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 预习检测卷-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1页
第22讲 预习检测卷-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2页
第22讲 预习检测卷-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3页
第22讲 预习检测卷-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4页
第22讲 预习检测卷-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22讲预习检测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小明在劳动课上制作了一杯冰奶茶,如图所示,它的温度约为()A. B. C. D.【答案】C【详解】冰奶茶中有固态的冰,也有液态的水,所以冰奶茶是一种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选C。2.世纪大桥是海南省海口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为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桥的倒影形成的原因是()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B【详解】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为光的反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生活中许多实例应用到物理知识,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实验可以知道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所示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减弱噪声C.图丙所示的图片表明小提琴和二胡的音色不同 D.图丁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答案】B【详解】A.钟罩内的空气抽出过程中,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最终几乎听不到声音,由此可以推理出,当钟罩内为真空状态时,将没有声音传出,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所示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监视声音,不可以减弱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图丙所示的图片中显示出小提琴和二胡的波形不同,表明小提琴和二胡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利用声音传播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发声的音叉能将乒乓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B.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C.丙图,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变D.丁图,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喇叭前的蜡烛烛焰摆动,说明声能传递信息【答案】A【详解】A.甲图,发声的音叉能将乒乓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幅度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故B错误;C.丙图,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因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响度逐渐变小,故C错误;D.丁图,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喇叭前的蜡烛烛焰摆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5.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诗词或俗语中有关声学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可以传声B.“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的C.“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猿的叫声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答案】B【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水中的鱼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笛声由笛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猿的叫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 B.敲钟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C.“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 D.“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答案】B【详解】A.以“寺”为参照物,“桥”相对于“寺”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桥”是静止的,故A错误;B.敲钟力越大,振幅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C.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自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渔火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故C错误;D.“霜”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B。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某同学想测量声音在一段特殊金属管中传播速度。已知管长为884m,在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用专用设备测量两次声音相隔2.43s,空气中声速340m/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A.340m/s B.680m/s C.5200m/s D.2600m/s【答案】C【详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更快,两次声音相隔2.43s,则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为则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甲、乙两小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当5秒时,两车相距2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P、Q两点相距一定为7米C.P、Q两点相距可能为3米 D.P、Q两点相距可能为10米【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CD.甲、乙两小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s后两车各自运动的路程5s后两车相距2m,若运动过程中甲乙未相遇过,则解得若甲、乙相遇后,甲超过乙相距2m,则解得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9.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则()A.甲车速度为2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m【答案】D【详解】ABC.由图(a)可知,甲车到达Q点用时4s,则甲车速度为由图(b)可知,乙车到达Q点用时6s,甲车先到达Q点,所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ABC错误;D.甲车到达Q点用时4s,由图(b)可知,此时乙车行驶了8m,则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之间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D。10.我国航母编队已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下列相对于航母静止的物体是()A.海岛 B.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C.远离中的护卫舰 D.弹射出去的战斗机【答案】B【详解】A.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海岛相对于航母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相对于航母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远离中的护卫舰相对于航母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弹射出去的战斗机相对于航母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下列四幅插图描述的光现象,由折射形成的是()A.图甲:2000多年前,《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B.图乙:小易发明了能同时看到昆虫背部和腹部的观察箱C.图丙:自行车尾灯“发光”的奥秘D.图丁:小猫叉不着鱼的原因【答案】D【详解】A.小孔成像的实验,是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C.小易发明了能同时看到昆虫背部和腹部的观察箱和自行车尾灯“发光”,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C错误;D.小猫叉不着鱼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使看到池水中的鱼变浅,所以小猫朝看到的鱼会插不到鱼,故D正确。故选D。1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小孔的倒立的实像B.乙图中选用茶色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丙图中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与入射角并不相等D.丁图中把纸板沿后折一定角度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就不在同一平面内了【答案】B【详解】A.甲图中小孔成像成的是蜡烛的倒立的实像,形状与小孔无关,故A错误;B.乙图中选用茶色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是因为茶色玻璃板既能起到平面镜成像的作用,又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B正确;C.丙图中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故C错误;D.丁图中把纸板沿后折一定角度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就仍同一平面内,此时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故D错误。故选B。13.下列图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B.图乙: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中吸收热量C.图丙: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放出热量D.图丁: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中吸收热量【答案】A【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故A正确;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故B错误;C.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14.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成的小水珠,后者是汽化成的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汽化成的水蒸气,后者是汽化成的小水珠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D【详解】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的热气是热的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到冷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所以两者本质相同,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 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答案】B【详解】AB.根据图象分析,EF段温度下降,FG段温度不变,GH段温度下降,由此可知,此图为晶体凝固的温度变化曲线,故A错误,B正确;C.FG段表示晶体凝固过程,凝固吸热,温度不变,故C错误;D.GH段晶体已经凝固完毕,物质处于固体状态,故D错误。故选B。16.累黍成尺(黍:黄米)是古代民间发展出的一种度量方法,用90粒北方黍米排列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得到长度标准为一尺。与累黍成尺的一尺最接近是()A. B.C. D.【答案】B【详解】1米=3尺,先将各选项换算成以尺为单位,如下0.024米=0.024×3=0.072尺0.24米=0.24×3=0.72尺2.4米=2.4×3=7.2尺24米=24×3=72尺通常一尺大约在0.3米到0.4米左右,也就是0.6尺到0.9尺左右,比较接近的是B选项0.72尺,也就是0.24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17.小丽同学将冰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直到沸腾,绘制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为℃,冰熔化后在C点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D点时的内能。【答案】0小于【解析】【小题1】[1]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冰熔化温度是0℃,熔点是0℃。[2]冰完全熔化后,在CD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所以C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D点时的内能。18.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答案】空气音调【详解】[1][2]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发生变化,即音调发生变化。19.如图所示是中小学生乘坐的校车,它更好地保障了学生往返学校的路途安全。一辆校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坐在校车内的小刚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刚以(选填“校车”“卡车”或“路面”)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选填“校车”或“卡车”)速度大。【答案】校车校车【详解】[1][2]校车和卡车同向行驶,坐在行驶校车上的小刚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说明卡车和校车之间的距离在减小,以校车为参照物,能产生“倒退”现象,它们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说明行驶在后面的校车速度较快。20.如图所示的建筑坐落于郑州的千玺广场,它的主楼因酷似玉米而被人们称为“玉米楼”。“玉米楼”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形成的,当人们走近它再看倒影时,倒影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答案】光的反射不变【详解】[1]“玉米楼”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此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与观测者到物体的距离无关;当人们走近“玉米楼”再看倒影时,倒影的大小不变。21.郑州烩面是河南面食的代表作之一、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碗上方会出现大量“白气”,该“白气”是由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液化放热【详解】[1][2]“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所形成的小水滴,在液化过程中要向外放出热量。22.小华用各种工具与器材进行测量,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乙图中机械秒表的读数为s;【答案】1.15337.5【详解】[1]甲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的左边缘对准1.00cm,右边缘对准2.15cm,所以甲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15cm-1.00cm=1.15cm[2]乙图中机械秒表小表盘的分针指在5min和6min之间,读作5min,指针在靠近6min,表示大表盘读数大于30s;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指在37s和38s中间,读作37.5s,所以秒表的读数5×60s+37.5s=337.5s三、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23.(1)如图,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答案】【详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2)如图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答案】【详解】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作出反射光线;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折射光线,故作图如下: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2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甲,组装器材时,调整铁圈A的高度是为了用酒精灯的焰加热;(2)表中第分钟数据错误,在乙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时间/min0l23456…水温/℃92949098100100100…(3)换用纸杯装水,水也能沸腾,对水沸腾时纸杯不燃烧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C.酒精灯火力小(4)水沸腾过程吸放热及温度变化特点与体熔化时相同。【答案】外2C晶【详解】(1)[1]酒精灯外焰的温度高,调整铁圈A的高度是为了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2]表中第2分钟数据错误,因为持续不断的加热,水的温度只会越来越高,最后沸腾时保持不变,不会出现后面时间比前面时间温度低的情况。[3]根据表中数据,分别描出水在相应时段内的温度,最后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3)[4]水沸腾时,虽然持续不断的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只要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纸杯就不会燃烧,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5]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与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相同。25.图甲是戈壁上的银色“向日葵”——中国首个百兆瓦级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1.2万多面追日镜同时将阳光反射到中心熔盐塔顶端的接收器,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追日镜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以下实验:(1)如图乙所示,表面粗糙的纸板EF应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M上。(2)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3)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4)如图丙所示是上午某个追日镜的反射情况,那么太阳下山前该追日镜应该逐渐向(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答案】竖直漫反射在同一平面内逆时针【详解】(1)[1]实验前,应将纸板竖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2)[2]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3)[3]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左右两边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而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是在同一平面上的,所以偏折后,在ON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4]随着太阳西斜,则入射角减小,追日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变大,即追日镜应向逆时针方向适当转动才能继续照射接收器。26.小吴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1)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除以上措施外,为了使试管内的冰块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2)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熔化过程经历了min。由此图像发现熔化时间过短,不易观察熔化过程,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3)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较小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搅拌试管中的碎冰块1见解析晶体【详解】(1)[1][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中的碎冰块受热均匀,而且碎冰块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较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为了使试管内冰各部分受热均匀,在实验时应用搅拌棒不断搅拌,使冰块均匀受热。(2)[3]由图知,冰从第4到第5分钟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其熔点为0℃,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4min=1min[4]熔化时间过短,可能是冰的质量比较小,可能是水的初温比较高,可能是酒精灯的火焰太大等。(3)[5]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27.在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的器材:带刻度的长木板、支撑木块、小车。(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某次实验如图所示,要减小斜面的坡度,应该;(3)已知小车的长度为10cm,小车从图中位置由静止下滑,到达底端(虚线处)时所用时间为3.6s,则小车运动的距离为m,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4)某次实验时,小车越过底端(虚线处)后才停止计时,这会导致测量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秒表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把支撑木块向右适当移动0.900.25偏小【详解】(1)[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测量时间的秒表。(2)[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大小车运动的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要减小斜面的坡度,可以把支撑木块向右适当移动。(3)[4]由图得,小车运动的距离为[5]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是(4)[6]某次实验时,小车越过底端(虚线处)后才停止计时,这会导致测得的时间排偏大,而量程测量准确,由得,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28.龙号在探测海洋时,从水面开始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潜,第20s时潜至300m的深度并悬停在此处。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