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盟校东风二中、靖宇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吉林省盟校东风二中、靖宇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吉林省盟校东风二中、靖宇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吉林省盟校东风二中、靖宇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吉林省盟校东风二中、靖宇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盟校(东风二中、靖宇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年新春伊始,非洲遭遇的蝗灾,波及区域已经达到265477公顷,规模已经是25年一遇,在部分地区已经是二战后最大的一次,下面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蝗虫的入侵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依据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预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C.“J”型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增长速率保持不变D.山丘的低、中、高地带分布不同生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2.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接种病原菌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①形成③的过程中发生等位基因分离B.细胞②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C.细胞④不是③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D.细胞④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4-D浓度(mg/L)05101520256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1.52.53.54.54.75.06.2A.表中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B.人工去雄后番茄花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将发育成无籽果实C.浓度为35mg/L的2,4-D仍然可以诱导无籽番茄果实,因此2,4-D不具有两重性D.将该实验获得的无籽番茄果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也能产生无籽番茄5.鹦鹉的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其中B、b位于Z染色体上。某人所养的一对绿色鹦鹉产下一只白色鹦鹉和一只蓝色雌性鹦鹉甲,甲的左翅上带有白色斑点,假设基因突变只改变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缺失一条常染色体的个体能够存活。下列关于甲左翅上白色斑点产生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aaZbWB.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变异细胞中a基因发生重新组合C.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中含A的片段缺失D.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变异细胞中缺少一条常染色体6.某植物细胞能利用质子泵(转运H+的载体)把胞内的H+泵出,使胞外H+浓度高于胞内;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膜两侧的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一同运入细胞(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进出该植物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B.H+-蔗糖载体跨膜运输物质时没有特异性C.O2浓度对该细胞运输蔗糖的速率无影响D.H+-蔗糖载体能够将蔗糖逆浓度梯度运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图一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的两条途径,其中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图二为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以及HAS基因两侧的核苷酸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我们常常用不同的限制酶去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来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原因是_____。依据图一和图二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A.应该使用酶B和酶C获取HSA基因B.应该使用酶A和酶B切割Ti质粒C.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含1个酶A的识别位点D.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将得到2个DNA片段(2)PCR技术应用的原理是_____,在利用该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利用_________寻找HSA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3)图一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__________________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4)图一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_____。(5)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受体细胞的_____,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8.(10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1)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①如果进行玉米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②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_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2)玉米的高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①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这种植株由于__________,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这些植株在全部

F2代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9.(10分)小麦是常见的农作物,某科研小组以小麦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某植株叶片在光班(阳光穿过上层叶片的空隙会在下层叶片上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照射前后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丙图表示植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图解。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CO2的O最终去向,除有机物外,还有_________。(2)乙图中C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是_________。(3)丙图中的数字,哪两个代表同一物质__________。(4)乙图中B点叶肉细胞间隙的O2浓度_________(填写“<”“>”或“=”)A点叶肉细胞间隙的O2浓度。(5)丙图中8代表的是_________。10.(10分)某研究小组将甲、乙两株大小、形状和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放置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装置中培养,其中甲的培养液为完全培养液,乙的培养液为缺镁的完全培养液。给予两装置相同且适宜的恒定光照,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容器中CO2浓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缺镁会影响_____________的合成,曲线①对应_____________植株所在的装置中的CO2浓度变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2)AB时间段,该植株叶肉细胞中的C3的含量_____________;C点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11.(15分)研究人员以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A、B两种农作物为实验材料,在相同且适宜的CO2浓度、温度等条件下,测得CO2的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如图甲。图乙为B作物在两种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种农作物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A农作物1小时固定CO2的量为_________mg。(2)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则种植农作物_________(填“A”或“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大小和数目不同。综合分析曲线图,试比较两种作物,叶绿体大小:A__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数目:A_________B(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图乙,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回答两种因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中,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密度。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都有分层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且其生存空间等也都离不开植物体,故动物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详解】A、蝗虫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减少,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依据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可以直接判断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B错误;C、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数量,“J”型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型,C错误;D、山丘的低、中、高地带分布不同生物,属于群落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D。2、D【解析】

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据此答题。【详解】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病原菌,A错误;B、病原菌发生抗性变异在接触之前,B错误;C、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形成的抑菌圈应较大,C错误;D、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故选D。3、D【解析】

分析题图:①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②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A、细胞①形成③的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B、细胞②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B正确;C、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大小和颜色可知,细胞④不是③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C正确;D、由于细胞③中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说明该哺乳动物是雌性的,则细胞④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4、B【解析】

分析表格:生长素及其类似物(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籽果实。表中数据显示不同浓度2,4-D对番茄子房发育的影响,2,4-D浓度在0~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2,4-D浓度超过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详解】A、2,4-D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均能促进果实生长,所以2,4-D浓度超过25mg/L时,对果实发育仍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减弱,A错误;B、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籽果实,B正确;C、浓度为35mg/L的2,4-D仍然可以诱导无籽番茄果实,但不能说明2,4-D不具有两重性,C错误;D、将该实验获得的无籽番茄果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产生有籽番茄,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1.2,4-D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而表格中与对照组相比,所有2,4-D浓度下都是促进作用。2.用2,4-D处理的植株遗传物质没变,因此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是有籽番茄。5、B【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推测A_ZB_表现为绿色,A_ZbZb和A_ZbW表现为蓝色,aaZB_表现为黄色,aaZbZb和aaZbW表现为白色。绿色鹦鹉是双显性个体,且一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在Z染色体上,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为A_ZBW和A_ZBZ-,因后代中有一只白色鹦鹉,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详解】A、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蓝色雌性鹦鹉的基因型为A_ZbW,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aaZbW,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会导致后代某部分出现异常性状,B错误;C、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中A基因随着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缺失,从而表现出a的性状,C正确;D、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变异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缺失,可能出现白色斑点,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掌握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后代整个个体都会出现变异。6、D【解析】

载体蛋白能够与特异性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既参与被动的物质运输,也参与主动的物质运输。载体蛋白的运输具有专一性和饱和性,专一性指一种载体蛋白在细胞内外物质进行运输时只能对应地运送唯一的一种或性质非常相近的一类物质。【详解】A、质子泵(转运H+的载体)把胞内的H+泵出,使胞外H+浓度高于胞内,因此H+出该植物细胞为主动运输,进入该植物细胞为协助扩散,进出跨膜运输方式不同,A错误;B、H+-蔗糖载体跨膜运输物质时也有特异性,不能运输其它的物质,B错误;C、质子泵(转运H+的载体)把胞内的H+泵出,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与O2浓度有关,而蔗糖运输依赖于H+的势能差(浓度差),因此O2浓度对该细胞运输蔗糖的速率有影响,C错误;D、H+-蔗糖载体能够将蔗糖逆浓度梯度运输,H+的势能差可以为其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CDNA(双链)复制引物农杆菌T-DNA无色物质K显微注射技术蛋白质【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或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A、由图中DNA序列和酶切位点序列可知应使用酶B和酶C切割获取HSA基因,A正确;

B、导入的目的基因时应在T-DNA上,因此Ti质粒应用酶A和酶B切割,因为酶A和酶B切出的黏性末不能互补配对,可以将目的基因连接进去,B正确;

C、据图一图二分析可知,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上不再有酶A的识别位点,C错误;

D、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能得到2个DNA片段,应是A-C,和C-A片段,D正确。

故选C。

(2)PCR技术应用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在利用该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利用引物寻找HSA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

(3)图一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利用农杆菌的侵染特性,让T-DNA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除尽农杆菌后,为了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利用重组质粒上的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的特性,进行筛选,故还须将植物细胞转接到含无色物质K的培养基上。

(4)图一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通常采用较多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5)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具体做法是:提取受体细胞的蛋白质,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做杂交实验。【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10bGUU花药离体培养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Ⅲ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53/44/27【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因为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因为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图2中,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Ⅱ为杂交育种,Ⅲ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因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详解】(1)①因为玉米雌雄同体,细胞内没有性染色体,所以进行玉米的基因组测序,只需要检测10条染色体的DNA序列。②因为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因为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处原碱基序列为CAG,若碱基对G/C缺失,则碱基序列为CAA,故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改变为GUU。(2)①据图示可知,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不过获得的单倍体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Ⅲ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因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②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后代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纯合体为4种,杂合体即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为5种;因为纯合体共占1/4,故这些植株在全部F2代中的比例为1-1/4=3/4;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H_R_,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hhr_。其中RR占1/3,Rr占2/3。则R的频率为2/3,r的频率为1/3。随机授粉所得RR占2/3×2/3=4/9,故后代中纯合矮秆抗病植株hhRR概率为4/27。【点睛】本题关键是在计算“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比例”时,由于是随机交配,所以通过确定F2代矮秆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及其所占的比例,先计算出各种雌雄配子所占的比例,再随机结合计算符合题意要求的类型所占的比例,实质就是利用遗传平衡定律。9、水线粒体与从外界环境吸收4和7>能量(ATP)【解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场所位于类囊体膜,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需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酶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两大重要的代谢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作用。【详解】(1)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6CO2+12H2O→C6H12O6+6O2+6H2O,H2O参与光反应产生O2,CO2的O转移到有机物和H2O中。(2)乙图中C点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该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第二阶段产生CO2)与从外界环境吸收。(3)图丙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1(葡萄糖)被分解生成2(丙酮酸)、5([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8(能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2(丙酮酸)和4(H2O)反应生成3(CO2)、5([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8(能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生成的5([H])和6(O2)结合生成7(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8(能量)。因此图丙中4和7表示的都是H2O,是同一物质。(4)A点之前没有光照,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因此A点时,叶肉细胞间隙的O2浓度很低,A点之后光斑开始,叶片光合作用增强,O2的释放速率不断提升,到达B点时,光合作用已经产生了大量的O2,因此B点叶肉细胞间的O2浓度大于A点叶肉细胞的O2浓度。(5)根据(3)中分析可知,8表示的是能量(ATP)。【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且考查净光合速率的分析,综合性较强。10、叶绿素乙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植物光合速率减慢;乙植株的培养液缺乏镁元素,乙植株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少,导致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不断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解析】

分析题意和题图:图1所做实验中甲、乙两组的自变量为是否含镁,因变量为光合速率。由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镁的一组由于叶绿素含量低,光合速率将下降。图1中曲线代表净光合速率,其中曲线②在AB段CO2减少速率大于曲线①,说明曲线①代表缺镁幼苗的光合速率变化,即乙组植株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详解】(1)高等植物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植物光合速率减慢;由于乙植株的培养液缺乏镁元素,光反应较弱,乙植株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少,导致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即曲线①对应乙植株所在的装置中的CO2浓度变化。(2)AB时间段,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该植株叶肉细胞中的C3的含量不断降低;C点时容器中CO2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