-5d,撤除覆盖翻拌无气味后即可使

用。

b)硫酸亚铁(2-3%工业用)灭菌:每立方米用硫酸亚铁20kg-30kg,翻拌均匀后,用不透气的

材料覆盖24h以上,或翻拌均匀后装入容器,在圃地薄膜覆盖7d-10d即可播种。

c)代森锌灭菌:每立方米用10g-12g药剂均匀混拌入基质中。

d)辛硫磷(50%)杀虫:每立方米用10g-15g混入基质,搅拌均匀后用不透气材料覆盖2d-3d。

2)配制基质时必须将酸碱度调整到育苗物种的适宜范围。

7.2.3.3.3菌根接种

基质消毒后,需要接种菌根的物种应用菌根土或菌种接种。

7.2.3.4容器苗培育

7.2.3.4.1育苗前准备

1)育苗地条件:通风、温度和水分调控设备齐全的试验温室。

2)装填基质:将充分混合均匀的基质,洒水湿润,装实容器。

3)容器摆放: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平整的场地上或容器架上。

7.2.3.4.2种子消毒和催芽

1)播种前种子应经过消毒和催芽。

2)使用药剂消毒,种子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如下:

a)硫酸亚铁:用0.5-1%的溶液浸种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b)高锰酸钾:用0.5%的溶液浸种2小时,捞出密封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后阴干(胚根突破种皮

的种子不宜用此法)。

c)退菌特(80%):用800倍浸种15分钟。

3)种子催芽处理:通过混沙埋藏层积、混雪(冰)埋藏层积、隔年埋藏催芽、温水浸泡催芽、热

水浸泡催芽等方法进行。种皮表面有蜡质、油质的种子要去除蜡质、油质后再催芽。埋藏处理要注

意防鼠。

7.2.3.4.3播种期和播种量

1)应根据物种的特性、环境条件、育苗期限、移栽时间等因素确定播种期。

2)应根据物种特性、种子质量和数量确定播种量。

12

GB/TXXXXX—XXXX

7.2.3.4.4覆土

是否覆土或覆土厚度因种而异。不喜光种子需要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1-3倍。覆土后,随即浇

水,苗期应保持基质湿润。

7.2.3.4.5芽苗移植

1)待芽苗出土后移植到容器中,移植时间根据物种的特性确定。

2)移植前苗床浇透水,轻取芽苗移植于容器中央,移植深度宜在根颈以上0.5-1.0cm,每个容器1

株。移植后随即浇透水,保持湿润,幼苗应适当遮阴。

7.2.3.5苗期管理

7.2.3.5.1浇水

浇水应适时适量,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应多次适量勤浇水,保持基质湿润;速生期应量多次少

浇;生长后期应控制浇水。

7.2.3.5.2追肥

追肥时间、次数、肥料种类、施肥量应根据物种和基质肥力确定。根据苗木各个发育时期的要求,

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和施用量,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适当减少或不施氮肥,适当增加磷肥和

钾肥。

7.2.3.5.3病虫害防治

1)根据各物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的预防。

2)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措施。

3)对能捕诱的害虫,尽量采取人工捕诱。

4)尽量少用药物防治,如必须用,严格用量和类型。

7.2.3.5.4其他管理

1)除草:人工拔出为主,需要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

2)基质补充:容器内基质下沉,应及时填满,以防根系外露及积水致病。

3)如遇温室临时断电等故障,要能及时应对。

7.3无性繁育

7.3.1组织培养

7.3.1.1外植体选取和处理

1)根据物种特性,在不同生长季节选择生长健壮的优株长出的胚、种子等有性器官或根、茎、叶、

花序等营养器官作为外植体。

2)外植体在接种前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因不同物种及不同材料而异:

a)外植体采集后通常使用流水冲洗15-20分钟后,以75%酒精擦试外植体表面。

b)在无菌条件下,利用10%的次氯酸钠或0.1%的升汞浸泡5-20分钟进一步消毒后,再用无菌水

冲洗3-5次后直接接种或用无菌滤纸吸干水接种。

7.3.1.2初代培养

13

GB/TXXXXX—XXXX

1)选择合适的初代诱导培养基,根据物种的不同可采用器官繁殖、愈伤组织再生途径和体细胞胚

再生途径等方面诱导出丛生芽、愈伤组织或体细胞胚。

2)培养室的温度宜在22-30℃范围内,光照强度宜为30-50μmol·m-2·s-1。

3)对于易褐化的材料,可通过缩短继代培养周期(7-14天)或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柠檬酸钠

等抗氧化剂和活性炭等方法,减少或避免褐化作用。

7.3.1.3增殖培养

1)选择合适的增殖培养基,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接种。

2)不同材料和不同繁殖方式需要合适的接种密度。

3)丛生芽增殖常以2-3个小芽为一个单元为宜。

4)愈伤组织常为绿豆大小为宜,体细胞胚根据材料不同可采用单个或3-5个一丛。

5)培养周期通常25-60天。

7.3.1.4分化培养

1)采用愈伤组织组织再生途径和体细胞胚再生途径时需进行分化培养。

2)需选择合适的分化培养基,培养周期25-60天。

7.3.1.5生根培养

选择合适的生根培养基,常将再生而来的单芽接种到培养瓶中,培养周期21-60天,形成3-5cm高

的完整植株。

7.3.1.6瓶苗炼苗

1)组培苗经过炼苗能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炼苗环境一般为出瓶移栽的温室,光照强度为800-1000μmol·m-2·s-1。

3)炼苗时间1周左右。

7.3.1.7瓶苗移栽

1)用清水将瓶苗根部培养基洗净后,对瓶苗进行消毒后置于荫网上沥干水分,直至根部发白即可

移栽。

2)移栽基质以选取病原菌少,透气性好、保水能力较强的基质如水苔以及泥炭土、珍珠岩、河泥

等不同比例配制的基质。

3)移栽前需对基质进行消毒。

4)移栽后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7.3.2嫁接

7.3.2.1接穗采集和贮藏

1)从成熟母株或幼株上采集1-2年生枝条。

2)植物汁液流动前采集,枝条采集后置入冷库(0-2℃)贮藏。

7.3.2.2砧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抗性强的实生苗。

7.3.2.3接穗蜡封

14

GB/TXXXXX—XXXX

用水浴控制蜡温80-90℃;利用两头快速蘸蜡方式,将接穗用蜡整体封住;蜡层透明无色。

7.3.2.4嫁接方法

采用芽接、枝接、高位接、平接等方法,依据不同物种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

7.3.3扦插

7.3.3.1苗床准备

1)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为宜,如土壤不适宜则应首先

改良土壤。

2)用砖砌成宽约90-120cm、高35-40cm的扦插床,以客土为苗床基质,在床底先铺上5cm厚的小

石砾后再填入15-20cm厚的客土,上层加15cm厚的河沙,以利排水通气。

7.3.3.2环境控制

1)采用塑料薄膜小拱棚(50cm高)覆盖整个苗床,以保持插床空气湿度和基质含水量(空气湿度

80-90%,基质湿度以手捏河沙成团松开不结块为度)。

2)注意防止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及时通风换气,并在拱棚上加遮阳网(2m高),依据光照强度

和空气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遮阳网透光度。

7.3.3.3插条选择

1)选择健康、生长旺盛的珍稀濒危植株为采条母株。

2)选取二年生、木质化程度较高的硬枝或一年生半木质化、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嫩枝作为插条。

7.3.3.4插条采集

1)在晴天早晨或傍晚或阴天、小雨天白天进行,采集的插条须保持枝条应有的水分及叶面的湿润,

捆扎后将其基部浸入清水中,防止枝条脱水干枯。

2)采集的插条分种源捆扎,拴上标签,标明采集地点、采集人等基本信息。

7.3.3.5插穗处理

1)在插条的半木质化部位,剪取带芽的插穗。

2)上平口,下斜口,保留插穗顶端1-3片叶子的1/2。

3)将插条基部进行生根剂浸泡处理。

4)生根剂应现配现用。

7.3.3.6插穗扦插

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2-2/3,扦插完毕后及时浇透水,覆盖塑料薄膜小拱棚,和遮阳网,避免

过度日晒。

7.3.3.7后期管理

扦插完成后,应采取适当的光照、温度、水分管理,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7.4苗圃档案

1)苗圃要建立基本情况、技术管理和科学试验各项档案。

15

GB/TXXXXX—XXXX

2)基本情况档案包括苗圃位置、面积、自然条件、圃地区划和固定资产、苗圃平面图、人员编制等。

3)技术管理档案包括苗圃土地利用和耕作情况,各种苗木生长发育情况及各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各

项作业的实际用工量和肥、药、物料的使用情况。

4)科学试验档案包括各项试验的田间设计和试验结果、物候观测资料等。

5)苗圃档案要有专人记载,专人审查,长期保存。

8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野外回归技术

8.1野外回归目标

1)提高物种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维持能力。

2)增强群落的稳定性,维持和恢复自然生物多样性。

3)恢复物种在所属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8.2野外回归物种选择的依据

1)该物种在原生地已经灭绝。

2)该物种在原生地种群数量极少。

3)该物种的原生种群遗传多样性极低或存在着严重的遗传侵蚀风险。

4)该物种已经可以通过人工繁殖技术繁殖出数量的个体可以用于野外回归。

5)该物种有可以实施野外回归的地点和回归条件。

8.3野外回归类型的选择

根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格局,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分为增强回归、重建回归以及异地回

归。

8.3.1.1选择增强回归的条件

1)在回归物种自然分布区范围内存在种群数量减小的因素(种群株数太少、雌雄比例失调、年龄

结构不合理)。

2)该种群现有分布区具备开展回归的条件,实施回归项目后,种群数量不再面临继续下降的威胁。

8.3.1.2选择重建回归的实施条件

1)现有分布区内其主要导致种群灭绝因素不可控,历史分布范围存在其适宜生境;

2)该场所具备开展回归的基本条件,且实施回归项目后,该物种不再面临种群数量继续下降的威胁。

8.3.1.3选择异地回归的实施条件

1)在其现有和历史分布范围以外有符合或更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野外回归场所,同时该场所又具备

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因素可控和提供有效管理方案的条件;

2)在回归物种现有和历史分布区范围以外,新建一个可自我维持和更新,同时在回归地群落里具

有一定生态功能的种群。

8.4野外回归物种的调查

8.4.1物种本底调查

全面收集野外回归物种的资料,开展回归物种野外资源本底调查,充分了解野外回归物种的资源分

16

GB/TXXXXX—XXXX

布状况、生境特征、野生种群的生存、保护现状及其主要导致濒危因素。同时填写珍稀濒危植物野外调

查表(附录A)。

8.4.2野外回归需求调查

全面收集与野外生存有关的各方面资料,具体包括繁殖体播散机制、繁殖体萌发条件及生境条件、

共生菌、自然更新能力、共生关系及病虫害等。

8.5野外回归地的选定和保护

8.5.1野外回归地的筛选原则

1)野外回归地应能满足拟回归物种生存所必要的各项基本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生态学、生物

学等各方面,其中重点考虑原来有过拟回归物种的地区。

2)排除导致拟回归物种濒危的主要因素,或其主要致濒因素可控。

8.5.2野外回归地的保护原则

1)生态系统途径:维持回归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稳定性、健康性和完整性。

2)限制利用:限制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遏制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掠夺式开发,严禁

盗伐、盗掘以及盗采活动。

3)遗传多样性保护:在回归地生态系统中严格控制其他物种引入,避免造成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

基因污染。

4)科学管理:对回归地从种群数量极少的基本事实出发,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5)宣传教育:加强对回归地当地居民的教育,以通俗的方式加强宣传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重要性。

8.5.3野外回归地调查内容

野外回归地的勘查内容包括:地质水文条件、土壤类型、海拔、气候因子、坡向、坡位、植被群落

类型、相关及关键的动植物种类、景观格局、人类干扰等,其中重点考虑可能与回归物种的传粉、种子

(或孢子)散播、种子(或孢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等相关或共生的信息。

8.6野外回归材料的准备

8.6.1野外回归材料的来源

8.6.1.1野外回归材料的选择原则

1)任何可在自然界独立存活的珍稀濒危植物个体或器官均可作为野外回归材料,如种子(或孢子)、

实生苗、扦插苗及组培苗等。

2)针对雌雄异株的物种,回归材料要同时考虑雌雄个体及其合理的性比配置。

3)野外回归材料不能通过野外移植获得,以人工繁育的个体进行野外回归。

4)野外回归材料的个体尽可能包含该种的不同种源,以尽可能保存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8.6.1.2野外回归繁殖体的选择要求

1)对于野生植株≥50株:

a)单株种子(或孢子)量大,以采种(或孢子)繁育实生苗(孢子苗)为主扩繁的植株进行野

外回归。

b)单株种子(或孢子)量少,木本植物以扦插和嫁接为主扩繁或采用组织培养扩繁的植株进行

17

GB/TXXXXX—XXXX

野外回归。

2)野外植株<50株:

a)单株种子(或孢子)量大,以采种(或孢子)繁育实生苗(孢子苗)为主扩繁的植株进行野

外回归;

b)野外植株<50株:单株种子(或孢子)量少,均采用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扩繁

的植株进行野外回归。

8.6.2回归材料的采集

1)采集前制定实施方案,必须做到回归材料种源明确可查,对采种母株进行挂牌标记。

2)扦插材料的选择根据不同植株特性进行选择。

3)组培材料可选择植株典型性状的健康植株上的胚、种子、孢子、芽、茎或叶片等。

8.6.3回归材料的育苗

1)具体的育苗方法应以野外回归物种的繁殖方式为依据。

2)育苗基地优先选择野外回归地就近的地方。

3)育苗可采用种子(或孢子)繁育、扦插育苗及组培育苗等。

4)人工繁育的幼苗尽量采用容器苗。

5)野外回归幼苗种源要有明确的种源地、种源采集时间、种源采集人率等信息记录。

6)野外回归幼苗的繁育要有繁育方式、繁育时间、繁育人和育苗数量、出苗率等信息记录。

8.7野外回归定植

8.7.1野外回归地生境改善

对野外回归地生境进行适当的人工改造,保留部分伴生种,确保其伴生种不会影响野外回归物种正

常生长。必要时可对局部土壤进行改良。

8.7.2野外回归数量

1)野外回归的材料数量最少应不低于每个物种的最小生存种群所要求的个体数量;

2)回归数量通常按生活型不同进行划分;

a)乔木:实生苗(或孢子苗)≥50株,扦插苗、嫁接苗和组培苗≥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