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_第1页
专题12: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_第2页
专题12: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_第3页
专题12: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_第4页
专题12: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四川广元·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渔人甚异之

异:_______(2)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______(4)颖脱不羁

羁:_______(5)亦雅咏不辍

辍:_______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若听茶声然 B.其自序如此

其真不知马也C.为乡邻之所贵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忘路之远近

则抚而和之3.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B.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C.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D.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2)其亲朋或载酒看而往,潜亦无所辞焉。5.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和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答案】1.对……感到惊异

交错相通

束缚、约束

停止(停)

2.A

3.D

4.(1)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2)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去找他,他(陶渊明)也不推辞。

5.他不是真的抚琴。陶渊明“少怀高尚”,他做出抚琴的动作,只是追求这种意境,“何劳弦上声”,有无琴声并不重要。这表达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贫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以及具有高洁的志趣。【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异:对……感到惊异。(2)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属:类(4)颖脱不羁: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羁:束缚,约束。(5)亦雅咏不辍:也可以不停地吟诵。辍:停止。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知道这些词语有几个解释,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A.副词,好像/副词,好像B.代词,代“他”/表推测语气,大概C.介词,被/介词,对,向D.助词,的/代词,代歌声故选A。3.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明确句意,同时运用以下方法:明词性(根据词性找句子结构),找句式(注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对称句、倒装句等一些固定句式),看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言),据修辞(排比、对偶、反复、顶针)等。“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据此断句为: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故选D。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1)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髻: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2)亲朋:亲戚朋友;或:有时;载:带;潜:陶渊明;亦:也;辞:推辞。5.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由【乙】文“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可知,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和朋友相聚,他却做出抚琴的动作“抚而和之”,他不是真在抚琴,只是追求这种意境,由“何劳弦上声”可知,陶渊明认为有无琴声并不重要。这表达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贫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以及具有高洁的志趣。【参考译文】甲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乙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空着,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地睡觉。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没有琴弦与琴徽。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应和歌声,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二)(2021春·河南郑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古诗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材料二】桃花溪张旭〔唐〕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材料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缘溪行

缘木求鱼

不解之缘

无缘无故B.欣然规往

劝善规过

清规戒律

墨守成规C.未果

掷果潘安

硕果仅存

食不果腹D.屋舍俨然

打家劫舍

东邻西舍

求田问舍7.把语段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8.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情景在如今的中国很多已经变成了现实,请你概括列举。9.“追求理想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陶渊明描绘了桃花源的情境来寄托自己对这种政治理想生活的追求。阅读上面材料二材料三两首诗,简要说明“追求理想生活”在张旭和杜甫诗中是如何体现的。1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杜甫诗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加点字的妙处。【答案】6.D

7.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8.景色优美、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

9.张旭的诗歌通过描绘山野以及桃花流水等相似景色以及作者的问询行为来表现自己对陶渊明描绘的理想生活的追求的。杜甫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10.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一个“卷”字,动态鲜明,写出了风势之大,卷起层层茅草,为后面茅草的“飞、挂、飘、沉”作了铺垫。【解析】6.考查一词多义。A.沿着,顺着\沿着,顺着\缘分\缘由;B.计划\规劝\规矩\规矩;C.实现\果子\果实\充满;D.房屋\房屋\房屋\房屋;故选D。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既出,出来以后。得,找到。其,他的。扶,沿着,顺着。向路,旧路,来时的路。志,做标志。8.考查筛选信息。根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得:自然环境优美。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环保政策,绿水青山重现。根据“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得:人们关系和谐,安居乐业,弱势群体都能得到社会的关家。近几年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这些均成为了现实。根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可得: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我国实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民生活富足幸福。根据“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可得:社会平等,没有战乱。近些年来,我国建设了强大的国防,保证了国家的和平稳定。9.考查比较阅读。张诗前两句写景,描写了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后两句叙事,诗人不由得把渔船上的渔夫当成了武陵人,于是,脱口就问渔人:“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每天都从桃花源中流出,那么可知道那个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里吗?一个“问渔船”,表现了诗人对桃花源环境的向往。杜诗前三段叙事,末段抒情中又有议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己及人,由自己的悲苦遭遇想到了天下读书人的困顿。并希望他们都有“广厦”庇护。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10.考查词句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意思是“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卷我屋上三重茅”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两字生动形象的写出风之大、风之猛烈,以及自己内心的悲苦无奈之意。【参考译文】桃花溪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三)(2021春·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游兰溪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③?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注释】①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②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③无再少:不能再年少。④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闻麻桥人庞安常

隔篁竹,闻水声(《小石潭记》)B.遂往求疗

欣然规往(《桃花源记》)C.而颖悟绝人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D.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1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买田其间

其真无马邪(《马说》)B.庞安常善医而聋

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C.与之同游清泉寺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D.余以手为口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14.请你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限断一处)(1)其岸势犬牙差互(2)予买田其间15.乙文中苏轼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性格)。【答案】11.C

12.D

13.(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2)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14.(1)其岸势/犬牙差互(2)予/买田其间

15.乐观豁达【解析】11.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辨析。A.闻:均为“听到”;B.往:均为“去,前往”;C.绝:超过/隔绝;D.许:均表示约数;故选C。12.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A.其:代词,代沙湖/表示反问语气,难道;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C.之:代词,指庞安常/助词,的;D.以:均为介词,用;故选D。1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皆,全,都;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依,依托。(2)句重点词语:颖悟,聪颖,有悟性;绝,超过;书,写。辄,就;了,了解。14.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1)句意为: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差互”是形容岸势的,应在前面断开,划分为:其岸势/犬牙差互。(2)句意为:我在那里买了田地。本句主语为“予(我)”,应在此处断开,划分为:予/买田其间。15.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又名《游兰溪》,作者当时四十七岁。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知湖州,谏议大夫李定国。御史何大正上奏,诬他作诗文谤刺当朝,因而被下狱,当年十二月出狱,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空挂虚名。当时作者打算在沙湖买田未成,去相田时认识了医生庞安常,因而创作了这篇作品。乙文中“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意思是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当代的怪人。“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由此可看出其乐观豁达的品质。【参考译文】甲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乙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查田地的好坏,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善于医病,但是耳朵聋,就去他那里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这一天,我们喝得痛快了才回去。(四)(2022春·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治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①,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②。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③,与计事,擢④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革新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⑤,地又荒疠⑥,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⑦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十数篇,读者咸悲恻。(节选自《新唐书·柳宗元传》,略有改动)【注释】①博学宏辞科:古时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②里行:官名。③禁近:官署在宫中的文学近侍之臣。④擢:提拔。⑤窜斥:贬逐。⑥荒疠:指荒蛮之地。⑦堙厄(yīn):阻塞;险阻。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乃记之而去

(3)及得政

(4)欲大进用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可知其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B.以其境过清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C.为监察御史里行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D.二人者奇其才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核舟记》)18.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B.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C.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D.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20.结合甲乙两段选文的内容,概括《小石潭记》中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答案】16.(1)表示约数

(2)于是

(3)等到

(4)想要

17.A

18.D

19.(1)(我)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2)(柳宗元)模仿《离骚》写了十多篇文章,阅览的人全都为他感到悲痛。

20.小石潭周围环境凄清(被贬之地荒蛮);参与王叔文革新失败后被贬。【解析】1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2)句意为: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乃:于是;(3)句意为:等到王叔文、韦执谊掌权后。及:等到;(4)句意为:想重用他。欲:想要。1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都是“知道,了解”;B.连词,因为/介词,凭借;C.担任/对,向;D.对……感到惊奇/奇特;故选A。1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句意为: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作文卓绝精巧,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故断句为: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故选D。1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有:(1)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见,看见。下,向下。尤,格外,特别。冽,凉。清冽,清凉。(2)仿:模仿。咸:都。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乙文“俄而叔文革新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可知,作者写作《小石潭记》的背景,即参与王叔文革新失败后被贬,被贬之地荒远;根据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可知,小潭周围环境凄清,引发了自己被贬的凄凉之情,因而“凄神寒骨”。【参考译文】【乙】柳宗元,字子厚,他的先祖大约是河东人。……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作文卓绝精巧,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与王叔文、韦执谊关系好,二人常常惊叹柳宗元的才能。等到王叔文、韦执谊掌权后,把他悄悄地领到皇宫中,和他商议大事,并提拔他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想重用他。不久,王叔文革新就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没到半路,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又身处南蛮瘴疠之地,于是自放于山泽间,他因有志难申,遭遇困境,内怀抑郁的情怀,全部寄托于文章,柳宗元模仿《离骚》写了十多篇文章,阅览的人全都为他感到悲痛。(五)(2022春·广西贵港·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庄子·逍遥游(节选)穷①发②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注释】①穷:尽。②发:草木,植被。指不毛之地,沙漠。2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穷发之北

马之千里者《马说》)B.其名为鹏

不知其善也(《虽有佳肴》)C.去以六月息者也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D.南冥者,天池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正确的一项是(

)A.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B.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D.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24.【甲】文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特点?25.【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什么飞到“南冥”,到“南冥”目的是什么?【答案】21.B

22.A

23.(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是悬挂在天空的云。(2)然后计划着向南飞,将要飞往南海。

24.通过写“变鱼为鹏”表现其志在高空,通过写“飞往南冥”表现其志在千里。

25.借助海运和风力飞到南海,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解析】21.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A.之:助词,的/定语后置,不译;B.其:均为代词,它的;C.以:介词,凭借/介词,用;D.也:助词,表判断/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故选B。22.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句意为:舞动翅膀飞翔,就像羊角似的旋转垂直上飞,就有九万里。“抟”是指其盘旋飞翔,“扶摇羊角而上者”是比喻其飞翔姿态,中间应断开;“者”为助词,表示语气停顿,所以应在“者”后停顿。按照限断两处的要求可以划分为: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故选A。2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翼,翅膀;若,像;垂,同“陲”,边际。(2)句重点词语:图,计划;南,向南;且适南冥,将要飞往南海。24.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可知,鹏是由鲲这种鱼变化而来的,由此可概括出大鹏通过“变鱼为鹏”,来展现自己志在高空;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知这只鹏鸟,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由此可概括出鹏鸟志在千里。2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第一问,根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知大鹏迁徙到南冥,需要借助海水的运动;根据“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迁徙到南冥,需要借助六月的大风。第二问,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以看出,这只鹏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再结合文章的出处《逍遥游》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的主题可知,大鹏鸟飞到南海是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参考译文】甲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乙穷发(沙漠)的北边有叫冥海的地方,叫做天池。有一种鱼,它身宽数千里,不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象垂到天边的云。舞动翅膀飞翔,就像羊角似的旋转垂直上飞,就有九万里,在云(和大气)层之上,背靠着青天,然后准备南飞,要到南冥(南海)去。(六)(2022春·广西贵港·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鹛。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乙】北海若曰:“井黿①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②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③于时也;曲士④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⑤,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⑥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⑦;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庄子·秋水》)【注】①黿(wá):同“蛙”。②虚:同“墟”,居住的地方。③笃(dǔ):固。引申为束缚、限制。④曲士:孤陋寡闻的人。⑤丑:鄙陋,缺乏知识。⑥尾闾(lǘ):海的底部,排泄海水的地方。⑦虚:流空。2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笃于时也B.鹏之徙于南冥也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怒而飞

怒___________

(2)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已__________28.翻译。(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29.【甲】文是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特点的?30.善于用故事说理,是《庄子》的特色。请你说说【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答案】26.B

27.用力鼓动翅膀

停止

28.(1)南方的大海是天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2)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是大海不会盈满。

29.通过写“变鱼为鹏”表现其志在高空,通过写“飞往南冥”表现其志在千里。

30.甲文阐述万物都要有所依凭的道理。乙文阐述了人不能被外界环境所束缚,要有长远目光的道理。【解析】26.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介词,到/介词,被,受;B.之,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介词,凭借/动词,认为;故选B。27.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分析能力。(1)句意: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怒,用力鼓动翅膀。(2)句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已,停止。2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1)重点词:……者,……也,判断句的标志,可译为“……是……”;志,记载。(2)重点词:川,河流。之,代词,代大海。止,停止。盈,满、盈满。2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可知,鹏是由鲲这种鱼变化而来的,由此可概括出大鹏通过“变鱼为鹏”,来展现自己志在高空。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知这只鹏鸟,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由此可概括出鹏鸟志在千里。30.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概括分析。甲文中,从“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以看出,鹏飞南冥,借助于空气的流动,借助于击水的力量,还有“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知“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要想浮动,需要依靠气息,由此可概括出甲文阐述了万物都要有所依凭的道理。乙文中,从“井耄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可知,井里的蛤蟆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里的虫子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乡曲之士受到了教养的束缚。强调说明由于环境的差异,人各有不同,从而告诉我们,人不能被外界环境所束缚,要有长远目光。【参考译文】乙:北海若说:“不可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的眼界受狭小居处的局限;不可与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局限;不可与见识浅陋的乡曲书生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了礼教的束缚。现在你河伯从黄河两岸间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自己的鄙陋,可以跟你谈论一些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而大海却并不因此而盈满;尾闾不停地排泄海水,不知到什么时候停止不流空;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水位不变,无论水灾还是旱灾大海没有感觉。大海的容量超过了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数字来计算。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夸,我自认为自己列身于天地之间,接受了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间,好比是小石块、小树木在高山一样,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怎么会自傲自夸!”(七)(2021春·陕西榆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乙】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使楚》)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安知鱼之乐()(2)请循其本()(3)吏二缚一人诣王()(4)叶徒相似()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货恶其弃于地也B.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橘生淮南则为橘

不足为外人道也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已而之细柳军3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4.甲、乙两文中庄子和晏子都在巧妙地回击对方,他们的方法有何不同?【答案】31.怎么。

追溯。

拜见。

只是,仅仅。

32.A

33.(1)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2)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

34.庄子主要是循本,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对方的理论不攻自破。晏子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以浅显的比喻论述深刻的道理,委婉含蓄,不伤和气地批评对方。【解析】3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安,怎么。(2)句意:请追溯话题本源。寻,追溯。(3)句意: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诣,拜见。(4)句意:仅仅是叶了相似。徒,只是,仅仅。32.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在\介词,在;B.表转折,却\表并列,不译;C.动词,成为\介词,对,向;D.助词,的\动词,去,到;故选A。3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非,不是。固,本来。之,主谓之间,不译。全,完全,完备。(2)所以,……的原因。然,这样。何,什么。异,不同。34.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的“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意为: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由此可知,庄子运用的方法是追溯话题的本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对方的理论不攻自破。乙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为: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由此可知,晏子主要运用打比方的方法,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比喻深刻的道理,委婉含蓄,不伤和气地批评对方。也可以理解为运用的类比论证的方法,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来类比“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参考译文】【甲】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乙】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八)(2021春·陕西渭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仲连笑曰:“所贵②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③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选自《史记》)【注】①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③即:如果。3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安知鱼之乐()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终不肯受()

(4)遂辞平原君而去

()3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是鱼之乐也A.子之不知鱼之乐 B.所贵于天下之士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渔人甚异之3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38.庄子与惠子辩论,鲁仲连向平原君表达志趣,语言运用都很巧妙,请分别说说巧妙在哪里。【答案】35.如何,怎么。

完全,完备。

接受。

离开。

36.B

37.(1)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2)当酒兴正浓时,平原君起身,上前,用千金为鲁仲连贺寿。

38.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化被动为主动;偷换概念,用“我知之濠上也”加以应对,从而巧妙地回答了惠子的问题。鲁仲连先陈述“士”的可贵之处在于有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也不获取报酬的重义轻利的品质,接着将之与商贾之人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淡泊名利的高洁品质。(意近即可)【解析】3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安:怎么。(2)句意为: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是完全肯定的。全:完全,完备。(3)句意为:最终也不肯接受。受:接受。(4)句意为:于是辞别平原君离开了。去:离开。3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是鱼之乐也。结构助词,的。A.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结构助词,的;C.代词,代千里马;D.代词:代词,代见到的景象;故选B。37.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重点词语有:(1)既:既然;吾:我;(2)酒酣:喝酒喝得尽兴,畅快;前:向前;寿:祝寿。38.本题考查语言艺术。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是“怎么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用“我知之濠上也”,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鲁仲连把“士”为人排忧解难而不获取报酬的重义轻利的高贵品质和“商贾”重利轻义的品性做对比,突出自己重义轻利的品质,并以此达到拒绝平原君的封赏目的。【参考译文】【乙】于是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最终也不肯接受。平原君就设宴招待他,喝到酒酣耳热时,平原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所以被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离开了,终身不再相见。(九)(2021春·陕西商洛·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选自陈善《扪虱新语》)3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不知其旨也(2)则日见进益4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其善也

其真不知马也 B.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

其翼若垂天之云C.岁计有余者

后遂无问津者 D.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不必为己4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42.【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39.(1)味美。(2)长进,收益。

40.B

41.(1)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2)即使一年过去了还不曾记住一百二十个字,更何况一天呢?

42.【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侧重说明读书只有熟读牢记,日积月累,才能从中受益。(意近即可)【解析】3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1)句意:就不知道它的美味。旨:味美。(2)句意:那么每天才能渐渐有所长进。进益:长进,收益。4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代词,指道理/大概,表推测语气;B.都是结构助词,的;C.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事、物/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D.动词,是/介词,表目的,为了;故选B。41.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1)是故:所以。困:困惑。(2)虽:即使。一岁:一年。尝:曾经。4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先说出围绕“读书”叙写的侧重点,这需要找出相应内容进行理解。甲文《虽有嘉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乙文,从“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方知陈晋之为得法”可知,说明读书要讲究方法,贪多不一定有用。【参考译文】【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乙】读书只有牢记,那么每天才能渐渐有所长进。陈晋之一天只读书一百二十多字,于是没有什么书不读了,这就是说一天(读的书)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有很多了。现在谁不读书,每天将要背诵几千字,开始很高兴,然而读过之后随即就忘了,即使一年也学不到一百二十个字,何况一天呢?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到了现在每当想起自己腹中诗书不多十分空虚,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十)(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①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②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乙】渊③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命太原令太原温大有与之偕行,日:“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攻拔之。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④之曰:“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自余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尉抚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建成等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渊喜曰:“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遂定入关之计。——(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八》)【编辑注释】43.为方便同学阅读,请你将下面注释编辑完整。①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亲:词类活用,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渊:唐高宗李渊,唐朝开国皇帝。后文的建成、世民都是他的儿子。④数:下图是字源网上查到的信息。请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并说明理由。会意字。从攵(攴),表示敲拨手指计数:从婁(娄),娄有空义,心中空无杂念才能计算准确。简化为数。本义是计算。shǔ①查点:计算:~不胜~|屈指可~。②列举过错;责备:~落|~说。③比较起来最突出:~一~二|~他聪明。shù①数目:~量|滥竽充~,②几;几个;~种|~年。如~家珍~据~码~目~学~字次~凑~分~算~无~有~招~总~作~数:读音为_____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比较助读】45.【乙】文建成、世民带兵进攻西河时的表现符合【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理想吗?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选择结语】46.小语想选择下列古诗文名句作为本期“美美与共”专栏的结语。你觉得哪一句合适?请简述理由。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答案】43.通“举”,选举,推举

以……为亲

shǔ

数落

根据句意及字源网上查到的关于“数”的释义,这里“数”是列举罪状的意思。

44.至西河城下/民有欲人城者/皆听其入

45.李建成、李世民进攻西河的表现符合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理想。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是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李建成、李世民进攻西河时和士兵同甘共苦,遭遇敌人就身先士卒。靠近道路的蔬菜水果,不是购买的就不去吃,军士中有偷摘的,就寻找它的主人补偿他,也不责问盗窃偷摘的军士,军士和百姓都感动喜悦。这符合大同社会理想的特点。

46.示例一:A项合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描绘出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景,符合“美美与共”的主题。示例二:B项合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思是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人们互相帮助,过着幸福的生活,符合“美美与共”的主题。【解析】4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与:与:同“举”,选举,推举;句意: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亲:词类活用,意动用法,把……当亲人,亲近;句意:李世民历数他的罪过说到。据字源网上关于“数”的释义及句子句意可知,数:读音shǔ,列举过错;责备,数落。4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本句的意思是:李建成等率军到达西河城下,百姓有想进城的人,都听任其进入。这句话陈述了李建成对待百姓进城的态度。“至西河城下”讲述了事情的发生的地点,故此断开。“民有欲入城者”中的“……者”是判断句式,意为“……的人”,“皆听其入”则是李建成的态度,故此断开。可据此断句为: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45.本题考查文言的比较阅读。回答此题,需先表明态度,李建成、李自成进攻西河的表现符合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理想。据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①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可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是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据乙文“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可知,李建成、李世民进攻西河时和士兵同甘共苦,遭遇敌人就身先士卒,这符合大同社会理想的特点;据甲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知,大同社会倡导路不拾遗、不徇私、没有偷盗,而据乙文“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可知,李建成要求军士,靠近道路的蔬菜水果不是购买的就不去吃,军士中有偷摘的,就寻找它的主人补偿他,也不责问盗窃偷摘的军士,军士和百姓都感动喜悦。这符合大同社会理想的特点。46.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运用。本题要求赏析三句古诗文名句是否符合作为“美美与共”专栏的结语。“美美与共”指的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建立一个大同的社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讲述的是田园美好图景,是人们美好生活的体现,符合“美美与共”的主题;“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指的是互相帮助,互爱互助,是人们幸福生活的体现,符合“美美与共”的主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个美好的朴素的愿望,希望天下人都可以安居,不受饥寒之苦,符合“美美与共”的主题。本题为开放题,三句皆可选,言之成理即可。示例:C项合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符合“美美与共”的主题。【参考译文】【乙】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率兵进攻西河郡。命太原令太原人温大有与李建成等人同行。李渊对温大有说:“我儿子年轻,请您参与谋划军事,事情的成败,在此行就可预测出来了。”当时军队的士兵都是新近招募的,没有经过训练检阅。李建成、李世民与士卒同甘苦,遇到敌人身先士卒,附近道旁的蔬菜瓜果,不是买的不准吃,兵士有偷吃的,立刻找物主进行赔偿,也不责备偷窃者,士兵及百姓们都心悦诚服。李建成等率军到达西河城下,百姓有想进城的人,都听任其进入。西河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初十),李建成攻克西河城,将高德儒押到军营门口,李世民历数他的罪过说:“你指野鸟为鸾鸟来欺骗君主,骗取高官,我们兴义兵,正是要诛灭奸佞之人!”于是将高德儒处死。其余官员一个不杀,秋毫无犯,分别抚慰吏民百姓,让他们各复其业,远近的百姓听到后非常高兴。李建成等人率兵返回晋阳,往返共九日。李渊高兴地说:“像这样用兵,就是横行天下也可以了!”于是就定下了入关计划。(十一)(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