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学科素养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特征。3.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意义。课前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01课堂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02课后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03课时作业(十六)0401课前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大致包括三部分:______、人头税和徭役。(1)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2)口赋: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______、算赋,赋钱很重。(3)徭役①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各种繁重劳动。②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③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田赋口赋2.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_________。3.唐朝(1)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____________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_________。(2)两税法①背景: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_________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_________。②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______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租调役成年男子均田制均田制两税法田亩4.北宋: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_________,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5.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_________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______”,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募役法租庸调科差6.明朝(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2)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3)后期:一条鞭法。①背景:明朝后期,____________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②内容:实行____________、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③评价: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商品经济赋役合并7.清朝:“摊丁入亩”(1)背景: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______作为定额,不再增加。(2)实行: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____________”。(3)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_________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丁银摊丁入亩人头税知识点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2)变化:存在着____________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中国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国内关税(3)历程①古代: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______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②近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__________________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____________;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____________”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国民政府先后与______、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______。西周《南京条约》关税自主改订新约美国税率③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____________,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改革开放后,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_________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务院据此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海关税法法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个人所得税(1)含义:是以_________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2)历程①近代: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______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民国②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____________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____________。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计划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确立[拓展延伸]明清时期赋役制度改革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哪些?①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高度发展,原来的赋役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统治者不得不对赋役制度进行改革。首先,从剥削实物变为剥削货币。②取消力役,使赋与役合一。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影响,人们和市场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农民和地主的所得物中普遍地有一部分是白银,从而为把徭役中的“力差”改为征收白银而雇人应役提供了客观条件。一条鞭法是“摊丁入亩”的前驱,“摊丁入亩”是一条鞭法的继续和深化。赋役制度改革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提示:(1)演变:秦汉时期的赋役大致分为田赋、丁税和徭役;隋朝主要实行租调制,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变成租庸调制。唐朝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唐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宋承唐制,征收两税,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元朝除了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外,还实行“科差”;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清代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2)发展趋势:①封建统治者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松弛,收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转变。②赋税由以实物为主逐步向以货币为主转变。③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见教材第93页•[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关税的特点是什么?①中国古代的关税思想具有明显的抑制倾向。②中国古代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不居突出地位。③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非常注重关税在商品流通和国家经济中的杠杆作用。④中国古代的关税贯穿着以人治税的思想。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1985年中国要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提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密切,关税在其中起着调节经济、促进对外经贸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1951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体现鼓励出口,扩大必需品进口,保护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原则,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见教材第95页•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提示:①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民的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没有征收的必要。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见教材第95页•02课堂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合作讨论]材料一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两税法的主要特点。答案:以“量出制入”原则确定税额;土著户和客居户纳税标准趋同;主要按财产征税;明确流动商贩的税率;征税时间固定。材料二清王朝建立后,田赋征纳仍遵行一条鞭法,按明朝万历年间的则例征收,地赋和丁赋分别征课。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日益突出。土地不断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农民不断丧失土地,还要承担沉重的丁赋,所以无地农民被迫逃亡,既影响了国家税收,又不利于社会稳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针对“户口日增,地未加广”的情况,规定以现在丁册为常额,固定丁银数量,此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将固定的丁银首先在广东摊丁入亩征收,并逐渐推行至全国。地税从此称为“地丁”,这就是清朝“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摘编自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探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摊丁入亩赋税改革的原因及影响。答案:原因:原有赋税制度的弊端;社会矛盾尖锐;固定丁银数量,为改革创造条件。影响:废除了人头税,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赋税更趋公平,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课堂笔记]材料一:反映了两税法实施的背景与内容。特点,依据两税法的内容概括,可以从时间、标准、数量等方面分析。材料二:前两句话反映了原有赋税制度的弊端;第三句话反映了社会矛盾尖锐;第四句话反映了固定丁银数量;最后两句话反映了“摊丁入亩”的实施。影响,从主观与客观方面回答即可。[巩固练习]1.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 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C.社会形势的变化 D.弥补财政的亏空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重在征收人丁税,而唐朝则侧重征收田税,导致征税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形势的变化,故选C项;改革者的意愿是主观因素,不是赋税征收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从商鞅变法到唐朝中期,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弥补财政亏空是目的而非原因,排除D项。2.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下表是关于“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这直接反映出清代(

)年代出现次数次/年康熙朝1201.97雍正朝463.54乾隆朝641.07嘉庆朝100.40A.赋役制度的改革 B.人身关系的变化C.土地制度的变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A解析:据材料“‘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结合从康熙朝到嘉庆朝“人丁”一词出现次数减少,可得赋役制度的改革,逐步实施“摊丁入亩”,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逐步取消了丁税,故选A项;仅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史论背诵]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演变的特点(1)主要内容①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赋。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2)特点①征税对象: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丁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②征税内容: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④人身依附: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实物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⑤赋税项目: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合作讨论]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经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从此以后,直到1931年国民党政府乞求帝国主义国家取得形式上的关税自主权为止,中国的海关税则非经帝国主义国家一致同意,不得更改。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意“海关聘用英、法、美三国人员帮办税务”,中国海关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19世纪70年代后,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呼声渐起。如郑观应提出“收我利权,富我商民,酌盈剂虚”;张謇、朱葆三、沈联芳等商界人士主张成立国际税法平等会,敦促巴黎和会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摘编自夏保国《中国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收复——以中美关税交涉为中心(1919—1928)》[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国关税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背景。答案:特点:协定关税制,列强控制中国海关行政权,关税不能自主;中国人民谋求关税自主权不断斗争。背景:列强入侵使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国际环境变化。材料二

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与美驻华公使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订立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等条款,应即撤销作废,而适应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接着,英、法、荷等国相继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关税条约》,承认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中国政府遂于1928年12月颁布《海关进口税则》,将各国于1926年同意的七级附加税率再分别加上5%的进口正税,即八级税率公布为第一个国定税则,并决定于1929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摘编自邱松庆《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政策》[探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政策。答案:一定程度上争取了关税自主权,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但中国海关税率依然受外国的制约,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课堂笔记]材料一:第一、二两句话反映了协定关税制,第三句话反映了中国海关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后几话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关税自主权不断斗争。材料二:前两句话反映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争取了关税自主权,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近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最后一句话反映了其局限性:中国海关税率依然受外国的制约,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巩固练习]1.《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在论及中国近代海关的报关制度时指出,“几乎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申报进口货物的确实数量,关税一律按照商人呈报的数量,而不是根据海关查验数量来征收”。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中国近代海关长期被列强控制B.商人都能遵守中国海关制度C.近代条约中有协定关税的规定D.清政府实行片面最惠国政策A解析: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海关的报关制度没有按照严格的海关制度执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近代海关长期被列强控制,导致大量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故选A项。2.民国政府(北京政府)在1925年的北京会议上与外国达成协议,获准于1929年收回关税自主权。国民政府成立后,从1928年7月到1930年完成了关税自主的法律程序,美、德、意、英、法、日等国相继与中国签订了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此举(

)A.说明中国已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B.表明列强改变了对华的政策和态度C.与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密切相关D.助推了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发展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利益,从而助推了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发展,故选D项;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还未能实现主权独立,排除A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列强一直都未改变对华的侵略政策,排除B项;1925年民国政府与外国达成协议,当时经济大危机尚未爆发,排除C项。[史论背诵]认识现代中国的关税制度(1)海关是国家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为了适应对外交往及商品交换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各国关税制度都是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共融共进为根本目的。(2)现代中国的关税制度对调节商品进出口、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收入、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现代关税制度作为整体经济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维护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出境环境。[知识导图][要点记忆]1.古代的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从唐朝租庸调到清朝摊丁入亩,赋役征发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2.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3.关税制度古已有之,中国一直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但在近代经历了丧失和收回的曲折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4.国民政府时期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03课后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一、选择题1.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朝时“泰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活较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灭亡教训D解析:汉初农民生活贫困是其推行轻徭薄赋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汉初社会经济极端贫困,皇帝出驾配不齐四匹同色马,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故B项错误;轻徭薄赋是汉初统治者开明政策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题干中“西汉王朝建立不久”,统治者一再减轻农民田租意在吸取秦亡的教训,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2.北魏均田制规定,男丁(15~70岁)授露田40亩,实际授田却达80亩,政府收税只收40亩。这一措施(

)A.有利于政府准确掌握全国户口B.不利于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C.导致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崩溃D.解决了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A解析:由材料“均田制规定,男丁(15~70岁)授露田40亩,实际授田却达80亩,政府收税只收40亩”可知政府只根据规定的授田数量收税,有利于政府核实全国的人口数量,故选A项;均田制有利于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B项;均田制只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进行分配,并未触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项;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并非“解决了”,排除D项。3.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A解析:由材料“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可知为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选A项;《马关条约》使列强从中国攫取了更多的权益,排除B项;《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于1946年,排除D项。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D.《中美关税条约》B解析:A项是1985年颁布的,C项是1987年颁布的,D项是1928年签订的,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据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或降低关税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答案: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急需掠夺原料、拓展海外市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兴起。积极影响:有利于英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推动世界逐步步入自由贸易时代;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拓展和工业文明的传播。课时作业(十六)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3·河南南阳第五完全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西周时期,从事地区间贩运贸易的主要是官贾,商货过关时,检查的重点是有无携带违

禁品或是否交纳市税。《孟子·梁惠王下》载:“昔者文王之治歧也,

……关市讥(同“稽”)而不征。”据此可知,当时“关”的主要职能是(

)A.稽查过往商旅 B.保证政府收益C.维护官商地位 D.抑制商品交换A解析:根据材料“商货过关时,检查的重点是有无携带违禁品或是否交纳市税”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的“关”的主要职能是稽查过往商旅并进行征税,A项正确;材料与保障政府收益、维护官商地位及抑制商品交换的说法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唐朝两税法把以往的“非法赋敛”并入两税,纳入中央的控制范围;中央没有确定全国统一的税率,而是改用摊派赋税的办法;中央派人确定各州税额并划分其上供、送使、留州份额,两税法的这些规定(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权的控制B.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C.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解决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两税法把以往的“非法赋敛”并入两税,纳入中央的控制范围,中央确定各州税额并划分其上供、送使、留州份额,也即中央决定和控制税收项目、额度、收入分配,说明两税法的实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权的控制,A项正确;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排除B项;两税法使农民人身控制松弛是因为征税标准的变化,而不是材料内容,排除C项;“解决了”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A项。3.(历史解释)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A解析:纸币交子是为了方便贸易而出现的,类似于现在的“汇票”,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交子产生于前,贸易纠纷产生于后,故B项错误;因为富商“不能偿所负”而对富商的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富商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交子推动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4.“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以下变法思想按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③“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④“民有所犯,依法而断。”“法既豫定,民皆先知。”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C.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B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是明朝一条鞭法;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③“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均输法;④“民有所犯,依法而断”“法既豫定,民皆先知”说明出现了成文法,出现在春秋时期;故正确排序是④②③①,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5.(2023·山东滨州高二期末)(历史解释)西周时,百姓被固定在井田上从事指定的粮食生产,唐代初年,百姓能够自由安排农耕,但不能随意种植农作物;清代中叶,百姓可以种植经济作物换取货币缴税。这反映了(

)A.国家对百姓的控制松弛B.农作物种类的增多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D.封建剥削不断减轻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从西周到清代,百姓种植的自主权逐渐扩大,说明国家对百姓的控制松弛,故选A项;材料与农作物种类增多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虽然与材料“百姓可以种植经济作物换取货币缴税”信息相符,但并非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百姓的控制松弛,排除C项;封建剥削不断减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6.(历史解释)下面为晚清同治年间洋(货)关税收入变化趋势情况统计图(单位:两)。这一变化趋势(

)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确立了洋税主体地位A解析:依据图片数据的变化来看,洋(货)关税收入有所上升,说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逐渐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故选A项;“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的说法不符合1862—1874年的史实,排除B项;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出洋税在中国关税整体收入中的比例,因此不能说明中国确立了洋税主体地位,排除D项。7.(2023·安徽蚌埠高二期末)(史料实证)下表材料主要反映了(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提高商品关税税率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BA.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现了关税自主B.中国海关关税自主化的努力与实现C.关税自主极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D.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我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进口税暂行条例》体现了中国海关关税自主化的努力,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实现了关税自主,故选B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并没有实现关税自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关税自主极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我国关税自主权的努力和实现,并非人民反帝爱国斗争,排除D项。8.(2023·安徽宣城高二期末)(家国情怀)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关税制度(

)A.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B.体现出浓厚的意识形态C.有利于外国资本引进D.吸收了民国时期的经验A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调整以适应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为原则,这有利于保护民族经济,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说明当时的关税政策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关税政策调整适应国内经济情况的需要,没有体现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