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2023·盐城三模)“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A.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D.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2.(2023·无锡期中调研)1948年,中共中央授权《晋察冀日报》刊出了“五一口号”,共二十三条内容,其中第五条“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的刊出()A.加速了对日作战的胜利B.奠定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基础C.有利于民族平等与团结D.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期望3.(2023·徐州期中调研)“(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A.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B.满足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愿望C.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开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4.(2023·无锡一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大队一级干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但需经上级公社任命或批准。20世纪80年代初,改由村民直接投票产生村干部。这种转变()A.推动中国开始普选人大代表B.使人民的权利有了根本保障C.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5.(2023·苏锡常镇二模)在1953年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中,江苏一些农民表示选人“就像开汽车,开的好到社会主义,开的不好下泥塘。普选搞好了,生产更有了保证。”这一现象()A.推动人民政协制度的发展完善B.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证C.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D.反映大规模经济建设尚未开展6.(2023·常州一模)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B.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C.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7.(2023·镇江一模)1963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护现状。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来证明自己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和坚定性。”这表明当时中国()A.已有“一国两制”的构想B.致力于与西方建交谈判C.放弃统一港澳的努力D.主张暂时维护港澳现状8.(2023·苏锡常镇一模)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A.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9.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0.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年至2011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学者们在半个世纪以来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是()时间论文数量(篇)甲500乙70丙6000丁2000A.1949—1965年 B.1966—1976年C.1977—1991年 D.1992—2011年11.(2023·晋城一模)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1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制定村民自治法规 B.深化基层民主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D.提升官员素养12.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A.丰富了“一国两制”内涵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二、非选择题13.(2023·姜堰中学)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是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民法典编纂及其当下镜鉴》材料二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代表了我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最高成就,不仅借鉴了西方民法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充分考虑到我国的传统和当时的国情,不仅立法内容趋于完善,立法技术也较前一时期有了很大改进,它揭开了我国民法法典化新的篇章……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最终导致这样一个法典化的进程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而未能很好的与现实相结合、未能真正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摘编自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20世纪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3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并谈谈你对民国民法典的认识。(8分)(2)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民国和新中国民法典编纂给我们当下的启示。(3分)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2023·盐城三模)“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A.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D.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A[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材料中“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相符,故选A项。]2.(2023·无锡期中调研)1948年,中共中央授权《晋察冀日报》刊出了“五一口号”,共二十三条内容,其中第五条“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的刊出()A.加速了对日作战的胜利B.奠定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基础C.有利于民族平等与团结D.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期望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倡议到1949年得以实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材料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相符,故选B项;1945年抗战胜利,与材料中“1948年”不符,排除A项;“有利于民族平等与团结”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C项;“1948年”是解放战争期间,排除D项。]3.(2023·徐州期中调研)“(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A.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B.满足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愿望C.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开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材料中“因俗而治”“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相符,故选C项;A项指的是经济特区的作用,与材料中“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不符,排除;B项是指人民政协,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民主统一战线与题意不符,排除。]4.(2023·无锡一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大队一级干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但需经上级公社任命或批准。20世纪80年代初,改由村民直接投票产生村干部。这种转变()A.推动中国开始普选人大代表B.使人民的权利有了根本保障C.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D[村干部从社员代表大会选举经上级任命或批准后产生到村民直接投票产生,这种转变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故选D项;1953年开始普选人大代表,与1998年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干部无关,排除A项;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是人民权利的根本保障,人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C项。]5.(2023·苏锡常镇二模)在1953年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中,江苏一些农民表示选人“就像开汽车,开的好到社会主义,开的不好下泥塘。普选搞好了,生产更有了保证。”这一现象()A.推动人民政协制度的发展完善B.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证C.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D.反映大规模经济建设尚未开展C[“就像开汽车,开的好到社会主义,开的不好下泥塘。普选搞好了,生产更有了保证”表明民主政治建设搞得好能够保证生产,促进经济建设,故选C项;1953年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与人民政协制度无关,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证是三大改造,不是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排除B项;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展开,排除D项。]6.(2023·常州一模)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B.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C.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C[“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表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故选C项;“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A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但是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排除B项;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在1947年建立的,排除D项。]7.(2023·镇江一模)1963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护现状。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来证明自己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和坚定性。”这表明当时中国()A.已有“一国两制”的构想B.致力于与西方建交谈判C.放弃统一港澳的努力D.主张暂时维护港澳现状D[根据材料“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护现状”可知当时中国政府主张暂时维护港澳现状,故选D项;“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所述时间“1963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来证明自己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和坚定性”可知当时中国政府主张同英国谈判和平解决香港问题,而非同西方国家进行建交谈判,排除B项;根据材料“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可知当时中国政府未放弃统一港澳的努力,排除C项。]8.(2023·苏锡常镇一模)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A.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C[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故选C项。]9.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C[毛泽东把中国的民主制度比喻成核子和电子的关系,“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是解决民族问题而非民主问题的,排除A项;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论述与两岸关系无关,排除B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D项。]10.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年至2011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学者们在半个世纪以来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是()时间论文数量(篇)甲500乙70丙6000丁2000A.1949—1965年 B.1966—1976年C.1977—1991年 D.1992—2011年B[乙时期数量最小,说明受意识形态影响最大,此时应该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B项;1949—1965年不是最少,因为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排除A项;1977—1991年论文数量不可能最少,因为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排除C项;1992—2011年论文数量不可能最少,因为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排除D项。]11.(2023·晋城一模)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1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制定村民自治法规 B.深化基层民主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D.提升官员素养B[由材料“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可知,该专家主张我国应深化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建设,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学专家主张深化基层民主而非制定自治法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建设而非依法治国,排除C项;材料强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而非提高官员素养,排除D项。]12.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A.丰富了“一国两制”内涵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B[材料“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表明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故选B项;讲话没有丰富“一国两制”的内涵,排除A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强调武力统一的必要性,排除C项;讲话不能消除台独势力的干扰,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3·姜堰中学)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是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民法典编纂及其当下镜鉴》材料二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代表了我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最高成就,不仅借鉴了西方民法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充分考虑到我国的传统和当时的国情,不仅立法内容趋于完善,立法技术也较前一时期有了很大改进,它揭开了我国民法法典化新的篇章……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最终导致这样一个法典化的进程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而未能很好的与现实相结合、未能真正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摘编自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