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岗二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吉星岗二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吉星岗二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吉星岗二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吉星岗二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二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卷一、选择题1.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A.隋朝大运河 B.秦朝万里长城C.战国时期都江堰 D.汉代丝绸之路2.“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斯塔夫里阿诺斯赞扬的考试制度是A.禅让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行省制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5.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东坡6.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A.农业耕作工具B.便捷的交通工具C.农业灌溉工具D.实用的生活用具7.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唐朝时期,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下面有关唐朝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在位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B.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完善了科举制C.人们称赞唐玄宗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D.唐代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9.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也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们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有()①都重用人才②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重视发展经济④都注意减轻农民负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有①鉴真东渡②设置西域都护府③宣政院的设置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12.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A.唐玄宗不理朝政,任用奸臣B.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C.政治腐败,享乐之风盛行D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革13.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武轻文政策 C.重文轻武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14.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A.禁军 B.节度使 C.通判 D.转运使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请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16.下图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是()A.沈括 B.蔡伦C.毕昇 D.祖冲之17.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18.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南宋定都临安 B.宋金达成和议C.宋军收复建康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9.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称为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20.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21.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宋朝。”中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①社会经济繁荣②国家强大统一③科技领先世界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3.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下图)是A.孔尚任B.王实甫C.关汉卿D.汤显祖2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25.元朝时,现在的北京人归哪个行政区管辖?A.尚书省 B.辽阳行省C.澎湖巡检司 D.中书省26.《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巨著,它因宋神宗对它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主持编写此书的是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光 D.司马睿27.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28.“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千古绝唱表现了一位抗元英雄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这位英雄是()A.岳飞 B.霍去病 C.蒙恬 D.文天祥29.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A.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30.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A.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造纸术的改进 D.书籍销售的扩大二、综合题3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盛世局面】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是在哪一事件后被打破的?【技术创新】材料二

图一图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和同一家】材料四贞观十五年(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4)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对外友好】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5)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此在治国时,他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3)材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描述的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五: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还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5)唐朝对外开放,在长安这座国际性的大都市里,当时可以见到哪些外国友人?请写出与之相应的友好交往事例(6)唐朝的繁荣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33.宋元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