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龙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宜宾市翠屏区龙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宜宾市翠屏区龙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宜宾市翠屏区龙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宜宾市翠屏区龙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宾龙文学校2023年春七年级半期考试历史科试题一、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具有准确时序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图所示时间轴,研究的主题是()A.北周衰亡史 B.隋朝兴衰史 C.唐朝繁荣史 D.南宋发展史【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581年,隋朝取代北周建立,618年隋朝灭亡,所以图示时间轴反映的是隋朝的兴衰史,B项正确;北周在581年被隋朝取代,排除A项;唐朝是在618年才建立,排除C项;南宋是在唐朝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2.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隋朝修建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连接洛阳与余杭B.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黑龙江五大水系C.隋朝大运河加强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D.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C项正确;隋朝修建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连接的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与黑龙江无关,排除B项;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历史特征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秦汉——动荡与大变革时代 B.魏晋——国家统一社会安定C.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宋元——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因此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项正确;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的时代,并不是动荡与变革,排除A项;魏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并不是统一安定,排除B项;宋代重文轻武,没有再出现藩镇割据,排除D项。故选C项。4.唐代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盛唐气象。下列图片中反映盛唐气象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弈棋仕女图》反映了唐代社会开放的景象,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女子也可以进行很多社会活动,A项正确;《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宋代汴梁的景象,排除B项;《韩熙载夜宴图》反映的是五代时期,排除C项;《蹴鞠铜镜》是宋朝时期的青铜器,排除D项。故选A项。

5.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繁荣阶段之一。下图的题材是()A.花鸟画 B.山水画 C.宗教画 D.人物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阎立本擅长人物画。《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图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是人物画,D项正确;《步辇图》是人物画,排除AB项;图中没有体现与宗教有关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6.唐诗是历史的见证。下列诗句能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的是()A.西行天竺求真本,力辩乌荼占顶峰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行天竺求真本,力辩乌荼占顶峰”反映的是玄奘西行天竺的事迹,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A项正确;“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属于送别诗,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B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体现的是开元盛世,排除C项;“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7.下图是“唐朝的兴亡示意图”,下列选项适合填在②处的是()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唐朝的兴亡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适合填在②处的选项是“开元盛世”,B项正确;唐太宗时期,社会虽然出现了“贞观之治”,但国力还未达到鼎盛,排除A项;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根据题意,排除C项;黄巢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8.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黄巢率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B.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C.宋太祖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D.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赋税收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可知,“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是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与题意相符,D项正确;ABC项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不属于历史评价,排除。故选D项。9.据史载,宋代以前经常有武将出任宰相。北宋宰相共有71人,其中64人为进士出身,一人出身武臣;南宋共有宰相62人,其中51人出身科举,1人出身武臣。这反映了宋代()A.开创科举取士 B.采取重文轻武C.签订“澶渊之盟” D.防止宰相权力过大【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两宋时期的宰相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出身的文臣担任,武将出身的仅有两人,由此体现了对武将的抑制和对文臣的推崇,是重文轻武的表现,B项正确;科举取士是在隋代开创的,排除A项;“澶渊之盟”是北宋时期签订的,和南宋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割宰相权力,不能说明防止宰相权力过大,排除D项。故选B项。10.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发展的时期,下列示意图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北部是辽、西北是西夏,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125年,辽国被金朝所灭,而南宋建立于1127年,故B项不符史实,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元朝是统一的政权,而不是与金、西夏并立,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金被蒙古和南宋联合灭亡,南宋被元所灭,D项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1.《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达官贵人需要C.城市商业的繁荣D.海外贸易的兴盛【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瓦子,这是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下图是某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岳飞抗击金军 B.女真族抗契丹 C.唐太宗反击突厥 D.文天祥抗击元军【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郾城大捷”发生在岳飞率军抗击金军的过程中,所以他要讲述的应该是岳飞抗金,A项正确;郾城大捷和女真族抗击契丹、唐太宗反击突厥以及文天祥抗元没有关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13.“他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他”是()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铁木真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C项正确;阿保机是统一契丹,排除A项;阿骨打是统一女真,排除B项;忽必烈建立元朝,排除D项。故选C项。14.李清照的作品在北宋灭亡以后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辛弃疾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重于词作之中。这都反映了宋词()A.风格千变万化 B.形式便于歌唱 C.艺术价值较高 D.反映社会现实【答案】D【解析】【详解】李清照的作品在北宋灭亡以后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辛弃疾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重于词作之中,这反映了时代环境影响影响作者的创作,也说明宋词反映社会现实,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宋词风格,而是反映创作内容,排除A项;题干也没有体现宋词的形式便于歌唱,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宋词创作内容而非艺术价值,排除C项。故选D项。15.《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在这两部史书里都能查阅到的史实所涉及的时期是下列示意图中的()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史记》记载的内容上自黄帝时期,下到汉武帝时期;《资治通鉴》记载的内容起自战国时期,截止到五代时期,所以两本史书重叠的历史时期是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因此都可以查阅到的是B段,B项正确;A段的史实在《资治通鉴》中是查阅不到的,排除A项;C段的史实在《史记》中是查阅不到的,排除C项;D段的部分史实在《史记》是查阅不到的,排除D项。故选B项。16.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下列表格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地区朝代设置机构A西藏隋朝宣慰使司都元帅府B新疆唐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C西域宋朝建立了安西都护府D台湾元朝设立了澎湖巡检司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D项正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元朝时期设立的,排除A项;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时期设置的,排除B项;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17.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1)结合所学,完善上述示意图。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何故也”。结合材料,指出“其道何如”的具体措施。材料三:(3)结合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管理制度并分析其作用。【答案】(1)①首创进士科;②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创立殿试制度;③宋初。(2)藩镇割据;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各州除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解除禁军将领的军权,牢牢控制军队和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3)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朝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唐朝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创立殿试制度;宋初,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所以①是创立进士科;②是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创立殿试制度;③是宋初。【小问2详解】根据“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可知是因为地方藩镇割据。根据“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并结合所学可知,“其道如何”具体措施是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各州除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解除禁军将领的军权,牢牢控制军队和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和所学可知,元朝时期地方管理制度是行省制度。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8.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繁荣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1)结合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材料二:农业工具的发展名称曲辕犁①秧马农业工具朝代②唐朝③作用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把水从低处运往高处,节省人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拔秧工具。可跨坐,前后滑行自如,既能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2)结合材料二,完善表格。材料三:“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3)结合上述材料,总结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的因素。【答案】(1)措施:以民为本,爱护百姓;任人唯贤,知人善用;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2)名称:①筒车;朝代:②唐朝;朝代:③宋代(3)因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知,以民为本,爱护百姓;根据材料一“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可知,任人唯贤,知人善用;根据材料一“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可知,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曲辕犁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筒车把水从低处运往高处,节省人力。宋朝时,人们发明了新的拔秧工具秧马,可跨坐,前后滑行自如,既能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小问3详解】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9.综合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民族关系】材料一:榷场……双方官府也开辟了新的财税来源。此外,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1)根据材料一提炼主题,并结合说明。【文化繁荣】材料二:①《忆昔》唐·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②《满江红》宋·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③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2)依据史料的证据力分别指出材料二中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叙述其史料价值。【科技进步】材料三: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评价北宋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时这样写道:“举世皆知的……人类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文明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培根《新工具》(3)提炼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答案】(1)主题:民族交往促进民族融合。说明: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宋辽榷场贸易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民族交往促进民族融合。(2)类型:①②属于文献史料,③属于实物史料。价值:诗词作为文献史料,具有极大的可信度和长期性,能描绘出当时的生活状况,深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3)观点:宋代的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论述:宋代的三项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解析】【小问1详解】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