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5章函数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清单_第1页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5章函数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清单_第2页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5章函数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清单_第3页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5章函数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清单_第4页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5章函数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5章函数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清单

目录

第五章函数概念与性质

5.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2函数的表示方法

5.3函数的单调性

5.4函数的奇偶性

第1页共12页

第五章函数概念与性质

5.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5.2函数的表示方法

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给定两个非空实数集合A和B,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

中的每一个实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实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

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EA.其中,x叫作自变量,集合A叫作

函数的定义域,集合{y|y=f(x),x£A}称为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

(1)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2)如果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定义域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就是同一个函数.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用列表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2.解析法:用等式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三、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内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叫作分段函数.

四、求函数的定义域

1.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定义域

⑴如果函数解析式是整式,那么在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的情况下,函数的定义域是实

数集R.

⑵如果函数解析式含分式或0次黑,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或指数悬的底数不为

零的实数的集合.

第2页共12页

⑶如果函数解析式仅含偶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

的实数的集合.

⑷如果函数解析式是由几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

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即求各部分自变量取值集合的交集).

⑸由实际背景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不仅要考虑解析式有意义,还要考虑自变量的实

际意义.

2.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⑴无论什么样的函数,定义域指的永远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⑵相同的对应关系所作用对象的范围是一致的,即函数他),f(cp(x)),f(h(x))中的匕

cp(x),h(x)在对应关系f下的取值集合相同.

⑶抽象函数定义域的求解类型及方法:

①已知f(x)的定义域为A,求f(cp(x))的定义域,实质是已知cp(x)的取值集合为A,求x

的取值集合.

②已知f((p(x))的定义域为B,求f(x)的定义域,实质是已知(p(x)中的x的取值集合为B,

求出cp(x)的取值集合,此集合就是f(x)的定义域.

③已知f((p(x))的定义域为C,求f(g(x))的定义域,实质是已知管(X)中的X的取值集合

为C,求出(p(x)的取值集合D,再令g(x)的取值集合为D,求出x的取值集合,此集

合就是f(g(x))的定义域.

五、求函数的值或值域

1,求函数值的方法

⑴已知函数f(x)的解析式时,只需用常数a替换解析式中的X进行计算即可.

(2)已知函数f(x)与g(x),求f(g(a))的值,应遵循由内到外的原则.

注意:用来替换解析式中x的常数a必须是函数定义域内的值,否则求值无意义.

第3页共12页

2,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

⑴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可根据其解析式的结构特征通过直接观察得到

值域.

⑵图象法: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直观得到函数

的值

域.

⑶配方法:此方法是求二次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通常把函数式通过配方转化为完全

平方式与常量和差的形式.

⑷分离常数法:主要针对形如y二黑(ac声0,adXbc)的函数,常把分子分离成不含

had

自变量的形式,即y二喏二%三,其值域是{y|yx》.

cx+dccx+ds’c

⑸换元法:对于一些无理函数(如y=ax±b±而王④,通过换元把它们转化为熟悉的函

数,间接求出原函数的值域,注意换元后新元的取值范围.

⑹判别式法:将函数转化为关于自变量的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因变量的范围,常

用于“分式函数”等,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⑺反表示法:将函数中的自变量用因变量表示,结合原函数的定义域解不等式,从而

求出函数的值域.

六、求函数的解析式

1.当函数类型已知时,可采用“先设后求,待定系数”法来求其解析式.解题步骤如

下:

⑴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

⑵把已知条件代入解析式,列出含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⑶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

⑷将所求待定系数的值代回原式并化简整理.

2.当函数类型未知时,可根据条件选择以下方法求其解析式.

⑴代入法:已知f(x)的解析式,求f(g(x))的解析式,通常把g(x)作为一个整体替换f(x)

中的X.

第4页共12页

⑵换元法:已知f(g(x))是关于x的函数,求f(x)的解析式,通常令g(x)f由此能解出

x二e(t),将x二e(t)代入f(g(x))中,求得f⑴的解析式,再用x替换匕便可得到f(x)的解

析式.

⑶配凑法:将所给函数的解析式f(g(x))通过配方、凑项等方法,使之变形为关于g(x)

的函数解析式,然后以x代替g(x),即得所求函数解析式,这里的g(x)可以是多项式、

分式、根式等.

⑷消元法(方程组法):已知f(X)与喂)或f(-x)的解析式,可根据已知条件用}或-x替换

X,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x).

⑸赋值法:依题目的特征,可对变量赋特殊值,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普遍规律,从而根

据找出的一般规律求出函数解析式,此法一般适用于求抽象函数的解析式.

七、分段函数

L对分段函数的理解

⑴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只是根据自变量的不同范围分成了几段而

已.

⑵画分段函数图象时,应分别画出每一段函数的图象.

⑶研究分段函数时,先分段考虑,再整体把握,注意各段的自变量在区间端点处的取

值情况.

2.分段函数的求值策略

⑴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步骤:

①确定自变量属于哪一个区间;

②代入该区间所对应的解析式求值,直到求出值为止.当出现f(f(x。))的形式时,应从内

到外依次求值.

⑵已知函数值求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可分段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得自变量的值,但应注

意检验函数解析式的适用范围,也可先判断每一段上的函数值的范围,确定解析式再

求解.

第5页共12页

5.3函数的单调性

一、函数的单调性

1.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UA.

(1)如果对于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Xi,x2,当X1<X2时,都有f(Xi)<f(X2),那么称y=f(x)

在区间I上单调递增(如图1),I称为y=f(x)的增区间.

特别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称f(x)是增函数.

(2)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i,x2,当Xi<X2时,都有f(xj>f(x2),那么称y=f(x)

在区间I上单调递减(如图2),I称为y=f(x)的减区间.

特别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称f(x)是减函数.

⑶如果函数y二f(x)在区间I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那么称函数y=f(x)在区间I上具有

单调性.增区间和减区间统称为单调区间.

2.易错

⑴某函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调递增(减)区间时,单调递增(减)区间之间用”或

者“和”连接,不用U“或”“且”连接.

⑵函数在区间端点处无意义时要写成开区间,有意义时开闭均可.

二、函数的最值

设y二f(x)的定义域为A.

如果存在x°EA,使得对于任意的xEA,都有f(x)Wf(x0),那么称f(x。)为y=f(x)的最大

值,1"己为ymax=f(Xo)I

如果存在x°EA,使得对于任意的xEA,都有f(x)Nf(x0),那么称f(x。)为y=f(x)的最小

值,1^,为Ymin—f(Xo).

第6页共12页

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证明)

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⑴图象法:根据函数图象的升降情况进行判断.

(2)直接法:运用已知结论,直接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

函数的单调性均可直接得出.

⑶性质法:

①f(x),g(x)在公共区间上的单调性如下表:

y=f(x)y二g(x)y=f(x)+g(x)y=f(x)-g(x)

增增增

增减增

减减减

减增减

②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依据:

由函数u二g(x)与函数y=f(u)复合,得到函数y=f(g(x)),其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如表所示:

u=g(x)y二f(u)y=f(g(x))

增增增

增减减

减增减

减减增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简记为“同增异减”,即内外函数的单调性相同时单调递增,

相异时单调递减.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2.利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1)取值:设X1,X2是所给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X1<X2;

⑵作差、变形:计算f(X〉f(X2),并通过因式分解、通分、配方、有理化等手段,转化

为易判断正负的关系式;

第7页共12页

(3)判断符号:确定f(x1)-f(X2)的符号;

⑷下结论:根据f(X>f(X2)的符号与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确定单调性

四、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最大(小)值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减,则函数f(x)在X=a时取得最小(大)值f(a),

在x二b时取得最大(小)值f(b).

若函数f(x)有多个单调区间,则先求出各区间上的最值,再从各区间的最值中决

定出最大(小)值.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主要依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将符号脱掉,列

出关于未知量的不等式(组),然后求解,此时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⑴利用单调性的定义:在单调区间内任取Xi,x2,且X1<X2,由f(Xi)-f(X2)<0(或f(Xi)-f(x2)>0)

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⑵利用具体函数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相对于所给单调

区间的位置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4.注意:

①若某个函数在区间[a,b]上是单调的,则该函数在此区间的任意子区间上也是单调的.

②根据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般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每个分

段区间上的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由此列出相关式子;另一方面,要考虑分界点处

函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是增函数,则分界点左侧值小于或等于右侧值;若是减函

数,则分界点左侧值大于或等于右侧值,由此列出另外的式子,从而解得参数的取值

范围.

第8页共12页

五、含参数的二次函数在某闭区间上的最大(小)值

1.解决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首先将二次函数化为y=aW-hy+KaXO)的形式,

再由a的符号确定其图象的开口方向,根据对称轴方程x二h得出顶点的位置,再根据

函数的定义域结合大致图象确定最大(小)值.

2,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的类型

(1)区间固定,图象的对称轴变动,求最值;

⑵图象的对称轴固定,区间变动,求最值;

⑶最值固定,区间或图象的对称轴变动,求参数.

求解时通常都是根据区间和图象的对称轴的相对位置进行分类讨论.

第9页共12页

5.4函数的奇偶性

一、函数的奇偶性

偶函数奇函数

设函数y二f(x)的定义域为A

定义如果对于任意的xEA,都有-xEA,如果对于任意的xRA,者R有-xEA,并

并且f(-x)=f(x),那么称函数y=f(x)且f(-x)=-f(x),那么称函数y=f(x)是奇

是偶函数函数

图象特征关于V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二、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1.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常见方法

⑴定义法:定义域是

否既不是奇函数

否关于原

乂不是偶函数

点对称

“)=子>)奇函数

/㈠)或K)偶函数

是/(T)与/㈤既不是

一的关系奇函数

期-动片作)乂不是

偶函数

既是奇

A~x)=-Ax)函数乂

且AT)于付是偶函

注意:如果直接判断f(-x)=-f(x)或f(-x)=f(x)比较困难时,可以研究其等价形式,即判

断f(x)±f(-x)是不是。或(f(x)70)是不是±1.

⑵图象法:

义动,——「关于原点对称-加)为奇函数

象晟于y轴对称一「欣沃偶函数

第10页共12页

⑶函数奇偶性的运算性质:

设的定义域分别是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上具有的结论如表所示:

f(x),g(x)D.,D2,

f(x)g(x)f(x)+g(x)f(x)-g(x)f(x)g(x)f(g(x))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奇函数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奇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奇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注意:在f(g(x))中,g(x)的值域是f(x)的定义域的子集.

2.分段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判断分段函数f(x)奇偶性的一般方法是在一个区间上任取自变量,再向对称区间转化,

并进行双向验证.若函数在x=0处有定义,则还要验证f(0),即判断分段函数的奇偶

性时必须判断每一段上函数是否都具有f(-x)=-f(x)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