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成熟 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世袭制度的崩溃2.下表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比较,据此可知(

)察举制科举制重视整体素质强调知识才能长官举荐,“他荐”自由报考,"自荐"“人、门兼美”“取士不同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窗”A.选拔标准由学识才能逐渐演变为世家门第B.选拔方式由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C.选拔形式趋向自由化,形式日益松散D.体现绝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3.据《魏书》记载,北魏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都曾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时,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统治者此举的目的是(

)A.推动民族交融 B.巩固自身统治C.结束分裂局面 D.加速封建化进程4.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 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5.康熙帝晚年曾回忆说,当年辅政大臣索尼、鳌拜等人“迫朕杀”与之有怨的尚书苏纳海,他“并未依其言降旨”,索尼、鳌拜等依然宣称是其“旨意”,将苏纳海处绞。这一故事反映出康熙时期(

)A.专制皇权逐渐发展 B.朝廷决策缺乏效率C.军机处的权力扩大 D.内阁掌握政务大权6.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 B.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C.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 D.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7.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甄拔政府任用之公务员"的任命人员考试,适用于除政务官以外的中央机关至乡镇保甲的行政人员。高等考试,甄拔各项任职公务员,在京城举行,每年或隔年举行一次,主考官由中央特派。对这一规定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 B.具有较强党派性和政治性C.确立了文官考试的原则 D.有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8.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B.发扬三民主义理论C.扩大人民政治权利 D.营造专制的合法性9.创办的《红色中华》曾刊载篇报道:“江西省苏为了供给全省各县,特别是边区新区干部的需要,最近连续的开办了几次训练班: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据此可知,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

)A.加速国民革命发展进程 B.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C.为革命中心转移做准备 D.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发展10.据统计,从1979年至1982年,全国共制定颁布355件地方性法规,其中经济领域占37.2%。依据地方立法的运行实践,八二宪法在肯定1979年《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进行了重新配置。就国家立法而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但不是唯一立法机关。这表明我国(

)A.依法治国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B.民主法制建设顺应时代发展需求C.国家资源配置形式出现转型 D.基层民主建设范围得以不断扩展11.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一般各城邦都有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如斯巴达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政治制度;雅典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这反映出,希腊城邦当时(

)A.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B.形式上带有原始民主的遗风C.寡头政治与贵族政治并存 D.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治权力12.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这说明当时的西欧(

)A.封君封臣之间存在契约关系 B.封君权力至高无上C.封君封臣社会地位基本平等 D.王权逐步得到强化1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A.控制人们思想 B.保存古代文化 C.提供道德规范 D.进行宗教迫害14.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责任内阁制形成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15.从20世纪开始,美国国会为限制总统权力扩张,授予文官集团一些“准立法权”,使得“那些管理政府日常工作的独立管理机构制定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与法规……成为构成联邦政府立法程序的‘主动脉’”。这反映出美国文官制度(

)A.保证了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致使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遭到破坏C.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D.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博弈中得到发展16.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租让政策公布后,英国、美国、德国、瑞等十七个国家同苏俄签订了租让合同和技术援助协定。当时,苏俄几乎同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苏俄此举(

)A.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 B.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跨越 D.顺应了世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由他们共同组成御史府。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御史府的建立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材料二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1)根据史料一,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监察制度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的不同之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代严格监考。考试场所,室内有主考官,室内外各置一名监视,设有号军把守,以高官总摄全局。朝廷对于各考官的失职违纪行为严惩不贷,对受贿考官,严厉惩处。天子亲自覆试可疑的举人、贡士,或由各省总督等覆试个别省份的举人。各省乡试揭晓后,限期将试卷交付磨勘,查有不合格者,举人除名,考官受罚。清代科目取士,由于制度齐备,执法严明,一度使得康乾盛世群英荟萃。——摘编自郭淑新、舒笛《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材料二

加菲尔德被刺杀注:1881年7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身受重伤,两个多月后不治身亡。材料三

二战以来,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文官试图打破“政治中立”的樊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随着政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官永业原则受到挑战。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另一方面,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职位向社会开放,不拘一格招揽优秀人才,这淡化了考试任用的制度刚性。——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西方政治生活中哪一现象?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解读。(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来西方文官制度原则变化的原因。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的“修正"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这个世纪前期,欧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经济发展势如破竹,政治民主化接近尾声,社会多元化已成定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它们进入“修正'‘现代化的阶段,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两个方向上都需要对几百年的历史进行反思。20世纪结束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每一天都曾发生惊人的变化。但我们也知道我们正面对巨大的问号,这就是:“现代化''把世界引向何方?——摘编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与现代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国家“'修正'现代化”的理解o

〖答案〗〖解析〗1.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以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为主,战国时期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这反映了依靠血缘维系统治的宗法制的衰落,C项正确;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而非成熟,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君主集权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依靠血缘维系统治的宗法制的衰落,而非世袭制度的崩溃,而且世袭制度被延续下来,排除D项。故选C项。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察举制强调门第,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而科举制取消门第限制,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故体现选拔方式由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应该是选拔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演变为学时才能,排除A项;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体现选拔形式日益严密、规范,排除C项;科举制也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3.B〖解析〗北魏是鲜卑族,但是其统治者追溯初祖时将自己视为黄帝的后裔,而且在政治层面强调对黄帝的祭祀,甚至改姓元氏,这种认祖归宗于华夏始祖的做法从根本目的分析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以获得政权合法性,B正确;A是客观影响,排除A;北魏并未结束分裂割据,排除C;D是客观影响,排除。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出资在若干重要城市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这有利于平抑物价、抑制兼、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市易务还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的干预,C项正确;从某种程度上看,市易法会激化政府与商人、地主的矛盾,排除A项;市易法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与“强兵”没有直接关联,从历史上看,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B项;市易法不能直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5.A〖解析〗据题意可知,索尼、鳌拜等人在诛杀苏纳海时虽然没有得到康熙帝的同意,但依然要借助康熙帝的名义对苏纳海进行了绞杀,这说明只有借助皇权的名义才能完成对苏纳海的迫害,从而说明这一时期专制皇权是逐渐发展的,A项正确;索尼、鳌拜等人打击政敌必须借助皇帝的名义,说明专制皇权发展,并不能说明朝廷决策缺乏效率,而且康熙帝对诛杀苏纳海是不同意的,排除B项;军机处是雍正帝时才设立的,排除C项;康熙帝时期的内阁并不掌握政务大权,它始终也不是国家正式一级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6.A〖解析〗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之后的现代化发展为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在之后则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据此可知新政中的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和派遣留学生,这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表现,而这一过程为接下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思想和军事基础,客观上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从此中国在学习政治制度上有了进展,所以说A的表达符合题意,故选A;新政之后中国并没有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故排除B;戊戌变法在新政实施之前发生,故C错误;新政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的内容,故D不符合史实。『点石成金』: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题干中早期现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分别指的是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的分界。理解这一概念的前提下,考生必须明确知道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根据其内容去推断是否符合题干中“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这一说法。还需注意的是历史史实前后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是否准确,据此可以排除BCD。7.A〖解析〗在《考试法》规定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中,任命人员考试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高等考试则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考试制度,这体现了中西结合的选拔公务员考试特点,A项正确;这一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党派性,排除B项;文官考试的原则是公开、平等、择优,这一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考试法的规定,适用人员为行政人员,并未涉及普通民众,排除D项。故选A项。8.D〖解析〗根据材料“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的“训政”是借孙中山的建国程序,为自己的专制独裁统治寻找依据,以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D项正确;国民党的“训政”主要是为一党专政营造合法性,没有体现捍卫民主政权、发扬三民主义和扩大人民权利,排除ABC项。故选D项。9.B〖解析〗“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涉及土地改革、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说明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并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故选B,排除D;根据“边区”可知此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革命中心在陕北,没有再发生转移,排除C。10.B〖解析〗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结合材料中“1979年至1982年”“共制定颁布355件地方性法规”“但不是唯一立法机关”等信息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国家在立法方面,注重地方性法律的制定和灵活性的运用,说明党中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后,重视经济领域立法,促使立法的数量和方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B项正确;依法治国原则得到落实是在1997年十五大以后,排除A项;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家资源配置形式出现转型,排除C项;基层民主扩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B〖解析〗希腊城邦是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最早国家形态,城邦政治制度在形式上往往带有氏族制残余,如一般各城邦都有的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便是从氏族长老会议、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大会演化而来的,B项正确;当时雅典是民主制,斯巴达是寡头制,A错在:普遍,排除;希腊城邦除了寡头制、民主制之外,还存在专制、僭主政治等,排除C项;这一时期奴隶主贵族掌握政治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12.A〖解析〗据材料“解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时也要有正式的仪式”可知,封君对封臣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反映出封君封臣之间具有一定契约关系,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君权力至高无上,排除B项;封臣需要封君给予平等地位才可以平等,排除C项;王权逐步得到强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B〖解析〗依据材料“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故B项正确;控制人们思想、提供道德规范和进行宗教迫害的内容题意都无从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14.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保留了国王,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王权受到制约,故C项正确;根据“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可知,17世纪末的英国没有改变王国,排除A项;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阁制正式形成,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国王“统而不治”,排除D项。故选C项。15.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美国)。据本题材料“授予文官集团一些‘准立法权’”,“成为构成联邦政府立法程序的‘主动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为了限制总统在立法和行政权力上的扩张,授予文官集团一定的立法权,通过这种委托形式,文官扩大了对国会立法决策的影响力,推动了文官制度的演变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国文官制度的政治化倾向,而非保证公共权力运行,排除A项;三权分立原则未遭到破坏,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政党制滋生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故选D项。16.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几乎同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这一措施密切同世界各国的联系,顺应了世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材料与形成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无关,排除A项;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排除B项;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跨越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7.(1)特点: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君主专制;分割或制衡相权;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2)变化趋势: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监察权独立行使。本质问题:皇权不断强化。〖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目的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可概括出自上而下垂直监察;根据材料“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可概括出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可概括出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目的:根据材料“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可概括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君主专制;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可概括出分割或制衡相权;根据材料“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可概括出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2)本题是对比类、本质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可概括出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根据材料“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监察权独立行使。本质: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皇帝,成为皇帝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本质是皇权不断强化。18.(1)特点: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重视“例”的作用;法律儒家化(儒家的道德精神渗入法律)。(2)不同:欧洲近代法律体系注重强调法律至上,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欧洲近代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则有一定的连续性;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中华法系则突出教化作用。〖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可知,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可知,重视“例”的作用;根据材料“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可知,法律儒家化。(2)不同:可以从二者的服务对象和侧重点、法律的发展情况、法律主要体现的原则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即可。根据材料“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可知,欧洲近代法律体系注重强调法律至上,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根据材料“‘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可知,欧洲近代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则有一定的连续性;根据材料“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可知,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中华法系则突出教化作用。19.(1)特点:监考严格;制度完备;科举执法严明;更具公平性;选拔大量人才。(任答3点)(2)现象:政党分肥制。解读:18、19世纪,随着西方政党政治形成,“政党分肥制”出现。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但是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由于任期有限,新上台的官员急于为自己谋取利益。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或如图:分赃不均,内部矛盾激化)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官员素质)工业革命后,由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亟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和廉洁高效政府,文官制度逐步建立,政党分肥制退出历史舞台。(3)原因: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文官政治化倾向明显;政府所处环境的变化;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任答3点)〖解析〗(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中“室内有主考官,室内外各置一名监视,设有号军把守,以高官总摄全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考严格。根据材料一中“天子亲自覆试⋯⋯不合格者,举人除名,考官受罚”可得出清代科考制度完备,执法严明,具有公平性。根据材料一中“康乾盛世群英荟萃”可得出清代科举选拔出大量人才。(2)现象: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81年(美国)。根据材料“加菲尔德被刺杀”图示及注释内容“……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政党分肥制中存在的弊端,这种制度因分赃不均,导致内部矛盾激化。解读: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81年(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党分肥制”的弊端、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的需要等方面进行解读,进而说明文官制度逐步建立,政党分肥制退出历史舞台。(3)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以来(西方国家)。根据材料二中“二战以来⋯⋯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文官政治化倾向明显。根据材料二中“随着政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可得出政府所处环境和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根据材料二中“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可得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20.概述“修正”的核心举措。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建立“福利国家”方面修补资本主义;从构建超国家机器、推动西欧走向联合方面修补民族国家。(若答具体措施亦可酌情给分)分析“修正”的主要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暴露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严重弊端,资本主义的改造迫在眉睫;极端民族主义引发民族利益冲突与世界大战,这使得民族国家的修正十分必要。阐释“修正”的历史影响。积极方面,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变化使其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矛盾得到缓解;战后国际合作不断加强,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局限: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今天的世界也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仍面临各种挑战。〖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举措、原因、影响等方面谈对西方国家“'修正'现代化”的理解。“修正”的核心举措:根据材料“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建立“福利国家”方面修补资本主义;构建超国家机器、推动西欧走向联合方面修补民族国家。“修正”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它们进入“修正'‘现代化的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大危机暴露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严重弊端,资本主义的改造迫在眉睫;极端民族主义引发民族利益冲突与世界大战,这使得民族国家的修正十分必要。“修正”的历史影响:积极方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矛盾得到缓解、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世界和平局面等方面分析。局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些变化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今天的世界也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仍面临各种挑战。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成熟 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世袭制度的崩溃2.下表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比较,据此可知(

)察举制科举制重视整体素质强调知识才能长官举荐,“他荐”自由报考,"自荐"“人、门兼美”“取士不同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窗”A.选拔标准由学识才能逐渐演变为世家门第B.选拔方式由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C.选拔形式趋向自由化,形式日益松散D.体现绝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3.据《魏书》记载,北魏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都曾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时,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统治者此举的目的是(

)A.推动民族交融 B.巩固自身统治C.结束分裂局面 D.加速封建化进程4.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 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5.康熙帝晚年曾回忆说,当年辅政大臣索尼、鳌拜等人“迫朕杀”与之有怨的尚书苏纳海,他“并未依其言降旨”,索尼、鳌拜等依然宣称是其“旨意”,将苏纳海处绞。这一故事反映出康熙时期(

)A.专制皇权逐渐发展 B.朝廷决策缺乏效率C.军机处的权力扩大 D.内阁掌握政务大权6.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 B.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C.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 D.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7.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甄拔政府任用之公务员"的任命人员考试,适用于除政务官以外的中央机关至乡镇保甲的行政人员。高等考试,甄拔各项任职公务员,在京城举行,每年或隔年举行一次,主考官由中央特派。对这一规定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 B.具有较强党派性和政治性C.确立了文官考试的原则 D.有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8.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B.发扬三民主义理论C.扩大人民政治权利 D.营造专制的合法性9.创办的《红色中华》曾刊载篇报道:“江西省苏为了供给全省各县,特别是边区新区干部的需要,最近连续的开办了几次训练班: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据此可知,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

)A.加速国民革命发展进程 B.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C.为革命中心转移做准备 D.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发展10.据统计,从1979年至1982年,全国共制定颁布355件地方性法规,其中经济领域占37.2%。依据地方立法的运行实践,八二宪法在肯定1979年《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进行了重新配置。就国家立法而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但不是唯一立法机关。这表明我国(

)A.依法治国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B.民主法制建设顺应时代发展需求C.国家资源配置形式出现转型 D.基层民主建设范围得以不断扩展11.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一般各城邦都有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如斯巴达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政治制度;雅典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这反映出,希腊城邦当时(

)A.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B.形式上带有原始民主的遗风C.寡头政治与贵族政治并存 D.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治权力12.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这说明当时的西欧(

)A.封君封臣之间存在契约关系 B.封君权力至高无上C.封君封臣社会地位基本平等 D.王权逐步得到强化1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A.控制人们思想 B.保存古代文化 C.提供道德规范 D.进行宗教迫害14.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责任内阁制形成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15.从20世纪开始,美国国会为限制总统权力扩张,授予文官集团一些“准立法权”,使得“那些管理政府日常工作的独立管理机构制定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与法规……成为构成联邦政府立法程序的‘主动脉’”。这反映出美国文官制度(

)A.保证了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致使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遭到破坏C.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D.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博弈中得到发展16.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租让政策公布后,英国、美国、德国、瑞等十七个国家同苏俄签订了租让合同和技术援助协定。当时,苏俄几乎同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苏俄此举(

)A.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 B.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跨越 D.顺应了世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由他们共同组成御史府。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御史府的建立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材料二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1)根据史料一,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监察制度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的不同之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代严格监考。考试场所,室内有主考官,室内外各置一名监视,设有号军把守,以高官总摄全局。朝廷对于各考官的失职违纪行为严惩不贷,对受贿考官,严厉惩处。天子亲自覆试可疑的举人、贡士,或由各省总督等覆试个别省份的举人。各省乡试揭晓后,限期将试卷交付磨勘,查有不合格者,举人除名,考官受罚。清代科目取士,由于制度齐备,执法严明,一度使得康乾盛世群英荟萃。——摘编自郭淑新、舒笛《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材料二

加菲尔德被刺杀注:1881年7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身受重伤,两个多月后不治身亡。材料三

二战以来,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文官试图打破“政治中立”的樊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随着政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官永业原则受到挑战。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另一方面,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职位向社会开放,不拘一格招揽优秀人才,这淡化了考试任用的制度刚性。——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西方政治生活中哪一现象?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解读。(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来西方文官制度原则变化的原因。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的“修正"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这个世纪前期,欧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经济发展势如破竹,政治民主化接近尾声,社会多元化已成定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它们进入“修正'‘现代化的阶段,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两个方向上都需要对几百年的历史进行反思。20世纪结束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每一天都曾发生惊人的变化。但我们也知道我们正面对巨大的问号,这就是:“现代化''把世界引向何方?——摘编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与现代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国家“'修正'现代化”的理解o

〖答案〗〖解析〗1.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以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为主,战国时期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这反映了依靠血缘维系统治的宗法制的衰落,C项正确;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而非成熟,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君主集权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依靠血缘维系统治的宗法制的衰落,而非世袭制度的崩溃,而且世袭制度被延续下来,排除D项。故选C项。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察举制强调门第,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而科举制取消门第限制,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故体现选拔方式由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应该是选拔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演变为学时才能,排除A项;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体现选拔形式日益严密、规范,排除C项;科举制也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3.B〖解析〗北魏是鲜卑族,但是其统治者追溯初祖时将自己视为黄帝的后裔,而且在政治层面强调对黄帝的祭祀,甚至改姓元氏,这种认祖归宗于华夏始祖的做法从根本目的分析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以获得政权合法性,B正确;A是客观影响,排除A;北魏并未结束分裂割据,排除C;D是客观影响,排除。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出资在若干重要城市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这有利于平抑物价、抑制兼、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市易务还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的干预,C项正确;从某种程度上看,市易法会激化政府与商人、地主的矛盾,排除A项;市易法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与“强兵”没有直接关联,从历史上看,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B项;市易法不能直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5.A〖解析〗据题意可知,索尼、鳌拜等人在诛杀苏纳海时虽然没有得到康熙帝的同意,但依然要借助康熙帝的名义对苏纳海进行了绞杀,这说明只有借助皇权的名义才能完成对苏纳海的迫害,从而说明这一时期专制皇权是逐渐发展的,A项正确;索尼、鳌拜等人打击政敌必须借助皇帝的名义,说明专制皇权发展,并不能说明朝廷决策缺乏效率,而且康熙帝对诛杀苏纳海是不同意的,排除B项;军机处是雍正帝时才设立的,排除C项;康熙帝时期的内阁并不掌握政务大权,它始终也不是国家正式一级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6.A〖解析〗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之后的现代化发展为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在之后则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据此可知新政中的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和派遣留学生,这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表现,而这一过程为接下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思想和军事基础,客观上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从此中国在学习政治制度上有了进展,所以说A的表达符合题意,故选A;新政之后中国并没有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故排除B;戊戌变法在新政实施之前发生,故C错误;新政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的内容,故D不符合史实。『点石成金』: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题干中早期现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分别指的是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的分界。理解这一概念的前提下,考生必须明确知道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根据其内容去推断是否符合题干中“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这一说法。还需注意的是历史史实前后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是否准确,据此可以排除BCD。7.A〖解析〗在《考试法》规定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中,任命人员考试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高等考试则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考试制度,这体现了中西结合的选拔公务员考试特点,A项正确;这一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党派性,排除B项;文官考试的原则是公开、平等、择优,这一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考试法的规定,适用人员为行政人员,并未涉及普通民众,排除D项。故选A项。8.D〖解析〗根据材料“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的“训政”是借孙中山的建国程序,为自己的专制独裁统治寻找依据,以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D项正确;国民党的“训政”主要是为一党专政营造合法性,没有体现捍卫民主政权、发扬三民主义和扩大人民权利,排除ABC项。故选D项。9.B〖解析〗“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涉及土地改革、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说明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并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故选B,排除D;根据“边区”可知此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革命中心在陕北,没有再发生转移,排除C。10.B〖解析〗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结合材料中“1979年至1982年”“共制定颁布355件地方性法规”“但不是唯一立法机关”等信息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国家在立法方面,注重地方性法律的制定和灵活性的运用,说明党中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后,重视经济领域立法,促使立法的数量和方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B项正确;依法治国原则得到落实是在1997年十五大以后,排除A项;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家资源配置形式出现转型,排除C项;基层民主扩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B〖解析〗希腊城邦是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最早国家形态,城邦政治制度在形式上往往带有氏族制残余,如一般各城邦都有的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便是从氏族长老会议、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大会演化而来的,B项正确;当时雅典是民主制,斯巴达是寡头制,A错在:普遍,排除;希腊城邦除了寡头制、民主制之外,还存在专制、僭主政治等,排除C项;这一时期奴隶主贵族掌握政治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12.A〖解析〗据材料“解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时也要有正式的仪式”可知,封君对封臣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反映出封君封臣之间具有一定契约关系,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君权力至高无上,排除B项;封臣需要封君给予平等地位才可以平等,排除C项;王权逐步得到强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B〖解析〗依据材料“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故B项正确;控制人们思想、提供道德规范和进行宗教迫害的内容题意都无从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14.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保留了国王,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王权受到制约,故C项正确;根据“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可知,17世纪末的英国没有改变王国,排除A项;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阁制正式形成,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国王“统而不治”,排除D项。故选C项。15.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美国)。据本题材料“授予文官集团一些‘准立法权’”,“成为构成联邦政府立法程序的‘主动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为了限制总统在立法和行政权力上的扩张,授予文官集团一定的立法权,通过这种委托形式,文官扩大了对国会立法决策的影响力,推动了文官制度的演变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国文官制度的政治化倾向,而非保证公共权力运行,排除A项;三权分立原则未遭到破坏,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政党制滋生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故选D项。16.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几乎同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这一措施密切同世界各国的联系,顺应了世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材料与形成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无关,排除A项;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排除B项;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跨越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7.(1)特点: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君主专制;分割或制衡相权;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2)变化趋势: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监察权独立行使。本质问题:皇权不断强化。〖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目的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可概括出自上而下垂直监察;根据材料“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可概括出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可概括出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目的:根据材料“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可概括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君主专制;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可概括出分割或制衡相权;根据材料“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可概括出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2)本题是对比类、本质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可概括出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根据材料“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监察权独立行使。本质: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皇帝,成为皇帝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本质是皇权不断强化。18.(1)特点: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重视“例”的作用;法律儒家化(儒家的道德精神渗入法律)。(2)不同:欧洲近代法律体系注重强调法律至上,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