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校重点中学新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九校重点中学新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九校重点中学新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九校重点中学新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九校重点中学新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校重点中学新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病B.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产生苯丙氨酸而引起智力低下C.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组数目增加引起的遗传病D.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2.下列有关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果匀浆中加入95%乙醇使果胶沉淀,可提高出汁率B.在水果匀浆中加入果胶酶反应一段时间后加热,可提高澄清度C.在原料中加入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可提高果胶获得率D.在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苹果青霉,可大量提取果胶酶3.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C.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4.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代代如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不存在着信息交流C.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数量保持相对平衡受负反馈调节影响5.“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B.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C.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D.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6.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四个选项,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是:B.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C.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的优点,所以可以制成“生物导弹”D.由图中可看出,此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组织培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的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的热门课题之一。下图表示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简要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妊娠3−5天的雌鼠输卵管中冲出胚胎的实验操作,叫做_________。此时期,之所以能冲出胚胎,是因为早期胚胎是_________。(2)上图所示的胚胎是_________,分离的胚胎干细胞来源于结构_________(填“①”或“②”)。分离胚胎干细胞群后应用_________处理,以分散细胞。(3)图中加入的细胞A是_________,加入的药剂B是_________。(4)胚胎干细胞应用广泛,因为其具有_________,即能分化成成体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8.(10分)女娄菜(2N=46)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其高茎与矮茎受基因E、e控制,叶片的颜色绿色与金黄色受基因F、f控制。某研究小组用一对表现型均为绿色高茎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培养子代,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项目绿色高茎绿色矮茎金黄色高茎金黄色矮茎雄30103010雌502000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基因E、e和F、f遵循______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2)F1的雌雄绿色女娄菜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表现比例不同,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特定的实验环境导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为了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请你设计最简便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中有各种表现型的纯合子、杂合子可供选择)。①实验思路:用____________(写表现型)植株进行杂交,将子代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培养。②预测结果与结论:若子代中有雌植株,则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中无雌植株,则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9.(10分)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2)该湖泊风景优美,其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1)湖泊中绿藻和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其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5)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1.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1kJ,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kJ。(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虑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1.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10.(10分)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叫隐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叫显性突变。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突变。(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__。(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___________不变。(4)某水稻品种经处理后光反应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在叶肉细胞内控制光反应酶的相关基因可能分布于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5)水稻矮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后仍表现为高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杆植株.请简述该矮杆植株形成的过程____________。11.(15分)图甲为某植物光合速率随环境条件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CO2的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过程中,O2和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分别来源于原料中的_____和_____。(2)图甲中t2→t3,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3)图乙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第二天中_____点(填字母)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4)图乙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_____。如果S1+S3+S5>S2+S4,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5)将该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质量减少2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质量比暗处理前增加6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mg/h。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A正确;B、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而转化为苯丙酮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而导致智力低下,B错误;C、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数目增加一条而引起的遗传病,C错误;D、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错误。故选A。2、B【解析】

1、果胶:(1)作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果胶;(2)成分: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3)特点:在果汁加工中,影响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2、果胶酶:(1)作用: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是果汁变得澄清;(2)组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详解】A、果胶不溶于乙醇,在水果匀浆中加入95%乙醇使果胶沉淀,但不能提高出汁率,A错误;B、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水果匀浆中加入果胶酶能提高果汁的澄清度,B正确;C、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都能分解果胶,C错误;D、LB培养基主要用于培养细菌,而青霉属于真菌,D错误。故选B。3、D【解析】

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A正确;B、甲组织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穿过一层膜,两层磷脂分子,B正确;C、血浆中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血浆的pH稳定在1.35-1.45之间,C正确;D、C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由肝细胞→甲→乙,因此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D错误。故选D。【点睛】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找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理利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4、D【解析】

由题可知,荔枝、龙眼等果树属于生产者;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属于初级消费者;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是寄生关系,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详解】A、平腹小蜂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寄生关系,A错误;B、平腹小蜂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代代如此,说明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B错误;C、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所生活的区域还有其他生物种群,它们全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错误;D、当荔枝椿象数目增多时,平腹小蜂数量也会增多,而平腹小蜂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荔枝椿象数目减少,它们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5、A【解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骨髓属于免疫器官,A正确;B、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法律法规意识,C错误;D、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不包含胞吞和胞吐作用,D错误。故选A。6、D【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两次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4.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包括获取免疫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诱导细胞融合和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并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体外或体内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取大量单克隆抗体。因此按单克隆制备过程的顺序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连接为,A正确;

B、在单克隆抗体产生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D表示杂交瘤细胞,具备融合前两种细胞的优点,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B正确;C、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C正确;D、此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D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冲卵游离的囊胚②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饲养层细胞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发育的全能性【解析】

1、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其中全能干细胞的全能性最高,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和组织;其次是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细胞;最后是专能干细胞。细胞具有全能性,原因是细胞中含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物质。2、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1)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2)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3)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如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肝衰竭、新衰竭、成骨不良;④培育各种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3、胚胎发育过程:(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2)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详解】(1)冲卵是指将供体雌性输卵管或者子宫内的胚胎冲出来;冲卵的生理基础是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未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2)图中所示胚胎为囊胚,此时细胞开始分化形成①滋养层细胞和②内细胞团细胞。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内细胞团(②)和原始性腺中含有胚胎干细胞。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消化组织细胞间的蛋白质,使动物细胞分散开来,以得到单个细胞进行培养。(3)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和组织。一般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可以采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来实现ES细胞分化。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分化。所以图中加入的细胞A是饲养层细胞,药剂B是牛黄酸或丁酰环腺苷酸等。(4)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的各种组织。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点睛】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和运用,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特别要区分“冲卵”、“排卵”、“滋养层”、“饲养层”几组相近名称的内涵,避免混淆。8、(分离和)自由组合E、e位于常染色体上,F、f位于X染色体上(或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EEXFXF或EEXFXf纯合的金黄色高茎雌株和纯合的绿色高茎雄株EEXFXFEEXFXf【解析】

由表可知,子代雄性个体高茎比矮茎为3∶1,雌性高茎比矮茎为5∶2,也接近3∶1,没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高茎为显性性状。子代雄性中绿色比金黄色为1∶1,雌性均为绿色,存在明显性别差异,说明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绿色对金黄色为显性。【详解】(1)据表可知,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E、e和F、f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子代雌性高茎比矮茎为5∶2,F1的雌雄绿色女娄菜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表现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特定的实验环境导致基因型为EEXFXF或EEXFXf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设计实验:用纯合的金黄色高茎雌株(EEXfXf)和纯合的绿色高茎雄株(EEXFY)进行杂交,将子代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培养。若子代中有雌植株(EEXFXf),则基因型为EEXFXF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中无雌植株,则基因型为EEXFXf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答题关键在于分析表格数据,判断遗传方式。难点在于设计实验确定致死个体的基因型。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直接微生物的分解负反馈调节生产者垂直210绿藻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植食性比例高【解析】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的过程。(2)生态系统的观赏、旅游等价值属于直接价值。(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是自我调节的基础,当湖泊轻度污染后,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1)蓝藻和绿藻是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生态群落的垂直结构。(5)图乙中鲤鱼体长在1.2cm时,从植物获得的能量的比例为0.75,从动物获得的能量比例为1-0.75=0.25,则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1kJ,则最少需要藻类21×0.75÷20%+21×0.25÷20%÷20%=210kJ。(6)①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所以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该选择绿藻。②投喂鲤鱼的体长大于1.2cm时植食性比例高,所以投喂鲤鱼去除绿藻。【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显性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结构和数目细胞核、叶绿体高杆基因经处理发生(隐性)突变,自交后代(或F1)因性状分离出现矮杆【解析】

本题是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诱变育种的考查,基因突变是基因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由题意可知,甲磺酸乙酯(EMS)进行育种的原理是甲磺酸乙酯(EMS)能使DNA中碱基对发生替换,因此属于基因突变,该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不变。【详解】(1)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该植株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即经过处理后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因此该变异是显性突变。(2)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用甲磺酸乙酯(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突变频率,该方法称为化学诱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实质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不变。(4)某水稻品种经处理后光反应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在叶肉细胞内控制光反应酶的相关基因可能分布于细胞核、叶绿体中。(5)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后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