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
实验目的: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温水、冷水
实验步骤:(1)根据生活经验估计被测液体,根据估计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
度计并观察其分度值。
(2)要将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即玻璃泡要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
(3)待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开始读数,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
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温度计垂直。
(4)将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并带上单位。
实验记录:
水
12
次数
热水
温水
冷水
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水、秒表、温度计
实验步骤:(1)按照课本P21图1-16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仪器
(2)点燃酒精灯观察温度计实数的变化,当水温接近80℃时,每隔
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4分钟为止。
(3)将测温时间、测得的温度值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
(4)在图中做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从曲线中能得到什么
结论。
实验记录:
时间/min012345678.....
水的温度/℃
记录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方格纸
实验结论:(1)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水在沸腾时,液体内大量气泡上升,由小变大,到液面破裂,
放出气泡中水蒸气。
(注: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的高低与大气压强有关)
物体的长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实验器材:被测物体(正方体、长方体,铅笔,书等)、刻度尺
实验步骤:(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
损。
(2)测量时,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紧靠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
估计值,并带上单位。
实验记录:
物理量
正方体长方体
物理量
物体
长(cm)
测物体质量宽(cm)
实验目的:学习高(cm)使
用托盘天测物体
的质量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镜子、祛码、被测物体(固体和液体)
实验步骤:
固体
(1)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用镜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
侧零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并看清称量标尺的分度值。
(2)把待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中,估计带测物体质量的大小,用镜子夹取适当的
祛码轻放在右盘。
(3)用镜子轻拨游码,使横梁水平平衡。
(4)把右盘中的祛码质量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相加,就得到物体的质量,
要写明单位。
(5)将所得的数据填入下表,祛码用毕必须放回盒中,不允许直接用手拿祛码。
固体铜块铁块铝块
质量(kg)
(注:粉末状固体颗粒要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纸)
液体
(1)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用镜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
侧零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并看清称量标尺的分度值。
(2)把空烧杯轻放在左盘中,用镜子夹取适当的祛码轻放在右盘。用镜子轻拨
游码,使横梁水平平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3)将水倒入烧杯重复步骤(2),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o
(4)将所得的数据填入下表,祛码用毕必须放回盒中,不允许直接用手拿祛码。
实验记录:
液体空烧杯烧杯和水水
质量(kg)
测物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探究密度时物质的一种特性: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铜块、铁块、铝块、烧杯,浓盐水、祛码、镜子
实验原理:P=m/v
实验步骤:
探究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1)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并
看清称量标尺的分度值。
(2)测定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3)再取三个体积不同的铝块,重复步骤(2),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
们的体积,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
把这些点连起来。
名称质量(m/g)体积
铁块
铝块1勿体ni/gm/v(g/cm)
福地理量
4------------
铝块2
铝块3
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是个常量;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测硬币的密度
⑴需要用天平测出10枚硬币的质量m;
⑵把水倒入量筒测出水的体积片,再把10枚硬币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
水和硬币的总体积V2;求10枚硬币的体积V=V2-V1;
⑶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实验记录:
物理量M硬币/g水的体积放入硬币后水硬币的体积硬币的密度p
Vi/cm33/(gcm-3)
的体积V2/cmV石=(V-VJ
/cm3
数据
测食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方案A方案B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1.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
质量m杯+盐水
2.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称出
它们的总质量m杯+盐水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人量
简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
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
总质量H1杯+剩盐水
4.P=(m杯+水-m杯)N
4.P=(m杯+盐水—ni杯+剩盐水)/V
选择B方案的步骤进行,因为方案A所测量液体的体积小于真实值,所得结果
偏大。
实验记录:
物理量m杯+盐水m杯+剩盐水倒出去的盐水m杯+剩盐水倒出去盐水盐水的密度
/g/g的体积V/cm3/g的质量m/gP/(gcm-3)
数据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卷尺、小红旗
实验原理:v=^
t
实验步骤:
测量正常行走时的平均速度
(1)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
(2)选出三位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处。
(3)选一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表示计时开始。
(4)选手以正常的速度步行30m的路程。
(5)将每次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记录:
S/mt/mV/(m/s)
10
20
30
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蜡烛、平板玻璃、支架、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在纸的中央处画一直线,在直线上竖一块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
(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只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只蜡烛的像
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只蜡烛的像的位置。
(4)在纸上记下这两只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
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和它所成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于表中。
(5)移动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按步骤重做实验,也将测量结果与观察到的现象
记录于表中。
物体的位置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像与物大小比较
板的距离
A
B
C
实验结论: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物体的大小与像的大小相等;
(3)物距等于像距;
(4)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1)将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
(2)点燃蜡烛,将蜡烛的烛焰、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整在与光具
座平行的一条直线上。
(3)将蜡烛移距离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能找到
清晰地像,还要观察像的正到、大小关系,并记录物距、像距的大小。
(4)再将蜡烛移到距离透镜20cm、15cm>10cm>5cm处重复(3)0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物体到凸透像到凸透镜像的大小像与物在平
镜的距离U的距离V(放大或缩像的正倒像的虚实面镜的同侧
(cm)(cm)小)还是异侧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成像的条件成像性质应用
物体到凸透像的正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U)倒镜的距离
(V)
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
U=2f倒立等大实像V=2f
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
U=f不成像
0<u<f正立放大虚像v>u放大镜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1)根据生活经验估计被测物体的重力,选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并看清分度值;
(2)将质量为100g的钩码挂于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读出此时的
示数,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再将质量为200g、300g、400g的钩码挂于弹簧测力计竖直放
置,重复步骤(2);
(4)将所得的数据画在下图的坐标系中。
实验记录:
质量(kg)重力(N)重力/质量(N/kg)
0.1
0.2
0.3
0.4
图23-2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实验结论: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更它的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木块、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钩码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步骤:(1)分别测出木块在长木板、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小,将结果记入表格。
2、在木块上另加祛码后,再测出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
将结果记入表格。
3、把木块侧放在木板上,再测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并将结
果记入表格。
实验记录:
次数压力大小接触面摩擦力大小(N)
1木块重木板
2木块重毛巾
3木块加祛码重木板
4木块重(侧放)木板
实验结论:
1、分析比较实验1、2可得: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1、3可得: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
擦力越大;
3、分析比较实验1、4可得: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4、归纳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实验目的: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实验器材:微小压强计、水、盐水、塑料圆筒
实验步骤:(1)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人水中5cm深处,记录玻璃管两侧的高
度差;
(2)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重新记录玻璃
管两侧的高度差;
(3)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分别为10cm、15cm,重复步骤(1)、
(2)o
(4)将烧杯里的水换成浓食盐水,重复以上实验。
实验记录:
探头在液面下的深度/cm探头方位玻璃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水浓食盐水
上
下
5
左
右
上
下
10
左
右
上
下
15
左
右
实验结论:
(1)液体内部各处存在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的不同位置,液体的压强相等,与探头的方位无
关;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
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圆柱体、水、烧杯、细线、盐水,小钢桶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和小钢桶在空气中重力;
(2)将圆柱体1/3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出溢出
水的体积和重力,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将圆柱体2/3、全部分别浸入溢水杯重复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跟岗实习教师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与共享合同
- 2025年二零二五餐饮企业员工福利与激励合同
- 2025年度茶楼股东投资回报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财务管理顾问咨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联营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合同
- 培训班开班讲话稿15篇
- 感恩活动总结(集锦15篇)
- 年会企划方案(7篇)
- 第六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学前教育老师如何做好校车安全工作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铷铯及其化合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散货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查房
- 厨房食材补货方案
- 202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B合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