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苏美尔人在圆筒上雕刻图案,在柔软湿润的黏土上轻轻滚动圆筒,就可以复制图案(下图),永久记录所有者的名字,由此圆筒变成“印章”。任何有财产的人携带印章,滚压出相符的印记,就可以证明自己的权利。据此可知,此时的苏美尔地区(

)①出现了贫富分化

②发明了字母文字③进入了文明阶段

④雕刻技术领先世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2.据下图,可知当时罗马帝国A.地跨欧、亚、非三洲 B.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C.法律制度已形成体系 D.公民权利能得到保障3.下表是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数量及地域分布。推动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地区意大利法国英国苏格兰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匈牙利大学数量201823131163A.全球航路的开辟 B.城市经济的发展C.宗教改革的扩展 D.近代科学的兴起4.646年,日本最高统治者颁布改革诏书规定:一切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政府把土地按一定标准授予农民,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田租贡物,并服徭役。这次改革A.标志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B.类似中国西周的井田制C.与唐朝均田制完全一致 D.效仿西欧的土地庄园制5.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阅读下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区域名称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中美洲玛雅文明公元前4世纪前后兴起,3-15世纪兴盛,15世纪中期衰落。城市建筑宏伟,陶器制作精美,数学和天文历法先进。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达到鼎盛。农业经济发达,都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南美洲印加文明12-13世纪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到鼎盛。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道路系统发达。A.美洲文明具有多源共生的特点 B.中南美洲产生了世界最早的文明C.美洲文明都有完善的国家治理 D.自然环境决定美洲文明的独特性6.有学者在论及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说:“当教会要求人们受难和屈从但却不能阻挡瘟疫(黑死病)的蔓延时,人们的禁欲观念开始瓦解,自我救赎的行动开始出现。”这反映出当时A.人们开始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B.封建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质疑C.宗教改革具备厚实社会基础 D.理性精神成为时代主流思潮7.《喧哗与骚动》(1929)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长篇小说,福克纳以内战为主要背景,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有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批判,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在书中,你最有可能看到A.美国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滞胀”阶段B.美国国内掀起反二战强烈主张C.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冲击南方上层建筑D.南方广泛推崇林肯的政治智慧8.日本学者指出:明治政府通过国民教育贯彻西洋式近代化。日本的近代教育或许在塑造“国民”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塑造“公民”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失败的。这里的“国民”指的是天皇制国家的臣民,“公民”则指的是具有自立性的人民。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开始走向近代化 B.日本近代国民教育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C.明治维新导致日本的民族主义泛滥 D.公民意识缺失标志日本教育近代化失败9.近代法国政权更选频繁,政体也随之反复变换。下图反映了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的主要特点是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A.短暂、艰难 B.艰难、曲折 C.曲折、首创 D.首创、和平10.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不流血的手段”是指A.英国光荣革命 B.德国宗教改革 C.中国戊戌变法 D.法国大革命11.下图是漫画《非洲争夺战》,该漫画主要反映了A.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 B.非洲已完全沦为殖民地的惨状C.非洲人民丧失了反抗意识 D.帝国主义列强分赃不均的矛盾12.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海地独立”“墨西哥资产阶级宪法”“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埃塞俄比亚独立”。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B.拉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C.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D.列强加快瓜分非洲的进程13.“波兰走廊”指的是一战后波兰从德国得到的西普鲁士以及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该“走廊”把德国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余部分完全隔开了。关于“波兰走廊”的建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维护了两国间的友好关系 B.使波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C.为该地区的和平埋下隐患 D.使德国彻底放弃战争野心14.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这些陶瓷的设计带有立体派、未来派风格,常用的装饰图案如图所示。这A.体现政府重视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B.适应了新政权展示国家精神而貌的需求C.反映两极对峙之下文化竞争的激烈D.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15.某校历史研学小组在探究20世纪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时列出了一些关键词,例如“爱与真理”“阿姆利则惨案”“非暴力”“食盐进军”等,由此可知,该运动发生在A.印度 B.埃及 C.尼加拉瓜 D.墨西哥16.雅尔塔会议期间,苏联提出要承认外蒙古独立,美国为使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可见,雅尔塔会议体现了A.大国一致 B.大国强权 C.美苏争霸 D.美苏互信17.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签署了《华沙公约》,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这标志着A.美苏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第三世界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瓦解18.下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就业政策通过政府调节,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公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社会服务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A.科学技术获得新发展 B.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C.福利国家建立和发展 D.国家干预在不断减少19.赫鲁晓夫上任后,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农业企业制定计划的自主权,并以农产品商品量为出发点制定计划。由此说明,赫鲁晓夫A.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 B.使苏联彻底摆脱困境C.放弃了计划经济模式 D.进行了农业管理改革20.从20世纪初,人类进入了它的现代史阶段。下列属于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变化和人类历史巨大进步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C.世界经济危机 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权威统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往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2.随着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与相互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材料三

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时间发明者国家发明成果1782年瓦特英国改进蒸汽机1825年史蒂芬孙英国蒸汽机试车成功1866年西门子德国发电机1876年贝尔美国电话机1882年爱迪生美国纽约市珍珠发电厂(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作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对外交往主要采取什么方式?(3)概括指出“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有何不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解析】苏美尔人通过印章来证明自己的财富,这说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也意味着当时进入了文明阶段,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印章是图画,不属于字母文字,而且没有和其它地区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比较性结论,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2.A【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A项正确;只有罗马帝国的疆域不能说明其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B项错误;罗马法律制度已形成体系在地图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罗马帝国的公民权利能得到保障,D项错误。3.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1-15世纪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德意志等国兴起了很多大学。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欧洲城市发展,工商业繁荣,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教会和国王的支持,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兴起,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世纪的大学兴起的原因,与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无关,故A、C、D项错误。4.A【解析】材料中的改革是日本“大化改新”,其标志着日本进入封建社会,A项正确;井田制下的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排除B项;均田制只是把国家控制的土地进行分配,不是“一切土地”,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5.A【解析】根据材料“3-15世纪兴盛……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达到鼎盛……12-13世纪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到鼎盛”可知,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共同构成了美洲文明,在一定时期,这些文明同时存在,可以得出美洲文明多源共生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南美洲产生了世界最早的文明,排除B项;美洲文明都有完善的国家治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自然环境决定美洲文明的独特性,排除D项。故选A项。6.B【解析】根据“人们的禁欲观念开始瓦解,自我救赎的行动开始出现。”可以看出,随着黑死病的漫延,人们对教会的权威产生了怀疑,这也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了背景之一,B项正确;放弃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宗教改革,而且也不能体现社会基础厚实,排除C项;D项是启蒙运动,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C【解析】根据材料“福克纳以内战为主要背景”“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是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部种植园经济形态之间矛盾的结果,因此在书中最有可能看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冲击南方上层建筑,C项正确;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背景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与二战无关,排除B项;南北战争前夕及期间,南方不认可林肯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8.B【解析】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教育近代化,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了效忠天皇的国民而非公民,即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排除A项;日本的民族主义泛滥并非明治维新导致,排除C项;日本的教育近代化实现了,但有局限性,排除D项。故选B项。9.B【解析】根据材料“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自大革命起,法国政权更替频繁,政体反复变化,经历了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多种政体的较量,直至19世纪70年代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由此可知,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艰难、曲折,B项正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漫长,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过共和制,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所以共和制不是法国首创,排除C、D项。故选B项。10.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建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为解决这个问题,英国纷争了近一个世纪,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最终解决问题的却是不流血的手段,这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A项正确;宗教改革的对象是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排除B项;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排除C项;法国大革命是通过流血牺牲的手段完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11.A【解析】漫画主题体现的是列强瓜分非洲的场景,这是列强侵略扩张的表现,A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非洲已经彻底沦为殖民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非洲人民的反抗意识,排除C项;列强分赃不均与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海地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7世纪,法国侵入海地西部,并设立了庞大的殖民机构,1804年海地独立。1910年,墨西哥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打击了封建主义与外国势力。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1894年,进行了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896年独立,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A项正确;“拉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说法不能全面概括,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运动兴起,而不是国际动荡不安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不仅提到非洲,还有亚洲和美洲,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13.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走廊”把德国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余部分完全隔开了。可见,“走廊”破坏了德国的统一,使波兰和德国处于敌对的状态,故C项正确,排除A项;使波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波兰走廊”是《凡尔赛条约》的产物,把原属于德国的领土割让给波兰,其目的是压制和削弱德国,引起德国的不满和复仇,因此“波兰走廊”的建立不但没有使德国放弃战争野心,反而成为法西斯鼓动德国人心,发动复仇战争的借口,排除D项。故选C项。14.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适应新政权的需要,并向世界展示新国家的精神面貌,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B项正确;材料中的陶瓷艺术品主要用于国外巡展,不是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排除A项;两极对峙局面形成于二战后,排除C项;“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阿姆利则惨案”“食盐进军”等都是发生在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的事件,所以该运动发生在印度,而非埃及、尼加拉瓜和墨西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6.B【解析】根据材料“雅尔塔会议期间,苏联提出要承认外蒙古独立,美国为使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可知,美苏两国为了彼此的利益,牺牲中国的利益,体现了大国强权的色彩,B项正确;大国一致是国联的原则,排除A项;美苏争霸是二战以后发生的,与雅尔塔会议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美苏之家的利益分配,无法得出美苏互信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7.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签署了《华沙公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志美苏冷战开始,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标志第三世界兴起,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8.C【解析】根据“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福利制度的建立,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发展,排除A项;社会结构没有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干预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19.D【解析】根据“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农业企业制定计划的自主权,并以农产品商品量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可得出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试图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D项正确;ABC项太绝对,排除ABC项。故选D项。20.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掀起反抗殖民压迫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崩溃,这属于人类历史的进步,D项正确;一二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排除AB;经济危机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排除C。21.(1)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美洲的开发;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