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汇编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月食是由于月球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隐没于黑的夜空之中而呈现的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2022年11

月8日,我国除新疆西部和西藏西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都看到带食月出和全食现象,而东北地区则可以欣

赏到整个月食的全部过程。图2为月食过程示意图,图1为日、地、月位置关系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完

成1〜2题。

1.图1所示的天体()

A.均位于地月系

B.均位于太阳系

C.地球质量最大

D.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

2.与地球相比,月球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太阳太远

B.没有坚硬的地表

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金星的古称有“启明星”“长庚星”等。当天亮前后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时,叫“启明星”;当黄昏前后出

现在西方地平线上时,叫“长庚星”。下图示意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四大行星。读图,完成3〜4题。

第1页共44页

3.“启明星”对应图中的()

A.①B.②

C.③D.@

4.与“启明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A.表层岩石坚硬B.有适宜的温度

C.宇宙环境安全D.有稳定的光照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我国空间站,我国首次实现了航天员

在太空胜利会师。据此完成5〜6题。

5.发射升空后的神舟十五号属于()

①地月系②太阳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6.在轨运行的神舟十五号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核能B.生物能

C.太阳能D.化石能源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下图为我国北京、成都、上海、昆

明四个城市的太阳辐射强度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第2页共44页

7.读图可知()

A.昆明太阳辐射强度月变化最小

B.北京秋季太阳辐射强度最小

C.上海春季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D.成都年太阳辐射强度最小

8.昆明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夏季,但气温低于夏季的原因最可能是春季()

A.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表辐射弱

C.大气削弱作用强D.空气湿度大

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

空,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这颗卫星的科学目标简称为“一磁两暴”,“磁”是磁场,“两暴”是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下表示意各年份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据此完成9〜10题。

各年份的太阳黑子缺席记录

年200200200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

份7890123456789

150268260512001032104221288

9.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太阳内部

10.推测在2013年,地球上最可能发生过的是()

A.地球磁场非常稳定

B.南北极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偏少

C.地球平均温度降低

D.局部地区无线电通信可能短暂失灵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

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完成11〜12题。

第3页共44页

11.下列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色球层B.②为光球层

C.③为日冕层D.①为日冕层

12.“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信鸽迷途③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④固定电话信号中断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地震发生后成

都等多地震感强烈,远至重庆也有震感。据此完成13〜14题。

13.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A.莫霍面以上

B.莫霍面与软流层之间

C.软流层和古登堡面之间

D.软流层内

14.科学统计表明,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坍塌通常在12秒之间,这也被称作“黄金自救12秒”。请根据

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建筑的抗震系数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日太古宙地层豳古生代早期地层目中生代地层昌岩浆岩

醯元古宙地层■!古生代晚期地层国新生代地层

第4页共44页

15.下列地层形成最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6.根据图例可知①地层属于古生代早期,在①地层中最有可能找到()

A.恐龙化石B.三叶虫化石

C.爬行动物化石D.鸟类化石

17.根据图例可知地层②为中生代地层,在②地层形成时期可能发生()

A.形成原始地壳,地球上基本被海洋覆盖

B.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分裂

C.蕨类植物兴盛

D.古猿向人类进化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18〜20题。

(单位:亿年)

18.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过程()

A.大气演化B.化学演化

C.物理演化D.生物演化

19.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A.爬行动物B.真核细胞生物

C.原核生物D.无脊椎动物

20.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A.①B.②

C.③D.@

二、非选择题(50分)

2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

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

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C;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太阳辐

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一150℃和一180℃;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温度都在一200℃

第5页共44页

以下,条件十分恶劣。

材料二图1为太阳系位置图。

图1

材料三图2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

“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位于“宜居带”内。

图2

(1)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填字母),它们都属于行星。(4分)

(2)上述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除此以外,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另外

两个“金锁链”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6分)

(3)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2分)()

A.有适宜的温度

B.有肥沃的土壤

C.表面比较平坦

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4)“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2分)()

A.地月系B.太阳系

C.河外星系D.银河系

(5)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

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第6页共44页

22.读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极小值出现在

__________。(3分)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________的纬度带上,最小值在________。(2分)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随着的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o(3分)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的增高而。(2分)

23.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4分)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

层之中的是o(3分)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之间;

生物圈占有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_____、相

互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8分)

(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5分)

第7页共44页

1〜2.解析:第1题,图1所示的天体有太阳、地球、月球,均属于太阳系,B正确;地月系属于太阳

系,A错误;图中太阳的质量最大,月球自身不能发光,C、D错误。故选B。第2题,与地球相比,月

球距离太阳的距离不远,月球表面也有坚硬的岩石,A、B错误;与地球相比,月球质量太小,引力太小,

不能形成大气层,C正确;月球有自转也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D错误。故选C。

答案:l.B2.C

3〜4.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图中②表示金星,即材料中所提至!J的"启明星”,B正确,A、C、

D错误。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能呈现出的信息即地球和金星距离太阳远近不同。结合所学可

知,地球与金星(“启明星”)相比,金星距离太阳过近,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更为适中,使得地球上具有适

宜的温度,比金星更适宜孕育生命,B正确;地表岩石坚硬对存在生命的影响小,排除A;宇宙环境安全

和光照条件稳定是由行星的外部条件决定的,不是地球和金星相比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排除C、Do故

选Bo

答案:3.B4,B

5〜6.解析:第5题,发射升空后的神舟十五号将进驻我国空间站,空间站是绕地球运转的,属于地月

系,所以也属于太阳系和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排除A、C、D,B正确。故选B。第6题,在轨运行

的神舟十五号需要的大量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板吸收的太阳辐射,可再生且丰富,C正确;神舟十五号

上难建立核反应堆,A错误;也不能带大量的植物、化石能源燃烧,量大且不可再生,B、D错误。故选

Co

答案:5.B6.C

7〜8.解析:第7题,月变化最小要看年内每月变化量及最高月、最低月的差值,其中成都月变化最小,

A错误;秋季太阳辐射中成都强度最小,B错误;春季太阳辐射昆明最大,C错误;四个城市相比,成都

的太阳辐射年变化量最小,其太阳辐射强度最小,D正确。故选D。第8题,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可知,大

气的直接热量源于地面辐射,春季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弱,夏季太阳辐射虽然较弱,但是地面气温高,

所以导致春季太阳辐射强但是温度却低于夏季,B正确;由于昆明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和大

气削弱作用弱,A、C错误;空气湿度对气温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答案:7.D8.B

9〜10.解析: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

生在日冕层,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2013年黑子缺席的天数是

。天,说明当年太阳黑子非常活跃,2013年的太阳活动应该活跃,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D正

第8页共44页

确;南北极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会增多,B错误;地球磁场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A错误;地球的平均温

度与太阳活动强弱无关,C错误。故选D。

答案:9.B10.D

11〜12.解析:第11题,人类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

日冕三层。图中①是光球层、②是色球层、③是日冕层。故选C。第12题,“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影响无线

电短波通信,导致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①正确;对地球磁场有影响,导致信鸽迷途,②正确;

地球高纬度地区的夜空产生极光,③错误;固定电话信号不受影响,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ll.C12.A

13〜14.解析:第13题,根据材料该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且震源深度约17千米,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

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所以该次地震发生在地壳,莫霍面以上为地壳,A正确。莫霍面以上为地

壳;软流层位于地幔,莫霍面和软流层之间属于地幔;古登堡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软流层和古登堡

面之间属于地幔,B、C、D错误。故选A。第1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纵波

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所以纵波先到达地表,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此时建筑物还不会立刻

倒塌;横波后到达地表,此时人们会感到左右摇晃,横波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所以黄金12秒是利

用了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来争取逃生时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13.A14.C

15〜17.解析:第15题,地层是具有明显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来说,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

所以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最早的是丙,因而判断A、B、D错误,C正确。故选C。第16题,根据图例可知

①地层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因此最可能找到三叶虫化石,B正确;爬行动物(如恐龙)、鸟类繁盛于中生代,

其化石应最可能存在于中生代②地层中,A、C、D错误。故选B。第17题,根据图例可知地层②为中生

代地层,中生代三叠纪晚期,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分裂,B正确;太古宙时期形成原始地壳,地球上

基本被海洋覆盖,A错误;蕨类植物兴盛于古生代,新生代古猿向人类进化,C、D错误。故选B。

答案:15.C16.B17.B

18〜20.解析:第18题,在①时期以前,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第19

题,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第20题,动物由

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

答案:18.B19.D20.C

21.解析:整体分析: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判断行星名称。行星表面温度高低,主要与它们同太

阳的距离有关。日地距离适中,所以地表有适宜的温度,距离太阳太近、太远,都不适宜生命生存,地球

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第(1)题,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水星、金星、火星,对应

字母是BAD,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第(2)题,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地球表面具

第9页共44页

有适宜的温度。除此以外,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另外两个“金锁链”条件是有合适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充足的液态水。第(3)题,位于“宜居带”内,指与所在恒星系统的恒星距离适中,所以,“开普勒一22b”行

星应具有适宜的温度,A对。有肥沃的土壤、表面比较平坦、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不属于宜居带的特

点,B、C、D错。第(4)题,根据材料,“开普勒一22b”行星位于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是行星系统,A错;

不在太阳系,B错;“开普勒一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银河系半径约10万光年,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银河系,D对;不属于河外星系,C错。第(5)题,行星表面温度高低,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

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

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⑴ABD类地

(2)具有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液态水

(3)A(4)D

(5)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

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22.解析:第(1)题,根据坐标图判断,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判

断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第(2)题,根据曲线找准横坐标对应的纬度范围,

然后判断向两侧减小,最小值出现在极点。第(3)题,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赤道,然后随纬度增

高太阳辐射量减少。第(4)题,夏半年的辐射量高于冬半年,且最大差值出现在极点上,最小差值出现在赤

道上。

答案:(1)赤道减少极点

(2)20。〜30。极点

(3)赤道纬度减少

(4)纬度增大

23.解析:此图明显地表示莫霍面之上的地壳及大气圈、水圈;结合对各圈层的了解,可填出它们的

名称,其中的地壳厚度不均从图中也可看出,这是因为大陆地壳往往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而大洋地壳

一般只由硅镁层组成。

答案:(1)略。(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⑶氮氧循环运动大气水岩石联系制约

(4)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达33km,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可达60〜

70km;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只有几千米,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

第10页共4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河流阶地是在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河流阶地素描图,图中河流

阶地由泥沙构成,是在长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下形成的。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阶地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B.②

C.③D.@

2.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A.保持稳定B.垂直下沉

C.水平张裂D.垂直上升

3.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水运便利B.气候湿润

C.军事防御D.适宜农耕

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拦截形成的风积地貌,其发育状况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

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东南某地灌丛沙堆是典型的第四纪季风运移聚沙形成,下表是

该灌丛沙堆第四纪岩层的剖面概况。据此完成4~5题。

岩层性质埋深/m年龄/距今万年平均粒径/mm含水量/%

沙丘砂—1.52.85.9

砂质古土壤1.73.03.67.4

砂质古土壤2.63.73.33.4

沙丘砂3.45.02.43.7

砂质古土壤4.25.72.86.2

沙丘砂5.77.71.78.6

4.推测第四纪季风风力较小的时段距今()

第11页共44页

A.7.7万年B.3万年

C.5.7万年D.1.4万年

5.灌丛沙堆发育过程中()

A.背风坡灌丛越高,沙堆坡高越小

B.迎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越长

C.迎风坡沙粒粒径小于背风坡

D.风力越大,沙堆发育越好

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

变化。据此完成6〜7题。

对流层顶气压值/hPa

123456789101112

月份

6.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份是()

A.2月B.5月

C.7月D.12月

7.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势力增强B.太阳辐射增强

C.植被覆盖率提高D.大气降水增多

下图示意重庆市渝中区不同类型下垫面某时的平均地表温度。据此完成8~9题。

8.甲、乙、丙对应的下垫面类型是()

第12页共44页

A.裸地、树林、水体B.裸地、水体、树林

C.树林、裸地、水体D.树林、水体、裸地

9.甲与丙气温差异较大,从受热过程看,主要原因是()

A.甲的反射率较高B.甲的吸收率较高

C.丙的反射率较低D.丙的辐射作用弱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流经①〜④处的洋流分别属于()

A.寒流、暖流、暖流、寒流

B.寒流、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寒流

D.暖流、寒流、暖流、寒流

11.有关①〜④处洋流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较同纬度大洋东侧寒冷干燥

B.②处轮船向北航行可顺流节能

C.③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④处的污染物可扩散到印度洋

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富锌土壤广泛发育。研究人员分别对区内酸性岩类风

化物母质区(a)、深变质岩类风化物母质区(b)、变质酸性岩类风化物母质区(c)、红色碎屑岩类风化物母质区

(d)等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富锌含量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13题。

第13页共44页

12.对表层土壤锌富集影响最小的风化物母质是()

A.酸性岩类B.深变质岩类

C.变质酸性岩类D.红色碎屑岩类

13.该区不同风化物母质区土壤锌含量()

A.表层数值相近B.深层高于表层

C.受气候影响显著D.与成土母质有关

祁连圆柏是“随遇而安的树种”,是青藏高原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广泛分布于海拔2600~4300m的阳

坡、半阳坡地带。祁连圆柏树干笔直或略扭,叶子为刺叶或鳞叶,根系发达。但在柴达木盆地,很多祁连

圆柏都呈孤岛状态分布,它们的周边被荒漠包围。据此完成14〜15题。

14.祁连圆柏的生长习性为()

A.喜热B.喜湿

C.耐盐碱D.耐寒旱、耐贫瘠

15.柴达木盆地中很多祁连圆柏呈孤岛状态分布且周边被荒漠包围,说明了()

A.植被破坏严重

B.气候干旱,降水少

C.祁连圆柏存在时间长

D.人类保护

下图中M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时令湖。该湖要么滴水不存,要么碧波荡漾,其最不寻常的特点是湖中难

得有水。读图,完成16〜18题。

第14页共44页

16.图中四地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甲B.乙

C.丙D.T

17.M湖的湖水主要来自()

A.河水、冰川融水

B.河水、雨水

C.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地下水

18.M湖难得有水,主要是因为()

A.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B.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土质疏松,水的下渗量大

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2月时,图中a、b、c、d四海域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

A.c>d>a>bB.a>d>c>b

C.c>b>a>dD.a>c>d>b

20.图中各海域盐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A.d<b<cB.a<c<d

C.b<d<aD.c<d<a

二、非选择题(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

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少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

(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

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第15页共44页

86°

图例

。城镇

□农业区

o湖泊

一'河流

-1004等高线(m)

博斯腾湖区域图

7

6

5

4

S(

U/

)I3

2

1

o„

123456789101112月

湖风、陆风风速月变化统计图

⑴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4分)

(4)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第16页共44页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风沙肆虐的沙漠一直是蔬果生产的禁区,日光温室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南疆地区早期

建成的温室,普遍存在着冬季夜间室内冻害时常发生的问题。

材料二水幕集热一地暖加温系统以水泵驱动水循环,通过土壤与空气的热交换实现热量的传递,解

决了传统温室仅依靠后墙蓄热的局限,有效利用了温室地面这个巨大的蓄热体,将热量进行时间与空间的

转移。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受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夜间,室内

获得的热量中墙面放热量约占1/3,地面放热量约占2/3。此外,土壤夜间放热性能较为稳定,受气候条件

影响小。

(1)指出沙漠温室的主要功能。(2分)

(2)简述温室建设厚实后墙的作用。(4分)

(3)解释水幕集热一地暖加温系统能减轻冻害问题的原因。(4分)

第17页共44页

(4)电动卷帘可以根据温度高低对玻璃进行择时覆盖。根据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分析电动卷帘覆盖的时

间。(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发现,黄土高原上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底部的岩石成分并不一致,且黄

土呈现出沙黄土带一典型黄土带一黏黄土带(黄土粒径从大到小)的分布形态。

材料二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植被茂密,人们为获取更多的耕地以及建筑材料而大量砍伐林木、破坏植

被,同时过度放牧降低了植被覆盖率,极大地减缓了草木植被的再生速度。如今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而坡度的增大又加快了地表土壤的侵蚀,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

利影响。

材料三下图是黄土高原黄土粒径分布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及黄土高原形成巨厚黄土层的主要外力作用(风力侵蚀

作用或风力沉积作用)。(4分)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风向,并分析沙黄土带一典型黄土带一黏黄土带粒径差异

的成因。(6分)

第18页共44页

(3)黄土高原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导致的?为治理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

第19页共44页

1〜3.解析:第1题,河流阶地是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下切作用下形成的,图中①阶地最接近河床,

形成最晚,故A正确,B、C、D错。故选A。第2题,阶地在河流不断下切和地壳不断抬升的共同作用

下形成,故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上升,故D正确,A、B、C错。故选D。第3题,河

流阶地地形较平坦,离水源近,土壤肥沃,适宜农耕,故D正确;早期人类对水运需求少,和气候、军事

无关,故A、B、C错。故选D。

答案:LA2.D3.D

4〜5.解析:第4题,风力越大,搬运能力越强,剩余的土壤平均粒径越大。据此推测,平均粒径最小

的沙丘砂的形成时期,风力最小,据表可知,该沙丘砂的年龄为距今7.7万年,A正确,B、C、D错误。

故选A。第5题,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它是由于风力搬运作用,风中挟带

的沙物质受到植物阻挡,沙在植物下风向沉积下来,背风坡风力作用较小,沙堆不易发育,A错误;迎风

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和坡高发育越大,B正确;迎风坡风力大,沙粒粒径大于背风坡,C错误;灌丛沙

堆其发育状况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风力过大,搬运能力过强,

不利于沙堆的形成,D错误。故选B。

答案:4.A5.B

6〜7.解析:第6题,由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说明对流层

顶的气压越低,对流层顶高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7月气压值越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越高,

C正确;2月、5月、12月的气压较高,对流层顶高度较低,A、B、D错误。故选C。第7题,根据图中

曲线可知,春季气压下降,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原因是春季太阳辐射增加,青藏高原气

温回升,对流加剧,导致对流层顶高度上升,B正确;春季冷空气实力减弱,A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和

大气降水增多不是导致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答案:6.C7,B

8〜9.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水的比热容大,泥沙的比热容小,在相同日照条

件下,水体升温速度比泥土升温慢。甲地温度最高,应该为裸地,树林、水体的升温速度慢,其中水体升

温速度最慢,故丙地应该是水体,A正确,排除B、C、D„选择A。第9题,甲与丙气温差异较大,从受

热过程看,主要原因是两者地面性质不同,甲地的吸收率更高,反射率更低,因此气温更低。故B正确,

排除A、C、Do选择B。

答案:8.A9.B

10〜11.解析:第10题,读图,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流经①处的是墨西哥湾暖流,②处是加那利寒

流,③处是南赤道暖流,④处洋流西风漂流,是寒流。分别属于暖流、寒流、暖流、寒流,D对。第11

第20页共44页

题,①处较同纬度大洋东侧温暖湿润,A错。②处洋流向南流,轮船向北航行可逆流航行,B错。③处是

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错。④处的污染物可顺着洋流航行,扩散到印度洋,D对。

答案:10.D11.D

12〜13.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横坐标数据可知,在红色碎屑岩类风化物母质区,其母质中锌元素

含量最低,因此对表层土壤锌富集影响有限,A、B、C错误,D正确。故选D。第13题,据图可知,在

酸性岩类、深变质岩类、碎屑岩类中,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土壤锌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在变质酸性岩类

风化物母质区,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土壤锌含量呈下降的趋势,但其土壤母质层仍具有较高含量,可见

富锌土壤的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D正确,B错误;观察图示发现,不同风化物母质区表层土壤锌含

量最高可超过100,最低只有44左右,差距较大,A错误;该区域内气候差异不大,但土壤锌含量差异较

大,因此气候不是影响因素,C错误。故选D。

答案:12.D13.D

14〜15.解析:第14题,根据材料“祁连圆柏是,随遇而安的树种,,是青藏高原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广

泛分布于海拔2600~4300m的阳坡、半阳坡地带”可判断,祁连圆柏的生长习性为耐寒旱、耐贫瘠,D

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5题,根据材料“在柴达木盆地,很多祁连圆柏都呈孤岛状态分布,它

们的周边被荒漠包围”可充分说明,它们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祁连圆柏存在

时间长,C正确。植被破坏严重,气候干旱,降水少,人类保护,不会导致祁连圆柏呈孤岛状态,A、B、

D错误。故选C。

答案:14.D15.C

16〜18.解析:第16题,结合图示四地所处位置,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受大气环流、洋流及

地形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水循环最活跃。第17题,M湖地处内陆,为热带沙漠气候,

与时令河相通,夏季降水较多时,受雨水和河流水补给明显。第18题,结合纬度位置可知,M湖受副热

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河流对湖泊补给水量少,导致湖泊难得有水。

答案:16.C17.B18.A

19〜20.解析:图中a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沿岸有暖流,暖流增温,并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太阳辐

射强,降水少,蒸发强,所以a处水温最高,盐度最高;b位于英国东侧海区,纬度最高,故水温最低,

另外该海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蒸发弱,故盐度最低;c位于古巴的东南海区,降水丰富;d

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海区,沿岸有寒流经过,故水温较a海区低,盐度比同纬度的a海区低。

答案:19.B20.C

21.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博斯腾湖湖水来源主要是河水,支出主要是蒸发。而近年,蒸发

总量有上升的趋势,蒸发主要与气温有关。蒸发的加剧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同时人为原因也可能导致入

湖水量减少。夏季比冬季气温高,蒸发大,使用湖水量大,水位下降多,而冬季虽然入湖水量少,但蒸发

第21页共44页

少,使用也少,随着近年全球变暖的加剧,季节差异会更小。第(2)题,由图可知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应为冬

季。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热量少,且水

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第

(3)题,湖陆风的转换早晚取决于湖、陆的气温高低,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地区。夏季日出

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

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第(4)题,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湖陆风的

强弱与湖陆的温差有关,温差大则风强,反之则弱。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

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

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

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冬季。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

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

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

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22.解析:(1)沙漠温室夜晚的时候会加强大气逆辐射,进行保温作用;白天的时候削弱太阳辐射,减

少水分的蒸发,温室也可以减少当地风沙对农业的影响。(2)根据图示可知,后墙正好位于阳坡,因此可以

利用太阳辐射,提升温室的温度;照射到墙体的太阳高度角较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墙体本身

比较厚实,因此可以作为温室的蓄能建筑,有助于调节温室夜晚的气温;当地位于西北地区,风沙较大,

墙体有助于阻挡风沙。(3)沙漠地区由于热力性质的原因,造成昼夜温差较大,而照射至墙面太阳高度角较

大,白天吸热多夜晚放热少;地面太阳高度角较小,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少而夜晚放热多;水幕集热一地暖

加温系统将白天墙体获得的热量传递给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夜晚气温很低时,土壤释放的地面辐

射增多,土壤也能稳定放热,提高温室大棚内的气温,而减少冻害。(4)夏季的时候,太阳辐射较强,温度

过高,因此需要将窗帘覆盖,可以减少进入温室内的阳光,降低气温;冬季夜晚气温过低,因此需要将窗

帘覆盖,减少热量的散失,加强保温作用。

答案:(1)保温、保湿、防风沙。

(2)墙面太阳高度角大,吸收太阳辐射多;墙体厚实,蓄热能力强;保温效果好;厚实的墙体较为稳固,

利于阻挡(偏北)风沙。

(3)墙面白天吸热多夜晚放热少;地面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少而夜晚放热多;水幕集热一地暖加温系统将

第22页共44页

白天墙体获得的热量传递给土壤;夜晚气温很低时,土壤也能稳定放热而减少冻害。

(4)冬季夜晚,沙漠气温过低,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夏季白天,气温过高,覆盖可以减轻温室效应

(或答降温或答阻止阳光进入)。

23.解析:(1)由图示可知,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分布着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受冬季西北风的影响,

将两地的砂砾物质带到黄土高原地区,然后风力减弱,风速降低,砂砾沉积,也就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黄土层。(2)黄土高原是在冬季风的堆积作用下形成的高原,从沙黄土带、典型黄土带到黏黄土带距离冬季

风的源地越来越远,冬季风的搬运作用越来越弱,大的颗粒先堆积,小的颗粒后堆积,故黄土颗粒越来越

小。(3)黄土高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降水量较大,对地表侵蚀作用强,导致地表“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所以是流水侵蚀作用。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采取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工程措施,筑

淤地坝、鱼鳞坑、平整土地。还可以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答案:(1)黄土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的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风力沉积作用。

(2)西北风(北风或偏北风)。自西北向东南(或自北向南)风速不断减慢,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

沉积,沉积物粒径不断减小。

(3)流水侵蚀作用。植树种草(植树造林)、平整土地、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修筑鱼鳞坑、修筑拦

水坝。

第23页共4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

防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历史上,一次由地震诱发的滑坡切断了河流,形成堰塞湖(如图),该堰塞湖存续时间长达2万年。据

此完成1〜3题。

滑坡前

海拔/m

图例

□片麻岩

□砂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