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三中高三第二次调研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省茶陵三中高三第二次调研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省茶陵三中高三第二次调研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南省茶陵三中高三第二次调研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南省茶陵三中高三第二次调研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茶陵三中高三第二次调研新高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榕树隐头花序(俗称榕果)的苞片可以防止小蜂进入其内产卵。传粉榕小蜂能撕咬并钻过苞片进入榕果产卵,并帮助榕树传粉。杨氏榕树金小蜂通常利用传粉榕小蜂咬出的通道才能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科研人员研究榕果内的不同种类的产卵小蜂对榕果种子产量以及它们后代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榕果内产卵小蜂的种类榕果内种子数量传粉榕小蜂后代数量杨氏榕树金小蜂后代数量传粉榕小蜂5.5408.50传粉榕小蜂和杨氏榕树金小蜂10.010.580.7A.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B.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有助于榕树传粉C.榕果内传粉榕小蜂比杨氏榕树金小蜂的竞争力强D.传粉榕小蜂与榕树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2.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番茄汁和胡萝卜汁是检测还原糖是否存在的良好材料B.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此处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多而大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时,需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D.由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所以可以用它作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3.下图表示同一种群经地理隔离后的两个种群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始时刻该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全为AaB.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可能不同C.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D.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4.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5.薄荷中有一种叫薄荷醇的物质(其结构见图),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A.涂抹薄荷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B.PRPM8受体存在于感觉神经元上,与薄荷醇结合后会产生电位变化C.吃薄荷后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D.薄荷醇这种有机小分子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黑藻叶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叶绿体B.可以用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叶绿体C.可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D.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7.下列关于酶和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酶促反应都需要ATP供能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D.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得越高,酶变性的速率也越快8.(10分)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剪取0.5~1cm洋葱根尖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B.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洋葱放入卡诺氏液中处理C.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D.经龙胆紫染液染色后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二、非选择题9.(10分)当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比较严重的国家。鳄龟和巴西龟原产于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国多地水生生态系统中已经发现二者分布。鳄龟以肉食性为主,喜食新鲜鱼类;巴西龟以虾、虫、两栖动物、小鱼、水生植物为食。(1)湿地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和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开放/封闭)的生命系统。(2)鳄龟和巴西龟入侵,在缺少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很容易剧增,导致入侵地生物______________降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3)为探究本地物种鲤鱼是否能通过视觉逃避鳄龟和巴西龟的捕食,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用透明玻璃将不透明的玻璃缸(100cm×60cm×20cm)分隔为三室,如图甲。实验一,将10条鲤鱼置于第二室中线处。实验二,在实验一基础上,于第一室中加入两只鳄龟。实验三,在实验二基础上,更换10条鲤鱼,并于第三室中加入两只巴西龟。统计实验组远离捕食者方向的鲤鱼数量,以及对照组中同侧的鲤鱼数量。实验重复30次。结果如图乙、丙。①据图乙可知,实验一中线两侧鲤鱼数量大致相同。实验二加入鳄龟后,________________。②综合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弃养、放生、养殖逃逸等因素,巴西龟遍布我国野外。你认为放生是有利还是有害?并用已有生态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蛇属于变温动物,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蛇的舌头上有灵敏度极高的红外线感知细胞,可以感知周同环境温度千分之一度的变化。如图是某毒蛇喷射毒液的一种神经调节机制。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蛇体内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2)毒蛇分泌毒液过程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出现应激反应,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毒蛇的头部被剪下后数分钟内,人体靠近,仍然可以喷射毒液,请尝试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科研工作者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提取到赤霉素(GA)后,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在夏季对油桐净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关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赤霉菌和油桐两者代谢类型的差异在于____________,从细胞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赤霉素对净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最明显的时间是__________。14:00时,净光合速率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相应浓度赤霉素对油桐真正光合速率的影响,试补充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黑麦草具有抗除草剂草甘膦的能力,是因为黑麦草具有抗草甘膦基因。科学家利用该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抗除草剂草甘膦的玉米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选择能够茁壮生长在喷洒过草甘膦溶液环境中的黑麦草,从黑麦草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_,通过反转录法构建_______文库,再从中选取抗草甘膦基因。该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直接导入玉米细胞中不能正常表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经研究发现该种玉米新品种抗草甘膦的能力较低,可通过_____________工程修饰或合成编码抗草甘膦的基因。(4)种植该转基因玉米作为食物会引发公众在食物安全方面的担忧,主要是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表格分析:比较榕果内产卵小蜂只有传粉榕小蜂时和榕果内产卵小蜂有杨氏榕树金小蜂、传粉榕小蜂时,可以看出,有两种小蜂的榕果内种子数量较多,传粉小蜂后代数量减少,而杨氏榕树金小蜂后代数量增多,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和传粉榕小蜂共同存在有利于榕果内种子数量的增加,同时这两种小蜂存在竞争关系,并且是杨氏榕树金小蜂在竞争中占优势。【详解】A、由题干信息“杨氏榕树金小蜂可以利用传粉格小蜂咬出的通道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A正确;B、由表格分析可知,杨氏榕树金小蜂和传粉榕小蜂共同存在有利于榕果内种子数量的增加,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有助于榕树传粉,B正确;C、由上分析可知,榕果内杨氏榕树金小蜂比传粉榕小蜂具有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C错误;D、榕树依靠传粉榕小蜂为之传粉,传粉榕小蜂在榕树榕果中产卵,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是互利共生关系,D正确。故选C。2、D【解析】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3、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详解】A、番茄汁呈红色,胡萝卜汁呈橙色,会影响还原糖的检测中砖红色沉淀的观察,因此不适宜做还原糖的检测,A错误;B、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此处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少而大,B错误;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时,必需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C错误;D、由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所以可以用它作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故选D。3、B【解析】

分析曲线图: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甲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1、初始时刻,A的基因频率是0.5,a的基因频率也是0.5。2、T时刻甲种群中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乙种群中A的频率为0.2,a的频率为0.8。【详解】A、分析两幅图可知,初始时刻,A的基因频率是0.5,a的基因频率也是0.5,但不能推断出群体中个体的基因型全部是Aa,A错误;B、由图可知,T时刻甲种群中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乙种群中A的频率为0.2,a的频率为0.8,由于存在着选择,所以不能准确计算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所以二者杂合子基因型频率可能不同,B正确;C、由于甲和乙这两个种群的大小不知,因此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无法计算,C错误;

D、T时刻甲、乙种群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4、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详解】A、在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中,应该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式使海藻酸钠缓慢溶解,A错误;B、进行包埋时,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是用于凝胶柱的聚沉,B错误;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与液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C错误;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实验每一个过程的注意事项,结合题干提示分析答题。5、D【解析】

由图可知,薄荷醇的组成元素为C、H、O,薄荷醇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详解】A、涂抹薄荷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A正确;B、由题意可知,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可接受薄荷醇的信号刺激,即PRPM8受体存在于感觉神经元上,与薄荷醇结合后会产生电位变化,产生的兴奋继续向内传导,B正确;C、由于薄荷醇会刺激机体的冷觉感受器,所以下丘脑的冷觉中枢兴奋后,会通过传出神经支配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以及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皮肤毛细血管,使其收缩减少血流量,C正确;D、薄荷醇的组成元素为C、H、O,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二者的组成元素不相同,D错误。故选D。6、A【解析】

叶绿体为绿色,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可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详解】A、黑藻叶片小而薄,并且细胞呈单层分布,叶绿体大而清晰,可直接制作装片观察,A正确;B、菠菜下表皮带有少量叶肉才可以观察叶绿体,因为表皮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B错误;C、细胞膜结构的暗——亮——暗三层结构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到,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染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紫色会干扰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A。【点睛】答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材料和工具。7、D【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酶的特性有:(1)高效性:与无极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反应的进行;(3)需要温和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和pH值。高温、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导致酶因变性而失活,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详解】A、由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糖核苷酸,A错误;B、有些酶促反应需要ATP供能,有些不需要,如蛋白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的水解反应,B错误;C、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反应的进行,C错误;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得越高,酶变性的速率越快,D正确。故选D。8、C【解析】将长出1cm左右不定根的洋葱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培养36h,之后剪取0.5~1cm洋葱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形态,A、B项错误;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C项正确;经解离后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二、非选择题9、生物群落开放天敌多样性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或稳态)鲤鱼能够通过视觉逃避鳄龟和巴西龟的捕食且鳄龟对鲤鱼的危险更大综合实验结果,说明鲤鱼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捕食者据协调与平衡、物种多样性等原理,解释有利或不利,逻辑合理即可。示例一:有利;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且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持和恢复具有促进作用。示例二:有利: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示例三:不利;放生会导致被放养生物不适应环境,或死亡或被天敌捕食。或者没有天敌,导致生物入侵。示例四:不利;放养的生物携带病原体,危害人类(或本地物种)健康【解析】

1.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详解】(1)湿地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需要输入太阳光能等能量,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2)鳄龟和巴西龟入侵,在缺少天敌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很容易剧增,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结构简单,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或稳态)下降。(3)为探究本地物种鲤鱼是否能通过视觉逃避鳄龟和巴西龟的捕食,分析研究人员做的实验及结果:①据图乙可知,实验一中线两侧鲤鱼数量大致相同,实验二加入鳄龟后,随时间延长,远离捕食者方向的鲤鱼数平均值先下降,在8min后略有增加,说明鲤鱼能够通过视觉逃避鳄龟和巴西龟的捕食且鳄龟对鲤鱼的危险更大。②据图丙可知,实验三在实验二基础上,更换10条鲤鱼,并于第三室中加入两只巴西龟,实验组三中随时间延长,远离捕食者方向的鲤鱼数平均值先下降,在4min后略有增加,综合乙丙实验结果,说明鲤鱼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捕食者。(4)由于弃养、放生、养殖逃逸等因素,巴西龟遍布我国野外,根据协调与平衡、物种多样性等原理,有利的一方面如: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且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持和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放生会导致被放养生物不适应环境,或死亡或被天敌捕食,或者没有天敌,导致生物入侵;放养的生物携带病原体,危害人类(或本地物种)健康。【点睛】本题涉及种群数量增长曲线,首先要曲线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进行对比,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不存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毒腺囊收缩肌神经一体液调节毒蛇头部被剪下后数分钟内,各部分细胞仍然存活,分泌毒液的反射弧保持完整。人体靠近毒蛇舌头红外线感知细胞接受温度刺激,产生兴奋,可以完成兴奋在反射弧的传递和传导,从而喷射毒液【解析】

由图可知,蛇喷射毒液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最终依赖毒腺囊收缩肌的活动将毒液喷射出去。【详解】(1)蛇属于变温动物,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温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故体内不存在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2)依据效应器的定义,可知该过程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毒腺囊收缩肌。(3)人体恐惧感的产生是在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该过程存在神经调节。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并且存在反馈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神经调节,故机体发生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4)毒蛇头部被剪下后数分钟内,各部分细胞仍然存活,分泌毒液的反射弧保持完整。人体靠近,毒蛇舌头红外线感知细胞接受温度刺激,产生兴奋,可以完成兴奋在反射弧的传导和传递,从而喷射毒液。【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体温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体温调节的原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途径,能分析模式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赤霉菌为异养型,油桐为自养型赤霉菌细胞无叶绿体,油桐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11:00叶片气孔大量关闭,CO2吸收减少设置三组(GA200mg/L、GA100mg/L、对照组),遮光处理,在不同时刻测量呼吸速率。【解析】

根据材料及柱形图可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是自变量,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详解】(1)赤霉菌是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油桐属于高等植物,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2)据图可知,11:00时赤霉素对净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最明显。推测14:00时,植物由于“午休”导致净光合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