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导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2C/wKhkGWaHSaiAeBR6AABE4diQIuQ684.jpg)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导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2C/wKhkGWaHSaiAeBR6AABE4diQIuQ6842.jpg)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导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2C/wKhkGWaHSaiAeBR6AABE4diQIuQ6843.jpg)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导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2C/wKhkGWaHSaiAeBR6AABE4diQIuQ6844.jpg)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导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2C/wKhkGWaHSaiAeBR6AABE4diQIuQ6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
评价导则
前言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浙江的决
策部署,高质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高水平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
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助推乡村振兴,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
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水质达标、资源节约、安全稳
定、运维便利、环境友好、创新与示范。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浙江工业大学负责具体的内
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地址:湖
州市德清县长虹东街999号;邮编:313200)。
主编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参编单位:浙江大学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天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双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浙大水业有限公司
浙江双良商达环保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长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总则
1.0.1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可持续、
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的评价。
1.0.3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全面的原则,结合
处理设施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处理设施全寿命
期内的水质达标、资源节约、安全稳定、运维便利、环境友好等性能进行综合评
价。
1.0.4对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的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
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
在全寿命期内,具有水质达标、资源节约、安全稳定、运维便利、环境友好
等绿色性能的高质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0.2水质达标
进、出水水质和污染物去除率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2.0.3资源节约
资源合理利用,并实现节水、节地、节能、节材。
2.0.4安全稳定
保证环境、人身、构筑物安全和处理设施运行稳定。
2.0.5运维便利
运行维护标准化、便利化,管理智慧化。
2.0.6环境友好
保护生态,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
2.0.7控制项
评价绿色处理设施的基本条件。
2.0.8评分项
具有赋分值的绿色性能评价指标,得分累计后用于评价星级绿色处理设施。
2.0.9加分项
为鼓励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性能,在绿色性能各方面具有创新与
示范性的评价项目。
2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应以整个处理设施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应符
合相关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处理设施所属项目
的总体要求进行评价。
3.1.2绿色处理设施的申报宜在竣工验收并运行9个月后,并应符合以下条件:
1服务范围内的农户应接尽接,接户率95%及以上。
2绿色处理设施的平均水力负荷率不应小于60%,不应大于140%。
3各县(市、区)应明确运维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并落实。
4评价所需的材料应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服务系统上报。
3.1.3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的处理设施按照附件A《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
评价表》的要求进行自评价,在评价时按照附件B《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
相关材料清单》提交支撑材料,并对所提交的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1.4评价方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自评价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并进行现
场评价,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体系由水质达标、资源节约、安全稳定、
运维便利、环境友好5类指标和创新与示范加分项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和
评分项。
3.2.2控制项的评价结果应为符合或不符合;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价结果应为分
值。
3.2.3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的赋分值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的赋分值
评价指标评分项满分值创新与示
控制项满
—水质资源安全运维环境范加分项
分值
达标节约稳定便利友好满分值
评价Q0Q1Q2Q3Q4Q5QA
分值50010012010080100100
3
3.2.4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总得分采用百分制,应按3.2.4进行计算:
Q=(Q0+Q1+Q2+Q3+Q4+Q5)/10+QA/10(3.2.4)
式中:Q--总得分;
Q0--控制项分值,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500分;
Q1--水质达标评分项得分;
Q2--资源节约评分项得分;
Q3--安全稳定评分项得分;
Q4--运维便利评分项得分;
Q5--环境友好评分项得分;
QA--创新与示范加分项得分。
3.2.5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划分应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4
个等级。
3.2.6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等级应为基本级。
3.2.7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均应满足
全部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评价指标得分不应小于其满分值的40%。
3.2.8一星级总得分不应低于70分,二星级总得分不应低于80分,三星级总得
分不应低于90分,且应满足表3.2.8的要求。
表3.2.8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处理设施的技术要求
得分要求
技术内容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CODCr、NH3-N和TP去除率(4.2.3条)≥10≥20≥30
水资源综合回用率(5.2.1条)≥10≥20≥30
处理构筑物吨水占地面积(5.2.3条)/≥10≥20
能耗降低率(5.2.4条)≥5≥10≥20
创新与示范(总分)/≥30≥60
3.3申请与管理
3.3.1绿色处理设施评价由镇级主管部门向相应等级评价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3.3.2基本级由县(市、区)主管部门负责评价;一星级、二星级由设区市主管
4
部门负责评价;三星级由省级主管部门评价。
3.3.3首次评价等级有效期3年,同等级连续复评合格,有效期可延长至5年。
3.3.4在有效期内出现未达到控制项要求的、被省级以上媒体负面报道或环保督
察查出问题的,直接取消评价等级。
5
4水质达标
4.1控制项
4.1.1应具有水质水量分析、排水户统计等信息排查成果。
4.1.2处理设施的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不应小于130mg/L或NH3-N浓度不应小
于25mg/L。
4.1.3排水户污水排入处理设施应符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入标准》
DB33/T1196的规定。
4.1.4处理设施出水排放时,出水水质应符合《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DB33/973的规定。
4.1.5环境温度≥12℃时,CODCr、NH3-N的去除率不应小于60%。
4.1.6用于农田灌溉、绿化浇灌、景观补水、冲厕、地面浇洒等资源化利用时,
出水水质应达到对应的标准要求,不得造成黑臭水体。
4.2评分项
4.2.1进出水水质检测频次合理、检测指标项一致,评价总分值为30分。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
1第三方检测进出水水质总次数不少于6次,检测间隔不得少于15天,得
10分。
2第三方检测雨天进出水水质不少于2次,检测间隔不得少于15天,得10
分。
3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检测进出水水质次数不少于2次,检测间
隔不得少于15天,得10分。
4.2.2处理设施的进水水质得到稳定控制,评价总分值为40分。分析水质检测
报告时,去掉进水CODCr、NH3-N和TP的水质最大值和最小值后,计算剩余检
测数据的最大相对偏差。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1最大相对偏差均小于20%,得40分。
2最大相对偏差均小于30%,得20分。
6
3最大相对偏差均小于50%,得10分。
4最大相对偏差大于或等于50%,不得分。
4.2.3处理设施CODCr、NH3-N和TP的去除率稳定,评价总分值为30分。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1CODCr和NH3-N去除率均大于80%,且TP去除率大于75%,得30分。
2CODCr和NH3-N去除率均大于70%,且TP去除率大于65%,得20分。
3CODCr和NH3-N去除率均大于60%,且TP去除率大于55%,得10分。
7
5资源节约
5.1控制项
5.1.1应对绿色处理设施的资源节约进行设计,内容可包括节水、节地、节能和
节材。
5.1.2开展资源化利用,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5.1.3运维废弃物应合理处理处置,对可资源化的运维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5.1.4具有处理水量、资源利用量、电耗等台账。
5.2评分项
5.2.1结合需求合理利用水资源,评价总分值为30分,月累计水资源综合回用
量(V0)占月累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量(V)的比例为水资源综合回用率R0(%)
按表5.2.1的规则评分。
V
R00100%(5.2.1)
V
表5.2.1水资源综合回用率(R0)评分规则
水资源综合回用率(R0)得分
R0<10%0
10%≤R0<15%10
15%≤R0<20%15
20%≤R0<25%20
25%≤R0<30%25
R0≥30%30
5.2.2运维废弃物进行合理资源化利用,评价总分值为4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1清掏物资源化,得5分;剩余污泥资源化,得10分;湿地收割的植物资
源化,得5分;废弃填料资源化,得5分;其他运维杂物资源化,得5分;总得
分不超过20分。
8
2资源化运维废弃物的质量占运维废弃物总质量超过40%,得10分;超过
50%,得15分;超过60%,得20分。
5.2.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20分。处理构筑物的吨水占地面积R1
(m2/m3)按表5.2.3的规则评分。占地面积以各构筑物(含设备及附属设施)落
地投影面积为核算依据,不含绿化和内部道路等,构筑物(含设备及附属设施)
地埋且覆土绿化的,按落地投影面积的50%计。
表5.2.3处理构筑物吨水占地面积(R1)评分规则
日处理规模T(m3)吨水占地面积R1(m2/m3)得分
R1<420
T<304≤R1<710
R1≥70
R1<320
30≤T<1003≤R1<510
R1≥50
R1<2.520
100≤T<2002.5≤R1<410
R1≥40
R1<220
T≥2002≤R1<3.510
R1≥3.50
5.2.4降低处理能耗,评价总分值为30分,评价前三个月的吨水能耗平均值(C)
比浙江省前一年达标处理设施的吨水能耗统计平均值(C0)的能耗降低率为R2
(%)按表5.2.4的规则评分。
C-C
R20100%(5.2.4)
C0
表5.2.4能耗降低率(R2)评分规则
能耗降低率(R2)得分
R2<5%0
5%≤R2<10%5
10%≤R2<20%10
20%≤R2<30%20
R2≥30%30
9
6安全稳定
6.1控制项
6.1.1处理设施近两年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或生态环境问题。
6.1.2处理设施不应建在河洪、滑坡、内涝等自然灾害易发地,采取有效防护措
施的除外。
6.1.3处理设施符合现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
6.1.4处理设施不得出现开裂、变形、漏水、漏电、满溢等严重问题;管道不得
出现断裂(脱节)、闭塞等严重问题;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监控设备运行正常。
6.1.5人员安全措施完善,应设置相应的隔离、防坠、用电保护等安全设施和警
示标识标牌。
6.1.6有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
6.2评分项
6.2.1采取基于安全的选址并合理提高处理设施的安全性能,评价总分值为20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处理设施选址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能满足抵抗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
得15分。
2处理终端选址距最近农户100米以上,得5分。
6.2.2采取保障处理设施安全的技术措施,评价总分值为25分,并按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并累计:
1接户管道采取有效的防冻、防撞和防晒措施,得5分。
2公共管道回填面无明显沉降、塌陷,管内无壅水,得5分。
3处理终端基础稳定,无沉降、倾斜、滑移、上浮等问题,得5分。
4结构稳定,无明显变形、漏水等问题,得5分。
5设备和管路安装稳固,防护措施合理,无跑位、漏气、漏水、漏电、短路
等问题,得5分。
6.2.3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2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
10
评分并累计:
1处理终端建有围墙、围栏或绿篱等进行有效分隔或设置风险缓冲区,得5
分。
2检修口应设置防坠网且安装稳固,得5分。
3电源箱、控制柜等有可靠接地保护,箱门上锁或具有锁闭装置,得5分。
4检修口盖板安装稳固无破损,得2分。
5紫外消毒灯管、加药消毒、鼓风机等设备安装及防护措施到位,得2分。
6按要求设置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得2分。
7防触电、防坠落、防滑跌、禁烟火等安全防护警示标志齐全、醒目,得4
分。
6.2.4处理设施的耐久性和运行稳定性,评价总分值为3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1钢筋混凝土处理设施的基本构造和主体结构设计要求符合《给水排水工程
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相关规定,得6分。成套设备的主体设备质保
期不低于8年且质保佐证材料齐全的,得6分;质保期不低于5年且质保佐证材
料齐全的,得3分。本条最高得分为6分。
2风机、泵、电气元器件的质保期不低于4年的,得4分;不低于2年的,
得2分。本条最高得分为4分。
3主体设备、管道、管线、阀门、开关等性能稳定,得5分。
4格栅、泵、风机、流量计、消毒仪、液位计、在线监测仪和监控器等各类
设备一年内维修间隔不小于6个月,得5分。
5景观绿化和湿地植物不影响处理设施处理功能,得2分。
6设备用房采用性能稳定持久的屋顶防水材料和外立面装饰材料,得2分。
7检查井(检修孔)采用性能稳定持久的盖板,得3分。
8泵、风机等主要设备按要求设置备用,得3分。
11
7运维便利
7.1控制项
7.1.1处理设施应纳入县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服务系统,确保数据及时、准
确、全面的输入和传输。
7.1.2公共处理设施的管道检查井被覆盖、填埋、占压的比例不得超过10%。
7.1.3应具有便于运维人员和设备进出终端处理设施的道路,道路宽度不小于
0.5m。
7.1.4应有运维单位出具的《运维便利性评价意见表》(附录C),评价结论为
“便利”。
7.2评分项
7.2.1处理工艺便于运维,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工艺技术成熟稳定,得2分。
2系统清晰、简洁,得2分。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得2分。
4不需要投加药剂,得2分。
5废弃物产生量少,噪声、臭气产生少,得1分。
6满足重大特殊情况时应急处理要求,得1分。
7.2.2终端处理设施周边有运维车辆进出的道路,且停车点便于运维人员操作,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1吸污车可正常作业的,得15分。
2其它车辆可正常停靠,但吸污车无法正常作业的,得8分。
7.2.3处理设施的设备选择合理,安装位置和检修空间合理,启闭正常,更换方
便,评价总分值为1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主要设备及易耗配件采用检修更换方便的产品,得5分。
2设备安装位置合理,检修更换空间充足,得5分。
3检查井、门箱锁、盖板开启正常,更换方便,得5分。
12
7.2.4处理设施具有明确的进出水水质取样点,采样方便,标识清晰,得10分。
7.2.5运维废弃物清掏方便,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
计:
1处理系统中格栅安装规范,方便清掏,得3分。
2具有栅渣或沉渣沥水、暂存装置,采用活性污泥工艺的处理设施需设置储
泥池,得4分。
3具有合理的清掏作业面和作业空间,得3分。
7.2.6运维废弃物处置方便,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1经过论证,运维废弃物可就地处理处置的,得10分。
2需转运至运维废弃物集中处理处置场所的,得8分。
7.2.7处理设施具有数据接收和运行监控能力,评价最高分值10分,按下列规
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具有数据接收和现场显示能力,得5分。
2具有泵、风机等设备运行监控的能力,得5分。
13
8环境友好
8.1控制项
8.1.1近三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8.1.2近三年未发生处理设施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投诉。
8.1.3有设计单位出具包含处理设施环境保护内容的相关设计文件或材料。
8.2评分项
8.2.1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要求,最高分
1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1符合声环境功能区0类的,得15分。
2符合声环境功能区1类的,得10分。
3处理设施运行噪声不高于自然环境本底噪声的,得5分。
8.2.2环境臭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要求,
臭气浓度不超过20,得15分。
8.2.3运维废弃物有效收集、处置或资源化利用,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得15分。
8.2.4绿化面积不小于处理终端占地30%的,得10分;绿化面积不小于处理终
端占地20%的,得5分。
8.2.5绿色处理设施的外观应融合当地农村的村容村貌和民俗文化,评价总分值
为2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绿色处理设施符合当地风貌管控要求,得15分。
2绿色处理设施的外观贴合周边景观,无突兀影响,得10分。
8.2.6随机抽取村民填写附录D《处理设施整体效果公众评议表》(不得少于
10户,其中至少包括一户村干部),评价总分值为20分,调查问卷满意率大于
95%的,得20分;满意率大于90%的,得15分;满意率大于80%的,得10分;
满意率低于80%的,不得分。
14
9创新与示范
9.1一般规定
9.1.1绿色处理设施评价时,应按本章规定对创新与示范项进行评价。
9.1.2创新与示范项得分为加分项得分之和,当得分大于100分时,应取为100
分。
9.2加分项
9.2.1绿色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中,在绿色性能各方面具有创新与示范性的,
加分总分值为30分,得到设区市认可的,得10分,得到省级及以上认可的,得
20分。
9.2.2充分利用场地自然资源,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评价总分值为
30分,清洁能源使用率R3(%)按表9.2.2的规则评分。
清洁电能使用量
R3100%(9.2.2)
处理设施用电总量
表9.2.2清洁能源使用率(R3)评分规则
清洁能源使用率(R3)得分
20%≤R3<40%10
40%≤R3<60%15
60%≤R3<100%20
R3≥100%30
9.2.3处理设施具有远程运行和智能控制设备的能力,评价最高分值20分,并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远程控制设备启停,得10分。
2根据运行工况实现设备智能调控,得10分。
9.2.4处理设施施工时有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得10分。
9.2.5处理设施具有建设和运行过程的碳减排、碳中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降低碳
排放,得20分。
15
9.2.6处理设施具有数据采集和上传能力,评价最高分值为15分,按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并累计:
1具有流量、视频监控和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的数据采集和上传能力,得3分。
2具有反映水质的数据采集和上传能力,得4分。
3具有CODCr和NH3-N水质在线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上传能力,得4分。
4具有TP水质在线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上传能力,得4分。
16
附件A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表
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评价表
项目名称:
I申报基本条件
指标条款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符合√不符合×)
绿色处理设施的申报宜在竣工验收并运行9个月后,并应符合以下条件:
1服务范围内的农户应接尽接,接户率95%及以上。
基本规定3.1.22绿色处理设施的平均水力负荷率不应小于60%,不应大于140%。查阅资料
3各县(市、区)应明确运维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并落实。
4评价所需的材料应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服务系统上报。
II控制项
评价结果
指标条款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符合√不符合得分小计
×)
4.1.1应具有水质水量分析、排水户统计等信息排查成果。查阅资料
处理设施的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不应小于130mg/L或NH3-N浓度不应小于
4.1.2查阅资料
水质达标25mg/L。Q0=
排水户污水排入处理设施应符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入标准》DB
4.1.3查阅资料
33/T1196的规定。
17
处理设施出水排放时,出水水质应符合《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
4.1.4查阅资料
排放标准》DB33/973的规定。
4.1.5环境温度≥12℃时,CODCr、NH3-N的去除率不应小于60%。查阅资料
用于农田灌溉、绿化浇灌、景观补水、冲厕、地面浇洒等资源化利用时,出水查阅资料
4.1.6
水质应达到对应的标准要求,不得造成黑臭水体。现场查勘
5.1.1应对绿色处理设施的资源节约进行设计,内容可包括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查阅资料
5.1.2开展资源化利用,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查阅资料
资源节约
5.1.3运维废弃物应合理处理处置,对可资源化的运维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查阅资料
5.1.4具有处理水量、资源利用量、电耗等台账。查阅资料
6.1.1处理设施近两年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或生态环境问题。查阅资料
处理设施不应建在河洪、滑坡、内涝等自然灾害易发地,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
6.1.2查阅资料
除外。
查阅资料
6.1.3处理设施符合现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
现场查勘
安全稳定
处理设施不得出现开裂、变形、漏水、漏电、满溢等严重问题;管道不得出现查阅资料
6.1.4
断裂(脱节)、闭塞等严重问题;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监控设备运行正常。现场查勘
人员安全措施完善,应设置相应的隔离、防坠、用电保护等安全设施和警示标查阅资料
6.1.5
识标牌。现场查勘
6.1.6有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查阅资料
处理设施应纳入县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服务系统,确保数据及时、准确、
7.1.1系统查询
全面的输入和传输。
运维便利
查阅资料
7.1.2公共处理设施的管道检查井被覆盖、填埋、占压的比例不得超过10%。
现场查勘
18
查阅资料
7.1.3应具有便于运维人员和设备进出终端处理设施的道路,道路宽度不小于0.5m。
现场查勘
应有运维单位出具的《运维便利性评价意见表》(附录C),评价结论为“便
7.1.4查阅资料
利”。
8.1.1近三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查阅资料
环境友好8.1.2近三年未发生处理设施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投诉。查阅资料
8.1.3有设计单位出具包含处理设施环境保护内容的相关设计文件或材料。查阅资料
III评分项
指标条款评价内容赋分评价方式得分得分小计
进出水水质检测频次合理、检测指标项一致,评价总分值为30分。按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
1第三方检测进出水水质总次数不少于6次,检测间隔不得少于15天,得10
4.2.1分。30查阅资料
2第三方检测雨天进出水水质不少于2次,检测间隔不得少于15天,得10分。
3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检测进出水水质次数不少于2次,检测间隔
不得少于15天,得10分。
水质达标Q1=
处理设施的进水水质得到稳定控制,评价总分值为40分。分析水质检测报告时,
去掉进水CODCr、NH3-N和TP的水质最大值和最小值后,计算剩余检测数据的最
大相对偏差。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4.2.21最大相对偏差均小于20%,得40分。40查阅资料
2最大相对偏差均小于30%,得20分。
3最大相对偏差均小于50%,得10分。
4最大相对偏差大于或等于50%,不得分。
19
处理设施CODCr、NH3-N和TP的去除率稳定,评价总分值为30分。按下列规
则分别评分:
4.2.31CODCr和NH3-N去除率均大于80%,且TP去除率大于75%,得30分。30查阅资料
2CODCr和NH3-N去除率均大于70%,且TP去除率大于65%,得20分。
3CODCr和NH3-N去除率均大于60%,且TP去除率大于55%,得10分。
结合需求合理利用水资源,评价总分值为30分,月累计水资源综合回用量(V0)
占月累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量(V)的比例为水资源综合回用率R0(%)按表5.2.1
的规则评分。
V
R00100%(5.2.1)
V
表5.2.1水资源综合回用率(R0)评分规则
水资源综合回用率(R0)得分
5.2.130查阅资料
R0<10%0
10%≤R0<15%10
资源节约15%≤R0<20%15Q2=
20%≤R0<25%20
25%≤R0<30%25
R0≥30%30
运维废弃物进行合理资源化利用,评价总分值为4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5.2.21清掏物资源化,得5分;剩余污泥资源化,得10分;湿地收割的植物资源化,40查阅资料
得5分;废弃填料资源化,得5分;其他运维杂物资源化,得5分;总得分不超过
20分。
20
2资源化运维废弃物的质量占运维废弃物总质量超过40%,得10分;超过50%,
得15分;超过60%,得20分。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20分。处理构筑物的吨水占地面积R1(m2/m3)
按表5.2.3的规则评分。占地面积以各构筑物(含设备及附属设施)落地投影面积为
核算依据,不含绿化和内部道路等,构筑物(含设备及附属设施)地埋且覆土绿化
的,按落地投影面积的50%计。
表5.2.3处理构筑物吨水占地面积(R1)评分规则
日处理规模T(m3)吨水占地面积R1(m2/m3)得分
R1<420
T<304≤R1<710
R1≥70查阅资料
5.2.320
R1<320现场查勘
30≤T<1003≤R1<510
R1≥50
R1<2.520
100≤T<2002.5≤R1<410
R1≥40
R1<220
T≥2002≤R1<3.510
R1≥3.50
降低处理能耗,评价总分值为30分,评价前三个月的吨水能耗平均值(C)比
5.2.4浙江省前一年达标处理设施的吨水能耗统计平均值(C0)的能耗降低率为R2(%)30查阅资料
按表5.2.4的规则评分。
21
C-C
R20100%(5.2.4)
C0
表5.2.4能耗降低率(R2)评分规则
能耗降低率(R2)得分
R2<5%0
5%≤R2<10%5
10%≤R2<20%10
20%≤R2<30%20
R2≥30%30
采取基于安全的选址并合理提高处理设施的安全性能,评价总分值为20分,并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查阅资料
6.2.11处理设施选址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能满足抵抗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20
现场查勘
得15分。
2处理终端选址距最近农户100米以上,得5分。
采取保障处理设施安全的技术措施,评价总分值为2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分并累计:
安全稳定Q3=
1接户管道采取有效的防冻、防撞和防晒措施,得5分。
2公共管道回填面无明显沉降、塌陷,管内无壅水,得5分。查阅资料
6.2.225
3处理终端基础稳定,无沉降、倾斜、滑移、上浮等问题,得5分。现场查勘
4结构稳定,无明显变形、漏水等问题,得5分。
5设备和管路安装稳固,防护措施合理,无跑位、漏气、漏水、漏电、短路等
问题,得5分。
6.2.3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2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25查阅资料
22
累计:现场查勘
1处理终端建有围墙、围栏或绿篱等进行有效分隔或设置风险缓冲区,得5分。
2检修口应设置防坠网且安装稳固,得5分。
3电源箱、控制柜等有可靠接地保护,箱门上锁或具有锁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环艺设计在公共设施中的智能科技应用
- 班级纪律执行力度与效果评估报告
- 二零二五版未成年人监护协议书:监护职责与义务约定3篇
- 现代制作技术与未来办公趋势分析
- 2025年度屋面防水工程环保监测合同
- 电影产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构建
- 环保产业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 航空公司运行程序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产品分销合同授权协议2篇
- 安家费 申请书
- 2023年上海市秋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整理版)
-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路缘石安装一级安全交底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LS/T 1226-2022粮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
- 直线加速器专项施工方案
- 联苯二氯苄生产工艺及产排污分析
- 储能设备项目采购供应质量管理方案
- 美国房地产市场特征、框架与周期演变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