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西方某政治家指出:“英国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说明英国政治体制()A.分权制衡的机制形同虚设B.确立了内阁至上的基本原则C.议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D.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色彩2.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由此可知,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原则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D.应该是工人运动斗争的结果3.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该法案的实施()A.完善了议会制度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C.限制了国王权力 D.形成了议会专权局面4.18世纪中,因为党派政治的影响,英国内阁大臣更加听命于下院。所以,在国王任命大臣时,受议会支持的大臣往往会提出一些前提条件。1746年和1757年,乔治二世就不得不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大臣。这说明当时()A.英国国王失去行政大权B.议会有权任命内阁大臣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大臣已是议会的代言人5.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说:“国王本身是议会的一部分,故而是其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利胡作非为,而只‘防止’胡作非为。”由此可知()A.作者主张限制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牵制C.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6.有学者认为要把握光荣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必须了解它的前身,即1640年以来的英国政治变革,“把握这些变革中的革命与内战、复辟与反复辟、革命与反革命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变量的复杂关系,考量这些政治历史中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二元对峙冲突”。该学者认为英国革命中各种矛盾最终实现和解的关键因素是()A.通过妥协原则重塑了宪制结构B.邀请荷兰势力驱逐了专制君主C.基于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权力D.实行选举改革避免了暴力冲突7.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年份农林渔牧业工矿建筑业商业运输业地产房租业18017550543040501220183179501171059002200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8.如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人口数选邑100~200人40~50个50~100人14个20~50人20个10~19人4个5人1个无人2个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 B.工业革命发展受阻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 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9.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国王淡出政坛C.议会两党制形成 D.内阁权力增强10.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法案起草人提出改变法案中关于公民的用词,把“人(Person)”改为“男子(Male)”,后来这一建议得到了落实。这种做法()A.缩小了原有的选民范围B.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C.激化了各阶级间的矛盾D.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11.“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建立了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1694年,他任用“辉格党”人组成“一党内阁”,开启了英国党派“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开端”;后来“党内阁”变成了两党混合内阁。1710年安妮女王又任命“托利党”人组成一党内阁。这表明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制度名存实亡B.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C.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D.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12.英国议会弹劾权的使用高峰是在17世纪初至18世纪初的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而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则很少使用。这说明英国()A.议会拥有的权力不断扩大B.国王政治影响力日趋增强C.资产阶级与王权矛盾缓和D.三权分立体制的最终确立二、非选择题13.近代晚期以来,英国议会下院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博弈不断,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和议会至上原则的相对性失落……既是为了克服中央政府长期存在的部门不健全的弱点,扩大国家机器的职能范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取决于明显的主观因素。对于英国统治阶级来说,政府工作效率关系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这比任何抽象的宪法原则更重要。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统治阶级宁愿让首相和内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占据政治中心。——阎照祥《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材料二2019年下半年以来,英国下议院与内阁之间围绕“脱欧”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燃了英国宪政危机。7月23日鲍里斯·约翰逊当选新任保守党领导人,成为英国新任内阁首相8月28日约翰逊提请女王同意议会自9月10日—10月14日休会。本次超长的休会时间使英国政坛和舆论界普遍认为:首相在试图剥夺议会在“脱欧”问题上的发言权,有独裁倾向,是在向议会民主发起挑战9月4日阻止“无协议脱欧”的法案在英国议会下院通过。约翰逊随即提议解散议会,在10月15日提前举行大选。英国议会否决了约翰逊提出的提前大选的动议9月10日约翰逊再次提议解散议会,议会再次否决了约翰逊提出的提前大选的动议9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裁定,首相约翰逊要求议会休会5周以“阻止议会履行职责”的做法违法9月25日当地时间11∶30,议会复会——据新华网整理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18世纪推动英国“议会至上原则”逐步确立的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晚期“内阁权力扩张”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此次危机的表现,指出议会下院与内阁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认识。(3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西方某政治家指出:“英国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说明英国政治体制()A.分权制衡的机制形同虚设B.确立了内阁至上的基本原则C.议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D.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色彩D[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以首相为首的内阁行使行政权,而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由议会下院获胜的多数党担任,且首相具有立法创议权,因此内阁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的色彩,故选D项;如果议会不信任内阁,内阁就要下台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因此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排除A项;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排除B、C两项。]2.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由此可知,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原则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D.应该是工人运动斗争的结果C[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通过议会扩大其权利,由此可见,三次议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故选C项;材料提到的是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而不是所有公民,也未涉及平等代表原则,排除A、B两项;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斗争的结果,排除D项。]3.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该法案的实施()A.完善了议会制度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C.限制了国王权力 D.形成了议会专权局面C[《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与材料“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相符,故选C项;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与材料中的《权利法案》不符,排除A项;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与材料中的《权利法案》不符,排除B项;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排除D项。]4.18世纪中,因为党派政治的影响,英国内阁大臣更加听命于下院。所以,在国王任命大臣时,受议会支持的大臣往往会提出一些前提条件。1746年和1757年,乔治二世就不得不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大臣。这说明当时()A.英国国王失去行政大权B.议会有权任命内阁大臣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大臣已是议会的代言人D[题干中“内阁大臣更加听命于下院”和国王要接受不喜欢的大臣说明大臣更多体现议会的利益,故选D项;题干中“国王任命大臣”说明国王还有行政权,排除A项;材料中“国王任命大臣”说明议会没有权力任命内阁大臣,排除B项;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基本形成,内阁是由首相控制的,排除C项。]5.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说:“国王本身是议会的一部分,故而是其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利胡作非为,而只‘防止’胡作非为。”由此可知()A.作者主张限制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牵制C.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B[“国王本身是议会的一部分”,适当享有立法权,拥有否决权,防止胡作非为,可见国王与议会相互牵制,故选B项。]6.有学者认为要把握光荣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必须了解它的前身,即1640年以来的英国政治变革,“把握这些变革中的革命与内战、复辟与反复辟、革命与反革命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变量的复杂关系,考量这些政治历史中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二元对峙冲突”。该学者认为英国革命中各种矛盾最终实现和解的关键因素是()A.通过妥协原则重塑了宪制结构B.邀请荷兰势力驱逐了专制君主C.基于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权力D.实行选举改革避免了暴力冲突A[“把握这些变革中的革命与内战、复辟与反复辟、革命与反革命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变量的复杂关系,考量这些政治历史中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二元对峙冲突”表明矛盾的解决是矛盾双方妥协的结果,故选A项;英国光荣革命中议会邀请荷兰势力驱逐专制君主是在矛盾双方妥协之后进行的,排除B项;基于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指的是《权利法案》,不是光荣革命,排除C项;实行选举改革避免暴力冲突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不是光荣革命,排除D项。]7.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年份农林渔牧业工矿建筑业商业运输业地产房租业18017550543040501220183179501171059002200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D[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想获得更多的参政权,议会改革势在必行,故选D项。]8.如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人口数选邑100~200人40~50个50~100人14个20~50人20个10~19人4个5人1个无人2个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 B.工业革命发展受阻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 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A[表格所示的英国选邑被称为“衰败选邑”,英国因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出现了很多选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但在19世纪初,英国议会名额的划分还是按照原来的定式,这显然导致不断壮大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不足,因此改革议会的呼声高涨,故选A项。]9.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国王淡出政坛C.议会两党制形成 D.内阁权力增强A[根据“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可得出,英国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较稳定的关系,即国王已经逐步成为国家的象征而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说明英国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A项正确;国王并没有淡出政坛,其仍然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国家的元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党,排除C项;材料与内阁无关,排除D项。]10.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法案起草人提出改变法案中关于公民的用词,把“人(Person)”改为“男子(Male)”,后来这一建议得到了落实。这种做法()A.缩小了原有的选民范围B.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C.激化了各阶级间的矛盾D.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D[材料把“人”改为“男子”的做法,取消了参政的性别限制,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故选D项;材料做法将妇女纳入公民范畴,扩大了选民范围,排除A项;工业革命需要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与妇女参政无关,排除B项;材料扩大选民的范围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C项。]11.“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建立了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1694年,他任用“辉格党”人组成“一党内阁”,开启了英国党派“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开端”;后来“党内阁”变成了两党混合内阁。1710年安妮女王又任命“托利党”人组成一党内阁。这表明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制度名存实亡B.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C.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D.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C[由材料“威廉三世建立了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1710年安妮女王又任命托利党人组成一党内阁”可知,光荣革命后,国王可以不经议会批准直接任免阁员,说明其仍旧拥有行政权,故选C项;《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君主立宪政体,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将光荣革命的成果用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排除D项。]12.英国议会弹劾权的使用高峰是在17世纪初至18世纪初的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而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则很少使用。这说明英国()A.议会拥有的权力不断扩大B.国王政治影响力日趋增强C.资产阶级与王权矛盾缓和D.三权分立体制的最终确立C[材料“英国议会弹劾权的使用高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而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则很少使用”说明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减少,矛盾缓和,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议会弹劾权的使用的变化,没有说明权力扩大,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18世纪国王的权力被削弱,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议会与王权的关系,没有体现司法权,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近代晚期以来,英国议会下院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博弈不断,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和议会至上原则的相对性失落……既是为了克服中央政府长期存在的部门不健全的弱点,扩大国家机器的职能范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取决于明显的主观因素。对于英国统治阶级来说,政府工作效率关系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这比任何抽象的宪法原则更重要。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统治阶级宁愿让首相和内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占据政治中心。——阎照祥《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材料二2019年下半年以来,英国下议院与内阁之间围绕“脱欧”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燃了英国宪政危机。7月23日鲍里斯·约翰逊当选新任保守党领导人,成为英国新任内阁首相8月28日约翰逊提请女王同意议会自9月10日—10月14日休会。本次超长的休会时间使英国政坛和舆论界普遍认为:首相在试图剥夺议会在“脱欧”问题上的发言权,有独裁倾向,是在向议会民主发起挑战9月4日阻止“无协议脱欧”的法案在英国议会下院通过。约翰逊随即提议解散议会,在10月15日提前举行大选。英国议会否决了约翰逊提出的提前大选的动议9月10日约翰逊再次提议解散议会,议会再次否决了约翰逊提出的提前大选的动议9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裁定,首相约翰逊要求议会休会5周以“阻止议会履行职责”的做法违法9月25日当地时间11∶30,议会复会——据新华网整理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18世纪推动英国“议会至上原则”逐步确立的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晚期“内阁权力扩张”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此次危机的表现,指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高热的护理》课件
- 住宅小区塔吊司机招聘合同
- 燃气工程分包合同
- 政府区彩钢瓦维修合同
- 娱乐行业合同审批指南
- 食品加工塔吊操作工合同
- 环保咨询顾问合作协议
- 公共安全科技合同管理办法
- 通信技术计量器具使用手册
- 保健医生聘用合同样书
- 变更索赔成功案例-某工程窝工变更索赔报告
- GB 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模具定期保养点检表
- 山西省太原市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工程部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PPT116)
- 全面设备保养TPM培训教材课件
- 茶叶企业营销课件
- 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如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案
- 压力容器壁厚快速计算
- 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备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