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架空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架空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架空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架空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架空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卷第一册(架空部分)说明书目录253571总论 1195701.1概述 1151441.2设计依据 1203551.3设计内容和范围 134371.5主要技术特性及经济指标 1198212.1线路概况 282252.1.1线路路径 2123192.2.2线路地质概况 3264412.2.3交通运输 4199812.2.4重要交叉跨越 4286503机电部分 5222783.1设计气象条件 535953.2导地线型号 6278063.2.1导线型号 6112513.2.2地线型号 6273863.2.3导地线安全系数 7195203.3导、地线防振 8197243.4绝缘配合 876213.4.1本线路污秽等级的划分 812145重庆电网污区分布图 9141663.4.2绝缘配合的原则 9203783.4.3绝缘子选择 107423.4.4空气间隙 1043283.4.5绝缘子串和金具 10232033.5防雷保护及接地 1281513.5.1防雷保护 12122843.5.2接地装置 12193223.6换位 1250344结构部分 13122394.1设计依据 13284704.2杆塔选型 13244974.3杆塔材料及防护 149224.4基础设计及原材料 15295664.4施工注意事项 1576564.6塔基自然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9188444.7铁塔及基础运行注意事项 19148725通讯干扰及影响 20288106环境影响 20198296.1环境保护编制依据 20118106.1.1高压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 20320626.1.2保护方案及措施 20302576.1.3林木砍伐及房屋拆迁原则 20275067“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情况说明 21293338施工注意事项 22212208.1电气部分 2244799标准化工艺执行情况 24附表1导地线挂板倾角一览表附表2杆塔坐标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架空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PAGE91总论1.1概述本工程为焦炭一体化项目110kV送出工程线路部分。1)平原站-焦炭站:平原站通过架空方式至架设T3,由架空变为电缆下地,采用电缆方式至焦炭变。新建T3终端塔-焦炭站电缆通道路径长度703.22米,架空线路长约2×0.63km。导线采用2×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电缆截面采用1200mm。2)平原站-清溪站段平原站通过焦炭已建T1#塔电缆下地,通过电缆沟和排管敷设至N1,由电缆变为架空,通过架空方式至清溪变。新建T1终端塔-N1终端塔电缆通道路径长度132.88米,架空线路长约2×6.08km。导线采用2×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电缆截面采用1200mm。1.2设计依据1) 原可研资料。2) 送电线路设计相关技术规程、规范。1.3设计内容和范围新建平原站-焦炭站、平原-清溪站双回架空线路,架空线路长分别约2×0.63km、2×6.08km。导线推荐2×JL/G1A-300,电缆截面推荐1200mm2。1.5主要技术特性及经济指标1 线路电压等级:110kV。2 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3 导线分裂数:双分裂导线,子导线垂直排列,分裂间距400mm。4 线路起止点:平原-焦炭线路:起于平原站构架,止于T3终端塔;平原-清溪线路:起于T1终端塔,止于清溪站构架。5 回路数及线路长度:双回架空,架空线路长分别约2×0.63km、2×6.08km。6 设计气象条件: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5℃,5mm覆冰,设计基本风速23.5m/s,同时气温10℃。7 沿线地形地貌:全线沿线丘陵占100%。8 人力抬运距离:200m。9 曲折系数:平原-焦炭1.04,平原-清溪:1.08。10 导地线型号:导线选用2×JL/G1A-300/25型钢芯铝绞线;两根地线为24芯OPGW。11 绝缘子:耐张串采用双联100kN防污玻璃绝缘子,悬垂串、跳线串采用单联70kN瓷绝缘子,进线档采用单联联70kN瓷绝缘子。12杆塔使用量:新建平原-焦炭站线路预计使用杆塔3基,其中双回电缆终端角钢塔2基,双回转角角钢塔1基;新建平原—清溪变双回路线路预计使用杆塔24基,其中:双回直线角钢塔9基,双回转角角钢塔11基、双回电缆终端角钢塔1基、利用原铝厂线路双回转角角钢塔3基。主要交叉跨越:跨高速路1次,跨110kV线路1次,跨35kV线路3次,穿220kV线路1次,跨10kV线路11次,跨公路19次,跨鱼塘2次,河沟2次,低压和通讯线25次。林木砍伐:松树200棵,果树100棵,杂树500棵。杆塔型式:主要采用通用设计1F2、1F5和1F2W2子模块的角钢塔。原线路拆除:拆除铝厂N1-N4双回线路长度约2X0.3km,拆除导地线和金具,杆塔利旧。2线路路径方案2.1线路概况2.1.1线路路径1)平原站-焦炭站:在平原站通过架空方式向西北出线通过架空架设至T3#,由架空变为电缆下地,采用电缆方式继续向北敷设至焦炭变。新建架空部分长约2×0.63km。预计新建杆塔3基,其中:其中双回电缆终端角钢塔2基,双回转角角钢塔1基。平原站-清溪站:平原站外站焦炭线路新建T1采用电缆走线穿过原110kV石平双回线、110kV平清双回线后改用架空向西南走线,先后跨越G50S高速公路、35kV白南线、110kV鱼涪线后于龙溪村穿越220kV清平线,再与小谷岩附近跨越35kV白南线、35kV白珍线后至清溪站外110kV铝厂双回线N3塔,再利用110kV铝厂双回线清溪站-N3段线路(更换导线)接入清溪站。新建架空部分长约2×6.08km。预计使用杆塔24基,其中:双回直线角钢塔9基,双回转角角钢塔11基、双回电缆终端角钢塔1基、利用原铝厂线路双回转角角钢塔3基。沿线海拔高程170~420m之间。线路全线按照5mm覆冰设计。平面路径图见《线路平面路径图》。2.2.2线路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信封盆地)东南部,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东临湖北省和湖南省,南接贵州省,西依北靠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省相连。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每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极端气温最高43℃,最低-2℃,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巴蜀盆地)东南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本工程推荐路径方案处于重庆市中南部。境内多山,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在170-420之间,全线地形为起伏相对较小的丘陵,档距分布较为均匀,大档距较少,地形条件较好。本工程线路地形呈现西高东低态势山地高低起伏不定,相对高差在100m内。根据线路所经地区的地形状况,确定线路的地形划分如下:丘陵100%。(2)地质构造:本工程线路地层主要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的覆盖层,主要岩性为素填土、耕植土、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线路所经地段无地质断裂带等不良地质情况,架空部分地质比例为:普土占10%,松砂石占40%,岩石占50%。3)地震动参数:本工程全线植被发育良好,沿线附近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地质现像,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属基本稳定区域。4)沿线矿藏情况:据涪陵区矿区分布图,线路路径附近不存在煤矿、铁矿等重要矿产开采和规划。5)水文条件:线路经过地区为丘陵及山地,全线无淹没区,水文条件较好,能满足线路安全运行要求。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深。表层第四系堆积物为孔隙潜水,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其属于低矿化的重碳酸型软水,砂、泥岩孔隙水及溶岩裂隙水,地下水含量小,埋藏较深,矿化度低,其对混凝土及钢筋一般无浸蚀。根据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地下水渗流、径流特点判断,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沿线地质情况如下:岩石占50%、松砂石占40%、普通土占10%。2.2.3交通运输拟建线路属于涪陵区内,交通主干道主要通高速公路连接。已建或在建公路已形成网络,沿线场地有支公路及乡村机耕道,少数支公路多数路面未硬化,总体交通状况较好,预计汽运10km,人力抬运距离200m。2.2.4重要交叉跨越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按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的规定执行。主要交叉跨越:跨高速路1次,跨110kV线路1次,跨35kV线路3次,穿220kV线路1次,跨10kV线路11次,跨公路19次,跨鱼塘2次,河沟2次,低压和通讯线25次。3机电部分3.1设计气象条件根据GB50545-2010技术规定,设计气象条件应由沿线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110kV~330kV输电线路基本风速、基本冰厚应按30年重现期确定。对甚少或无覆冰观测资料可用的地区,通过对附近已有线路的覆冰调查情况确定设计冰厚,但不与重现期挂钩。根据以上原则,最终确定了本工程的设计气象条件。(1)基本风速按GB50545-2010技术规定,本线路全线基本风速为23.5m/s(基准高度为离地面10m)。(2)设计覆冰情况本次设计线路沿线海拔在170米~420米之间,路径走廊海拔高差小。经现场踏勘,及调查附近低压线路及通信线路运行情况,部分地段会出现少量雾淞的混合冻结现象,持续时间不长。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5mm覆冰设计。具体气象条件组合见表3-1。表3-1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表项目温度(℃)风速(m/s)冰厚(mm)最高温度4000最低温度-500年平均气温1500基本风速1023.50最大覆冰-5105大气过电压15100操作过电压15150安装情况0100年平均雷电日50天3.2导地线型号3.2.1导线型号本工程导线的选型、工艺、试验、制造及验收等方面均按GB/T1179-2008标准执行。本工程新建线路所经区域为一般平丘,根据设计手册规定同时借鉴典设与西南地区同类工程,选择导线。根据本院系统资料及初设审查意见,本工程导线选用2×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普通段安全系数使用2.8。全线除进出线档外,导线档中采用垂直双分裂排列,为了控制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分裂间距取400mm。耐张塔引流线采用水平排列方式,子导线间距为120mm。进出线档子导线推荐水平排列方式,间距预取400mm。导线主要物理技术参数详见表3-2。表3-2JL/G1A-300/25导线主要物理技术参数表导线型号JL/G1A-300/25截面积(mm2)333.31直径(mm)23.76弹性系数(Mpa)65000线膨胀系数(×10-6/℃)20.5单位重量(kg/km)1058计算拉断力(N)834103.2.2地线型号根据通信专业资料,沿新建线路铁塔地线支架架设两根24芯的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随电缆敷设2根24芯非金属光缆(均需穿阻燃硅管)。光缆选择OPGW光缆的选择除需满足系统通信的要求外,还需满足设计规程对地线的要求:OPGW设计安全系数应大于2.5,且不得小于导线设计安全系数,在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应大于2.25。OPGW平均运行张力不宜大于额定拉断力的20%,并根据平均运行应力上限采取相应的防振措施。流经OPGW的系统短路电路容量,必须小于其允许的短路电流容量(切除故障的时间取0.5秒)。OPGW同层绞线宜采用相同材质。OPGW的外层单股直径不小于2.8mm,且宜采用铝包钢或镀锌钢绞线。详细参数见下表:3.2.3导地线安全系数本工程各耐张段导地线型式及安全系数情况,见下表。适用范围导线型号导线安全系数地线型号地线安全系数平原-焦炭段GJ—T1#JL/G1A-300/2530.0OPGW-10035T1#—T3#2.83.5适用范围导线型号导线安全系数地线型号地线安全系数平原-清溪段N1#—N7#JL/G1A-300/252.8OPGW-1003.5N7#—N9#6.08.0N9#-N21#2.83.5N21#-N24#8.010.0N24#-GJ30.0353.3导、地线防振由于老线路锈蚀缘故,更换改接段防振锤。导、地线防振锤分别选用FRYJ-3/5型节能型防振锤。防振锤安装数量见下表。表3-4防振锤安装数量表导、地线档距(m)一个二个三个JL/G1A-300/25≤450450~800800~12003.4绝缘配合3.4.1本线路污秽等级的划分本工程线路所在地域为重庆市涪陵区境内,根据重庆市电力公司企业标准《重庆电网污区分布图及》,并结合该地区已建线路设计资料及运行情况,确定本线路防污等级为d级污秽区。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当地工业发展规划,本工程线路全线在海拔高程190~420之间走线,地形以丘陵为主,线路路径位于龙桥园区附近内。根据最新重庆市电力公司污区分布图以及国网公司颁布的《重庆电网污区分布图实施细则》。结合《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152-2006)以及重庆市电力公司反事故措施汇编(2010年版)》推荐本工程全线按照d级污秽区设计。考虑线路所经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存在污源增加,污秽加重的问题,建议爬电距取上限值:d级污区为5.04cm/kV(按线路标称电压计算)。重庆电网污区分布图3.4.2绝缘配合的原则本工程绝缘配合按相关规程和《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规定,采用统一爬电比距39.4~50.4mm/kV(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其两端承担的最高相电压之比)进行配置。3.4.3绝缘子选择根据GB50545-2010的要求,普通地段盘型绝缘子的最大使用荷载下的安全系数为2.7,断线情况下为1.8,断联情况为1.5。考虑到本线路实际情况,本工程耐串、直线串、跳线串采用防污型玻璃质绝缘子,进出构架档采用瓷质绝缘子。3.4.4空气间隙拟建线路海拔高程小于1000m,本工程线路各种运行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空气间隙值应不小于表3-5要求。表3-511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以及校验间隙工作情况项目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电压带电检修间隙(m)1.00.750.251.0*同时风速(m/s)10152510*:带电检修还须考虑人体活动范围0.5m。3.4.5绝缘子串和金具a)绝缘子串绝缘子型式目前国内高压送电线路所用绝缘子主要有玻璃、瓷质及合成绝缘子三种类别。根据以往工程经验,玻璃绝缘子具有零值自爆及较好的抗污自洁能力,运行维护较为方便。瓷质绝缘子采用时间很长,运行经验丰富,因零值检测工作量大,运行维护不方便。合成绝缘子具有免清扫、免测零、自恢复能力强、重量轻的特点,特别是具有较强的抗污能力。根据GB50545-2010的规定,普通地段盘型绝缘子的最大使用荷载下的安全系数为2.7,断线情况下为1.8,断联情况为1.5。瓷质盘型绝缘子尚应满足正常运行情况常年荷载状态下安全系数不小于4。根据本工程的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综合该地区其它110kV及以上线路设计、运行的经验,本工程推荐选用盘形悬式玻璃质绝缘子,选型推荐方案如下:导线耐张选用每联100kN型双联成串;导线悬垂选、耐张塔跳线串选用单联70kN型;进出线档耐张串选用每联70kN型的单联成串瓷质绝缘子;地线通过一片无裙瓷质绝缘子XDP-70CN与门构架连接。绝缘子片数根据GB50545-2010爬电比距选择绝缘子片数,设定爬电距离为49.7mm/kV(按设备两端最高相电压计算),为满足对泄露距离的要求,并考虑零值绝缘子的影响,经初步计算,耐张串选用9片盘型、悬垂串、跳线串选用8片盘型。要求耐张玻璃绝缘子的泄漏距离不小于450mm,跳线绝缘子的泄漏距离不小于450mm。根据规程规定,高杆塔,绝缘子片数应进行修正。表3-6绝缘子主要尺寸及机电特性见下表绝缘子代号盘形悬式绝缘子U100BP/146U70BP/146DU70BP/146绝缘件公称直径(mm)280280280公称结构高度(mm)146146146公称爬电距离(mm)450450450连接标记(mm)161616规定机械破坏负荷(kN)1207070逐个拉伸负荷试验(kN)603535湿工频耐受电压(kV)454242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120120120工频击穿电压(kV)110110110冲击击穿电压(p.u.)无线电干扰电压10kV,1MHz(V)505050电晕熄灭电压(kV)脚18,帽22脚18,帽22脚18,帽22工频电弧试验0.12s,20kA12s,20kA12s,20kA玻璃绝缘子年自爆率(%)0.010.010.01b)主要金具的选择根据GB50545-2010规定:金具强度的设计安全系数在最大使用荷载的情况下不应小于2.5,在断线、断联情况下不应小于1.5。本工程线路金具均采用通用金具串。3.5防雷保护及接地3.5.1防雷保护本线路通过地区年均雷电日数为50,属于多雷区,从目前送电线路跳闸率分析,雷击跳闸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尽量降低雷击跳闸率是防雷保护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规程规定,本工程全线架设双地线,双回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10度。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导线与地线之间垂直距离的5倍。气温在15℃、无风时,档距中央与地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S≥0.012L+1其中:S—导地线间的距离(m)L—档距长度(m)本工程除在电缆终端塔处加装避雷器外,在线路中间需加装4组带间隙避雷器。3.5.2接地装置本工程在线路路径选择中尽量优化路径,避免铁塔立于易受雷击处,并尽量减小铁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满足相关规程规定的同时,还须满足重庆市电力公司渝电生﹝2007﹞1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力公司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及技术改造规范>的通知》的要求。变电站进出线2km范围内接地电阻不大于7Ω,其余段不大于10Ω,本工程推荐采用石墨烯加接地极接地方式,接地电阻满足规程要求。3.6换位根据规程规定,本工程新建线路全长未达到100km,同时本工程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地线不绝缘设计,因此本线路不需要进行导地线换位及换相,两端相序相对应。

4结构部分4.1设计依据4.1.1GB50545-2010《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4.1.2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4.1.3DL/T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4.1.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1.5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6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4.1.7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4.1.8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4.1.9DL/T5442-2010《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4.1.10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1.11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4.1.12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4.1.13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1.14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1.15DB50/5001-2006《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1.16DL/T5024-2005《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4.1.17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4.2杆塔选型全线共采用27基杆塔,其中3基利旧,新建24基。具体型号见下表:1自立式角钢塔1F2-SZ2-27基22自立式角钢塔1F2-SZ3-36基23自立式角钢塔1F2-SZK-45基14自立式角钢塔1F5-SZK-51基15自立式角钢塔1F2W2-Z3-36基16自立式角钢塔1F2W2-Z3-39基17自立式角钢塔1F2W2-Z3-51基18自立式角钢塔1F2-SJ1-21基29自立式角钢塔1F2-SJ2-21基110自立式角钢塔1F2-SJ2-24基111自立式角钢塔1F2-SDJ-15基112自立式角钢塔1F2-SDJ-18基313自立式角钢塔1F2-SDJ-24基114自立式角钢塔1F2W2-J2-15基115自立式角钢塔1F2W2-J2-27基116自立式角钢塔1F2W2-J3-21基117自立式角钢塔1F2W2-J3-27基218自立式角钢塔1F2W2-J4-27基1小计244.3杆塔材料及防护4.3.1型钢及钢板:铁塔用钢材为Q235B钢和Q345B钢两种,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的要求。4.3.2螺栓及脚钉:本工程铁塔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形式,连接用的螺栓(含脚钉、防盗螺栓)为“6.8”级。脚钉一般为6.8级,兼做螺栓使用时与螺栓同级别。螺栓及脚钉需在其上打印级别字样:6.8级的打印“6.8”。螺栓和螺母的加工要求、材质、机械特性应分别符合现行规范《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764.4-200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00)和《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的规定。4.3.3焊条:Q345钢相焊采用E50型焊条,Q235钢相焊采用E43型焊条。当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4.3.4防腐、防盗及防松1)所有铁塔构件、螺栓(含防松罩、防盗螺栓)、脚钉、垫片、垫圈均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对运输、施工过程中擦伤部位需按现行规定处理。2)在铁塔最短腿以上8米范围内采用防盗螺栓,若8米处有节点板或接头时,其上所有的螺栓均采用防盗螺栓,N3/N4/N5号塔需全塔防盗。对防盗螺栓的要求如下:a)防盗螺栓与普通螺栓同级别、同规格;b)防盗螺栓不得破坏连接件的镀锌层;c)防盗螺栓应能复紧,安装后露扣长度须满足规程和设计要求;d)防盗螺栓应方便施工及检验,不宜使用专有工具;e)防盗螺栓应同时具有防松性能;f)防盗螺栓的无扣长应与普通螺栓一致。建议铁塔加工厂家采购供货前应征求生产、运行部门的意见。4.4基础设计及原材料4.4.1本工程采用的铁塔基础为掏挖基础。4.4.2钢材:杆塔基础用钢材为HPB300、HRB335、HRB400钢筋,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1499.2-2007/XG1-2009)的要求。4.4.3混凝土:基础浇制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保护帽)、C25(桩基础);其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有关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所用原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并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4.4施工注意事项4.5.1施工规范施工应严格遵照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的要求进行。另外,涉及混凝土工程、焊接工艺、铁塔制造等,应遵照有关专业施工规范进行。4.5.2铁塔加工1)铁塔应由具备35kV及以上送电线路铁塔加工资质的厂家加工。加工应符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2694)和铁塔结构图的规定。2)铁塔加工用钢材、焊条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各项技术条件要求。对每批材料除具备厂家技术文件外,还应抽样检查其化学成份、物理机械性能及断面尺寸。3)铁塔必须进行放样,试组装合格后方可批量下料生产,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试组装中还应注意螺栓及脚钉的无扣长、丝扣长是否满足要求。4)铁塔结构图中未注明的连接为螺栓连接,未注明的焊接长度为满焊,未注明的焊脚尺寸应不小于较薄连接件的厚度。除图中特殊要求外,焊件的坡口型式及尺寸应根据板厚和施工条件按《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2008)的要求进行。焊缝要求焊透,焊缝等级不低于二级。5)铁塔构件制孔时,一般可采用冲孔工艺,但当材质Q235钢厚度为16毫米及以上、材质Q345钢厚度为14毫米及以上的构件制孔时,必须采用钻孔或先冲小于规定孔径3毫米的小孔再钻至规定孔径。6)铁塔构件所有角钢不宜接长。7)角钢准线除结构图注明外,均按各册结构图中的《铁塔结构加工统一说明》规定值加工,放样时结合前后段的准线值,如发现有矛盾之处,请立即通知设计单位。8)当螺栓采用双帽时,应确保装好螺帽后螺杆平扣或出扣。9)考虑螺栓无扣长的加工误差影响,除结构图中统计的垫片数量外,需另按总图中垫片总数的5%增加垫片,以供安装铁塔紧固螺栓(垫在螺帽一侧)之用。10)构件间连接出现空隙时,应设置垫圈或垫板。放样过程中构件间加垫圈数超过3个时应改为垫板。垫板尺寸满足螺栓端距要求。11)所有铁塔必须严格控制挂线点尺寸。12)塔脚板制作:a)塔脚板四周应平整、光滑、无毛刺和裂纹。b)塔脚板上的靴板倾角应保证其精度,在与塔身主材、斜材连接时不得有空隙。c)塔脚板上地脚螺栓孔制作时,应先引孔,并逐次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孔径。d)塔脚板加工完成后应平整,不得有凹凸出现,以免影响与基础的连接。13)脚钉布置注意事项。脚钉布置见杆塔结构详图。4.5.2铁塔施工说明:1)铁塔的组装必须在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2)铁塔组装过程中,不得对任一构件强行组装。因缺孔、错位、运输变形及防锈锌层失去作用的构件,不得使用。3)各构件使用的连接螺栓的丝扣不得位于连接构件的剪力面内。4)承受拉力的螺栓必须戴双帽。5)除安装防盗螺栓(具有防松性能)外的其它单螺帽螺栓均加装防松罩。6)防盗螺栓级别与相同规格螺栓级别一致。7)铁塔组立完毕后,应将地脚螺栓垫板焊接在铁塔底脚板上,再用C15级混凝土做保护帽,保护帽顶部抹成5%的微坡顶。4.5.3基础施工说明:1)本工程线路基础分坑要求见《基础施工说明》。2)基础分坑时应严格控制铁塔及基础根开尺寸,以及地脚螺栓根开等基本尺寸,反复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其它工序。3)铁塔四个基础埋深不等时,应先施工深的基础,后施工浅的基础。4)基坑开挖应按不同地质情况,严格按照基础结构图进行施工。开挖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资料有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5)基础基坑开挖期间应保持边坡的稳定,采取必要的可靠的安全支护措施。6)原状土基坑开挖严禁放炮;基坑开挖深度如超过设计埋深,超深部分必须浇C15级混凝土至设计埋深,禁止在浮土上浇制基础。7)基础基坑开挖好后须及时通知设计相关人员验槽。8)基坑开挖好后,应尽快浇制,每个基础须一次浇完,不得分次浇制;如不能进行此项工作,应留有适当的“预留层”。9)浇制所用混凝土标号应作配合比试块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浇制基础的同时,应取样作试块试验。10)浇制混凝土前及浇制混凝土中应反复校正铁塔及基础根开、地脚螺栓规格及根开等基本尺寸;混凝土浇制时,要连续进行,防止跑浆、漏浆,并且必须一次浇注完成,以保证基础质量。基础的养护日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11)桩基础施工:a)开孔前,桩位应按设计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桩孔采用浇注一节护壁,拆模后在继续掘进。桩在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以核对地质条件、检验设备、工艺以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资料有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浇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前应将孔底残渣、浮土、积水等清理干净,并且鉴定持力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有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b)人孔挖孔桩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每次开挖前必须检查井下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并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孔深超过5m时,宜用风机或风扇向孔内送风;孔深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孔内有积水时,应采用抽水设备及时抽水。孔内应设有上下活动爬梯。孔内人员应配挂安全带或腰带;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拦,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距桩孔边2m范围内不宜堆土。11)塔位的排水措施:a)对山区塔位或单个塔腿作成斜坡型(坡度为5%~10%);b)对平地塔位作成龟背型,以利自然排水;c)对可能出现汇水面、积水面及易受到冲刷的高边坡(坡高大于5米)的塔位,若《杆塔基础配置表》中无排水措施的,应立即与设计联系,及时作出妥善的排水处理方式。4.5.4架线安装说明1)锚塔和紧线塔均允许计及临时拉线的作用,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45度,其方向与导线、地线方向相一致,临时拉线一般可按平衡导、地线张力的30%考虑;紧线牵引绳对地夹角不大于20度。2)导线、地线的架设次序,一般考虑自上而下地逐相(根)架设。3)各型铁塔架线安装情况应避免导线横担、地线支架受力集中在一侧构件上。4.5.5本说明未提及的其它事项应按照以下规范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4.6塔基自然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4.6.1加强塔位的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冲刷塔基。4.6.2边坡保护:对部分塔位开挖后出现易风化、剥落、掉块的上、下边坡因地制宜采用浆砌块石保护;对较好的岩石边坡根据坡高视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放坡处理。4.6.3用砂浆抹面进行岩体表面保护:对于表面岩体破碎易于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的塔位,根据塔位情况酌情清除表面破碎岩屑后,用M7.5~M10砂浆抹面保护。4.7铁塔及基础运行注意事项4.7.1铁塔及基础运行维护按现行《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和《电力线路防护规程》中的规定执行。4.7.2线路投入运行后,为保证安全可靠运行,严禁在塔位附近开采岩石。4.7.3由于自然力的浸蚀作用和人为的干扰破坏,运行过程中对所有基础的埋深及稳定范围受到影响而危及铁塔安全的,应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4.7.4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现缺件、缺螺栓或螺栓松动,应及时处理。4.7.5在运行中应经常保持排水沟的畅通,以利塔基排水。4.7.6在雨季前后应加强巡线工作,应特别重视边坡、护坡、堡坎的稳定性,及时清除塔位上方后期形成的危石等。5通讯干扰及影响线路在选择走廊时,对沿线的微波塔站进行避让,沿线大多数通信线路已更换为光缆,因此不存在对通信的危险及干扰影响。6环境影响6.1环境保护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电磁幅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磁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幅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6.1.1高压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由于线路走廊内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定位、架线,高压线路投运后,线路上产生的电磁幅射对线路沿线两侧无影响。6.1.2保护方案及措施本工程采取了提高线路的对地净空距离(适当提高铁塔呼称高)的跨越方式,以减少路径上林木的砍伐量。铁塔基础采用高低腿和增高基础立柱的方式,避免对植被大开挖,减小水土流失。个别塔位设计考虑修建排水沟,避免雨水冲刷基础及塔位附近。本设计严格按照GB50545-2010《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线路对地以及其对它设施的安全距离时,已经考虑电磁场对人、动物及其它设施的影响,因此本工程线路电磁场对人、动物及其它设施的影响满足规范规定。6.1.3林木砍伐原则为保护环境,本工程根据具体情况,对林木除塔位占用地及附近、以及施工放线通道,危及线路安全运行必须砍伐的林木外,对档中主要采取高塔跨越设计方案。7“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情况说明为进一步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区段(以下简称“三跨”)本质安全水平,确保“三跨”和被跨越物的安全稳定,保障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国网公司组织编制了《架空输电线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本工程在跨越沪渝南高速时,严格执行了《架空输电线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中各项要求。表1本工程110kV线路“三跨”设计执行情况表序号“三跨”内容要求本工程设计执行情况1防倒塔事故采用独立耐张段,杆塔除放到措施外,还应采用全塔防松措施。独立耐张段采用“耐-直-耐”方式,跨越段铁塔螺栓采用全塔防盗螺栓2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不低于1.1已执行3新建“三跨”线路与铁路公路交叉角不小于45°已执行4“三跨”交叉档距大于200m时,导线弧垂应按照导线允许温度进行计算(一般取70℃或80℃)采取70℃线温进行验算5防断线事故“三跨”光缆采用全铝包钢结构的OPGW光缆,跨越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接头已执行,采用2根24芯OPGW光缆6防止绝缘子和金具断裂事故500kV及以下线路悬垂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双串设计,耐张绝缘子应采用双联及以上结构形式,单串强度应满足受力要求。耐张绝缘子采用双联结构形式,单串强度满足受力要求,悬垂串单元独立双挂形式,单串强度应满足受力要求。7风振严重区域的导地线线夹、防振锤和间隔棒选用加强型金具、耐磨型金具和预绞式金具采用预绞丝防振锤8新建及改建的“三跨”金具压接质量应按照施工验收规定逐一检查,有必要时对压接点进行X光透视检查。已计列X光检测的费用8施工注意事项8.1电气部分8.1.1为保证线路按设计施工,施工单位应对其桩位、档距、转角、交叉跨越物等对照平断面图复核后才可进行施工开挖。8.1.2本工程导地线放线时,必须对应相应的放线弧垂表施工。8.1.3施工放线前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复核本工程线路的进出线位置及相序,确定无误后方能施工。8.1.42、N3-N5跨越高速,N5-N7跨越110kV线路、N13-N17跨越35kV线路,导线不能接头。8.1.5在绝缘子及导线到货后施工单位对其电气参数进行复核,如有问题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8.1.6在金具到货后应对绝缘子串金具进行预组装,然后才能施工放线。如有不匹配请及时通知设计,以做更改。8.1.7施工放线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保护导地线的措施,避免导地线的损坏。孤立档放线时,应做好临时拉线,平衡杆塔不平衡张力。8.1.8导地线紧好后,要及时安装悬垂线夹、防振锤等,以免振动断股。8.1.9对于耐张塔的跳线安装,应先进行模拟比量,安装后对跳线间隙进行检查,必须满足相应工况下的间隙要求,跳线应采用未经过牵引的新线。8.1.10施工单位应配合业主完善线路牌及双色标等线路标识。8.1.11N3—N5跨越沪渝南线高速路,N4为直线塔,该塔导线悬垂金具串采用独立双挂点,N3、N5跨越档侧加导线安全备份线夹,在N4加1套图像在线监测装置。8.1.12T2绝缘子前视倒挂。8.1.13N4、N6、N12、N16、N17、N18全高超过40米,需增加1片绝缘子,,N10、N15全高超过60米,需增加2片绝缘子。8.1.14本工程除跨越高速路需设置1套图像监测装置外,再增加2套图像监测装置,安装位置以运维要求为准。8.1.15本工程新增的4套带间隙线路避雷器安装位置以运维要求为准。8.2结构部分8.2.1线路基础施工,开挖出的土石不得随意向下坡方向滚落,以免造成边坡滑落,使基础边坡保护层不够或对基础堡坎制做造成不便。8.2.2线路基础有外露超过1.5米的基础应根据《基础施工说明》的要求配置爬梯,以方便运行检修。8.2.3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对于排水困难或排水影响基础的塔位,应修筑排水沟。8.2.4本工程基坑开挖时,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地,若渗水速度较慢,可采用人工排水,边挖边排,若渗水速度较快,必须采用抽水机排水,挖至设计深度后,立即浇制混凝土垫层。若地下水较大时,可采用下列措施:1)坑深超过1.5m,必须用挡土板桩加以支撑,挡土板桩厚35mm,宽150~200mm。2)坑壁四周设置水平横撑木,横撑木垂直间距不大于1m。3)板桩间距视土质而定:土质较好为1.0~1.5m,土质较差为0.3~0.5m。4)板桩顶采用铁丝绑扎、加横垫等措施防止打裂。5)挖掘过程中若发现挡土板有变形及断裂现象,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先装新板,后拆旧板。6)拆除挡土板应待基础浇注完毕以后,与回填土工作同时进行,拆除顺序自下而上,边拆边回填土。8.2.5基础分坑前,必须严格核对基础根开表与铁塔结构图中的基础根开尺寸,确定一致后方可分坑;若二者不符,不得分坑开挖,并及时通知设计。9标准化工艺执行情况本工程拟采用的标准工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从下表中选择。架空部分工艺名称工艺编号导地线展放施工0202010101导地线压接0202010200导地线弧垂0202010300导线I型悬垂绝缘子串安装0202010401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0202010500软引流线制作0202010901防振锤安装0202011000接地工程0202020000钢筋机械连接0201010108地脚螺栓保护0201010109掏挖基础施工0201010203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