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办法_第1页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办法_第2页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办法_第3页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办法_第4页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节建筑工程申报管理

第八十七条单位建筑工程,按下列程序和要求申报:

(一)申领规划设计条件,建设单位未取得规划设计条

件的,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红线图等附件,建设用

地的地形图和申报表等资料,向市、区或者县级市城市规划

部门申领规划设计条件;

(二)报审建筑设计方案,申请人应当提交本建筑工程

的规划设计条件、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和用地红线图等附件,必要的专业管理部门意见,建

筑设计方案图和申报表等资料。城市重要地区的公共建筑、

高层居住建筑和其他地区重要的建筑,在报审建筑设计方案

的同时,应当附送建筑模型。建设规模达到省、市规定应当

编制初步设计的建筑工程,应当按审定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

初步设计,如需对审定的建筑设计方案作调整的,应当重新

报审建筑设计方案;

(三)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人应当提交建筑

施工图和建设用地的地形图,城市规划部门的有关复函和申

报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用地红线图和建设用地批准

文件,本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批文,必要的专业管理部门审查

意见等资料。建筑工程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核发建设工程

审核书和经审定的建筑施工图后,按审批要求进行建筑工程

位置放线、验线。经放线、验线后,持广州市建设工程放线

测量记录册,按建设工程审核书要求补齐有关资料后,向城

市规划部门申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持有建设工程规

划许可证,方可按规定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八十八条城市居民自住建筑工程,按下列程序和要

求申报:

(一)申领规划设计条件,申请人应当提交房地产证和

持证人本人及其家庭相关成员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建设用地

的地形图,申报表等资料;

(二)报审建筑设计方案,申请人应当提交建筑设计方

案图,建设用地地形图,城市规划部门的有关复函和申报表

等资料;

(三)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人应当提交建筑

施工图和建设用地的地形图,城市规划部门的有关复函和申

报表,房地产证和持证人本人及其家庭相关成员的身份证和

户口簿等资料。

其他按本细则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三)项相关要求办

理。

第八十九条建筑工程各申报阶段的设计图,主要包括

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含地下层)、剖面图、各向立面图

和设计说明。

总平面图必须标明用地红线、城市道路红线(含规划河

涌等规划控制线)、建筑平面位置、地下建(构)筑物位置

及其外轮廊尺寸和定位轴线,内部道路和人车流出入口布

局,建筑间距、退让间距、南北方向、绿化布局、化粪池位

置及各部位标高等。

各层平面图必须标明各使用功能等,对规划要求配套的

公建项目,应当标明公建项目名称,并标注面积。建筑施工

图阶段,应当标明各功能房间的建筑面积、三道尺寸和内外

墙厚度;停车库还应当标明车辆停放位、车道、转弯半径、

坡道和出入口以及走行路线。

剖面图必须标明室内外地坪高差、层高、女儿墙高、屋

面附属建筑高度和总建筑高度以及主要部位的标高、地形高

差。

各向立面图,应当标明建筑体型、体量、建筑风格和各

部分比例。初步设计和建筑施工图阶段应当标明体现立面效

果的各部位尺寸、外墙建筑材料和色彩、地形高差;必要时

应当附送透视图。

设计说明应当说明用地面积、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建筑

面积、总建筑面积、绿地面积和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等技术指标以及公建配套设施等;居住建筑,还应当明确总

户数和人口容量,生产厂房或者仓库应当说明其类别和生产

过程中有无有害物排放或者危险品贮存以及其防范措施,内

部经营性装修工程或者临时建筑工程,应当说明其建筑材料

的防火级别。

第九十条建设用地的地形图,应当实行统一的广州市

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图幅、分幅、编号。比例

尺一般为1:500o

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报送的建设用地的地形图

应当标明用地红线、城市道路红线(含规划河涌等规划控制

线)建筑平面位置和地下建(构)筑物位置及外轮廊尺寸和

定位轴线,内部道路和人车流出入口布局、宽度,建筑间距、

退让间距、南北方向、绿化布局、化粪池位置及各部位标高

等。

第九十一条建筑工程的建筑模型应当与设计图相一

致,真实反映建筑工程的体型、体量、立面细部设计、外墙

色彩和环境设计,并真实反映其周围建筑物的现状和地形、

地貌。

第九十二条建筑工程放线、验线,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筑工程放线,应当委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认可的城市勘测单位进行。城市勘测单位应当按城市规划部

门核发的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要求及核定的建筑间距、退让

间距以及审定的建筑施工设计图进行实地放线;

(二)建筑位置放线时,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按规划要

求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全部拆除;

(三)建设用地地形复杂的,应当平整场地后方进行建

筑位置放线;

(四)建筑工程放线后,应当在施工现场用标志物标明

轴线,以便验线。其主要轴线两端应当设永久性标志,以备

规划验收;

(五)建筑工程放线、验线后,其测量记录册应当报城

市规划部门进行审核。如实地放线尺寸不满足城市规划部门

核定的建筑间距、退让间距要求,应当按建筑间距、退让间

距等规划要求调整设计图尺寸,并报城市规划部门重新审批

和重新放线、验线。

第九十三条城市居民自住建筑工程不得与机关、团体、

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本市城市居民之间合建的,应当有合

建协议,并在建筑工程申报时报送家庭成员的有关资料。

第九十四条房屋产权属共同所有的,申请改建、扩建

和改变使用性质,必须取得共有人的书面同意。

第九十五条建筑工程建设申报,必须同时持有建设用

地规划许可证(含用地红线图等附件)和与其相符的用地批

准文件。

第九十六条与建设项目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建设工程申报时应当向城

市规划部门报送实施进度表。

第九十七条临时建筑工程的申报程序和要求,由城市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和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可以作为临时建设工程的建设用地凭

证。

第九十八条建筑设计方案图和建筑施工图,必须经建

筑报建特许人审查盖章,并应当由建筑报建特许人向城市规

划部门申报。

第九十九条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确需改变建

筑设计或者改变建筑使用性质的,必须报原审批的城市规划

部门批准。

第一百条建筑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

对建筑工程相邻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文物古迹、测量和水文

标志、古树名木等应当负安全保护责任,如有损坏应当按规

定承担法律责任。

建筑工程勘探或者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下建(构)筑

物、文物古迹、矿藏等,应当先停止勘察或者施工,并报告

有关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处理,经允许后方可复工。

第二节建筑工程设计管理

第一百。一条建筑工程除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有

关设计规定、规范以及《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第33条、

第34条要求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城市重要地区的建筑和大中型建筑,应当符合该

地区的城市设计,有其特色和时代气息,应当同步进行环境

设计、灯饰设计和户外广告设置设计;环境设计包括建设用

地内的道路、绿化、小品、室外地面铺砌、路灯等;

(二)重要建筑和大型建筑应当有建筑环境评估和交

通评估,并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评

审;

(三)建筑布局和体量,应当与周边道路走向、建筑布

局和建筑环境相协调;

(四)建筑外墙的饰面材料,应当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城

市地区环境相适应当。鼓励采用新型外墙饰面建筑材料;

(五)公共建筑一般应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集中空调

系统的冷却设备应当设在室内或者楼顶天面;规划允许设在

裙房天面的,必须有遮挡设施,并将安装位置和遮挡设施设

计标绘在设计图上;规划允许建筑设置室外空调器的,其形

式和安装位置应当统一;城市重要地区和临城市30米及其

以上规划道路的,还应当有统一的遮挡设施。室外空调器统

一的安装位置和遮挡设施设计,应当标绘在设计图上;

(六)临城市道路的建筑,如临路一侧布置有厨、厕和

电房、泵房、锅炉房等附属设施的,其立面设计必须统一、

协调;

(七)建筑物的屋面应作为建筑物第五立面进行专项

设计,采用造型新款、有利美化、绿化并能遮蔽空调冷却塔

等屋面设备的形式。上人屋面应考虑人的活动与绿化的有机

结合。不上人屋面应对其硬质铺装及色调进行统一设计。

(八)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应增强建筑和环境的可识别

性,针对不同功能场地和空间制约,创造构思新颖、风格独

特的建筑作品。住宅小区内各组团的建筑设计既要统一也要

变化,应在体形和色调组合等各方面加强可识别性。城市重

要地区的建筑、大中型和重要的建筑以及临15米以上规划

道路的建筑,各类管线应当设于室内,国家规范规定必须设

于室外的,应当有遮挡设施,不得影响城市景观;

(九)城市重要地区的建筑、大中型和重要的建筑以及

临15米以上规划道路的建筑,各类管线应设于室内,国家

规范规定必须设于室外的,应有遮挡设施,不得影响城市景

观;

(十)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设施只允许在窗的内侧设置,

不得在阳台、走廊设置防护网;因特殊功能需要必须设置的,

应当统一设计,并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

(十一)化粪池设在室外的,不宜在临15米以上城市

规划道路一侧设置;临用地红线一侧设置的,其外缘距用地

红线应当不少于1米;

(十二)地下室设有通风井、排烟井等设施的,一般

应当从地面以上的建筑物室内引至室外,其通风口、排烟口

等不得凸出外墙墙体。规划允许设置在室外的通风井、排烟

井等设施,应当有绿化等遮挡设施。

第一百。二条建筑工程宜南北朝向布置。

建筑物的朝向,按以下规定确定:

(一)南北朝向:建筑平面的长边或者主要通风、采光

面朝正南北方向或者由正南北方向偏东(西)在45°以内;

(二)东西朝向:建筑平面的长边或者主要通风、采光

面朝正东西方向或者由正东西方向偏南(北)在45°以内。

第一百。三条计算建筑间距的建筑高度,按以下规定

确定:

(一)平屋面:自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屋面顶设有附

属建筑且附属建筑其中单边边长大于对应主体建筑边长1/2

的,或者两个以上附属建筑同一单边累加边长大于对应主体

建筑边长1/2的,建筑高度为自室外地坪至附属建筑顶;

(二)坡屋面:自室外地坪至檐口;

(三)城市空间保护地区对建筑高度有制约的,一律自

室外地坪至天面附属建(构)筑物顶。

第一百。四条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根据不同城市密

度分区、使用性质和建筑高度、朝向、体型以及交通、消防

等要求综合确定。

(一)单位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规定如表5-1;

(二)城市居民自住建筑工程自身一方建筑间距,三层

的南北向不小于2米,东西向不小于1米;二层的南北向不

小于1米,东西向不小于0.5米。以上最小间距内不得外飘

任何建(构)筑物,达不到规定要求,及在30米以上规划

路边线两侧各50米范围内,重要地区及近期建设地段的城

市居民住宅,应当按规划进行成片改造;暂时难以成片改造

的,只能原状维修;

(三)非民用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有关专业管理要

求确定;民用与非民用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民用与非民用

混合使用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规划和有关专

业管理要求择宽确定。

第一百。五条临规划道路的建筑工程,距规划道路边线

应当有一定退让间距。建筑工程临路退让间距规定如表5-2o

临路退让间距范围应当用作人车流集散及绿化,不得设车辆

出入地下层起坡车道;规划允许建筑物出入口处的台阶可在

临路退让间距范围设置的,其外伸台阶的宽度应当小于2米;

规划允许向临路退让间距范围飘出裙房、阳台等建(构)筑

物的,其底部与室外地坪之间的净高应当不少于4.5米。商

业街的临路退让间距范围应当按人行道要求铺砌。

临城市道路和高架路的游乐场、展览馆、影剧院、体育

馆、医院以及设有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会议厅等人车流集

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100米及其以上建筑工程的临

路退让间距,按交通规划评估和其评审意见确定,一般应当

不少于10米;人车流量大的,应当同步设人车流集散广场。

临城市规划河涌、城市基础设施等建筑工程的建筑位置

控制线,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和具体情况确

定。

第一百。六条建筑工程临路一侧的退让,根据建筑间

距要求和退让间距要求择宽确定。

第一百。七条净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1万平方米的居

住用地和公共建筑用地,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程允许最

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规定如表5-3、5-4、5-5、5-6o

第一百。八条净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的

一、二类工业用地和普通仓库用地,其生产厂房、仓库建筑

工程允许最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规定如表5-8、表5-9。并

应当综合考虑配建相应的道路、消防通道、停车场、装卸场

和绿地等。

第一百。九条将居住和公共建筑的首层或者二层部

分建筑面积无偿提供给城市作社会公众通道、人流集散场地

等城市公用开放空间的,除提供的公用开放空间的建筑面积

不列入计算容积率外,可给予提供首层的城市公用开放空间

部分建筑面积的3〜5倍、二层的城市公用开放空间部分建筑

面积的2倍建筑面积为容积率奖励。建设单位负责拆迁补偿

其建设用地内的城市规划道路并无偿提供作城市规划道路

建设用地的,可给予提供用于城市规划道路部分用地面积的

2倍建筑面积为容积率奖励。但任何情况下,奖励的容积率

不得超过以全部净建设用地计算的允许最大容积率的20%o

第一百一十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环境及绿地必须与

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建设。

第一百一十一条设有裙房的高层建筑,裙房天面宜设用

作公共绿地和活动场地的架空层,其层高不应当小于4.5米。

符合前款规定的架空层部分的面积允许不列入计算容积

率。

临15米(含15米)以下城市规划道路一侧的居住建筑,

除特殊配套设施需要外,不得设经营性用房。

第一百一十二条建设用地内的地面交通通道,必须与建

筑工程同步设计、建设。建筑高度3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

地面交通车道宽度不得少于5米,并至少一侧有宽度不少于

1.5米的人行道。

第一百一十三条停车场(库)应当在建筑工程的建设用

地内配建,不同建筑工程应当配建的停车场(库)的停车位

指标,按表5-10确定,综合使用的建筑工程,按不同使用功

能的建筑面积,按表中相应指标计算后相加。

建筑工程配建的停车场(库)宜在自身的地下层设置,

特殊情况为满足车辆停放要求,规划允许扩大修建地下层

的,其外缘(含护壁工程构筑物)距用地红线应当不少于2

米,距规划路边线应当不少于1米,且不得危及相邻建筑物

的安全和满足自身管线埋设需要。

规划允许设置半地下层的,其顶板面高出室外地坪不宜

大于1米,建筑边线不应当超出首层建筑边线。

出入地下层的车道有条件的应当设在建筑首层内。

第一百一十四条居住建筑的厅、房、厨和12层以下的

楼梯间、电梯间,必须有直接自然通风采光面;厕所和12

层及其以上的楼梯间、电梯间,宜有直接自然通风采光面。

厕所无直接自然通风采光面的,必须有通风设施。

第一百一十五条居住单体建筑设开口天井和由单体建

筑局部相连成连体建筑相连部位形成开口天井的,应当符合

下列规定:

(一)开口天井的最小宽度:

1、天井内有厅、房直接自然通风采光面,建筑高度小

于30米的,应当不小于4米;建筑高度大于30米(含30

米)的,应当不小于6米。

2、天井内仅有厨、厕、楼梯间直接自然通风采光面的,

应当不小于2.4米。

(二)开口天井的深度:

最大深度一般不应当大于8米;因特殊体型、体量设计

使开口天井深度大于8米的,其开口天井最小宽度应当在第

(一)项基础上按深度超过8米部分的50%增加,且开口天

井的最大深度应当不大于12米。

(三)为减少相邻住户的视线干扰,开口天井内的窗户

应当避免相对开设,必要时应当采取减少视线干扰的措施。

第一百一十六条居住建筑一般不开设封闭天井通风采

光;开设封闭天井通风采光的,封闭天井的最小宽度不得少

于12米。居住单体建筑相连成群体建筑的,其相连部位不

得形成封闭天井。

第一百一十七条居住建筑宜每户设有阳台。

居住建筑外墙面外凸入建筑间距设置阳台、梯平台应当

符合下列规定:

(一)阳台和梯平台的累计长度不得超过相应建筑边长

的1/2;

(二)阳台和梯平台的宽度不得超过相应自身一方建筑

间距的1/5,且不应当超过1.5米,不得占用不设占用不设防

火墙情况下的最小防火间距;

(三)建筑层数10层及其以上宜设置封闭阳台。

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自身一方建筑间距从阳台或者梯平

台外缘起算。

第一百一十八条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外墙面外凸入建

筑间距设置阳台、梯平台或者走廊的,应当参照第二百零六

条第二款(二)项规定建设。

办公楼、商场等公共建筑,一般不得向外墙面外飘出阳

台、梯平台和走廊。

第一百一十九条建筑外墙面外设有空调机框的,凸入建

筑间距不得大于50厘米;外墙面外设有窗框、装饰线的,

凸入建筑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规划允许结构柱凸出外墙

面的,凸出外墙面不得超过30厘米。但在任何情况下,凸

出部分的建(构)筑物不得占用不设防火墙情况下的最小防

火间距。

第一百二十条建筑物的厨房必须有油烟气排放设施;

厕所必须有通风设施。厨房按有关规范油烟气允许直接排出

外墙面的排放口和厕所直接从外墙面对外通风的通风口,应

当设在不影响相邻住户的位置。厨房的共用排油烟气主井和

厕所的共用排气井附设于外墙面的,建筑立面应当协调、统

一,不得影响城市景观。

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划允许在建设用地范围内设围墙的,

围墙墙体应当通透,总高度应当不大于2.2米。国家安全机关、

军事机关等因特殊需要并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可以设实体

围墙。

第一百二十二条市区的旧城区骑楼街的改造,应当符合

广州市骑楼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和以下要求:

(一)骑楼的层数宜为3层或者4层,建筑高度宜不大

于15米;

(二)骑楼的沿街柱距宜不小于6米,净高不应当少于

4.5米,人行道路面应当与相邻骑楼人行道路面平齐;

(三)骑楼的人行道路面以下不得修建地下层;

(四)骑楼柱体不得超出路侧石,基础和地梁面应当埋

深距规划路路面不少于2米;

(五)骑楼不得外飘阳台、窗框及构筑物;外墙凸出的

装饰线不得大于30厘米。

第一百二十三条建筑工程因受建设用地限制,按建筑间

距、退让间距等规定退让后,建筑平面短边狭窄、比例失调

的,其可建高度按以下规定控制:

(一)短边小于3米的,不得大于4米;

(二)短边3米以上4米以下的,不得大于12米;

(三)短边4米以上5米以下的,不得大于16米;

(四)短边5米以上7米以下的,不得大于24米;

(五)短边7米以上9米以下的,不得大于30米;

(六)短边9米以上12米以下的,不得大于40米;

(七)短边12米以上的,一般不限,但建筑比例应当协

调。

第一百二十四条建筑工程的层高,根据相应的国家设计

规范,必须结合本市的气候特点、有良好的通风和空间环境

等具体情况确定。

第一百二十五条建筑工程的室外地坪标高,必须符合城

市防洪要求,并宜与相邻的城市道路路面同高。

第一百二十六条建筑工程应当按相应的国家设计规范

规定设置电梯。大、中型商场应当同时设置自动扶梯。

居住和公共混合使用的建筑,其垂直交通应当分别独立

设置。

第一百二十七条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方便残疾人使

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和《广州地区实施〈方便

残废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细则》的规定;

并应当在设计说明中说明。

第一百二十八条多功能混合使用的建筑,其使用功能必

须相协调。非民用建筑与民用建筑不应当混建综合使用。

第一百二十九条城市居民自住建筑工程,不得骑压和影

响邻屋基础,层数一般不超过三层;鼓励采用有地方特色的

建筑形式。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应当超过30平方米。

第一百三十条珠江堤岸工程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

则:

(一)符合导治线和防洪排涝的规划要求;

(二)沿岸有规划码头或者河涌出口的,应当按规划要

求统筹设计;

(三)堤岸应当按规划要求设游览步行道路,并同步设

计观景台、栏杆、灯柱、灯饰、绿化等,美化珠江和城市环

境。

第一百三十一条珠江堤岸工程,从堤岸边线向陆地延伸

部分规划确定为建设沿江规划道路和城市绿化范围,不得建

设任何与堤岸工程和风景游览无关的建(构)筑物。

珠江堤岸工程按规划填江的新用地,应当全部用作建设

沿江道路、城市游览广场和城市绿地,不得建设任何其他的

建(构)筑物。

第一百三十二条加油站设计,应当合理布置站房、地

下油罐、出入车道和出入口、加油车道和加油机、绿化以及

附属设施等,并标绘在总平面图上。各项建(构)筑物应当

有建筑设计和必要的大样设计。

第三节临时建筑工程管理

第一百三十三条临时建筑工程,除应当符合《广州市城

市规划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城市重要地区和临30米以上城市道路一般不得

修建临时建筑工程。确需修建临时建筑的,不得在临路退让

间距范围布置;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确需占用城市道路修建

临时建筑工程的,应当注重城市景观,并在工程规划验收前

拆除。

第一百三十四条审批临时建设工程应当明确使用期限。

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自核发建设

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之日起计,未经规划验收已投入使用

的,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日起计。使用期限内因城

市规划、建设或者管理需要或者使用期满应当无条件自行拆

除。使用期满确需延期使用的,必须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

第一百三十五条建筑工程的临时施工工棚,应当在建筑

工程部分建成并可作施工工棚应当用时即行拆除。特殊情况

经批准,必须在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前拆除。

第一百三十六条临时建筑不得改变批准的使用性质。

第四节建筑工程专业管理

第一百三十七条本细则所指的建筑工程专业管理,是指

建筑工程在向城市规划部门建设申报阶段涉及与土建部分

有关的相关专业部门管理。

各专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专业的国家、省、

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制定适用于城市规划

管理的规定,以作为城市规划部门协调管理和审批的依据。

第一百三十八条建设工程的各设计单位,必须严格遵照

有关专业管理的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

准等进行设计,对建筑工程设计全面承担责任。

第一百三十九条建筑工程涉及消防专业管理的,城市规

划部门对不同建筑工程,按不同方式协调管理和审批。

(一)以下建筑工程根据专业管理规定直接批出(以下

简称直接审批):

1、9层以下不设地下室的居住或者办公的民用建筑;

2、3层以下不设地下室的戍类生产厂房或者仓库。

(二)以下建筑工程由城市规划部门会同消防管理部门

联审后批出(以下简称联审审批):

1、9层以下不设地下室、主体为居住或者办公,但设有

机动车库或者设有裙房用作商业的民用建筑;

2、3层以下不设地下室的丁类生产厂房或者仓库。

(三)第(一)、(二)项以外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取

得专业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后,城市规划部门才予核发建设

工程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专报审批)。

第一百四十条建筑工程涉及环境保护专业管理的,城

市规划部门对不同建筑工程,按不同方式协调管理和审批。

(一)以下建筑工程实行直接审批:

1、居住建筑;

2、裙房为非经营饮食、对环境无污染的商业或者办公用

房,主体为居住的民用建筑;

3、无生活污水(或者与生活污水相类似)以外污水和废

气、噪音排放的公共建筑;

4、无排放污水、废气、噪音的不贮存有污染物体、气体

排放的仓库等一般非民用建筑。

(二)以下建设项目的建筑工程,实行联审审批:

1、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植被、野生植物等生

态条件和不改变生态环境功能的建设项目;

2、未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小规模的建设项目;

3、无特别环境影响的第三产业建设项目;

4、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硝、粉尘、恶臭、噪声、

振动、放射性、电磁波等的建设项目。

(三)第(一)、(二)项以外及水环境保护区内的建筑

工程,实行专报审批。

第一百四十一条建筑工程涉及卫生防疫专业管理的,城

市规划部门对不同建筑工程,按不同方式协调管理和审批。

(一)以下建筑工程实行直接审批:

1、居住建筑;

2、裙房为非经营饮食的商业或者办公,主体为居住的民

用建筑;

3、无经营饮食业、无有害卫生的污水和废气等排放以及

无有关卫生防疫作业的一般公共建筑;

4、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粉尘和有毒有害物体、气体或者有

高温、高压、幅射等作业部位的生产厂房,以及不贮存有毒

有害物体、气体的仓库等非民用建筑。

(二)以下建筑工程实行联审审批:

1、基本无有害、有污染污水和废气排放的公共建筑和

生产厂房;

2、贮存一般有毒有害物品,但建筑面积不超过100平

方米的仓库。

(三)第(一)、(二)项以外的建筑工程,实行专报审

批。

第一百四十二条建筑工程涉及人防工程专业管理的,城

市规划部门对不同建筑工程,按不同方式协调管理和审批。

(一)以下建筑工程按规定不需要在建设的同时修建人

防地下室的,实行直接审批:

1、民用建筑原状复建、原状维修、内外部装修;

2、非民用建筑;

3、规划允许地面以上扩建,但难以扩建人防地下室的;

4、原为9层及其以下无地下室、规划允许加建至10层

及其以上的;

(二)第(一)项规定以外的民用建筑,实行专报审批。

第一百四十三条建筑工程按有关规定在建设用地内配

建的汽车停泊位数300个以下的,实行直接审批;配建的汽

车停泊位数300个及其以上的,取得交通规划评估和评审意

见后,实行直接审批。

第一百四十四条建筑工程涉及在建设用地内砍伐和迁

移一般树木的,直接审批;涉及古树名木或者重要树木的,

实行专报审批。

第一百四十五条建筑工程涉及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

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予以保护的文物单位以及其建筑

控制范围的,实行专报审批。

建筑工程涉及文物管理部门确定的文物钻探范围的,应

当待钻探后经文物管理部门许可,城市规划部门方予以核发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一百四十六条建筑工程涉及城市基础设施、防洪排

涝、河道岸线和导治线、水利工程等方面专业管理,除广州

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有明确规定外,实行专报审批。

第一百四十七条建筑工程涉及军事设施及其控制范围、

民航控高范围的,有关部门应当将控制要求报广州市人民政

府认可,并抄送广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城市规

划部门按抄送备案的要求审批。

第一百四十八条建筑工程涉及供水、供气、电力、电信

等专业管理,有关方面由建筑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统一协

调,由城市规划部门实行直接审批。

第一百四十九条临铁路两侧的建筑工程,建筑物与最近

铁路路轨中线安全距离满足的情形下,由城市规划部门直接

审批。

建筑工程涉及城市地铁、地面轻轨交通工程的,城市规

划部门应当按地下铁路保护有关规定执行。

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规定

建筑局建筑建筑短建筑建筑间距(米)

度朝向边间距

(米)长度方1可

(米)

表5-1

密度1区密度2区密度3、4

<14南北三0.7HN1H三1.2H

南北且三6且三8且三8

居住建

东四三6m三8

筑〈30

>14南北三0.7HN1H三1.2H

公共建

且三8且三10且三12

筑〈24

东西三8三10212

<14南北三8三10212

东西东西三0.5H三0.7HN1H

且三8且三10且三12

>14南北、三0.5H三0.7H21H

东西且三8且三10且三12

<20南北三(0.7三(1X三(1.2X

X30)30)30)

居住建

+0.5(H-3+0.5(H-3+0.7(H-3

筑三300)0)0)

南北

公共建且213且213且218

筑224东西HW60,三13HW60,

H>60,三18三18〉

60,三22

>20南北三(0.7三(1X三(1.2X

X30)30)30)

+0.5(H-3+0.5(H-3

0)0)+0.7(H-3

且三18且三180)

且222

东四HW60,三18HW60,

H>60,三22222

H>60,

三26

<20南北HW60,三18HW60,

H>60,三22222

H>60,

东西

226

东西三0.5H,N0.7H,

且不少于18但不少于

22

>20南北、三0.5H,20.7H,

东西且不少于18但不少于

22

附注:本表运用规定如下:

(一)表5-1规定的建筑间距为两幢建(构)筑物外墙

面之间的间距。

(二)在同一用地单位建设用地内,两幢建筑之间的建

筑间距,以南面一幢的建筑高度按表5-1确定,但不得少于

不设防火墙情况下的最小防火间距。

(三)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建筑间距可允许以建筑

高度80米计按表5-1确定。

(四)两幢建筑之间不平行的,可从相应建筑外墙面中

点处起算建筑间距,但建筑物之间最窄处不得小于表5-1规

定的计算值的1/2及规定的最小值。

(五)自身一方建筑间距,为表5-1规定值的1/2。

(六)建筑的外墙与用地红线不平行的,可从相应建筑

外墙面中点处起算建筑间距,但建筑物距用地红线,最窄处

不得小于表5-1规定的计算值的1/4及规定的最小值的1/2。

(七)建筑工程与城市规划道路(含规划河涌等)相邻

的建筑间距,凡城市规划道路已开通的,自身一方的建筑间

距可自建筑外墙面中点处计至城市规划道路中线;城市规划

道路未开通的,由城市规划部门根据用地红线等具体情况择

宽确定。

(八)同一用地单位建设用地内为创造大空间环境,在

容积率、建筑密度、公共绿地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的情况

下,其内部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经城市规划部门允许可在

表5-1基础上适当调整,但距用地红线、城市规划道路(含

规划河涌等)中线的自身一方建筑间距,仍须符合表5-1的

规定。

(九)连体建筑按连体后的建筑平面确定建筑朝向及长

边、短边。

(十)建筑短边如有深度大于3米的开口天井,开口天

井宽度部分可不计入建筑短边长度。

建筑工程临路退让间距规定

临路退让间距(米)

序X.规划路宽三60〈60〜>15<15

(米?

路别

1城市道路三10三5三3

2城市高架路N10

3城巾快速路及对外出三20

口公路

4环城高速公路250

5对外出口高速公路三100

表5-2

附注:

1、北面以华南路为界,东、西、南以环城高速公路为

界,位于区内的高速公路、公路路段按表内临路退让间距控

制;位于区外的高速公路、公路路段除应当符合区内的临路

退让间距要求外,还应当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要求。

2、城市高架路包括内环路、内外环联络线及人民路等

高架路;其临路退让间距按地面道路红线退让。

3、对外出口高速公路指广佛、广清、广深、广惠、北

二环、京珠、机场高速公路。

4、地铁(含轻轨),位于道路红线内的,临路退让间距

按道路红线退让10米控制;位于道路外的,按有关轨道交

通规划控制要求控制。

5、已建立交及已审定的规划立交,按立交红线退让10

米控制;尚未作详细规划的立交,按规划确定的红线控制,

不另规定退让间距。

6、城市设计或者详细规划另有规定的除外。

7、城市道路和高架路如按本节关于建筑间距的规定,

建筑间距大于临路退让间距的,按建筑间距控制。

居住建筑工程密度1、2区允许最大建筑密度和

容积率规定

建筑密度1区密度2区

物高

度(米)

层建筑密度容积率层建筑密度容积率

数(%)数(%)

(ABCABC(ABCABC

层类类类类类类层类类类类类类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

<15W451.8W42.51.7

44

表5-3

>15,W4042.4522.12.2W384042.1.922.1

<185555

>18,W4042.452.42.52.7W384042.2.22.42.5

<216565

>21,W4042.452.82.93.1W384042.2.62.82.9

<247575

>24,W4042.453.23.43.6W384042.33.23.4

<278585

>27,W4042.44.3.63.84W384042.3.43.63.8

<3095595

>30,W36.38.4044.24.4W3536.38.3.844.2

<3611551155

>36,w3435.374.44.64.8w3233.354.14.34.5

<43135135

>43,W3233.354.855.2W3031.334.54.74.9

<49155155

>49,W31.32.345.35.55.7W29.31324.95.15.3

<551755175

>55,W3132335.866.2W28.29.315.35.55.7

<61191955

>61,W3031326.36.56.7W27.28.29.5.65.96.1

<672121555

>67,W3030.31.6.877.2W26.272866.36.5

<732355235

>73,W29.30317.37.57.7W2626.27.6.46.66.8

<802552555

>80三29.30317.67.88三25.26.276.66.87

2652655

附注:本表适用于面积不超过1万平方米的净建设用地;其

运用规定如下:

(一)净建设用地面积W5000平方米的,按表中各要素

对应当直接取用;净建设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至1万平方

米的,按表中各要素对应当取值后按表5-7折减系数折减后

应当用。折减后的建筑密度,密度1区小于25%的,可按25%

取用;密度2、3、4区小于23%的,可按23%取用。

(二)净建设用地地块分类,根据地块相邻宽度三15米

规划道路(含规划河涌等,下同)情况分为三类:

(1)A类地块:不临路或者只有一面临路。

(2)B类地块:两面临路。

(3)C类地块:三面临路或者四面临路。

(三)建筑工程为不同建筑高度、层数的建筑群体,按平

均层数(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总面积的比值)确

定建筑IWJ度、层数。

(四)裙房为公共、主体为居住的综合民用建筑工程,

其允许最大建筑密度和综合容积率按以下规定确定:

(1)建筑密度:裙房建筑密度,以裙房的建筑高度按

相应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规定确定;主体建筑密度,以总建

筑高度按相应居住建筑的建筑密度规定确定。

(2)综合容积率:R=RI+R2。

式中:R——综合容积率;

Ri——居住建筑部分的容积率,由城市规划部门根据

规划要求确定,但不得大于相应表中允许的最大容积率;

R2—公共建筑部分的容积率,按公式R2=(R"1-R1)

X(R〃2/R〃l)确定;

式中RJ——按建筑总高度在相应表内查得的居住建筑

部分的允许最大容积率;

R〃2—按建筑总高度在相应表内查得的公共建筑部分的

允许最大容积率。

(五)最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确定,必须同时符合本

节关于建筑间距、退让间距和建筑层数控制以及建筑高度控

制等条款规定。

居住建筑工程密度3、4区允许最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规定

建筑密度3区密度4区

物高

度(米)

表5-4

层建筑密度容积率层建筑密度容积率

数(%)数(%)

(ABCABC(ABCABC

层类类类类类类层类类类类类类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

<15W37.51.5W301.2

44

>15,W323637.1.61.81.9W291.4

<18555

>18,W323537.1.92.12.2W28.51.7

<21656

>21,W31.34.37.2.22.42.6W27.51.9

<2475557

>24,W31.3436.2.52.72.9W27.52.2

<278558

>27,31.33.362.833.2272.4

<309559

>30,W3032343.33.53.7W252.7

<361111

>36,W29.3132.3.844.2W22.52.9

<43135513

>43,W293031.4.34.54.7W21.53.2

<4915515

>49,W28.29.314.855.2W213.5

<55175517

>55,W2829305.35.55.7W203.8

<611919

>61三2829305.65.86三204

2020

附注:本表的适用和运用,同表5-3附注。

公共建筑工程密度1、2区允许最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规定

建筑密度1区密度2区

物高

度(米)

表5-5

层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

数(%)

(ABCABCABCABC

层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

<15W602.4552.2

4

>15,W5054582.52.72.94448522.22.42.6

<185

>18,W48.52552.93.13.343.4548.2.62.72.9

<216555

>21,W47.50533.33.53.741.43462.933.2

<24755

>24,W46.4951.3.73.94.14042.453.23.43.6

<278555

>27,W4648504.14.34.54042.44.3.63.84

<30955

>30,W4547504.54.7540424444.24.4

<3610

>36,w44.4749.5.35.65.9404243.4.855.2

<4312555

>43,w44.46.496.26.56.83941435.45.76

<491455

>49,W43.4648.6.97.37.7394142.6.26.56.8

<5516555

>55,W43.46487.88.28.638.4142.6.97.37.6

<6118555

>61,W43.45.47.8.79.19.538.40.42.7.78.18.5

<6720555555

>67,W434547.9.49.910.384042.8.38.89.3

<7322545

>73,42.454710.10.11.384042.9.19.610.

<8024527251

>80>42.44.46.1111.12384042.9.810.11

26555554

附注:本表的适用于和运用,同表5-3。

公共建筑工程密度3、4区允许最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规定

建筑密度3区密度4区

物高

度(米)

表5-6

层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

数(%)

(ABCABCABCABC

层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

<15W451.8401.6

4

>15,W40424422.12.2361.8

<185

>18,W4042442.42.52.6352.1

<216

>21,W3940432.72.83332.3

<247

>24,W37.394233.13.3332.6

<2785

>27,W3638403.23.43.6322.8

<309

>30,W3638403.6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