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城镇化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城镇化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城镇化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城镇化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城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40城镇化(2024·江西名校高三开学联合测评)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城镇化可分为三种模式: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所在县的乡镇转移;就近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地级市转移;异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地之外的地级市转移。下图示意三种城镇化模式。据此完成1~3题。1.就地、就近、异地城镇化依次对应图中()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2.上述三种城镇化模式划分的依据是()A.人口迁移距离 B.城镇体系结构C.人口数量多少 D.城镇功能类型3.下列属于就近城镇化特征的是()A.早出晚归的通勤模式 B.转移劳动力年龄稍大C.本县城镇化率提升快 D.能适当兼顾乡村产业(2024·广东卷)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4~5题。4.由阶段Ⅰ发展到阶段Ⅱ,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推动力主要是()A.人口增长、社区改造B.社区改造、政府引导C.企业参加、人口增长D.政府引导、企业参加5.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Ⅲ郊区演化的最显著特征是 ()A.产业分布均衡B.产城融合加强C.空间结构单一D.居住功能弱化(2024·广东梅州高三期末)“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的村庄,传统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是拆迁重建或就地整改。长沙市的黄鹤村地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旁边有中南高校、湖南高校和湖南师范高校,是典型的“城中村”。该村首创了“迁而不拆、整体开发、综合整治”改造模式(下图),并取得了主动成效。据此完成6~8题。6.“城中村”存在的主要缘由是()A.疼惜生态环境B.村民的收入低C.土地征收成本高D.持续社会关系7.推想黄鹤村改造过程中发展的主导产业是()A.城郊农业 B.重化工业C.房地产业 D.文旅产业8.相比传统的“城中村”改造模式,黄鹤村模式的优势有()①有利于保障农夫收入②有利于疼惜村落文化③有利于解决产权问题④有利于减小财政压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广东高三校联考)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与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主要核心城市有上海、武汉、重庆等。“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确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据此完成9~10题。9.从劳动力资源角度,“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有利于产业升级 B.影响城镇化进程C.有利于环境改善 D.可能发展为卫星城10.上海“外溢效应”()①利于上海产业升级②促进城市群的形成③加快上海郊区城镇化④造成上海空洞化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11.(2024·广东校联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依据国家统计年鉴中的分类标准,将居民消费结构划分为三大类型,即生存、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以消费结构指数来代表,该消费结构指数表示为农村居民的发展与享受两种消费总支出与农村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值。材料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城镇化率平均增长速度为西部>中部>全国>东部,在不同地区,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程度不同。图1为2005—2025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指数,图2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作用效应示意图。图1图2材料三目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经起先发生转变,但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层次照旧不高,生存型消费支出照旧是消费支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乡间的差距仍特殊突出。(1)对比东、西部地区在2008—2025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更趋势,指出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更显著的地区及缘由。(2)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请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40城镇化1~3.1.B2.A3.D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就地城镇化主要在县内,就近城镇化主要在本市内,异地城镇化主要在本市之外。①表示农村劳动力在本县内转移,③在本市,②在外市。故B正确,A、C、D错误。第2题,材料中三种城镇化模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不同的地域,与户籍相关,只考虑人口迁移距离,不考虑迁入城镇的规模、经济与功能等其他因素,A正确;与城镇体系、人口数量、城镇功能无关,B、C、D错误。第3题,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劳动力转移到县城或县内的乡镇,距离近,可以实现早出晚归的通勤模式,使本县的城镇化率大幅提升;情愿“就地城镇化”的农村劳动力,多为年龄稍大的中年人群,往往有较重的乡土情怀,习惯于乡村的熟人社会和生活风俗,倾向于“离土不离乡”甚至“不离土不离乡”,A、B、C错误;就近城镇化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地级市转移,能实现周末及节假日、农忙季节周期性来回,劳动力部分时间可以在农村从事乡村产业的发展,所以其主要特征是能够适当兼顾乡村产业,D正确。4~5.4.D5.B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阶段Ⅰ向阶段Ⅱ发展主要表现为远郊区产业园、工业区数量变多,规模变大,新建了开发区、高新区,生产要素、居住要素、消费要素流淌更趋于远郊,流淌更为频繁。综上分析可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主要得益于政府的规划引导和企业的参加。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5题,读图可知,阶段Ⅲ相较于阶段Ⅰ,远郊区形成了更多产业园、工业区,并逐步形成了新城、新区,各要素也流向新城、新区,产城融合加强,B正确;产业分布并不均衡,A错误;空间结构更加困难,C错误;居住功能并未弱化,D错误。故选B。6~8.6.C7.D8.B解析第6题,“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的村庄,大部分土地被城市发展占用,村庄及宅基地征收的成本高于一般农耕地,导致开发商不愿征收村庄或宅基地等非农业用地,从而形成“城中村”,C正确;“城中村”不属于生态用地,A错误;村民的收入低不是导致“城中村”存在的因素,并且材料中未表明村民收入的凹凸,B错误;社会关系对“城中村”会造成影响,但并不是导致其存在的主要缘由,D错误。故选C。第7题,黄鹤村是“城中村”,基本没有耕地,不能发展城郊农业,A错误;“城中村”位于城市内部,所占面积较小,不相宜发展重化工业和房地产业,B、C错误;黄鹤村地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旁边有中南高校、湖南高校和湖南师范高校,环境好,人才优势突出,更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D正确。故选D。第8题,依据材料可知,对村民自建房进行整合改造出租,有利于保障农夫收入,①正确;“迁而不拆”使得当地传统的村落文化得到确定的疼惜,②正确;对当地土地接受的是整体租赁的方式,不涉及农夫自建房产权性质的变更,③错误;接受企业负责整体开发的方式,有利于减小政府拆迁的财政压力,④正确。故选B。9~10.9.B10.D解析第9题,题目要求从劳动力资源角度,“虹吸效应”使中小城市人口规模缩小,影响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B正确;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环境改善、可能发展为卫星城都不是从劳动力资源这一角度分析的,A、C、D错误。故选B。第10题,由材料可知,“外溢效应”是中心城市发展到确定阶段后,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上海把较为低级的产业转移出去后,有利于上海的产业优化升级,①正确;周边的小城市在受到“外溢效应”后得到发展,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城市群,②正确;郊区城镇化指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和郊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等产业向郊区转移,③错误;“外溢效应”使得市中心产业优化升级,高素养人才被留下,并不会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④错误。故选D。11.答案(1)西部地区。缘由:西部地区目前是我国较落后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城镇化水平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发挥作用的空间,从而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东部地区城镇化已处在较高水平,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所以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的空间相对有限。(2)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逐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落实惠农政策等,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增加农村居民消费信念,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升级,从而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水平与质量;城市居民发挥城市先进、时尚的消费观念、行为的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通过不同方式提倡引领农村居民新的消费观念,从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网络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发展。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指数上升较慢,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指数上升较快,故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更显著的地区是西部地区。缘由是西部地区目前是我国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消费水平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较快,从而带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故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而东部地区城镇化已处在较高水平,农村居民收入较高,生活条件较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城镇化发展速度减缓,所以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的空间相对有限。第(2)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落实惠农政策等,完善农村居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变更传统储蓄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